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对FT合成催化性能的影响

来源 :燃料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work_w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524K、2.31MPa和1845h^-1条件下,考察了合成气(H2/CO=2.1)中COS浓度分别为51.4、128.8、162.7和245.6ppm对Fe-Cu-K工业催化剂FT合成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催化剂预先中毒比在线中毒速度快。大颗粒催化剂的抗硫能力比小颗粒催化剂强。催化剂FT合成失活速率与COS浓度有关,即高浓度条件下,催化剂的失活速率快。当温度为524K时,催化剂的失活速率最
其他文献
兖州烟煤和低温煤焦油在430℃,初始氢压为7.0MPa条件下进行共处理反应。通过对煤的苯和四氢呋喃(THF)抽提物以及共处理产物的核磁共振测定,结合煤的红外光谱分析,探讨了兖州烟煤和低温煤焦油共
对云南先锋褐煤CO/H2O超临界萃取产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平均分子量测定和H-NMR、FTIR分析。结果表明,萃取物具有较小的结构单元和较高的杂原子含量,主要由芳环数为2-5,并具有烷基和酚羟基取代度28-46%的取
本文试图用过程的自由能改变来预言油团聚的热力学稳定性,对具有最低自由能的状态被认为是最稳定状态。本文导出了油团聚过程的自由能,(dF)T,p=4πr1^2γ^23「(1-cosψ)√2(1-cosψ)-cosθ(1-ψ-n^2)。由此可见,自由能的降低
用内蒙东胜烟煤在气流床反应器中进行了快速加氢热解的研究。在500 ̄800℃的温度和0.1 ̄6.0MPa的氢压范围考察了温度、压力等因素与生成物产率的关系。实验表明:温度和氢压对气、液态生成物产率有
不熔化沥青球在低速流化床中炭化和活化的初步研究乔文明,王克温,凌立成,刘朗周承泽,王瑾,郑斌(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太原030001)(上海太平洋化工(集团)公司焦化总厂,200241)关键词低速流化床
对电极材料、溶剂种类、支持电解质种类等的选择、低温煤焦油在间歇式卫离电解槽中,以铅板为阴极,、铂丝为阳极,以DMF=C2H3OH-H2O-Bu4NBr为电解体系,电解后可得到较争孤加氢效果,当DMF:C2H5OH=2:3(体积比),「H2O」=2.5mol/l,「Bu4NBr」=0.50mol/l,T=306K,电解电
在常温常压下用二硫化碳N甲基2吡咯烷酮(CS2NMP)混合溶剂对徐州庞庄煤和淮北童亭煤中的各宏观煤岩组分进行了萃取实验,考察了宏观煤岩组分与其可溶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所研究的两种煤中的
利用程序升温硫化(TPS)技术研究了TiO2对耐硫催化剂活性组分的促进作用.结果发现:1)添加适量的TiO2可以显著降低MoO3及CoO的硫化温度,缩短硫化时间,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硫化性
用自制的铁酸锌高温煤气脱硫剂研究了硫化氢浓度、硫化温度、空速对脱硫反应及脱硫剂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酸锌脱硫剂的反应的活性随着H2S浓度及硫化的升而而升高,脱硫温度
采用溶液浸渍法,将Fe^3+离子担载到扎赉诺尔脱灰煤上,并制成了800℃半伙,e^3+变成不原类Fe^0,以扎赉诺尔脱灰煤半焦为原料,在热天平上,运用程序升温反应进行了CO2气化研究。从DTG曲线上考察了Fe在煤气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