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锦囊造石桥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810654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艄公救人
  渡口的南岸有一座“问津亭”,供人歇脚等候。由于这里是交通要道,每天来往行人很多,光靠一条小船摆渡,既不方便又不安全。艄公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因为生在河边,名叫河生。
  这天,正是赶集之日,一大早,岸边就挤满了等着过河的人。这些人里,唯有一个胖老头气定神闲。只见他坐在问津亭里,慢悠悠地从怀里掏出一包盐水花生米,又从腰上解下一个红皮酒葫芦,一口老酒,一颗花生米,优哉游哉,终于等到他上摆渡船时,老头已经喝得七八分醉了。
  老头摇摇晃晃上了船,艄公河生看到他一脸醉意,刚想喊一声“小心”,就见老头身子一歪栽进了河中。河生见状,顾不得细想赶忙跳进冰冷的河水,好不容易把胖老头救上了岸。
  被冷水一激,再加上受了惊吓,老头缩在地上哼哼唧唧起不了身。河生无奈,只得将老头送回岸边自己的家里。他把老头放在床上,盖上两床厚被子,还是不太放心,可岸边的人还等着他摆渡,河生只得先去忙了。
  等傍晚回家时,他还没进门,就见屋内亮着烛火,老头已经起来了。屋内一室酒香,原来是河生前两天买回家还没来得及喝的一坛上好黄酒已经被老头喝了个精光。
  老头打着酒嗝,红光满面,看来身体已无大恙。他知道是河生救了自己,口中连连感谢,又说不好意思喝光了河生的酒,说着就掏口袋要付钱。河生赶紧止住他,说:“我看你喝醉了,本想阻止你上船的,可又担心你去对岸有急事误了时间,所以没吭声,不然你也不会掉进河里。”
  老头大度地摇摇头,说:“这怎么能怪你呢?要怪就怪我自己贪杯。”
  河生叹气说:“怪就怪我们这里没有一座桥吧,两岸人过河只能靠一条破船摆渡。”原来,河生的父亲也是一名艄公,前两年摆渡时河面突刮大风,掀翻了一船的客人。河生的父亲为了救人,最后体力不支,淹死了。
  老头便问河生为何当地不造桥,河生的叹气声更大了,说这条河上早些时候是有一座木桥的,有一年发大水,桥被冲垮了。老百姓出行受阻,可一没人牵头组织,二没有造桥的费用,所以一直就靠摆渡过河了。
  老头微微点头,说没有桥虽然出行不便,但对你这个摆渡的艄公来说是件好事啊。河生大声道:“老先生,如果有桥,我宁可自己生计无着!”
  老头望着他说话的样子,问:“你真的想造桥?”
  “是!”河生回答得斩钉截铁。
  老头一笑:“既然如此,那造桥的事包在我身上吧。”说完扬长而去。接下来好几天也不见他出现。
  奇怪的药方
  河生认定是老头说醉话,慢慢也就淡忘了此事。谁知十天后的一个晚上,老头突然找上门来,手里捏着一个锦囊,说:“你明天一早,去镇上的六合茶馆,那里会有人贴告示,你别管告示写什么,只管揭下来,然后再打开这个锦囊,锦囊会告诉你怎么做。如果你想造桥,就按我说的做。”说完不等河生问话,老头便飘然而去。
  河生捏着锦囊,翻来覆去想了一夜,第二天还是去了镇上。六合茶馆是当地三教九流聚会之所,非常热闹。河生找了个角落的位子刚坐定,就见几个家丁模样的人走了进来,在对门的那面墙上贴了一张告示。茶馆里的客人纷纷上前围观,河生挤进人群,不等细看,一把将告示揭了下来。
  没等他回过神来,那几个家丁便将他左右围住,不由分说,把他拉出茶馆,塞进了一顶轿子里,抬起就走。轿子颠啊颠,最终在一个灰瓦白墙的大宅院里落定。河生认出这是当地最大的富户王财主家。这时他也看清了揭下的那张告示写的到底是什么。原来,王财主最宠爱的小儿子这几日水米不進,腹胀如鼓,看遍了附近的郎中,都不见效,无奈之下,王家贴出告示重金求医。
  河生心中一沉,自己哪会看病啊,这王财主是出了名的暴脾气,戏弄了他,可没好果子吃!果然,王财主一见河生,就没好气地问:“你不是河边摆渡的艄公吗?你什么时候会治病了?”
  河生记起老头的锦囊,赶紧偷偷拆开细看。锦囊里就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摆渡三日,百病皆除。这算什么治病的药方啊!
  不过,事到如今,河生也只有继续把戏演下去了。他跟着王财主来到内室。王家小少爷十六七岁的模样,面色苍白,肚子高高鼓起。河生装模作样地把了脉,他想王财主对儿子宠爱有加,平时肯定用锦衣玉食小心呵护着,于是信口开河道:“少爷这是积食难消,缺少运动所致,只要让他跟着我摆渡三日,保管他药到病除。”
  王财主瞪着眼睛:“胡说,这算什么药!”不过,儿子这几天吃了不同郎中开的不同的药,不仅一点儿好转也没有,病症更严重了,摆渡三日,至少不会吃出更多的毛病来,不妨试试看吧。要是没用,到时候再好好收拾这小子!
  第二天,小少爷穿着厚厚的棉衣,戴着毡帽,一脸不情愿地来到渡口。河生把小少爷引到船上,手把手地教他划桨、掌舵。慢慢地,小少爷的额头冒出了汗,两条胳膊也开始发酸,肚子里铅块一样的硬物似乎也松动了一些。小少爷心中暗喜,丢下帽子,脱掉厚棉衣,认真地学习摇船。一天下来,小少爷的肚子果然瘪下去了一些,胃口也开了。
  接下来几天,小少爷不用家丁催,一大早就来到渡口,跳上了河生的船。三天摆渡下来,小少爷果然痊愈了。
  善款修桥
  王财主看到活蹦乱跳的儿子,非常开心,他虽然脾气暴躁,但说话还是算话的。按照告示上写的,他打算付给河生一大笔诊费。河生见时机已到,便将修桥的打算和王财主说了。造桥的钱可比诊费多得多,但河生跟他说,修桥铺路是给后人积福积德的善事,希望王财主能够促成好事。王财主经过儿子这一次大病,也确实有这样的想法,点头答应下来,不过他指明要河生来牵头负责整个工程。
  资金到位,其他的事情就好办了。河生召集四方工匠,开始在河上造桥。当地百姓也纷纷出力帮忙。看着一天天成型的石桥,河生内心无比自豪。
  终于,到了大桥合龙的这一天,可是,中间那块雕了祥云图案的大青石板却无论如何也放不平。众人急得满头冒汗。正在这时,一缕荡悠悠的酒香飘来,众人转身望去,只见那日落水的胖老头手持红皮葫芦,醉醺醺地向这边走来,一边走一边笑呵呵地说:“合龙大事,怎么可以不敬此地河神呢?”老头来到河生身边,将酒葫芦往河生手里一塞:“来,这是当地的美酒,请河神喝一杯吧!他一定会保佑大家的。”
  河生接过葫芦,面对宽阔的河面,心中默默祷告,然后,缓缓将一葫芦美酒洒向河面。就在最后一滴酒落入河水时,只听“噗”的一声闷响,那块怎么也嵌不平的大青石平稳地落入空隙处,与桥身严丝合缝。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河生松了一口气,正待把酒葫芦还给胖老头,却发现对方早已不见踪影。
  桥已落成,该叫什么名字呢?河生望着手中的红皮葫芦,道:“能造起这座桥,多亏了这位酒不离身的老先生,我看,这桥就叫醉翁桥吧。”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可是,这胖老头到底是何人呢?有人说,这老头就是当地河神,这么做是为百姓造福;也有人说,这老头的孙子,就是当年河生父亲拼命救起的落水摆渡客中的一个,老头原本学过一些法术,此次是来报恩的……
  选自《山海经》2020.7上
其他文献
富春江畔有个名叫罗明的商人,妻子早早亡故,女儿罗如玉面黄肌瘦的。如玉12岁时,罗明把她送到外地学艺,至于去哪里学、学什么,罗明守口如瓶,不肯露半点儿口风,有人问时,他总是一笑置之。  罗如玉学成归来时,已是18岁的妙龄姑娘,身材高了,模样也出落得水灵灵。有个叫姚平的后生央人前来提亲,罗明答应了。这年冬天,如玉含泪辞别父亲,嫁到姚家。  不料,如玉出嫁才三天,就独自一人回了娘家,神情落寞凄楚,脸上泪
期刊
首善街上有一家悬壶堂医馆,专治跌打损伤,远近闻名。坐堂的大夫名叫张仲信,因为他行医时习惯用一把小紫砂壶,所以人称“张神壶”。  这天,县衙的刘捕头带着几名捕快,抬着一个奄奄一息的病人来到医馆。刘捕头告诉张神壶,这是江湖大盗胡作飞,在围捕中,肩头中了刘捕头的铁砂掌,毒性从肩头蔓延到咽喉,呼吸困难,如果不及时医治,随时都会毙命。胡作飞虽然死罪难逃,但还得带到公堂上审理定案,所以必须先救活他。  张神壶
期刊
太姥姥是滿族人,嫁过来的时候,陪嫁中除了金银,还有一只景泰蓝的镯子、一只青花瓷枕和一杆红铜锅乌木杆玛瑙嘴的大烟袋。这三样东西中,我没见过那只镯子和青花瓷枕,太姥姥说,上个世纪60年代为了活命,镯子换了小米给全家人填肚子,而青花瓷枕被几个红卫兵砸碎了,唯独剩下了那杆大烟袋。  太姥姥过日子既勤俭又豁达,家里家外,为人处世,一派祥和,唯独对抽烟这件事儿半点也不马虎。她9岁就偷偷学会了抽烟,出阁的时候,
期刊
一  清雍正初年,武陵山金山寺远近闻名,香火鼎盛。善男信女们络绎不绝,大都是冲着该寺院的送子观音来的。说来也奇,但凡妇人年纪在五十以下的怀不上娃,夫妻二人只需到送子观音面前烧三炷香,磕九个头,共同喝下一大碗拌有香灰的神水,不出仨月,妇人定能怀上孩子。  金山寺的送子观音十分灵验,然而谁也没想到,忽然有一天,方丈了空大师对外宣称,送子观音给他托梦说,神水已经耗尽,今后不再为百姓送子了。  消息传开,
期刊
老王是个非常会过日子的人,人送外号“王老抠儿”。现在都5G时代了,人们都用智能手机了,而老王却坚持一直用着自己的老式诺基亚。人们笑话老王跟他的手机一样是个老古董,而老王却完全不放在心上,还对人说:“你们不懂,这叫情怀。”  可是今年,老王却不知怎么开窍了,破天荒的竟然买了一个3000多块的智能手机。  原来因为今年闹疫情,儿子一直在家上网课,老师要在网上开直播课,没有智能手机可不行。儿子的学习是头
期刊
魏家二小,父母双亡,念过几年书,跟着舅舅卖酒。舅舅開了一座糟坊,就在村口,不大,生意也清淡,顾客不多。糟坊前面有一些甑子、水桶、酒缸,后面是一个很大的院子,荒荒凉凉,什么也没有,开了一地的野花。后院有一座小楼,楼下是空的,二小住在楼上。每天太阳落了山,关了大门,就剩下二小一个人了。他倒不觉得闷。有时反反复复想小时候的事,背两首还记得的千家诗,或是伏在楼窗看南山。南山很深,除了打柴的、采药的,不大有
期刊
摘要:为了稳定棉花生产发展,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丰利镇2013年继续承担了江苏省棉花“万亩”高产创建工作,在大灾之年,获得了核心示范点的籽棉产量比2012年提高1.2%~4.4%,全镇平均籽棉产量也达到了3924 kg/hm2, 棉花产值比2012年增加4020元/hm2,效益增加2224.5元/hm2。同时总结了“主动抗灾应变技术”等项目实施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江苏省;丰利镇;棉花;高产创建;
期刊
大刘的儿子今年10岁了,因为家里有些溺爱,他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凡事总爱找理由,却从来不从自身找原因。上学以来,他的学习成绩不大好,可整天不是说老师讲得不好,就说因为自己没上辅导班。气得他爸大刘直说:“那你也去上啊,我又不差给你拿辅导费!”  结果儿子又说了,教育局领导都在学校讲了,不让上辅导班,这是加重学生负担。  学校进行期末考试,儿子的数学居然没及格。大刘急坏了,骂儿子是榆木脑袋──不开窍。
期刊
小陆上班时,接到郑叔的电话。“郑叔,啥事?”  “我手机里的微信没啦!上次是你给我装的,我现在啥都看不了……”  “叔,别急啊!装了的程序,丢不了。”“程序?啥叫‘程序’?”  小陆不自觉地深吸一口气。他解释了些琐碎的知识,哄着郑叔开“免提”,一步步操作,“找回”了从来就没有丢过的手机图标。  老郑叠声道谢:“小陆啊!幸亏有你,不然你郑叔可咋办哪?你小时候就聪明仁义,一直这么招人疼!”  小陆一听
期刊
夜已深,余妙急匆匆地赶到渡口。一勾弯月下,只见渡口空荡荡,不见人影。  “有人吗?我要过河。”她连喊几声,不见回音。  船夫渡完最后一个人后,把船摆进河湾畔锁好,睡觉了,蒙眬中听见对岸有一个女人的声音。下半夜了还有人渡河?船夫只好爬起来把船划到河对岸。  “你把我送到断头滩吧,我就在滩上住。”  他猛地一惊:断头滩有房屋?莫非?  夜,很静,只听见有节奏的划桨声,偶尔还传来几声猫头鹰凄厉的叫声,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