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难说是“农民起义”

来源 :文史博览·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ong_jon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材中,《水浒传》一直都被定义为“讲述农民起义”。可是,在梁山108条好汉中,究竟又有多少好汉是“农民”呢?答案是:只1个农民。
  这个人,名叫陶宗旺,“庄家田户出身,惯使一把铁锹”,在梁山排名第75位。因为只有他一个人是真正的农民,而他的排名又太低,所以,梁山的路线,是绝不可能以他这个农民为中心来发展的。那么,和农民比较接近的、近似的阶层,还有哪些呢?还有渔民和猎户。把打鱼的和打猎的和种田的,归为同一个阶层,应该不会错吧。如此一来,就有了6个人。渔民: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猎户:解珍、解宝;农民:陶宗旺。
  这6个人加起来,还抵不上零头,在梁山的分量依然太轻。所以,梁山的路线,也是绝不可能以他们这个农民阶层为中心来发展的。
  我们再看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纲领,无非都是些“分田地”“均贫富”“免杂税”之类。都是些实实在在的、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而梁山的口号,则与此相去甚远。他们要“替天行道”,是与自身的生活毫不相关的东西。且表达得含糊其词,这替天行道的“天”,究竟是指“上天”呢?还是“天子”呢?或是“天下”呢?不清楚。
  到了宋江时期的梁山,新加盟的好汉越来越多。人员的阶层结构,也在悄然变化。梁山的主流阶层,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种:朝廷降将、政府公务人员、地方名流、庄园财主,等等。他们逐渐占为大多数。高于“小吏”这个层次以上的人员,至少占到了70%以上。
  这样一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宋江领导的梁山义军,其实很难与“农民起义”扯得上边。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小学生们加入少先队时,都要庄严呼号:“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须知,这句饱含激情与热血的呼号也是有来历的。  1902年,俄国革命遇到了许多困难。为了团结革命力量,鼓舞士气,争取胜利,列宁写了《做什么?》一书。书中向全世界革命者发出了“准备好”“时刻准备着”的伟大号召。顿时,这响亮的口号传遍整个俄国,革命力量犹如燎原星火慢慢壮大。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1922
近年来,“王府井百货”在各大城市落地生根,成为许多人眼中时尚购物的标杆。说起来,“王府井”的商业渊源可谓深远,在老北京,名气最大的商业街非王府井莫属。外地人刚听到这个名字时往往会有些奇怪:哪家王府的井这么有名?  王府井大街本名“十王府街”,亦称“王府街”。明代这条街上有10座王府、3座公主府。清依明制,亦在此街上建王府。据古建筑学家朱启钤回忆,以豫王多铎(1614-1649,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
19世纪的最后几年,兴起于鲁西平原的义和团运动如烈火燎原,烧遍京津,并蔓延至山西、内蒙古和东北,引发中外震惊。为什么义和团在华北掀起轩然大波,却在东南地区激不起半点风浪?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说,有一个重要因素不能被忽略,那就是士绅势力的强弱。  在传统中国,士绅集团可谓地方社会最重要的稳定器,维系着当地社会的“自发性秩序”,包括地方的公益慈善、公共治理等。而一份晚清的进士地域分
世人印象中,“当托”者绝不是什么好人,稍不留神,便着了他们的“道”,轻则破点小财,重者倾家荡产。然而,在中国新闻史上享有“报业大王”美誉的名报人成舍我,竟也有过一段“当托”的经历。  作为倡导践行“大众化办报”理念的第一人,1927年4月18日,成舍我在南京创办了小型报《民生报》,这也是南京最早的一份民间报纸。面对激烈的竞争,为了扩大报纸的销量和影响力,除了在报价、广告价大行优惠外,成舍我还想出了
有愁苦之情而溢于言表,谓之愁眉苦脸。然而,“愁眉”和“苦脸”在古代却并非此意。  “愁眉”原本是一种化妆术。汉朝妇女在画眉上颇为讲究,有诸如“远山眉”“新妆愁眉”“八字眉”等式样。  《风俗通义》曰:“愁眉者,细而曲折。啼妆者,薄拭目下若啼处 ,示心中忧愁。” 后汉权臣梁冀家妇人善作愁眉妆,即把眉毛画得细而曲折,显得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啼妆,即在眼睑下面画成黯淡似泪痕状,再勾出眼影,使眼窝看上去深
1925年5月30日,上海各校学生两千余人在街头演讲,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镇压工人大罢工、打死工人顾正红,声援工人,并号召收回租界,被英国巡捕逮捕一百余人。当日午后3点钟,学生、市民近万人开始聚集在老巡捕房,要求释放被捕的学生。老巡捕房的英国捕头下令向示威的群众开枪,当场打死11人,重伤8人,轻伤10余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之后,罢工游行此起彼伏。6月9日,日本以“中国政府无力维护上海治
我是晋城县五金交电化工公司统计员。  去年十二月初,我们公司领导决定批发部八日停业盘点,十六日再开业。今年一月初,公司张副经理通知我:“十二月统计只报盘点前一至七日的实销售总值和实销售类值,盘点后即16日至31日的实销售总值322356元转到1981年元月,作为1981年开门红的基础。”我提出,按规定,统计报表必须如实反映经济活动的真实面貌,这样报不合适。但张副经理说这是领导集体决定的,非这样报不
1961年,我在山东金乡县城关供销社照相馆工作,9月的一天下午,县委通知供销社,让我和一名政治上可靠的人去县委大院里拍合影。当时金乡县只有我们一家照相馆,我的家庭成分是贫农,我又担任着城关镇西门街道团支部书记,曾有一年多时间,被抽调到县公安局整理敌伪档案。由于我比较能吃苦,大家对我的评价也很高,属于政治上比较可靠的;另外,我当时26岁,已从事了8年的照相工作,业务技术也比较好,所以县里点名让我去,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铜锤花脸”这个京剧名词。它究竟是什么,恐怕非梨园行、票友和戏曲爱好者难解释清楚了。不过了解一下,也是对京剧国粹的一种支持和弘扬。  京剧花脸是行当“净”的俗称。花脸又分大花脸、架子花脸、武花脸、摔花花脸……大花脸是正净的俗称,过去讲大花脸多以铜锤花脸指代,唱功较多,重头戏较多,后泛称偏重唱功的花脸角色为铜锤花脸,它又称正净、大花脸、唱工花脸,有时也简称为“铜锤”“黑头”。  
1916年护国运动胜利之后,蔡锷督川。蔡锷上任不过月余就去日本养病,由滇军将领罗佩金暂署四川督军,另由黔军将领戴戡暂署四川省长。罗佩金接掌军权后,与四川本地势力刘存厚为了四川督军一职爆发激烈冲突,并引发了一场大血拼。  驻在四川的滇军军帽上镶有一圈红色,军官用红缎,士兵用红布,故而四川老百姓称之为红边边。而川军则一律在军帽四周镶以灰色,老百姓称之为灰边边。红边边滇军进入成都后,以征服者自居,在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