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创新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shenguizu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深入浅出的谈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孕育创新 诱发创新 培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28-02
  所谓创新,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而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下面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些认识。
  一、营造氛围,孕育创新。
  小学生创新的萌芽是极其稚嫩的,有时是不经意的流露,有时是从错误或怪异的答案中体现出来,更多的则是在自由自在的空间中发挥出来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能够积极思维,驰骋想象,任意表达,敢于标新立异。教学中教师流露对学生的信心和鼓励,不能对学生的发言过早“评价”、“接话”有意向自己设计的教学思路上引,限制学生的思维。当学生自己发现知识规律或提出与众不同的解法,别出心裁的见解,教师都要适时给予表扬;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鼓励其克服困难的勇气,强化其创新意识。
  二、创境激趣,诱发创新。
  一个人的创新意识与他的兴趣、爱好紧密相关。因为有创造需要的人才会产生相应的创造动机。那么怎样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探究,进而进行创新。
  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创新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作用及魅力。教学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事例作为教学素材,能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有趣,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创新。
  2.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究学习主动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探索”对于儿童来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同时,对于教学来说又是一种极难得的宝贵的教育资源。因此要重视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探究学习,在探究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问题意识越强烈,学生的学习情绪越高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创设两个小蚂蚁分别沿着正方形和圆形跑道跑步,谁跑得快呢?同时到达起点,自然是看谁跑得长了。一个是正方形周长会能很快计算出来,一个是圆的周长,“怎样计算圆的周长,能发现吗?”“圆的周长可能与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学生猜想、验证、推导。是感兴趣的问题吸引学生主动探究,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情绪高涨,积极思维,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发现,是创新。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是创新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给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探索的时间,尊重学生,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问题。经常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互相质疑或向教师提问。准许学生有疑就问。特别是对学生提出具有创新个性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感。
  3.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愉快学习自然创新
  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小学生通过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他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根据这一教育、心理学规律,在数学中重视数学游戏的设计,把新知寓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带着好奇心,探索精神,在玩中获取新知,发展新知。例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要求学生理解、掌握人民币的换算,为此我让学生分组合作,拿出模拟人民币做兑换人民币的游戏,这个活动开放性较强,用1元可以换10张1角、2张5角、5张2角……,教师鼓励每个组员都尽可能地想出与众不同的方法。学生在游戏中动手、动脑、动口,愉快学习,自主构建,自然创新。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其图文声像并茂,给课堂增添魅力,使抽象的数学具体化,使静态的内容动态化。会给学生启迪,从而迸发创新的火花。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给大脑某部位足够的刺激则产生兴奋,而处于兴奋状态下的人有较高的创造力。
  三、启迪深思,培养创新。
  人类社会的文明史是一部创造史,人类获得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思维活动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那么如何使这任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呢?我认为:
  1.培养学生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集中思维是调动各种信息,按照常规习惯寻求解决问题。它的特点是思路集中,所有信息都朝着一个目标深入发展以生成新信息。发散思维是对已知信息进行多方向、多角度的思考,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从而提出新问题,探索新知识,或发现多种解答或多种结果的思维方式。它的特点是思路广阔,寻求变异 ,对已知信息通过转换或改造进行扩散派生以形成各种新信息。完整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应包括发散思维和集中的思维两个方面,两者密切联系,在集中的基础上才能发散,发散的基础上再集中。只有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高度协调,才能构成相辅相成的高水平的创造性思维。
  2.重视直觉思维,鼓励猜想
  伟大的发现都不是按逻辑的法则发现的,而都是由猜测得来的,换句话说,大都是凭创造性的直觉得来的。现代信息社会的特征,要求未来的人具有应变能力,而这就要审时度势,较为宏观地直观地思考,才能有所发展。所以,帮助学生学会整体性地直觉地思考,是现代社会的教育目标所决定的。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直觉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近似合理的猜想和飞跃的直觉。
  总之,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挖掘教材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遇,鼓励学生求异,大胆猜想,科学分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就会变成现实。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水平的逐渐提高,在这种新形势下,为了我国的经济和社会更好地发展,便于交流和吸收世界一切文明成果,扩大国际的交往和合作,学习、掌握和更好的运用英语等外语对中国人来说就显得不容忽视。特别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对外交往迅速扩大,对外语和外语人才的需要更加突出。相比之下,亚洲一些国家如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巴基斯坦,甚至孟加拉、斯里兰卡、菲律宾等国由于英语比
现在一部分学生到了八年级就感到学习英语很难,其实并不难,只要抓住要点,掌握方法,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就以下几方面说说初中英语的学习方法问题。一、要有科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14-01  现代英语教育强调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但是,在我国,学生接受英语学习的时间虽然比较长,可是实际运用能力却比较弱,尤其在交际活动中,表现出交际的失败与交际能力的缺乏,比如一些学生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却还不能与外国人顺利地交流。这与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训练有直接关系,许多学生普遍存在不
【摘要】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是当前英语教学的方向,而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集中体现在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上,因此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成为当前职业英语的核心教学理念之一。职业英语本来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日常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当前中职英语的教学可以从创设生活化情境、设计生活化课堂、布置生活化作业等方面进行中职英语课堂设计。  【关键词】职业英语 生活化 课堂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商务英语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这给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探析了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途径,从而实现商务英语专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商务英语 人才培养 途径 区域经济  【基金项目】2012年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第二批)软科学项目,项目编号2012025A136,项目名称:“加强英语人才培养,促进秦皇岛区域经济的发展
"公司+农户"是中国目前肉鸡生产的主流养殖模式,研究该模式下兽医防疫体系存在的问题对肉鸡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对北京华都肉鸡公司分布在北京周边地
本研究选择大鼠RSA14-44基因作为研究对象.RSA14-44基因位于大鼠染色体4q31,该基因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aser Capture Mic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在教学模式、方法上存在诸多的问题,如何实现信息技术教学创新,已成为信息技术学科发展的大事。本文整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从教材研究、创新环境营造、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等方面,阐述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途径。本文通过若干创新措施的阐述,强化信息教学模式、方法的创新,进而实现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 新课改 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67 【
【摘要】为了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和应用意识,教师应在教学中展现教师的趣味儿,深挖教材的趣味儿,激发学生的趣味儿,从而彰显数学趣味儿,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趣味儿 提升 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26-02  数学素养是指
【摘要】深化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是当今数学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成为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之一。而如何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是摆在我们初中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27-02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落实新课标理念,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