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者生存

来源 :新海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ali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心理范畴中,适应力是情商的一部分。所谓适应力,是指个体在实践活动中,针对发生变化的客观形势,运用自己的德、智等诸因素进行自我调控、自我改造,实现主观与客观相融,从而保证实践活动正常进行的能力。从一个小孩哭喊着上幼儿园的那天开始,你适应这个社会的能力就在处处体现。何况是出国,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开始新的生活,越快调试好自己,新生活也就越顺畅。
  
  每个海归人都会经历初踏上异国的兴奋、文化碰撞和习惯,到归国的再适应过程。根据每个人的心理素质、教育背景、年龄和语言能力的不同,这三个时期可长可短。初次离开自己熟悉的一切,踏上异国他乡往往感到十分的兴奋。最初的心理反应如同一个游客,对什么都感到好奇。这时并没有真正地接触当地社会,因而对文化差异的容忍度也较高。一般来说,如果没有友好的向导,那么蜜月期很快就会过去(有人做过统计,认为通常是两周)。
  
  游客最多停留十几天,可是每一个出去留学的人,一待至少也是一年甚至几年,不是跟同伴在一起,或者几包方便面就能应付得了的。一个人,仿佛失落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衣食住行都要从头学起。地铁已经不是我们脑子里的标识,甚至习惯地靠右行驶都得时刻提醒自己,是否错了方向。文化的碰撞就更多了,生活无小事,出去之后也不再是中国人群中的一个个体,对别人来说,自己反而成了少数的外国人。
  
  等慢慢地理解并习惯了所在国的行为准则,言行举止也有意识无意识地向当地文化靠拢,那就进入适应期了。不再感觉到无所适从,对当地的生活方式不再少见多怪,也觉得自然了,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圈子。而当习惯了国外的生活,归来之后,自己这个小小的个体上承载了两种文化,即将面对的就是中西文化的碰撞。
  
  消化文化差异
  
  初到异国,对所在国文化、人情世故、风俗习惯的无知,无法摆脱自己“文化的有色眼镜”。受到语言沟通能力、没有亲戚朋友、地理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人会变得非常敏感,一些发达国家的本国人,把所有的外国人都看作是去他们国家揩油或抢本国人工作的。这种种族主义的偏见和歧视根本不需说出来,只要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语调就能感受。而此时,初到国外的人心里会有极大的落差,如果不能改变,就只能去适应。
  
  说到语言,某个地区的语言表达跟该地区的社会历史、文化和约定俗成的用法都有莫大关系。所以中国人在外国与当地人交流时要消除语言交际误会,除了熟悉常用的词汇和基本的语法规则,须多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同时要了解同样的语言在不同语言情境的不同含义。西方人一般爱养宠物,他们会称呼养狗或者猫的人为“dog person”或者“cat person”,这是很直接的表达,但中国人刚到国外,往往会对这种说法产生误解,觉得是在辱骂别人。这一切皆因平时跟外国人接触,对话可能会出现心情紧张,甚至头脑一片空白而害怕交流所带来的不适应,这就需要多给自己创造“真实环境”的练习机会。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也体现在行为方式上。西方人非常注重礼节,交谈中都有道谢和道歉的用语挂在口头,但另一方面,又乐于以非常直接的方式表情达意,并不婉转含蓄,这就与中国习惯的“犹抱琵琶”式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别。还有,西方人比较独立,自我,注重隐私等。其实,应该暂时放下自己的标准,把差异转化为一种沟通的动力,利用好奇来加强沟通,去适应,那么就可以交到很多朋友。
  
  适应新生活
  
  当一个人到达一个全新的地方,接触一种全新的文化,突然发现一切都与过去熟悉的事物迥然不同,以往的生活经验不管用了,不知道该怎样表现才恰当,不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什么,觉得很不舒服,很不自在,所以在海外面临的另外一个困境就是生活方式的适应,你要改变的是自己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生活常态。
  
  首先是饮食习惯的不同,很多人在国内的时候根本不会做饭。但是出国后,他们发现国外的饮食消费水平一般都很高,而且长了一个中国人的胃,长期吃面包黄油还真吃不消。迫于形势的危机,只能从刚出国连煮鸡蛋都问是先放蛋还是先放水,逐渐学成能做出一桌丰盛的家常菜。
  
  很多人到国外,都是租住在普通人家,这样就一定要去适应房东的生活方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比如做饭就一定要考虑到房东的饮食风俗,习惯在国内煲电话粥,而到国外依然这样就属于扰乱了别人的作息时间,还使得其他的家庭成员无法正常使用电话。不过若与房东家有矛盾或不开心时,最好的建议是把原因找出来,并试着去沟通,千万不要忍着不说。
  
  相反地,有些人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他们与外国朋友一起上教堂做礼拜,做公益事业,赢得了当地人的好感,使自己在海外的生活很愉快,收获也更多。
  
  归来的再适应
  
  海归在刚回国的时候都会遇到“Reverse Cultural Shock”(逆向文化休克),意思是说需要重新适应中国的文化。大多数人不会相信,但结果却发现潜移默化中已经吸收了国外文化的很多东西,反而对中国文化不习惯了。
  
  想想海归真不容易,刚刚适应了国外生活,回国后又要克服逆向文化休克,重新适应中国,在国外时候想中国,在中国的时候又想国外。而造成回国后对国内的不适应在于,国家对待教育的导向,生活、自身的职业发展、国内商业环境,特别体现在薪金和职位方面。交友观念定位模糊以及信息不对称等。
  
  钱钟书先生把海归夹在中文里的英文词儿比成“夹在牙缝儿里的肉屑”,在西方已经习惯了讲中文的时候带英文词儿,从没想到过需要把英文的口头禅翻成中文。这是一种习惯,但是在国内,会被看做是假洋鬼子的炫耀,所以海归要想和本土派打成一片,要先克服语言关。
  
  海归遇到的语言休克是很容易发现,也是相对来说容易克服的,而海归和本土派中西文化的差异,则是微妙的,它藏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里,不是轻易能够改变的。在国外呆久了,习惯了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忘记了谦虚,也忘记了谦让。西方文化直来直去,学会推销自己是在西方谋生的先提条件。东方文化则比较含蓄,常拐弯抹角,嘴里说的不一定是心里想的。觉得自己是十分好也只会说八分,留着二分让对方去猜。
  
  海归回来后会突然发现自己在交友市场上吸引力是零,多年前的好友已经失去联系,而谈及婚姻,目标市场是海归男士,觉得大家背景相同,应该有很多共同语言。没想到海归男士不想找海归女士,自己挣钱已经足够多了,何必再找个女强人呢,还是找一个本土派的贤妻良母比较好。那么扩大目标市场,转向本土派,可惜自身地位颇高,薪资丰厚,足以让本土派男士望而却步。重建自己的生活圈子,是人在社会交往中的必需。
  
  生活中的文化差异像是浪花,需要海浪的撞击才会迸发,即使发生也不一定是件坏事,有时会给平静的生活平添一些乐趣。而工作中的文化差异,则像是一股旋流,会有一种被它吞没的感觉。感觉肩上的责任比在西方大,更有挑战性,甚至于同样的公司,但是在中国的工作时间是在美国工作时间的两倍。
  
  好像我们这一辈子都在适应,人群,周身的物理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好像我们天生具备了变色龙一样的本事,随着外界环境调整我们的语言习惯、谈吐、饮食等等。人也真的不是生时怎样去时怎样,我们时刻都在变化着。何况对于生活和精神内在经历巨大变化的海归们,在这样的变迁中历练过,锻炼了他们超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和自主生活能力。
其他文献
“春梦了无痕”,古人如是说。但现在的科学家不会认同这种说法,在他们看来,梦同样是人脑所发出的电磁波信号,可以记录甚至阅读。  梦都会留下痕迹,何况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在海外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经历?         左起:胡爱华、高燕定、倪军、冯陶、 蔡明    出去又回来,海归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环境巨变所带来的各种冲击,第一次冲击所留下的痕迹,在第二次冲击中,有些愈发清晰,有些被冲淡了,有些逐
期刊
满地的金黄闪烁、让人阖不上眼的阳光照耀,潇洒不羁的男人,肆意洒脱中,在海边表达着那份无敌的时尚感觉,材质舒适、款式多样的沙滩纯棉休闲上衣是海边之旅的第一步,渐变蓝、亮紫色等明亮色彩带来了夏季的灿烂,具有运动感的眼镜在海滩的效果可以达到完美,夕阳西下的海边,太阳光在镜框上反射出绚丽的光彩,再加上无拘无束的沙滩鞋,敢于表露自己、性感之情充溢整个空气,阳光海岸尽数男人本色!
期刊
越来越多的海归创业者往返田间地头,摆在他们面前的依旧是那道经典问题——精英理论如何适应中国人的文化品位?      波尔多、阿尔萨斯、勃艮第、AOC……     你知道这是在说些什么,如果你喜欢法国葡萄酒。在中国人的酒柜中,早已经有了他们的地位。与之关联的词汇是:神秘、香醇、梦幻的异域葡萄园。    “我说的是法国手工葡萄酒”,刘帆扶了扶眼镜,一脸兴奋。他现在的身份是鎏法世家总经理,负责法国原装手
期刊
                    
期刊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一切也许都会成为摄影师捕捉的镜头。      摄影本身就是发源于西方的舶来品,所以在中国无论是市场还是技术都是相对落后的。再加上原先企业对商业摄影的忽视,或者说认识不够,所以该行业在中国的发展较为缓慢。    国内外的商业摄影大致可分成以下几个部分:一,广告用人像。客户多为广告公司,运做严密,用大片居多,我们平时看到的大幅海报或者广告片就是出自于此。一
期刊
曾子墨产后恢复得相当不错。  在2006年低调结婚、前不久低调生子之后,这位以知性著称的凤凰卫视财经节目主持人终于施施然来到我们跟前。目光流转处,柔声细语时,偶尔流露的惊异,与少女并无二致。  “我来拿录音笔吧,也习惯,你这样跑来跑去挺辛苦。”看到记者和化妆师交替穿梭、时不时撞车,曾子墨提出了这样的建议。于是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她手握录音笔,娓娓道来,像是在主持自己。  履历完美得无懈可击,符合中
期刊
新加坡是一个美丽的国家,拥有世界一流的港口和国际机场,具备完善的通讯设施,属于自由经济体系。今日的新加坡,已经是名符其实的世界金融和贸易中心。    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纷纷在新加坡设立公司或商业机构(办事处)等,以作为亚太区域业务管理中心,方便开拓亚洲市场。随着新美国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新加坡-美国双边贸易自由往来没有关税,这给亚洲国家出口美国商品的商家一个非常有利的机会。新加坡将成为亚洲
期刊
在中国地产处于转型的太平年代,血性和理性共融的毛大庆,似乎命中注定具有一种制造话题和历史的力量。      他有学者的自信,身为总经理的强悍,作为部属的职业配合度;他广泛结交政客,也喜欢体会普通人的平常心,有时言辞犀利令人望而生畏,朋友却说他一直谦和有加。    他刚过不惑却给人有些慈祥的感觉,没有跨国高管的架子,可从他对一些地产事件的苛责评论,你又能感觉到他的强硬。伴随着“新加坡凯德集团”这个名
期刊
没有谁能够回避对艺术的珍视,无论思想上,或是行动上的。韩立勋接受过集体主义的教育,却以最快的速度为自己打开另一扇门,异域经历让他通过真实的自我实践,形成理解宏大世界的内心秩序。      办公桌上摆着正在操作的大型舞美项目方案:十一届全运会闭幕式、上海世博会。韩立勋偶尔接起电话,一部独立制作的泸沽湖纪录片式演出也在酝酿中,奥运之后,他显然更忙,档期已经排到了明年。“我的故事一箩筐,你想听哪个?” 
期刊
当社会开始为贫乏的人文素养、饥饿的精神内涵、金钱腐蚀的物欲反思时,大家开始为高品质与深内涵的产品寻找新出路。在国外,OUTLETS引领的风尚是重视品质、培养具有品位的流行感度,更重要的是,通过消费模式的转变找回深邃的品牌内涵。      奥特莱斯(OUTLETS),是购物中心?购物方式?还是购物观念?    “OUTLETS”其原意是“出口、出路、陈列”的意思。当初名字的命名者可能不会想到,多年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