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插图 大用途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3078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材插图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具有趣味性、直观性、启发性和情境性等特征。借助教材插图,教师可以快速将语言文字信息转化为生动的图形信息,分解学生对文字内容认知的难度,突破语言学习的难点。要高效使用教材插图,教师要在课前多角度运用插图,有效地获取信息;课中多方面运用插图,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课后深度运用插图,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要注重梳理插图内容,把握插图运用的时机;开发插图运用方式,确立学生主体身份;构建完善的插图评价体系,落实插图实际作用,从而真正发挥插图的作用,提高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PEP教材;课文插图;使用策略
  教材插图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具有趣味性、直观性、启发性和情境性等特征,是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合理充分地运用教材插图,不仅有助于教师施教,也有助于学生学习。
  一、三声叹:PEP教材课文插图运用之乱象
  新修订的PEP小学英语教材中,编者对插图进行了全新的改版和设计。改版后的插图人物更生动,情境更真实,内容更关注细节,这些改进都深受学生的喜爱。然而,综观当前英语教学中的教材插图使用情况,依然可以发现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一)抛诸脑后式弃用之叹
  五年级的英语阅读课上,教师花了大量时间讲解文章中的生词以及难句,然后让学生通过点读、认读、跟读等形式巩固文本内容。课堂教学过程中,PPT内容上出现的仅是与阅读文本相关的词句语篇等文字内容,与之相匹配的教材插图在全课的教学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二)蜻蜓点水式略用之叹
  为了准备一节大型公开课,某教师花了一周时间,不分昼夜地找来各种图片,精心制作课件。整堂课中,课外图片的呈现占据了课堂中的大量时间。而教材原有的插图却一再被忽略,仅仅在学生进行对话表演时,充当了一回表演的背景图。
  (三)槛花笼鹤式盲用之叹
  教师设置任务型教学活动,要求学生描述好朋友的外貌,请其他同學猜测。教师在PPT中除了提供语言句型支架外,还放上了教材中固定的人物图片。结果,当学生进行好友情况描述时,每个人都发现大家描述的人物情况非常相似。究其原因,主要是插图的不合理使用,禁锢了学生思维。
  二、三道坎:PEP教材课文插图运用乱象之归因
  教师在运用插图进行教学时,主要存在三道坎: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材料的选用舍本逐末,插图运用不够科学。这些问题导致插图教学效率低下,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学目标之坎—— 一叶障目
  教师不愿意在平时的教学中使用插图,主要是因为其教学理念落后,目标定位不准,唯考试论、唯试卷论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在这些教师的脑海中,尚存在这样的观念:英语考试主要考查的是学生认读词句、文章、语篇的能力。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不如多读读文本,让学生多读多记为好。殊不知,这样的目标定位只会让自己陷入课堂教学效率日益低下的泥沼。
  (二)材料选用之坎——舍本逐末
  在某些英语课堂中,教材插图的作用一直被教师弱化。执教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寻找课外图片资源,而忽略了书本中丰富的、与本课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插图资源。这样的做法忽视了教材插图在信息获取、支架构建、思维拓展等多方面的作用。这不仅耗费了教师大量的备课时间,也容易使学生对教材语言内容感到陌生,可谓舍本逐末。
  (三)运用方式之坎——短针攻疽
  有的教师已经认识到运用教材插图的重要性,然而在具体的操作中,却缺乏科学合理的操作策略,难以起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长此以往,学生思维必然受到禁锢,插图无法起到设境、启迪的作用。
  三、三扇窗:PEP教材插图运用之意义
  教师在教学PEP教材的内容时,科学合理地运用教材中的插图,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插图作为图形类型之一,含有丰富的信息量,有助于学生突破学习难点。同时,利用插图进行教学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插图内容值得教师关注。
  (一)开信息获取之窗
  图形心理学研究表明,图形所传递的信息量远远大于语言文字所传递的信息量。借助教材插图,教师可以快速将语言文字信息转化为生动的图形信息,分解学生对文字内容认知的难度,突破语言学习的难点。
  (二)开语言表达之窗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要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教材插图就是书本具备的重要教学资源之一。采用教材插图进行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对课文信息的认知更清晰到位,还能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更为流畅。
  (三)开思维发展之窗
  脑科学研究显示:图像具有引发学习者深入思考的作用。借助教材插图,教师可以在教学的不同阶段,由浅入深地多角度运用教材插图,挖掘图片背后蕴含的情境信息,从而推动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
  四、三部曲:PEP教材课文插图运用之策略
  要高效使用教材插图,教师要在课前多角度运用插图,有效获取信息;课中多方面运用插图,有效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课后深度运用插图,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真正发挥插图的作用,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一)前奏曲:课前多角度运用插图,有效获取信息
  小学英语高段的教材容量增大,难点增多。课前布置小小的插图预习作业,能帮助学生提前预热课文内容,巧妙破解核心内容中的难点问题。从而减轻学生在真正进入课堂主文本学习时的压力,降低其焦虑情绪,提升学习效果。
  1.看图填涂,破文本语音之难点
  教学六年级上册Unit 3的Read and write之前,教师布置了预习作业,让学生根据Word Stress部分单词的方块标注式插图,总结规律。并完成新给出的today, family和autumn的重音标注,如图1。   【策略解析】
  本课的插图直观呈现了重音的发音规则和操作方式。教师以预习作业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读读画画的方式来使重音的发音直观化。通过课前预习,学生了解到插图中红色方块表示的是音节,形状较大的方块表示的是重读音节,形状偏小的方块表示的是非重读音节,单词中涂色色块表示该音节需要重读。通过预习,学生在真正进入阅读文本的学习时,就能轻松认识文本中的单词、句子。由此可见,这一做法在无形中降低了学生阅读学习的难度。
  2.看图画圈,破文本语法之难点
  在教学五年级下册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前,教师布置了预习作业,要求学生观察P30 Let’s wrap it up中的插图,并根据插图归纳介词的使用规律。教师要求学生在预习时用彩色笔圈出文中的对应信息,并完成练习,如图2。
  【策略解析】
  新版PEP教材从五年级开始,有了较为集中的语法学习板块,即Let’s wrap it up。部分教师习惯性地采用习题加讲解的方式来教授语法,让学生心生厌烦,兴趣低落。实际上,教师只要合理有效地利用书本插图,就可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直观地呈现语法规则。正如在本课的预习作业中,教师借助教材图片的直观信息,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三个介词后分别跟着月份、时间、星期等不同类型的单词。学生带着这样的认知,再从文本中圈出相关核心信息。由此一来,语法练习就相当简单了。
  3.看图填词,破文本词汇之难点
  同样以五年级下册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为例,在进行第一课时的教学之前,教师布置了如下的预习作业:观察文本情境图的插图内容,预习月份的表达方式。教师还要求学生对重要信息进行标注,并将单词填写在空白处,如图3。
  【策略解析】
  当前的小学英语PEP教材内容中,Let’s talk板块位于Let’s learn板块之前。这一编排方式是为了让学生先学习语言对话的功能,在具备语言交际条件的情况下,再通过词汇学习进行相关内容的替换表达。这样的设置和安排,强化了语言交际的功能。教材将对话意识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对话中出现的新词将通过随文识词的方式进行教学。但是,过多的生词会影响学生认知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主情境图,通过圈、填的方式,让学生先对月份生词有所了解,从而有效降低了教学难度。
  (二)协奏曲:课中多方面运用插图,有效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如果说运用于课前预习的教材插图是一首开胃的前奏小曲,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插图的运用就是一道正点大餐。通过从不同侧面对课文插图进行解读,学生能够挖掘插图中所包含的信息,并使这些信息成为语言表达的支架,从而使口语表达轻松流畅,语量丰富。
  1.观图梳理,提高提问技能
  以四年级下册Unit 6 Shopping B部分为例,该部分的对话内容主要是Sarah和妈妈到商店购买衣服的事情。教师在进入主体文本教学之前,先出示了教材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并借助疑问词提问,如图4。
  【策略解析】
  在对话课教学中,对话者的提问是促进对话向纵深发展的前提。同时,提问技能也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部分。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对教材插图进行观察,在学生进入对话文本之前进行设问,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对话文本的学习。教师在引导观察的过程中,也采用了一定的策略:图片的观察从整体到细节,从表面到背后,那么,学生问题的产出也会逐渐从大问题转变为小细节。
  2.观图设句,拓展语言回应技能
  教学三年级上册Unit 3 Look at me! B Let’s talk的内容时,教师在引出问句How are you?之后,让学生观察Sarah和Mike对话的课文情境图,要求学生观察Sarah和Mike对话时的表情来推断Mike的回答。
  【策略解析】
  在很多英语课堂中,学生虽然能快速回答教师的问题,但是答案常常千篇一律。这是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机械地教授课文内容,没有发展学生的自主表达能力。因此,在日常学习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多样化的自主性语言表达方式。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借助课文插图,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表达符合情境的语言,从而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观图构表,锻炼语言复述之技能
  五年级下册Unit 5 Whose dog is it?的阅读课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文中的插图,通过对插图的全方位解读,理顺文本主线,建构语言图表,如图5所示。
  【策略解析】
  进入高段的阅读课,对于学生来说,在短时间内读懂并掌握阅读文本各方面的内容,困难较大。特别是相对枯燥的文本阅读形式,也是造成学生厌学情绪的原因。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除了read the passage,教师还可以利用read the pictures这样的教学手段,充分挖掘教材插图中的图片信息,帮助学生构建语言表达支架。结合问题,学生逐步完善语言支架表格;借助表格,学生能够输出流畅丰富的语言。
  (三)变奏曲:课后深度运用插图,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插图除了在课前、课中使用,还可以延展到课后使用。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插图的改编,以拓展作业的形式,进一步巩固语言的内容,促进学生的语言思维模式向纵深化发展。对课文插图的改编运用,就像是一首变奏曲,迸发出思维新奇的火花,演奏出教学新乐章。
  1.构图留白,激发学生想象力
  教完三年级下册Unit 5 Let’s talk后,教师布置了如下课后作业:回忆课文插图留白处的图像内容,并对课文对话内容进行补充;画一画课文插图留白处还可能出现的图像內容,根据合理想象,重构对话内容。
  【策略解析】   对话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学生能在情境中得体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掌握基本句型和内容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基础。教师可以借助教材插图,采用留白的方式,帮助学生复习教学内容,巩固基本句型和词汇。学生对插图留白处的补充是在掌握了基本语言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和对话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想象力,还能激活学生的语言储备,因此,值得使用。
  2.构图换景,促进学生思维迁移
  教学四年级下册Unit 4 At the farm的Let’s talk时,教师对原有教材的插图所呈现的环境进行了转化,将农场菜园情境分别更改为农场果园情境。教师请学生结合新的情境,创新语言的运用:Mike和Sarah来到了农场的果园内,请结合课文内容,创编新的对话。
  【策略解析】
  常常听到教师抱怨:学生缺乏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思维模式过于狭窄。实际上,思维的迁移能力是可以通过一定方法来训练的。本课教学中,教师借助插图,将Mike和Sarah所在的场景转移到果园,利用背景的转换,使学生的思维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五、三思量:PEP教材课文插图运用研究之展望
  PEP教材课文插图的运用为教师研究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在运用插图的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教师继续探究。
  (一)梳理插图内容,把握插图运用的时机
  课堂插图运用的有效性令人耳目一新,也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然而,在不同的年龄段,面对具有不同认知条件的小学生时,教材插图在教学中占用的比例是否应该有所变化,也值得教师思考。鉴于此,教师须进一步研究梳理已有的教材插图内容,合理把握插图运用的时机。
  (二)开发插图运用方式,确立学生主体身份
  本文例举了课前预习、课中展示、课后巩固三阶段插图的运用策略,教师应思考是否存在更多的插图运用方式。此外,插图开发的主体也可以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师生为共同主体,使学生实现从插图完成者到插图开发者的转变。由此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探索插图的使用策略。
  (三)构建完善的插图评价体系,落实插图实际作用
  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能够引导教学的方向。因此,教师应思考如何建立更为完善的插图运用于教学的评价体系,量化评价的标准,体现评价的形成性特点及多主体性特点。教师可以从课前预习作业、课中口语表达、课后拓展作业三个方面进行观察和评定,从而形成一种动态的、可观察的教学评价模式,真正将插图的作用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3]高水红.教材插图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3).
  [4]游佳.用插图为语篇教学插上高效的翅膀[J].新课程导学,2013(11).
  [5]严丽萍.天生我“材”必有用——谈小学英语教材中插图的使用[J].教学创新,2011(1).
  (浙江省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團和家园校区 310023)
其他文献
同学们,不顺心时,你会坐在一边生闷气吗?那么听了这个故事,你一定会变得快乐从容起来。  在古老的西藏,有一个叫爱地巴的人,每次生气和人起争执的时候,就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去,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上三圈,然后坐在田边喘气。  爱地巴工作非常勤奋努力,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广。但不管房子和土地有多大,只要与人争论而生气的时候,他就会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  “爱地巴为什么每次生气都绕着房子和土
第四月:《小狗钱钱》    有一天,吉娅发现一只受伤的猎狗,并把它带回了家。可是,没想到,这只普通的狗狗却是一个理财专家。吉娅和小狗成为了朋友,并从它那里得知,原来所有的愿望都是可以实现的。钱钱是一只会说话的狗,它教会了一个11岁的小女孩与钱打交道的方法,吉娅不仅自己掌握了钱的使用方法,而且还帮助自己的父母走出了财务危机。其实,学会和钱打交道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当你减少了债务,提高了收入,并且每年获
一、问题的缘起  笔者所教授的504班是这届五年级中最活跃的班级,学生不但思想活跃而且富有创意,每次发言都会有很多的精彩。因此,在教学《昼夜交替现象》这一课前,笔者很担心讨论阶段这个班学生说出的“昼夜交替的假说”太多,耽误“模拟实验验证”和“有多少种可能解释”的上课环节,可能会导致这节课无法按时完成。  可是,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却并非如此。  【课堂片段】  师: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为什么会不断交替
@铁铮(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因此,“双一流”建设和“内涵式发展”是党和国家赋予我国高等教育的新使命。一是内涵式发展要落到实处。内涵式发展不是一句口号,要切实落实到办学的具体行动上。内涵式发展要有明确的目标,建设“双一流”要有明确的路线图、时间表。各高校应该根据本校实际,研究制订科学的发展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
【摘 要】对处在心理断乳期的中小学生来说,学会与群体中的同伴和谐交往有着重要意义。这就要求班主任全面了解个别孩子不会交往的原因,合理归因,设法营造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积极进行家校沟通,量体裁衣,让孩子在多元的交流机会中,学会与同伴交流,提高集体生活的幸福指数。  【关键词】交往障碍 合理归因 量体裁衣 引导交往  荀子说:人之生也,不能无群也。一个人只有在和谐的群体交往中,才能获得支持性的信息,体
本次请空军指挥学院的范武大校谈谈他对美国航母的看法。  航母对于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们来说早已司空见惯,“航母”一词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普通名词,人们说起航母就像在说一件家用电器般平常。但是,作为一名中国军官,当我真正站在美军“罗靳福”号航母的甲板上时,对这台庞然大物级的战争机器又有了新的认识,这次不寻常的经历不仅仅是让我从一个飞行员的角度更仔细地考察了航母本身,更让我从一个中国军官的立场真切感受到
柯晓瑄的行囊中,有一件特殊的行李——一张20厘米高的折叠椅。这张用了10年的折叠椅,是她走出家门后的最佳伙伴。有了它,晓逭才能按到电梯的高楼层按钮,够到银行柜台、饮水机和洗手台。    台北,出生罹病    柯晓碹在台北出生,是个肤色健康、双眸明亮的女孩。她出生后,柯承恩与妻子返回美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孩子托外婆照顾。但7个月时,晓瑄无法爬行,只能软软地躺着,外婆带她去医院检查,护士看见她额头扁扁
记者:作为公明党的党首,请您谈谈公明党在日本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公明党与自民党联合执政的政治基础是什么?公明党在其中的主要诉求是什么?  山口那津男:公明党的立党精神是“和大众同呼吸、共命运”。这是56年前(即1962年)的9月13日由公明党前身公明政治联盟以及公明党的创立者、日本创价学会第三代会长池田大作提出的,展示了政治家应有的姿态。当时,自民党和社会党两大政党争斗不休,广大国民渴望日本政坛出
  
期刊
br
近年来,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贯彻“以学生成才为本”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学校内涵建设和和谐校园建设的工作要求,努力实践“以学生为主体”的工作思路,积极理顺课内与课外、校区与社区、专业与职业、学校与社会几大关系,开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崭新格局。  1.工作理念  学风建设与学习动力激发的统一、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与公民素质培养的统一、学生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