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前列腺增生激光手术的治疗进展

来源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yu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大量文献报道了激光技术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中的应用。激光技术不断变革的同时亦推动着经尿道前列腺增生手术方式的发展和革新。相比传统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目前各种激光治疗方式在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展现出一定的优势。本文就良性前列腺增生激光手术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从激光种类和手术方式出发,为泌尿外科医生在手术方案制定和选择方面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尿流动力学是前列腺增生诊疗中一个重要的检查,在诊断膀胱出口梗阻及评价逼尿肌功能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经尿道前列腺手术的疗效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近年来,尿流动力学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及使用标准一直是研究中的热点,本文将从尿流动力学在前列腺增生诊疗中的价值与优势以及与前列腺手术之间的联系两方面分析和总结,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近年来,前列腺癌(PCa)与前列腺炎症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越来越清楚的是,前列腺炎症可以影响PCa的发生与进展。肥大细胞是浸润于前列腺炎症部位的最主要的炎症细胞之一,因其可以参与血管生成、组织重塑和免疫调节等过程而被研究PCa的学者们关注,但是,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肥大细胞在PCa中发挥的作用具有两面性。本文就肥大细胞在PCa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近年来,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肾损伤(AKI)及在慢性肾损伤基础上急性加重的患者数量逐渐增加,内源性血管抑制因子表达失调在肾脏损伤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血管抑素是体内纤溶酶原的天然蛋白水解产物,具有抑制包括肾小管周毛细血管(PTC)等一系列肾脏损伤相关血管生成,进而影响肾损伤后肾小管基底膜的修复功能。近期研究发现,血管抑素水平也影响了AKI的发生发展,现就其在AKI治疗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维泰醇是从一种真菌诱变株的发酵产物中纯化分离出的新型单体化合物。体外细胞实验研究表明,它可以抑制前列腺癌的细胞分裂和增殖,引起细胞周期停滞;降低肿瘤细胞中Bcl-2等促存活蛋白的表达;激发细胞内氧自由基水平等导致细胞凋亡、减少线粒体有氧呼吸及肿瘤细胞ATP的产生、启动细胞自噬;但是对良性细胞没有显著的致死效应。体内动物实验表明,维泰醇能显著抑制前列腺癌的异植瘤生长,而对正常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较小。因此维泰醇有望开发成为新型抗前列腺癌药物。
勃起功能障碍(ED)和阴茎硬结症(PD)是困扰全球男性的常见男科疾病。治疗ED的一线办法是口服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PDE5I,但是并不是对所有患者都有效果。PD是指阴茎海绵体白膜的纤维化病变,使阴茎背侧或外侧出现单个或数个斑块或硬结,又称为Peyronie病,同时也会导致ED。近年来发现低强度体外冲击波疗法在血管方面取得一定效果,有望成为一种治疗ED和PD的新型方法。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是一类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非编码RNA。众多研究已经证实lncRNAs在肿瘤发生和进展的生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目前仅有少量关于lncRNAs在膀胱癌(BC)中的研究报道。本文拟从lncRNAs对肿瘤相关生物学功能、组织表达差异、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对BC相关lncRNAs的研究进行总结,为BC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研究表明许多肿瘤在发生发展过程中都伴随着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释放入血,CTCs检测在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监测以及现有诊疗模式改善等方面展现出了一定的潜力。因泌尿系肿瘤缺乏特异性标志物,原发性尿路上皮癌在早期诊断、进展预测、治疗方案制定等方面存在局限性,随着CTCs研究的发展有望帮助解决目前面临的这些困境。本文就CTCs的生物学特性、相关检测技术及在尿路上皮癌中的研究现况等作一综述。
泌尿系统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治疗的主要方式为手术治疗,必要时辅以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随着泌尿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泌尿系统肿瘤采用微创技术治疗,这些技术包括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腹腔镜技术、经尿道手术技术等,各种技术日益成熟,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医用激光的出现为泌尿系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术方式,临床上,可以应用医用激光治疗肾肿瘤、肾盂肿瘤、输尿管肿瘤、膀胱肿瘤、前列腺肿瘤、尿道肿瘤等,也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对医用激光在泌尿系统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给全球的医疗体系带来了沉重负担,其治疗方式多样,对于直径>2cm的复杂性肾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是其首选的治疗方法,其术后主要并发症是出血和感染。对于术后感染而言,早发现、早治疗显得格外重要,及时发现术后感染并予以积极处理,可增加治疗成功可能,同时降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本文旨在针对感染标志物对PCNL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的预警作用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目前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的标准术式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对于有保留膀胱需求的患者,采用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同步放化疗的三联治疗(TMT),其疗效不亚于RC,但生活质量较RC高。本文就TMT治疗的指征、方法、疗效与并发症以及预测TMT疗效的分子标记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