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在新闻评论中的情感审美艺术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shwy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不是无情物”,新闻评论的写作如果不带任何感情,只是干巴巴地堆积一些概念、罗列一些教条,很难达到说服别人的目的。新闻评论既要“达理”,同时也要“通情”。有情有理,入情入理,爱憎好恶之情倾于笔端,才能引起受众的共鸣,增强新闻评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所以,运用比喻是新闻评论表达感情的一种重要手段。正如诗人艾青所说:“比喻的作用,在于使一切无生命的东西活起来,而且赋予思想感情。”新闻评论运用喻体形象来承载感情,往往含蓄、蕴藉、耐人寻味,有时候比直接表达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一、新闻评论借助比喻可表达作者赞美的情感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好环境下,实际生活中不断涌现的许多新人新事值得赞扬,许多新风尚值得提倡。担负着引导社会舆论的新闻评论,自然应该反映社会的主流方向,对社会发展中涌现的一些好的事物和现象大力宣扬和赞美,以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的奋斗精神。评论作者在宣扬这些积极向上的思想、风尚和精神面貌时,自然而然会联想到一些美好的事物,寄托并表达自己的赞誉之情。例如2001年10月25日《文汇报》刊发的《事实再次诠释“新闻自由”》里的“新闻自由是资产阶级处于新兴、上升时期提出的一个伟大的口号。应该承认,这是人类思想精神之苑里绽放的一朵绚丽奇葩”。在这里,用“精神之苑里绽放的一朵绚丽奇葩”来比喻新闻自由,表达了作者对新闻自由推动人类进步的赞誉之情。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最好的骏马适合于最好的骑手,最好的语言适合最好的思想。所以,人们希望在新闻评论中也能看到一两句精彩的话。例如发表于1982年10月11日《体育报》上的《赛场成败与英雄本色》一文,这篇评论中的“胜与败却有两重性:胜利的美酒固然香甜,但畅饮无度可以致醉;失利的苦果虽然难咽,但细细咀嚼,倒也有开胃提神的作用”。这几句话,比喻恰到好处,也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是全文中的思想概括。运用比喻令全篇增辉生色,又让人在美的享受中获得教益。再如1996年2月9日《人民日报》刊发的评论《但愿百姓俱饱暖》中有“温暖,可以催发生机,温暖是生命之源,能够生出万般气象。‘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新春伊始,万物复苏,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向千家万户送去党的方针政策的温暖,岂不像春风化雨,滋润着人民的心田?岂不像春光和煦,催发亿万生机?”这里文章将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送温暖,比喻为滋润心田的春风、春雨,比喻为催发万物的春天的温暖,十分贴切,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作者对党和人民的鱼水深情。新闻评论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社会上一些积极向上的美好现象和事物,在理性评论的同时,融情入理,以情动人,才能收到良好的表达和宣传效果。但是对任何事物的赞美都有一个度,过犹不及。在新闻评论传达的理性信息面前,受众不应是应弹而倒的靶子,而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有自身的判断和感悟。因此,在新闻评论中恰当地运用比喻表达赞美之情,使作者的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附在形象上,让读者受到感染,从而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新闻评论借助比喻可表达作者的憎恶之情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积极美好的一面,也有消极阴暗的一面。对于一些社会的痼疾,对于阻碍社会发展的绊脚石,憎之、恨之是人之常情。新闻评论的一个重要作用,是针对一些社会问题发言,明确表明作者的是非观点,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评论者在对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物或现象作出评论时,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强烈的憎恶之情。而借助比喻表达憎恶之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例如在2001年9月26日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后,新华社刊发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文中,在描述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时,作者写道:他们同群众的关系比喻成“油水关系”和“水火关系”。三言两语,将官僚主义的嘴脸刻画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这组文章,高屋建瓴,主题重大,与其他表达感情的方式相比,运用比喻往往更容易让读者受到感染,从而在感情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作者选取现实生活中人们痛恨的事物作为喻体材料,设喻抒情,形象生动。读者在领悟这形象化的喻体材料的内涵时,很自然地受到感染。所以,运用比喻表达作者的憎恶之情,比直接表达更有内涵和张力。在运用比喻表达作者憎恶之情时,要考虑事物或现象的性质和程度。评论者在对事物作出正确、全面、透彻的分析之后,要根据事物和现象的客观情况,选择意义恰当、程度适中的喻体材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三、新闻评论借助比喻可产生讽刺艺术
  
  什么是讽刺?鲁迅说:“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地——写出或一群人或一面的真实来,这被写的一群人,就称这作品为‘讽刺’。”讽刺是运用讽刺的笔法描写一些敌对的事物或落后的现象,有时兼用夸张手法,从而达到揭露、贬斥、鞭挞的强烈效果。讽刺常和比喻连用,由此可见,运用比喻是取得讽刺效果的一种重要艺术方法。评论文章尤其是小言论和杂文,常常针对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阴暗面进行揭露和批评。由于比喻讽刺的写实性和战斗性,自然成为一些评论者抨击腐朽事物、揭露消极落后现象的一个主要表现手法。评论中运用比喻进行讽刺,所取喻体与讽刺对象之间有某些恰似点,这些恰似点恰恰是讽刺对象的痼疾和要害。1989年2月14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关于中学教师贺斌“渴望公正”的报道。这位教师一心一意研究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却屡屡遭到上司的压制。同年4月14日该报刊登了《研究一下“冒犯学”——致大惑不解的贺斌》书信体的新闻评论。这篇评论别出心裁地以隐喻的形式,以正话反说的反讽手法,对压制人才的现象进行了辛辣的抨击。作者把“冒犯”分为四种:一是不与上司保持一致,二是不俯首称臣,三是不夹着尾巴做人,四是不会“感情投资”。然后分析说贺斌受到不公正待遇不能怪领导,而只能怪自己不懂“冒犯学”。这种正话反说,把那种嫉贤妒能、心术不正者的形象入木三分地刻画出来。这篇评论形式新颖,结构独特,使人觉得亲切,给人以新鲜的感觉,较好地体现了新闻评论中的反讽艺术。再如邹韬奋1933年3月18日的《生活》周刊中鲁迅在《论讽刺》中说:“其实,现在的所谓讽刺作品,大抵倒是写实。非写实决不能成为所谓‘讽刺’;非写实的东西,即使能有这样的东西,也不过是造谣和诬蔑而已。”一些新闻评论运用比喻讽刺手法,一方面使讽刺对象有所畏惧,另一方面让读者心神领会,点头赞许,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正是因为比喻讽刺的重要作用,一旦运用失当,其破坏作用也是很大的。所以,评论作者在运用时,要分清对象,选用恰当的讽刺性比喻材料,使比喻讽刺与新闻评论所讲之理丝丝入扣地融合在一起。
  
  四、新闻评论借助比喻可产生幽默艺术
  
  幽默和讽刺并不是同一概念,讽刺展现的是锐利的锋芒,而幽默能让人会心地微笑。带点幽默感的讽刺,寓庄于谐,作品的思想往往展示得更加自由、充分。在新闻评论的议论说理中,比喻幽默手法的恰当运用常常产生出奇制胜的美学效果。一些优秀的新闻评论文章,除了形象化之外,还很有理趣,往往借助比喻把某个抽象的道理讲得幽默生动、妙趣横生,除了思想上给人启迪外,还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比如,有的评论用“见了兔子打枪,见了老虎烧香”比喻一些人欺下溜上,用“头痛用棒敲,眼痛抹辣椒”比喻措施失当。这些比喻都具有很强的幽默感,内涵丰富。比喻幽默作为一种修辞和表现手法,让读者忍俊不禁之后引发对于生活的沉重思考,其审美价值是很高的。但是,并不是新闻评论在论述任何问题时都能用比喻幽默手法。一般说来,比喻幽默在那些讽谏性的杂文和小言论中比较常用,而那些政策性强、格调庄严的大言论中则应该慎用。另外,新闻评论在运用比喻幽默时,除了注意其对象及题材的限制外,还要注意比喻要贴近,讽喻要把握好分寸。
  新闻评论以严密的抽象思维为主要表现形式。它在析事论理时,尽管要借助形象穿插比喻,但是形象的穿插是为了讲明道理。新闻评论中的形象必须以明理为目的。对于评论作者来说,再炽烈的情感也需要以理智为指导,只是在获得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借助比喻驰骋联想,激发情感,使新闻评论文章情理交织、形象生动,不但具有较好的传播效果,还具有独特的审美艺术。(基金项目:周口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新闻写作教学模式探索。项目编号:J200821)
  
  参考文献:
  1.艾青:《诗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2.鲁迅:《鲁迅杂文全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作者为周口师范学院新闻系副教授)
  编校:杨彩霞
其他文献
控制器局域网(CAN)属于现场总线的范畴,它是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和实时控制的多主的异步串行通讯网络。文章以CAN总线在采矿行业中远距离传输为切入点,结合煤矿控制一体化系
文章介绍了钢管管端缺陷检测盲区的形成,借助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强大的电磁场分析能力和实体建模功能对钢管管端磁场分布进行分析,确定了管端缺陷检测中引入引体消除检测盲
在一个含分布式电源的微型电网中,数据采集系统的可靠性和数据实时性直接影响到能量管理系统中控制系统作业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文章在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中,提出利用完成端口
当DV摄像机作为家庭的消费电器广为普及的时候,拍摄自己的生活、拍摄周围人的生活,并在电视上展示已成为可能,上电视、拍电视对许多人来说已经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梦想。与专业电
随着用户设计规模的增大,FPGA验证成为IC设计者普遍采用的方式。多FPGA系统受限于有限的片间互连线数量,设计划分变得困难。文章分析了多FPGA验证的设计流程,具体描述了IC设
“呱呱”不远传来了青蛙的叫声,老牛也停下了疲倦的脚步,好像在仔细地回味着青蛙悦耳的歌声。上学归来的孩子们,坐在几块石头上,相互谈笑着。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我欣赏这么和
期刊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并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在2005年土耳其举办的国际防务展上,以色列Elbit系统公司向世人首次展示了该公司自己出资研制的“黄貂鱼”无人艇。
面对日益竞争的世界经济,尤其近年来的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有效地降低成本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寻求出路的重要手段。文章以存贮寿命服从两参数Weibull分布的单一变质性物
许昌学院是一所教师教育与非教师教育并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许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升格为本科学院。学院办学历史源远流长,育人条件日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