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 言
最近看到一则消息:中国商业设计协会对全国商业地产的设计机构和设计项目做了一个统计。统计结果反映了中国商业地产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的现状,就是大多数没有前期定位,或者前期定位是虚拟化的。在当今的中国,几个人就可以开一家策划公司,因为开发商对这一块的知识几乎没有,所以这样的结果只是一个策划性的东西,而不是实际可操作的。所以,即使做了这样的前期策划,后续的也是无法落实的。
一、国内目前商业项目规划设计的整体现状
中国的商业目前面临着许多问题。不专业的设计,这里说的不专业不是说设计院不专业,设计院对于规范和空间的引导都很专业,但是由于不清楚商业的需求,所以我们看到大量的项目都是这种情况:由于设计的不合理,最终招商的时候商铺进不来,物业满足不了设计要求;后期改建改造大;最重要的就是运营成本的加大。所以我觉得一定要建立这样的理念和概念,就是不能够用建筑规划设计来作为商业地产开发的灵魂,而是一定要引入商业设计的灵魂。商业设计是对商家、对消费者,包括对以后商业地产的运营提出的专业性的考虑和要求。所以我认为商业设计是规划设计的核心,也就是说它是指导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基础条件。
二、做好商业项目规划设计的重要原则
那如何做好商业规划设计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把握两个关键点
第一点:主力店及次主力店
在商业综合体当中,通常包括超市、百货、影院、餐饮、健身、酒店等多种业态,不同业态对物业要求和标准不同,在规划设计时必须满足不同业态的需要。这与一开始讲的招商在前、建设在后有很大关系。不同的主力店都有不同的荷载、高度、卸货的要求,只有招商在前,与主力店进行技术对接,才能掌握好这些东西。
第二点:内部动线设计
商业综合体好的动线设计能引导和方便消费者购物,良好的人流动线也能延长消费者在店铺的停留时间,带动品牌人流量和购买率的提升,并能让消费者体验一种品牌所倡导的购物感觉。如果把商业综合体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动线就好像人身体内的血管一样重要,无论上、下、左、右都必须保持通畅,不能有任何阻塞的地方。所以,商业综合体在规划的初期往往重点放在动线规划上,为配合各楼层不同业种的定位,商家往往要花费很大心思和时间来研讨和修复动线设计图,直到满足商场使用的最佳状态为止。
商业的动线设计,必须先来看看到购物中心内的顾客都是什么样的目的,我们一般把顾客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有购买目的主动顾客,具有较强的目的性;第二种是无购物目的的顾客;第三种是随机购买,以逛为目的,在“逛”中发现商品,激发购买欲望,主要以女性为主,属感性消费。那么,要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不仅需要在商品自身设计上下工夫,提高商品的色泽、款式等方面的视觉效果,还需要着重研究商业空间的内部布置、空间的分割和联系,创造特定的购物氛围,让顾客心情舒畅,从而达到激发其购买欲望的目的。
一个好的垂直、平面交通设计是可以决定内部人流动向的。垂直交通将促使人流从低楼层向高楼层运动,而平面交通则能使消费者沿着商家事先设计好的交通流线进行消费。好的动线规划的作用包括:合理的动线使顾客很方便地进入商业设施;合理的动线使顾客很容易地走完整个商业设施;合理的动线使商品很容易导入商业设施;合理的动线使店员服务更加方便。
商业综合体的动线分四种,有给客人使用的卖场的动线,也有给后勤补给和员工上下班的后场动线,还有水平动线及垂直动线。
后场动线: 从停车卸货开始经过商品管理,接着上升降货梯,到进入卖场仓库的这个过程是后勤补给动线,
员工動线: 员工每天上下班进出的动线,从经过警卫到商业综合体,打卡完毕至员工更衣间换制服、再进到个人工作岗位的这条动线就是员工动线。这条动线通常会和消防逃生动线相连贯,也会有某一段会和货物的补给动线重叠,这都是合理的设计。
水平动线: 水平动线在内部交通设计上,对于引导人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商业综合体每一层商业以电扶梯为中心来做引导客人走向的通道成为水平动线,水平动线设计最重要的是主通道动线与次通道动线,一般要求在进入商场之后要有一条明显的主通道,宽度在6~8米保证购物人群能够拥有舒适的步行空间,使顾客在穿行主通道时,能清楚地看到商场平层的业态划分。除主通道之外,还应该有与之相连的次级通道,使人流有效分流到各个业态分区。根据不同的商业种类,次级通道的宽度各不相同。商场内部的次级通道应在2米左右,以保证顾客在不拥挤的条件下,选购合适商品。此外,为了有效拉动次级通道商铺的人流量,可将收银台、卫生间、楼层休息区等部分功能分布在次级通道上,以拉升次级通道的人流量,同时也可降低将其设立在主要通道旁,避免因占用黄金铺面而造成的损失。
垂直动线: 从地面层借助自动扶梯,电梯,步梯来运送消费者上下到每一个营业楼层的过程称作垂直动线,主要的功能是自下而上引导客流。
购物中心层数越多,营业面积和租金就越多,购物中心的利润和投资回报就越大。但要把购物者引导高层并不容易,因而投资者往往不愿意租用较高层的商铺。此时,中庭空间和垂直交通工具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庭是垂直交通组织的关键点,也是步行空间的序列高潮,这里人流集中、流量大,最有可能鼓励人流上行。富有趣味的垂直交通工具,玻璃观景电梯等,能在中庭空间创造活力和动感,常常会激发购物者登高的欲望。因此,投资者在选择高层商铺时,评价垂直交通能否促使人流向上运动,将成为考核重点。
在对商业做动线设计的时候应该避免以下问题的发生:
1、我们在做商业动线设计时一般要注意避免在同一平面动线交叉(车流、人流、货流);避免因动线设计不合理而改用厕所做诱饵,来指引顾客在商场内转来转去,达到吸引人流的效果。
2、做商业规划时要考虑设置必要的停车设施;还要注意不同业态卸货平台的设置不同。
3、尺度合理的主副通道设计宽度2.8米、4米、8米甚至12米、16米。
对于不同商业定位的商业综合体来讲,不同的定位决定了不同的商业功能和业种布局,只有将项目分析透彻,才能在动线设计上满足它们的发展特点。
三、结语
综上,商业规划设计是专业化中的专业化。在当前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对于一个新型的购物中心来说,优良的商业规划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说,项目的整体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店面设计,既需要与经营定位保持一致性,又要凸显各自的特色;大到外观造型、立面设计,小到店面细节设计、内部装饰,甚至是楼梯扶手、墙上吊灯,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专业设计的思维。只有规划到位,商业建筑本身与消费者的距离拉近,消费者感觉舒适了,才能保证在后期运营中能留住人流,创造良好的商业业绩。
我是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一定要建立起这种理念,在开发、招商、运营这三个环节中都要引入专业的设计,保证项目商业运营管理的健康的生态环境,而不仅仅是一个建筑。若是现在项目不讲究,那就算现在勉强开业了,在今后三五年的市场竞争之下也会遭遇失败和关闭的命运。我们设计界尽可能使整个中国的商业地产有一个健康有序的发展,告别粗制滥造,不要建筑垃圾、商业地产垃圾!
最近看到一则消息:中国商业设计协会对全国商业地产的设计机构和设计项目做了一个统计。统计结果反映了中国商业地产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的现状,就是大多数没有前期定位,或者前期定位是虚拟化的。在当今的中国,几个人就可以开一家策划公司,因为开发商对这一块的知识几乎没有,所以这样的结果只是一个策划性的东西,而不是实际可操作的。所以,即使做了这样的前期策划,后续的也是无法落实的。
一、国内目前商业项目规划设计的整体现状
中国的商业目前面临着许多问题。不专业的设计,这里说的不专业不是说设计院不专业,设计院对于规范和空间的引导都很专业,但是由于不清楚商业的需求,所以我们看到大量的项目都是这种情况:由于设计的不合理,最终招商的时候商铺进不来,物业满足不了设计要求;后期改建改造大;最重要的就是运营成本的加大。所以我觉得一定要建立这样的理念和概念,就是不能够用建筑规划设计来作为商业地产开发的灵魂,而是一定要引入商业设计的灵魂。商业设计是对商家、对消费者,包括对以后商业地产的运营提出的专业性的考虑和要求。所以我认为商业设计是规划设计的核心,也就是说它是指导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基础条件。
二、做好商业项目规划设计的重要原则
那如何做好商业规划设计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把握两个关键点
第一点:主力店及次主力店
在商业综合体当中,通常包括超市、百货、影院、餐饮、健身、酒店等多种业态,不同业态对物业要求和标准不同,在规划设计时必须满足不同业态的需要。这与一开始讲的招商在前、建设在后有很大关系。不同的主力店都有不同的荷载、高度、卸货的要求,只有招商在前,与主力店进行技术对接,才能掌握好这些东西。
第二点:内部动线设计
商业综合体好的动线设计能引导和方便消费者购物,良好的人流动线也能延长消费者在店铺的停留时间,带动品牌人流量和购买率的提升,并能让消费者体验一种品牌所倡导的购物感觉。如果把商业综合体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动线就好像人身体内的血管一样重要,无论上、下、左、右都必须保持通畅,不能有任何阻塞的地方。所以,商业综合体在规划的初期往往重点放在动线规划上,为配合各楼层不同业种的定位,商家往往要花费很大心思和时间来研讨和修复动线设计图,直到满足商场使用的最佳状态为止。
商业的动线设计,必须先来看看到购物中心内的顾客都是什么样的目的,我们一般把顾客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有购买目的主动顾客,具有较强的目的性;第二种是无购物目的的顾客;第三种是随机购买,以逛为目的,在“逛”中发现商品,激发购买欲望,主要以女性为主,属感性消费。那么,要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不仅需要在商品自身设计上下工夫,提高商品的色泽、款式等方面的视觉效果,还需要着重研究商业空间的内部布置、空间的分割和联系,创造特定的购物氛围,让顾客心情舒畅,从而达到激发其购买欲望的目的。
一个好的垂直、平面交通设计是可以决定内部人流动向的。垂直交通将促使人流从低楼层向高楼层运动,而平面交通则能使消费者沿着商家事先设计好的交通流线进行消费。好的动线规划的作用包括:合理的动线使顾客很方便地进入商业设施;合理的动线使顾客很容易地走完整个商业设施;合理的动线使商品很容易导入商业设施;合理的动线使店员服务更加方便。
商业综合体的动线分四种,有给客人使用的卖场的动线,也有给后勤补给和员工上下班的后场动线,还有水平动线及垂直动线。
后场动线: 从停车卸货开始经过商品管理,接着上升降货梯,到进入卖场仓库的这个过程是后勤补给动线,
员工動线: 员工每天上下班进出的动线,从经过警卫到商业综合体,打卡完毕至员工更衣间换制服、再进到个人工作岗位的这条动线就是员工动线。这条动线通常会和消防逃生动线相连贯,也会有某一段会和货物的补给动线重叠,这都是合理的设计。
水平动线: 水平动线在内部交通设计上,对于引导人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商业综合体每一层商业以电扶梯为中心来做引导客人走向的通道成为水平动线,水平动线设计最重要的是主通道动线与次通道动线,一般要求在进入商场之后要有一条明显的主通道,宽度在6~8米保证购物人群能够拥有舒适的步行空间,使顾客在穿行主通道时,能清楚地看到商场平层的业态划分。除主通道之外,还应该有与之相连的次级通道,使人流有效分流到各个业态分区。根据不同的商业种类,次级通道的宽度各不相同。商场内部的次级通道应在2米左右,以保证顾客在不拥挤的条件下,选购合适商品。此外,为了有效拉动次级通道商铺的人流量,可将收银台、卫生间、楼层休息区等部分功能分布在次级通道上,以拉升次级通道的人流量,同时也可降低将其设立在主要通道旁,避免因占用黄金铺面而造成的损失。
垂直动线: 从地面层借助自动扶梯,电梯,步梯来运送消费者上下到每一个营业楼层的过程称作垂直动线,主要的功能是自下而上引导客流。
购物中心层数越多,营业面积和租金就越多,购物中心的利润和投资回报就越大。但要把购物者引导高层并不容易,因而投资者往往不愿意租用较高层的商铺。此时,中庭空间和垂直交通工具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庭是垂直交通组织的关键点,也是步行空间的序列高潮,这里人流集中、流量大,最有可能鼓励人流上行。富有趣味的垂直交通工具,玻璃观景电梯等,能在中庭空间创造活力和动感,常常会激发购物者登高的欲望。因此,投资者在选择高层商铺时,评价垂直交通能否促使人流向上运动,将成为考核重点。
在对商业做动线设计的时候应该避免以下问题的发生:
1、我们在做商业动线设计时一般要注意避免在同一平面动线交叉(车流、人流、货流);避免因动线设计不合理而改用厕所做诱饵,来指引顾客在商场内转来转去,达到吸引人流的效果。
2、做商业规划时要考虑设置必要的停车设施;还要注意不同业态卸货平台的设置不同。
3、尺度合理的主副通道设计宽度2.8米、4米、8米甚至12米、16米。
对于不同商业定位的商业综合体来讲,不同的定位决定了不同的商业功能和业种布局,只有将项目分析透彻,才能在动线设计上满足它们的发展特点。
三、结语
综上,商业规划设计是专业化中的专业化。在当前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对于一个新型的购物中心来说,优良的商业规划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说,项目的整体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店面设计,既需要与经营定位保持一致性,又要凸显各自的特色;大到外观造型、立面设计,小到店面细节设计、内部装饰,甚至是楼梯扶手、墙上吊灯,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专业设计的思维。只有规划到位,商业建筑本身与消费者的距离拉近,消费者感觉舒适了,才能保证在后期运营中能留住人流,创造良好的商业业绩。
我是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一定要建立起这种理念,在开发、招商、运营这三个环节中都要引入专业的设计,保证项目商业运营管理的健康的生态环境,而不仅仅是一个建筑。若是现在项目不讲究,那就算现在勉强开业了,在今后三五年的市场竞争之下也会遭遇失败和关闭的命运。我们设计界尽可能使整个中国的商业地产有一个健康有序的发展,告别粗制滥造,不要建筑垃圾、商业地产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