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祖先诞生具体过程

来源 :当代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feiy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绝大多数史学家都认为:人是由猿猴转变而来的,但是,猿猴是怎么转变成为人类的,大多数人对具体变化过程并不清楚。
  猿猴转变成为人,经历了几百万年的进化时间。但是,其进化过程很简单,主要是经历了八个演变过程。
  (一)猿猴是杂食动物,吃的食物是以果实为主以肉为辅。猿猴为了躲避狮子老虎等等大型猛兽的攻击,原来是居住在树上。
  后来,由于雷电和火山爆发引起树木燃烧,迫使一部分猿猴离开树上转移到地面上居住了。
  因祸得福,由于树木燃烧使很多坚果和动物的肉体成了熟的。猿猴吃了这些熟的食物以后,不但感觉味道好。而且对消化吸收有了更大的好处,对身体发育,特别是对大脑的发育有了很大的提高。
  所以,这些猿猴就慢慢有意识地去寻找,烧熟的动物肉体和果实吃。这是猿猴转变到人的第一步;从树上居住转移到地面居住,从吃生食物改变到吃熟食物。
  (二)到地面上生活以后,就要有躲避其他動物攻击的地方用于睡觉。于是,很多猿猴群都到山洞里去居住。
  这样就出现了大规模的群居!同时,为了抗击其他大型动物的侵袭,这些猿猴群只能联合起来共同抗敌。
  联合起来的群体更有力量了!这样一来,一是使猿猴生存空间扩大了,为生存和发展打下了力量基础。
  二是,很多猿猴群居的近距离接触,有利于混血繁衍。减少了近亲繁衍!这有利于他们体力和智力的发展。
  三是增加了群员们的感情,增加了集体的凝聚力,使群体更有力量了。这是猿猴转变到人的第二步:联合起来和群居混血。
  (三)由于冰川期出现,使很多大型动物消失,这样进一步给猿猴扩大了生存空间。使原来只能在山林之间生存的猿猴,可以扩展到平原和海边去活动了。
  这一是可以吃到海洋食物,这样就为进化到人类打下了必不可少的物质环境基础。这是猿猴转变成为人的第三步:从在山林生活改变到平原生活。
  (四)猿猴到地面生活以后,有了随时随地要面对其它野兽攻击的危险。在没有了高山大树的躲避之后,只有用上肢抓起来树枝和石头去与其它野兽搏斗。
  因此,原来用于爬树的四肢,现在只能把上肢和下肢分开用了。前肢用于抓东西与野兽搏斗,后肢用来支挺身体活动。因此,猿猴由爬行改变为直立行走!
  直立行走使猿猴转变成了类人猿!这是猿猴转变到人的第四步:由爬行改变到直立行走。
  (五)那些在海边和在有盐分湖边生活的类人猿,偶然把接触到盐的熟食吃了。类人猿不但感觉味道更好,而且感觉身体力气更大了。
  所以,类人猿就开始有意识地去把烧熟的食物和盐结合起来吃。类人猿自从把熟食和盐结合起来吃以后,慢慢地脱毛了! 因为经常吃熟食和盐,使类人猿脱的毛越来越多。
  为了身体保暖,类人猿只能用树皮或者动物皮毛把身体包裹起来:这是人类穿衣服的原因!食用盐和穿衣服是猿猴转变到人的第五步。
  (六)为了有更锐利的武器,去打击其他动物和有更好的生活条件。类人猿逐步学会了,制造武器和制造生活用品!例如:把石片和树枝和兽骨打磨的更尖锐更轻巧。
  再如,类人猿由保存自然火种,到撞击石头取火,再到钻木取火。
  再如,为了收集、储存盐和水和食物,逐步学会了制造石头器皿:锅碗瓢盆刀铲叉等等劳动创造方法!这是猿猴转变到人的第六步:劳动创造石器工具。
  这第六步,也是决定性的一步。从此,类人猿又转变成了原始人,从而进入了:制造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
  (七)由于有了劳动生产,就需要有组织和分工合作!从此,出现了有组织的氏族公社。
  氏族成员往往都是一个血缘的家族群体,因为群体生活,男女没有固定配偶。
  所以,人们只是知道养育自己的母亲是谁,而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父亲。所以,当时的氏族都是母亲说了算。因此,称其为母系社会。也叫血缘时代!
  (八)氏族之间为了争夺食物,水源,盐和好的居住地。为了打击强大对手,一些关系比较亲近的几个氏族,就联合起来共同抗敌。
  这就形成了,地域广大人口重多的部落群体。 由于氏族,部落之间的战争和经济交换,都属于外交和体力活动。
  而母亲(女性)身体弱于男性,而且,还要生儿育女照顾孩子。所以,在外交和战争方面大多数都是由男性去担当。
  如此这般的长此以往,慢慢地男性的地位越来越高。那些建功立业贡献大的男人:也许是丈夫,也许是哥哥,弟弟或者是自己儿子。也就逐步的取代了女人(母亲)说了算的地位了。
  他们逐步成为了氏族,部落的领导人!从此,人类社会进入了父系社会:也叫血统时代。
  (九)原始人为了取暖,吃熟食和驱赶野兽需要经常用火。这就需要保存火种,就是要使已经燃烧起来的火堆,长期燃烧下去……
  后来人们发现,被火长期燃烧过的泥土,坚硬无比。而且,有一些被燃烧的泥土,可以做生产和生活工具!
  这样长此以往,人们慢慢掌握了烧陶器的技术。这个技术使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使人类从石器时代发展到了陶器时代。这是猿猴转变成为人的第七步:劳动制造陶器!
  (十)各个氏族部落之间,为了争夺生活用品,争夺生产工具,争夺资源,会经常发生战争。
  在这些争夺财产的战争中,胜利一方的部落,为了长期控制,奴役失败了的部落人员。
  对被打败的部落人员做了很多规定,这就是强迫约束奴隶的制度和法律产生的来源。
  这种制度和法律随着战争胜利范围的不断扩大,使用范围也不断扩大。这就需要有系统的制度和法律,需要有专业执行机构和专职人员操作执行。
  因此,逐步形成了:有制订和执行制度,法律的职业执行者。还有了保护统治者们和镇压反抗者的军队,公检法,监狱等等的国家机构(政府)。
  从这个时候开始,原始人就进入了有制度,有法律有秩序的社会了。从此原始人进入了文明社会。原始人进化成为了文明人!这是猿猴转变到人类的第八步。   (十一)因此说:政治经济制度和法律,是人类的接生婆。
  什么叫文明社会,就是:不是单单依靠抢夺才能生存的社会,而是依靠劳动生产去生存的社会。
  是有组织,有制度,有法律,有秩序的社会。不是依靠感情惩治他人,而是依靠制度和法律,去惩治他人的社会。
  是大部分人受到制度和法律约束的社会!是一部分人统治另外一部分人的社会!是人分高低贵贱,三六九等的阶级社会。
  中国是从建立夏朝开始,才进入到这种文明的社会。以上是由动物世界转变到人类社会过程的内部原因。
  (十二)人類社会各个地方的发展变化,是相互影响的。史学家们说的:“人类社会是从非洲发展而来的理论”。这不是在说:全人类各个地方的人都是从非洲来了以后,各个地方才有了人。才出现了人类社会!
  而是指;非洲是最先进入了有制度有法律的文明社会。这主要是指埃及,当时埃及制定法律的人:法老就是国王。那些移居出来的非洲人,再把这些制度和法律传播到其他地方去。
  其他地方的人,再把用制度和法律及组织机构统治社会的方法,传播到另外一些地方去。如此这般的相互传播和交流,文明:秩序:制度和法律,就慢慢在世界上传播开来了。
  (十三)现在中国史学界普遍认为,非洲的文明秩序主要是从河西走廊进入中国的。由于,青海湖有盐,黄河有大量生产生活可以使用的淡水。
  因此,在青海湖和黄河之间的黄土高原,居住了很多部落群体。
  这些中国人在非洲人影响下,使社会文明秩序首先在青海湖和黄河之间的黄土高原出现了。
  不过当时的文明:组织和制度和法律。只是在部落内部把各个氏族,家族的家规统一起来。制定一个部落分配和交换标准:制度。
  然后,再把各个氏族,家族惩治的家法统一起来,制定一个部落统一的惩治标准:法律。从而去掉了过去,家规家法的感情色彩和随意性。
  使部落集体,有了统一的规范的行为标准。这样就比以前公平了一些!因此,增加了部落集体的凝聚力。
  (十四)这些先进入文明的部落群体,其中有很多从黄河顺流而下,进入了黄河中下游平原。
  他们与黄河中下游平原上的土著部落,融合在一起共同生存发展。后来又有其他地方的部落群体,来到了黄河中下游平原生活。
  如东方(泰山东南)的夷族,南方(长江两岸)的蛮族等等部落。因此,黄河中下游平原成了中国文明集大成的地方。所以,黄河被中国人称为母亲河!
  (十五)回顾猿猴进化成为人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1)是火和盐:使人类的祖先从吃生食物改变到吃咸味道的熟食。从爬行改变为直立行走。从依靠自身毛发保暖转变到穿衣服。
  (2)是劳动创造了工具,才使从采集和渔猎自然食物,转变到劳动生产食物。
  (3)是政治经济制度:使只是依靠欲望支配的兽性。转变成为有规范,有克制的人性。从而使野蛮人转变成为有规矩的文明人。
  是这三个因素,才使动物世界转变成为了人类的社会。因此可以说:火和盐是人类之母!劳动创造是人类之父!政治经济制度和法律是人类的接生婆。
  (十六)黄河中下游平原,原来有很多土著原始人群。当时他们还处于穿草编,树皮和兽皮的时代。
  当他们看见从黄土高原过来的人们,穿的是纺织品,感觉特别华丽漂亮。
  因此,人们把黄土高原过来的人群,称为华族:意思是华丽漂亮的人群!
  另外,因为第一个国家政府叫夏朝。这个政府,又是在华族势力主导下建立的。所以,人们把在夏朝政府管理范围内的人群。统称为华夏族!
  大庆工人杨志文2019年3月26日。2021年9月16日再修改
其他文献
项羽愚仁。鸿门宴放走刘邦,恐怕是项羽的愚任思想在作祟,爱面子,怕其他诸侯耻笑。其实,项羽杀人多矣!“坑襄城降卒,弑秦降王子婴,杀义帝楚王心,坑秦卒二十余万,何必在乎区区一个刘邦?  项羽不能用人。刘邦总结夺取天下的经验,曾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
期刊
窗外,暮色四合,袅袅的炊烟冉冉升起,渐渐融入无尽的空间。我仿佛听见我的母亲倚在门口,大声地呼喊她的儿女回来吃饭。童年的生活像一幕幕旧电影在我的脑海中一一闪现……  我的家乡在一个离县城十几里远的农村里,记得儿时家家都垒有灶台,烧锅做饭,我家也不例外。記得母亲最拿手的是摊煎饼,这可是一个技术活。母亲首先舀上几勺面搅成面糊,里面兑上一点盐,葱花。然后才在锅里倒上一点油, 小火,待下面变成焦黄后再翻个过
期刊
每到瓜果飘香的季节,我就会想起小时候父亲种甜瓜的情景,想起夏日在瓜棚里度过的那段最温馨最美好的时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生产队把少量的土地承包给个人,父亲也承包了6分地,承包费每年60元,准备种甜瓜。为延长甜瓜的生长期,父亲先在家里育苗,用坏的脸盆铁桶、旧的泥盆瓦罐,先装满细河沙,然后将甜瓜种子均匀的插进沙里,浇适量的水,覆盖薄膜,白天搬到室外阳光下,黑夜搬进室内,当
期刊
这是一块贫瘠的土地,贫瘠得亩产不到300公斤;这是一片脆弱的环境,脆弱得水土流失比比皆是;这是一处复杂的地势,复杂得沟壑纵横,这就是位于青海省东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海东市南部,也就是青海拉面的诞生地——化隆回族自治县。  “条条大路通罗马。”其寓意: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生活的轨迹不止一种,思想的认识不止一语。只要认准目标,义无反顾,脚踏实地,就会走出一条理想的人生之路。  凡是有一个认
期刊
近日重读司马迁《陈涉世家》这篇流传千古的文章时,其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豪气冲天、慷慨激昂的至理名言,顿时让我联想到了赣粤边际的小山村王侯,想到了子宫山的传奇故事,想到了百千年的漫漫石街路,想到了千万挑夫“运盐”到中央苏区的悲壮史诗,这无数厚重的历史,秀美多姿的山水,如诗如画的山村,逝去的经年旧宿,今日的富足繁华,让我不由自主地心之所向,满怀着冀望走进了秀美的王侯新村,开启了一次绿色与红色交
期刊
我从睡梦中睁开眼睛,黑夜已经过去,微明的晨光隔着竹笆窗照进屋内。房间里的一切,窗前的竹桌、靠在墙角里的锄头……都在朦胧中沉默着,似乎像我一样困倦。今天是星期日,我心头一阵松弛,又闭上眼睛,就这样一动不动地等待阳光爬上窗棂。  突然,一声凄厉的叫喊,凶恶的喝斥声、猛烈的撞击声同时从土坯墙那边传来。惊恐使我不能再安心享受被窝里的美景,我爬起来穿衣服,心想:邻居家又爆发“战争”了。我推开门一看,邻居老杨
期刊
王先生今年50来岁,中等个子,放暑假后老婆带着儿子回了乡下老家,他一人居住在市里。晚上他不喜欢外出散步,唯一 嗜好,就是喜欢洗完澡后,置身裸体地占在阳台前向下看外边的风景。  对面楼上住着位40来岁的杨女士,她的客厅正好对着王先生的落地阳台,每次看到王先生肥胖的裸体,都觉得特别羞涩,甚至恶心,吓得不敢往对面正看。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杨女士向小区物业反映了这一情况。  小区物业负责人找到王先生,说明
期刊
何为艺术?  字典上的解释为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更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音乐、舞蹈、美术、雕塑、文学、曲艺、戏剧、电影等。  其实,依笔者愚见,艺术者,一言以蔽之,就是“伪装”。依此推論,艺术工作者,就是“伪装者”。  何以见得?  举例来说,一位画家画了一只老虎,不论这只老虎是如何的威风凛凛栩栩如生,终究只是一只纸老虎,是假的。即便还有人能够打造出布老虎塑料老虎电子老虎,甚至有人披上虎
期刊
一  秦钟现在的身份有两种,一种身份是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副处级),正儿八经的公务员,另一种身份是部下属改革后新组建的副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总支书记、主任,法定代表人。当组织部找他谈话时,秦钟还是很愉快地接受了组织的安排。秦钟工作三十多年,以前也任过单位的法人,那是在二级单位的时候。现在,第一次以这样的身份任一个单位的法人,觉得改革真奇妙,感到很新奇,心里稍微起了一点小波澜。  秦钟把这个消息当晚
期刊
巍巍武夷山,绵延千里,滔滔赣江水,日夜东流。  想到赣南自然想到红都瑞金,想到长征出发地于都,想到苏区精神,想到赣南采茶戏那缠绵委婉、激情奔放的歌声,这是一个文化的象征,这是一个令人向往的精神高地。  (一)  追寻初心的足迹,仰视不朽的丰碑。  2019年5月,习总书记循着红色足迹,来到于都河畔瞻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原于都县城东门渡口,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深入潭头村看望苏区的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