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课堂”的得失及改进策略

来源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aolove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新技术、新环境、新模式、新产品在教育领域中得到充分利用,使得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手段、教育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创新教育模式、丰富个性化教学理论,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主流话题。“云课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充分依赖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借助新媒体、新平台、新设备实现教学模式的大转变。
  “云课堂”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课堂,其教学目标主要呈现三个转变:
  1. 中心的转变
  由以教师为中心开始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重点在于重视学生的个性、身心发育,推动个性化教育,强调因材施教。
  2. 授课形式的转变
  传统授课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中传播知识,通过PPT或者板书的形式将知识输送给学生。而在“云课堂”中,教师更多依赖互联网大数据的便利,通过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展,教学的个性化更强。
  3. 授课内容的转变
  传统教育中,教师的教学只与考试紧密相连,“云课堂”则更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各方面素质的提高,而且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
  “云课堂”依靠互联网技术,以无线互联网与平板触控技术为支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实现教学相长。因此,只要在网络覆盖到的地方,学生就随时可以上终端设备完成课前预习、上课、作业等事务,教师也可利用设备及时看到学生的完成情况,最终真正实现尊重学生个性,密切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
  大理市下关第四中学(以下简称“下关四中北校区”)以教育信息化为主题的教育教学改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的。
  下關四中北校区是云南西部最大的初级中学,目前有教师202人,在校生3092人,分为54个教学班。2016年10月,下关四中北校区组织技术人员、备课组长到广州、重庆等地学习考察,同时向云南省教育厅和大理市教育局汇报,并组织了专家论证会,“云课堂”这一学习平台得到了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的认可。随后,下关四中北校区建立了标准的网络中心,实现光纤千兆进校园、百兆进班级,2017年3月开始开展“云课堂”教学,目前已有46个“云课堂”教学班。
  实施“云课堂”教学之后,下关四中北校区的教学中心从关注“教”更多地转向学生的“学”。为此,各个教研室以年级为主集体备课,然后把教学要使用的相关学案、教案、课件和作业上传到云端,由任课教师在课前根据不同教学班的实际情况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整。
  “云课堂”突破了教与学的时空界限,学生能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学习,课堂上不懂的内容可以在平台上再次学习、回顾,教师则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课堂效率因此显著提高。举例来说,在使用“云课堂”前,一位教师讲《范进中举》这篇课文的背景需要用45分钟,如今只需要10分钟,教师和学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学习课文的具体内容。
  一般认为,情境化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对于地处边疆的普通中学而言,情境化教学在过去极难实施。例如,由于很多学生来自边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家庭,入学之前较少接触汉文化,甚至往往没有接触过英语,这两种课程的教学难度相对较高。如今,下关四中北校区通过“云课堂”移动教学平台与大理市外、云南省外的学校进行联合开课,实现了异地优质资源共享。例如,“云课堂”利用云平台带领学生走进实景课堂,让学生身处卢沟桥的实景来学习《卢沟桥》这篇课文,课堂更为生动、直观、有趣,教学效果也就更为突出。
  以下是下关四中北校区七年级两个班以及全年级的语文成绩比较表:
  可以看出,A班和B班的语文成绩在使用“云课堂”教学之后都有了显著提高(高于5%),而且提高水平高于全年级平均水平。更值得注意的是,“云课堂”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和成绩较差的学生作用都特别突出(约提高10%),它不仅使优秀学生的学习更优秀,也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明显提高了语文成绩。
  由于语文学习是一项相对长期的任务,学习成绩较难在短时间内有明显的变化,所以上述数据显示出的改变可以说是非常显著的。
  七年级A班和B班的数学成绩和英语成绩,在实施“云课堂”教学前后的差别更为突出。请看七年级两个班以及全年级的数学、英语成绩比较表:
  在开展“云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据我们和其他学校交流,这些问题在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1. “云课堂”的技术标准不统一
  各个学校从自己的角度选购自己觉得合意、觉得称手的“云课堂”教学电脑设备、工具等,不同学校、同一学校不同校区之间“云课堂”终端设备千差万别,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云课堂”的未来发展。
  2. “云课堂”教师的应用创新普遍不足
  不少教师的观念还停留在传统教学的思维,他们认为“云课堂”只是大数据时代的衍生品,加上使用“云课堂”教学后备课任务远比传统课堂要重,因此他们对“云课堂”的应用创新动力不足。
  3. 对“云课堂”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差,“云课堂”的利用有待改善
  学生家长对“云课堂”不甚了解,甚至不清楚“云课堂”如何开课、如何实施,自然也就谈不上家校配合、共同推进;学生过多使用网络的搜索功能、通信功能而沉溺于猎奇、交际、娱乐,自然也就不能有效利用学习时间来进行学习。
  这些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是一切新生事物都会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在当代中国处于巨大的社会转型期间,它们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普遍问题。
  实施“云课堂”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内容。“云课堂”的教学目标是关注学生的持续性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在当前的条件下,学校应该积极开展教师在职培训,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研讨会、观摩课、专业培训等方式帮助教师学习“云课堂”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案、教学实践等内容,培养综合素质突出的“云课堂”教师。教师应该深入实践,积极参与“云课堂”实施活动,切身参与“云课堂”,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这对于提高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教学效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站,每个家庭、每一位家长都要理解互联网的影响。为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积极、紧密配合。例如,在“云课堂”的实施过程中增设家长公开课,让家长积极参与学校安排的课业,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完成作业。家长需要认识“云课堂”教学的价值,积极、充分关注“云课堂”,在家中要多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营造“云课堂”的氛围,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从我们的教学实践看,下关四中北校区七年级两个班的语文和数学成绩,在使用“云课堂”教育之后比使用之前有所提高,反映了转换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的价值;当然,影响学生成绩变化的因素并非仅仅在于教学观念与方式,而且目前的数值反映出来的差别还不算足够显著,因此,对于“云课堂”的性质、方法和价值,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以作出更为科学的评估。总之,学校、教师、家长都要主动发现问题和面对问题,鼓励学生共同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找出规律,推动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 晏祥辉◇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教学模式常表现为:设置情景→引入课题→讲解知识→学生练习→课堂小结→课外作业。该模式本质上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性不易体现。另外,从课堂角度上讲,现行教材因受到载体等因素的制约,一般以规范化的形式把学科知识内容固定下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省略或淡化了隐含在其中的丰富智慧和深刻的知识内容思维过程,形式显得呆板、无趣。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标准》修订组顾建军院
期刊
中考英语的第一轮复习是对学生初中三年所学的零散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和整理的庞大工程,其目的是让学生为后面的两轮复习打好基础。如何有效地开展这一轮复习,是师生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结合教学实际,笔者针对中考英语第一轮复习提出以下建议。  一、夯实基础  按教材顺序由易到难,按照单词、短语到语法的顺序对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梳理。进行本轮复习时,要打破教材顺序,把相关的知识板块不分单元、不分年级地重新整合,让
期刊
“英特尔未来教育”是一种基于网络教育资源和信息技术的研究性课题学习。将“英特尔未来教育”与中学化学教学整合,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教师的角色和教学目的都发生变化,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未来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英特尔未来教育”概述  “英特尔未来教育”是一个由英特尔公司发起的大型国际合作教师培训项目。该项目的目标就是帮助教师“拓展创造
期刊
“积累”“涵泳”“自得”“生活”是中国百年语文教育的基本经验。如何践行这一语文教育的基本经验?在此仅以《关雎》教学为例试作探究。  一、解题:问得“无理”一点  1. 发“无理”之问  问题:雎鸠是一种什么东西?大概多大?它有什么特别的习性?  预设:根据其“关关”的叫声,雎鸠的嘴和胸腔应该不太小,否则无法发出“关关”的叫声,而其嘴和胸腔都不太小,其身体也必然不小,否则就头重脚轻,结合注释“一般认
期刊
初二年级是初中学习生活的“关键时期”,不论是在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初二的学生都会有明显的变化,大脑机能迅速发展,接受能力、思维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也都有很大的变化和提高。教师引导得好的话,他们就会往积极的方面发展,表现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理解能力提高,成绩突飞猛进,自信心也随之增强。反之,有的學生主动学习能力逐渐变差,出现厌学逃课,甚至早恋等情况,然而初二数学包括代数和几何,知识内容多,综合性强,
期刊
我是云南育才一名普通的教师,从教26年以来,踏踏实实地从事着最平凡的教育教学工作。一路风雨历程,既有无尽的酸甜苦辣,也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成功喜悦;既有从教的艰辛和疲惫,也收获了刻骨铭心、催人泪下的教育真情。  1992年8月,我从师范毕业,分配到一所乡村小学任教。我领略了偏远山村早上清脆的鸟鸣、日落晚霞中的几缕炊烟、田埂上三两孩子追逐的欢笑、月明星稀孤寂的犬吠,更有朴实山里孩子对知识渴求的
期刊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 云南省人民政府加快滇西边境山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共同推进计划(2012—2017年)》中“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的要求,提高云南省贫困地区中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提升滇西边境山区中学管理人员的国际化理念,推进当地教学改革,经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推荐,专家评审,国家留学基金委遴选了滇西边境山区部分中学的70名管理人员为访问学者,分两批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学习。我有幸选为第一批
期刊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合作关系。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场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使每一位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发挥。  吕叔湘先生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快乐教学思想源远流长,时代呼唤快乐教学。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积极、自
期刊
“无法冲锋陷阵的教师,唯有守好自己的职业,教会孩子做一个有大义大爱、有专业、有贡献的人。”鼠年岁首,因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欢乐祥和的新春仿佛按下了“暂停键”。大疫当下,杭州建兰中学教师郭简致信班级群,似一堂情真意切的德育微课,点燃着学子们的信仰之光。在封城断交、宅家自闭的非常时期,许多教师恪守职业初心,因势利导,精心备课,网上教学,接受着“停课不停学”的大考和检验。  大疫袭来,事不避难、义不
期刊
2020年2月,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的通知》中提及的“各地大专院校、中小学、幼儿园推迟开学,具体时间由教育部门另行通知”的要求,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为昆明市高三年级学生提供优质的线上学习资源,经研究并请示昆明市教育体育局同意,决定依托昆明市教育电视台,结合实际情况,通过整合资源,在昆明市范围内抽调了由正高级教师、省级名师工作坊坊主、春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