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云端”,宁夏农货在线上

来源 :宁夏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afe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李光荣
  7月13~14日,一次特殊的电商助农活动在彭阳县举行。会议现场搭建起7个直播间,区内外10位网红达人、地方商务主管部门领导上线为各地特色产品连线“叫卖”,为全区好物好品引流代言,活动仅3个小时就实现销售35万元以上。而在中宁、平罗、灵武市的直播分会场,政府领导也同步走进直播间,为本市县助阵摇旗。
  此次名为“守旺宁夏·电商助农双十工程”“的活动由自治区商务厅主办,借助北京字节跳动公司资源优势,发起直播电商“个十百千万”十项行动举措,为各地搭建政企合作平台,推进新兴电商业态发展;从而通过活动引流撬动全网十亿流量,带动全区特色产品销售,实现电商助农发展“双十工程”。
  “直播带货”呈献出欣欣向荣的电商新业态,开拓了更为生动的市场销售渠道。其实,从田间到“云端”,宁夏农村电商早已走过了5年的发展历程。
  据统计,2016~2019年,全区农村地区网络零售额累计实现255.12亿元,年均增长49.2%。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累计实现182.98亿元,年均增长24.9%,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达1.5万人。
  “内培外引”,农村电商主体呈现活力
  “以前,家里种下的土豆都要拿到镇上去卖,有了电商服务站后,家里的农产品送到站上就有人收,省了车费,收购价格还比市场价高10%~20%。”7月14日,彭阳县冯庄乡小湾村村民亚翠翠告诉记者。
  收购农产品的是宁夏莱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今年2月底~4月初,我们通过天猫和拼多多销售土豆超过300吨,高峰时当日销量达20吨。”宁夏莱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徐宁告诉记者。
  而在宁夏煌甫谧艾益康产业有限公司的缝纫车间,正在制作装艾草布袋的彭阳县古城镇古城村建档立卡户马蓉蓉每天的工资是80元,一个月下来能挣2000元左右。马蓉蓉说,由于企业是以电商平台为主,她在这上了几个月班后,又加入进来做微商,一个月能多收入1000元。
  “自去年12月20日投产以来,截至目前线上销售额达6700万元。”宁夏煌甫谧艾益康产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晁主铎告诉记者。2020年年初,公司组建弘艾坊互联网销售团队,通过微商、淘宝开设线上企业商城,在浙江义乌、福建厦门通过建设团购基地等手段逐步提高市场占有份额,目前企业线上一级代理商30多家、二级代理商128家,每天订货千余件。
  自治区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宁夏农村电商主体队伍不断壮大、实力不断提升、活力不断增强,涌现了杞里香、西鲜记、刘三朵、老庄家、解忧电商等一批有特色的品牌电商企业,打造了“宁夏智慧旅游网”“塞上e家”“大美同心”等有影响的本土电商平台,吸引了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猪八戒网、苏宁易购等实力强劲的国内龙头企业落地生根。截至目前,全区涉农电商平台型网商25家,服务型网商超过4000家,应用型网商超过12万家。
  打通县域物流双向流通“高速路”
  7月13日,彭阳县电商物流快递分拨中心,一条自动智能分拣线旁,不同快递企业的工作人员正在按照各个乡镇、村所在地分发快递。当日17时许,在城阳乡电商服务中心,乡亲们在这里取走快递。“乡亲不仅可以来这里取货,还可以将需要带到县里的产品交由我们送达,村上的电商服务站也是一样。”城阳乡电商服务中心负责人王秉会告诉记者。
  聚焦农村物流“下行贵、上行难,双向不通”问题,彭阳县制定以“下行补路费、上行补邮费”为主的6条物流奖补政策,扶持彭阳县三泰物流快运有限责任公司,整合圆通、韵达等6家快递公司到村快递资源,建成彭阳县电商物流快递分拨配送中心和11个乡镇物流配送中心、100个村级配送站点,开辟邮路4条810公里,构建起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体系,实现物流服务行政村全覆盖,真正打通了农村物流双向通道,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代购代销、快递收发、资费代缴等优质便捷的物流服务。
  据测算,每年可为群众节约投取快递费用400多万元。2020年1月~6月,彭阳县全县上行快递量20余万件,增长88.7%;下行快递量达177.2万件,增长53.4%。
  “发展农村电商需要主体,物流快递也是关键环节。”自治区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商务部门坚持以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先一公里”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为重点,加快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冷链物流节点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发展共同配送、集中配送等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县域快递企业集聚和整合资源,提升行政村快递通达率、投送频次和网点快递收发兼容度,在一定程度上清除“淤点”、打通堵点、解决难点。
  截至2018年年底,全区建成了15个县级物流配送中心、246个乡镇快递网点、650处快递末端公共服務站点,2047个行政村全部实现直接通邮、快递服务乡镇覆盖率达到100%,城乡双向流通的“微循环”基本畅通,运输难、配送慢、成本高等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难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文字由自治区商务厅提供,源自《宁夏日报》)
其他文献
摄影/杜鹏军 李 玉  每年的七月份,我都要去趟南部山区,如约赴会般到乡村走走,享受油菜花开的盛宴。  车子驶出高速公路穿过隆德县城,一直向北行驶10余公里,转过一道弯,前面山脚下一片油菜花田挡住了视线,再往前,道路两边的油菜花也在竞相开放。车子停下,大家蜂拥下车。拍照留念、近观远眺、慢慢品味,如同快乐的鸟儿找到森林般兴奋不已。  行走在田梗,两边油菜绿色的枝叶如行云流水般潇洒柔畅,衬托着开得正艳
期刊
摄影/辛怡丽  西吉县吉强镇芦子沟村,位于该镇西北6公里,下辖7个村民小组,全村有422户1480口人,党员41名。全村耕地面积7735亩,小二型水库3座,水域面积100亩。近年来,芦子沟村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村支部带领群众从通水、通电、通路开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植树造林、种植特色小杂粮,使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强到优,实现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欣欣向荣。  支部支招促增收  201
期刊
盛夏的宁夏大地,葳蕤蓊郁,万物蓬勃,气象万千。  黄河岸边的平罗县红瑞村,村屋齐整、红瓦耀眼,砖木结构的住房,宽敞舒适;村部、小学、幼儿园、卫生院、农贸市场,一应俱全。和谐,安详的气氛弥漫在这片充满活力的新土地上。  10年前,西吉县火石寨乡、马莲乡等11个乡镇和堡湾村、杨坪村、打岔村等34个行政村异地搬迁至此,建成红瑞村。有生态移民近万人,耕地万亩。现今,被企业流转9600亩田地,种植青贮玉米、
期刊
摄影/钟培源 郭 涛  七月,宁夏进入了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作为人们重要的消暑水果——西瓜,也迎来了又一年的丰收季。  香山是宁夏最早种植硒砂瓜的地区,西瓜的品质上乘,知名度高,硒砂瓜的种植已是当地的主打产业,同时带动了周边中卫、中宁、海原、红寺堡等市县区种植硒砂瓜,种植面积动辄达几十万亩,足见其在当地产业发展中的分量。  随着硒砂瓜的成熟,香山进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  香山位于中卫市东南,
期刊
坐落于大武口区中心地带的石嘴山市新华书店,门头是醒目的新华红底色,上书毛体“新华书店”四个大字,遒劲有力。走进书店,设计感十足的装饰,宽敞的通道,传递着书店的艺术美感。店堂内灯光明亮,书架布局有序,图书分类明晰,独具特色的“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社会”图书分类标识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石嘴山市新华书店在2011年被北京书刊发行业协会评选为出版物发行行业“文明店堂”,2018年在第二十八届全国图
期刊
摄影/张军武  7月10日,在宁夏吴忠市盐池县黄花菜种植核心区,大片大片的黄花菜抽节拔穗,朵朵黄花盛开田间,农户和采摘志愿队深入田间地头,双手上下齐飞,迎来了当地黄花菜采收旺季。  当天10时,盐池县“母亲花开 忘忧盐州”母亲花节新时代文明践行活动正式拉开帷幕。现场为11位“最美母亲”制作一束绽放的黄花,表达对母亲的真挚祝福;对“最美家庭”“最美家庭女性”“文明家庭”“百孝之星”获得者进行表彰。现
期刊
摄影/钟培源 郭 涛  100年前,在西海固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海原大地震。令人称奇的是在震中断裂带有5棵柳树并没有倒下。它们挺过了灾难,顽强地生存下来,并成为海原人民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精神的象征。  10年前,一群西气东输人秉承“苦干实干”的石油人精神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情况下,不到1年建成西二線东段的首座压气站。  10年间,一代代海原西气东输人排除一切困难,确保了管道生产安全平
期刊
摄影/辛怡丽 杨晓彤  在荒野、在城市、在社区,在那些大多数人匆匆一瞥却未必留心的地方,他们的身影却在重复出现,他们是身穿“天空蓝”马甲的志愿者,将年复一年的志愿活动凝聚成活力四射的公益力量。  吴尚轩,“80后”生态环保志愿者,也是宁夏生态文明促进会副会长。多年来,他主要负责与全区环保组织及环保志愿者的联络,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守卫母亲河”“湖小青河小志”等项目,组织开展活动40多个场次、800多
期刊
别处风景  ——李國庆的摄影作品
期刊
篇章一  摄影/钟培源 张丽坤 吴荣 张军武 郭志强  习近平为社区志愿者点赞  6月8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金花园社区考察。志愿者代表、70岁的回族老党员王兰花告诉总书记,他们2005年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从最初的7名成员发展到现在6万多名,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总书记听了十分高兴。他说,你们的经验很好,真正体现了行胜于言。社会主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