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钻凿特性测定试验装置设计与研制

来源 :石油钻采工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opyfeil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DC钻头受其切削齿材料性能的制约,其应用空间和技术优势的发挥遇到了极大的挑战,急需研制一套试验装置来检测PDC作为切削齿在受力与旋转并伴有无规律振动、冲击状态下,钻凿岩石所具有的工程特性。在详细叙述PDC钻凿特性试验装置功能与整体结构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样机研制的过程、主要技术参数精度检测试验结果、技术性能及其创新点。研究结果为高效能PDC钻头的研制和性能检测提供了借鉴。
其他文献
中原油田钻井三公司50603队在内蒙探区积极探索钻井新工艺、新流程,针对地层结构特点,大胆进行空气钻井技术试验,取得了可喜的突破。在二开Φ215.9mm井眼使用空气钻井技术,钻
低渗透储层属于致密介质,孔隙度小,压缩系数低,应力敏感性也极其微弱。但是,Hall图版曲线却显示了错误的逻辑关系,即孔隙度越低,岩石的压缩性越强。Hall图版的逻辑错误,是由实验中的
钻柱在井下工作环境恶劣,疲劳破坏是钻柱失效的主要形式。随着对钻柱工作环境的不断认识,理论和实践都证实疲劳破坏是一个累积的过程,疲劳寿命与钻柱在弯曲和扭转组合作用下
为解决常规内衬油管油井热洗清蜡的问题,应用不同的表面活性剂、改性无机纳米二氧化硅或三氧化二铝或二氧化钛与极少量氟碳表面活性剂、维生素A复配得到具有较强的润湿、发泡
针对套管磨损问题,以White和Dawson提出的理论模型为基础,结合Casing Wear ANSYS有限元软件及自编程序,建立了套管磨损厚度及剩余强度计算模型,给出了套管磨损预测的计算流程
边远、低渗透油井生产时,产量少、压力和生产压差小,液面恢复极慢,一般采用捞油法采油。根据油井的产液能力预测井筒内液面恢复过程,进而确定合理的捞油工作制度,从而解决了目前捞
近日,大港油田测试公司对庄5-15-1和庄6-15-5注水井进行分层测压实验并取得成功。
Waterflood technique with pressure fluctuation, especially with low, ultra low frequency, changes the continuous water flow into the flow with pressure fluctuat
为提高塔河油田超深井小井眼钻进速度,缩短钻井周期,设计并试制了一种具有金属密封的TDR1-127减速涡轮钻具,并在TH12509小井眼井中进行了试验,试验井段的钻速与同井相邻地层
<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