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咀嚼片不能当糖丸吃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e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朋友都很注重保健,常随身携带一些维生素咀嚼片,闲暇时当做糖丸来服用,并认为此法集时尚、休闲和保健于一体。
  
  维生素咀嚼片有的直接来源于天然食品,有的添加天然的色素、香精,供儿童使用的还会被加工成各种可爱的动物造型,所以外形、口味都很好,极受消费者欢迎。然而,如果把维生素咀嚼片当糖丸多次食用,就可能产生一些副作用。因为少量维生素是生理需要剂量,大量维生素就是药理剂量,是药三分毒,很大剂量时就可能成为“毒药”。
  维生素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种。水溶性维生素,即B族维生素、维生素C进入机体以后,多余的维生素可以经尿液很快排出体外,不会蓄积。因此毒性很小。据此,有的人便认为水溶性维生素是安全无副作用的,吃得越多越好。再加上,咀嚼片本身口感也好,许多朋友就把咀嚼片当糖丸一天多次食用,其中,维生素C咀嚼片最为常见。
  
  其实,任何维生素服用过多后都会加重机体的代谢负担,或出现急性中毒,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例如,维生素C补充过多就会出现如下副作用:①有些人会有腹泻;②维生素C会促进机体内草酸生成,过多的草酸在经尿液排泄时会和一些矿物质形成不溶性的产物,如草酸钙,沉积在尿路里形成结石;③长期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如果某一天突然停止服用,可能会出现维生素C缺乏表现,如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
  此外,由于目前市售的咀嚼片大多为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复合制剂,因此,如果把维生素咀嚼片当作糖丸一天多次食用,就可能摄入太多的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对机体的影响就更大了,如过多的脂溶性维生素会蓄积在脂肪内,日积月累就产生毒副作用,可发生关节疼痛、皮肤干燥、食欲减退、肝脾肿大、脑积水等中毒症状,后果相当严重。
  所以,不要因咀嚼片的口味外形像糖丸,就当糖丸吃。建议:选用维生素咀嚼片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自己每日的服用量。有条件者可咨询专业营养师,然后决定是否需要补充、补充哪些、以何种方式补充,以保持各种元素间的平衡,维护健康。
其他文献
首饰性皮炎    首饰性皮炎是由于对佩戴首饰中某种成分发生过敏反应引起的皮肤病,如镍、铬、铜、色素等,表现为接触部位红斑、丘疹、瘙痒,严重者还可出现水疱、糜烂、渗出。对接触首饰部位皮肤反复出现皮炎而原因不明者,应到医院皮肤科查找过敏原。同时,避免再接触敏感饰品。一般地说,纯金、银和珠宝首饰稳定性较好,发生过敏的概率较低。劣质重金属制品、镀金饰品引起皮炎的概率较高。  专家支招:购买金属首饰最好到质
慢性乙型肝炎是人体感染乙肝病毒(HBV)后引起的,如果诊断不及时、治疗不适当,有可能向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发展。目前国内外对乙肝治疗目标的共识是:最大程度地长期抑制病毒复制,较为公认的治疗手段是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需要的疗程比较长,以口服的核苷类似物为例,《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推荐疗程至少为1年,但临床发现,坚持2年的疗程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2年的治疗时间,患者不容易坚持,除了患者的治疗信
长期严重脑缺血怎么治  我母亲今年64岁,患有严重的脑缺血10余年,长期吃药。自去年起病情明显加重,不能独立行走,而且出现言语不清和反应迟钝的现象。最近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发现,母亲双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左侧狭窄95%,右侧狭窄70%),这种情况应该怎么治呢?  上海张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万亮: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逐渐加重的脑缺血发作常常使患者丧失工作
生活实例  因为奶水不足,儿子是杨阳一口一口喂大的。她生怕儿子营养不良而影响生长发育,每次都喂到儿子吃不下为止。白白胖胖的儿子是杨阳心中的骄傲,一有机会,她就向同伴们传授她的喂养经。10年过去了,已经上小学的儿子成了小胖墩,好吃不好动。每天上午课间要加餐一次,下午放学回家之前总要光顾学校门口的小卖部,学习不错但体育成绩却不及格。看见儿子体育课上气喘吁吁的样子,杨阳才发现,这种状况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严冬过去,寒意渐消,春暖花开的日子又到了,空气中游离着花粉、尘埃、动物羽毛、细菌等致敏原。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些致敏原并不引起人们的特殊反应。但对一些特异体质的人,这些致敏原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发生过敏性结膜炎,出现眼痒、流泪、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或角膜旁有小泡泡等症。  一些人使用抗生素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殊不知,抗生素滴眼液可引起药物过敏性结膜炎,对治疗有害无益。那么,过敏性结膜炎应该使用什么
炎炎夏日已经来临,繁忙的都市一族纷纷举家出游避暑,陶醉在山清水秀的大自然之中。然而。正当大家留连忘返的时候,暗藏的危机已悄悄向大家逼近,稍不留意就可能“触犯”虫类生存地盘。被它们攻击或咬伤,甚至出现生命危险。下面,给大家介绍4类毒虫咬伤的临床表现和急救常识,供大家出游时参考。    蜈蚣咬伤    临床表现:被蜈蚣咬伤后,局部可出现红肿、疼痛,或有红丝出现,严重的可有全身症状,如头痛、头昏、呕吐、
秋季,自然界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人体亦是一个获取,蓄积的阶段。经过夏季的炎热,人体的阴液有所亏损,而阳气亦有所耗散,脾胃运化功能亦受到一定的影响,故秋令进补要循序渐进,清补、缓补,润补,才能顺应自然而收事半功倍之功。这里介绍的六味都是秋季的家常食品,因其滋养功效卓著,堪称“家珍”。    一、玉米 “处暑不处暑,八月十五吃稻黍”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前后,即可以吃上嫩玉米。玉米味甘平,调中开胃,益
我们周围有些人常常会在餐后出现腹部有饱满和坠胀感,嗳气、厌食、腹痛,体力劳动或负重后加重,还有便秘等症状。经X线钡餐检查,才知得了胃下垂。这一现象在瘦长体型的女性朋友身上多见,病人多从事长期站立的工作,如手术室护士、教师、售货员等。此外,慢性消耗性疾病,尤其是胃肠疾病进行性消瘦者,及长期卧床少动者也易患此病。     目前,对胃下垂的治疗尚无特异方法,所以病人的自我调养尤为重要。病人宜少食多餐,进
张女士:  最近,我因白带增多、下腹痛等症状去医院检查,结果被诊断为淋球菌感染,医生嘱咐我和丈夫一起接受治疗。回家上网搜索后才知道,原来我得了淋病!这是一种性病,通过性接触传播!我和丈夫新婚不久,感情很好,而且婚前做过检查,双方身体健康,都没有这方面的疾病。我是一名列车乘务员,工作中有一半时间住在列车目的地城市的集体公寓。现在,丈夫怀疑我有婚外性生活,我也担心丈夫行为不检点。但是检查发现,丈夫没有
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环境、气候等变化,患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多了,随之而来,市场上的抗过敏的药多了,选择的余地也大了。于是,患者常自行购买抗过敏药治疗,有时,的确能够起到一定治疗效果。但有时则药不对症,不仅无法治愈疾病,反而会引起不良反应。要谨慎使用抗过敏药,并关注以下三方面。    一、病程不同,用药不同。    不同种类的抗过敏药有其自身的抗过敏机制和特性,治疗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比如,急性发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