初中化学微课程教学的设计及应用实践微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meng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主要对微课程在初中化学教学进程中的设计形式与具体应用进行探究,具体是结合当下微信、微博与微电影备受初中生追捧的实况,提出了将微课导入教育体系这一观点。联系人教版教材内容,对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实践进行论述,希望这一教学模式导入课程教学体系中,使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有所提升。
  【关键词】初中 化学微课程 教学设计 应用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154-01
  微课程就是运行时间非常短暂的课程,其具有目标精确、内容多彩生动、篇幅短小简练特点。在信息时代中,微课程导入进教育领域中,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兴致,开拓视域范围,协助教师落实素质教育目标[1]。如何将微课堂在初中化学教学进程中发挥出来,这一直是众多教育者探究的话题,基于此本文对微课程教学设计与应用实践进行探究。
  一、微课程的设计
  在对化学“微课内容”进行设计之时,首先,要紧扣某一关键性问题,以简短的语句导入新课内容以后,对其进行系统化分析;继而,在对问题分析的环节中,教师可以应用小组合作模式,将某一微课程练习题布置给学生,使他们积极融入探究活动中,教师对其探究结果进行汇总,做出客观性点评;最后,教师将教学思路整体展示在微课程平台上,从而确保学生跟上教学思路,强化对化学知识吸收效果。对初中化学微课程内容采取这样的设计方式,彰显出微课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反馈评价环节的特质性。
  例如在《金属的化学性质》微课堂上,首先,教师以“真金不怕火炼”这句谚语去实现导入新课这一目标,继而教师将铁制品在常温环境下色泽逐渐变暗、铜片在点燃的情况下颜色变暗、铝片在高温的环境下表面色泽变暗的视频展示给学生。最后,在本次微课教学中,教师为同学展示金属以及有关金属化合物炼制进程,从而达到强化微课程效果这一目标,也为置换反应教学奠定基础。
  二、微课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一)结合学生实况是其应用基础
  不同初中生在认知水平以及吸收化学知识的能力等方面上存在差异性,微课程在化学教学进程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微课程内容可以呈现在QQ群与微信群上,这就为学生课后复习巩固创造了优势条件,也为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提供保障。
  (二)降低学生学习压力是应用目标
  微课程实质上是知识传授的一种形式,具体是指教师将知识点导入微课视频中,进而以视频作媒介,以口述的形式将化学概念、原理以及公式等内容传授给学生,该教学形式的实施通常是借助两大环节:
  一是新课导入环节。微课融入进该环节,宗旨是降低学生心理压力,促使他们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在《原子的构成》这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为了使学生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将微课程导入教学课堂上,为学生展示了与“原子构成”推导相关资料,同时以历史资料为辅佐,向学生展示汤姆生发现阴极射线实验过程、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视频资料。微课程在新课导入环节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化学素养方面体现出巨大实效性。二是课程知识教授环节。例如在《生活中常见的盐》微课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边观看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的视频,一边思考碳酸根离子检验方法,以及碳酸钙在实际生产中具体应用等问题。由此可见,微课程在化学知识传输过程中的应用,能够以“情景再现”形式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欲望,并且能够打造出互动型教学环境,在开发学生潜质、促进综合素质健康成长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三)反思归纳是优化应用效果的保障
  微课程在化学知识教学进程中的应用,是对教学体系一种填补形式,其新颖独特,但是却不能将“黑板+粉笔”这一传统教学模式取而代之,这是教师必须明确的一点,所以,初中教师在应用微课程这一教学形式之时,绝不能过度依赖。合理的将这一教学方法与小组合作模式结合在一起,强化多媒体应用效果的同时,锻炼与强化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微课程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學方法的有机整合,能够培养学生对问题探究、解决能力,协助初中生树立锲而不舍的精神品质。总之,化学教师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微课程的优劣势,从而为其实效性的发挥奠定基础。
  三、结束语
  微课程是信息时代产出的必然结果,其凭借主题明确、传导快速、内容活泼的优势倍受广大师生喜爱。初中化学教师在对这一教学形式应用时,应从学生实际特点与现实需求出发,合理的对文本资源进行开发与拓展,并积极对微课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与总结,最终使微课程在初中化学教学进程中熠熠生辉,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殷宝媛,于纪明.微课程采纳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06:111-115.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高中数学新课程当中的一项关键内容,向量不仅作为几何与代数的研究对象,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物理背景,一方面帮助学生将代数和几何进行有机联系,另一方面也是帮助学生将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的重要工具之一。因此本文将通过简单论述新课程高中数学中向量教学的重要性作为切入点,着重围绕高中数学新课程中的向量教学方法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 新课程 向量 教学方法  【中图
绿树掩映的青石小路寂静无声地朝深处蜿蜒,载着女孩荷缓慢地转向通往孤岛的台阶。荷的胳膊上挎着敞口的猫头布包,里面装着果冰、小香肠、肉松等小食品,塞得满满的。另一只手里握着一摞猫国钱币,钱币上的花纹都跟猫喜欢的玩具和食物有关。  在石檐的崖柏下,荷停止脚步,凝望着那个用五色石子垒起来的石堆,手在猫头布包里摸索好半天才找出火柴来。她跪下去,要划燃火柴一张张地点燃猫钱币,但泪水总是浇灭刚燃着的火苗。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