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组分在二硫化碳—N—甲基—2—吡咯烷酮混合溶剂中的可溶性

来源 :燃料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ynam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常温常压下用二硫化碳N甲基2吡咯烷酮(CS2NMP)混合溶剂对徐州庞庄煤和淮北童亭煤中的各宏观煤岩组分进行了萃取实验,考察了宏观煤岩组分与其可溶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所研究的两种煤中的各宏观煤岩组分在CS2NMP混合溶剂的可溶性顺序为:镜煤>亮煤>暗煤>丝炭;各宏观煤岩组分的可溶性的差别与其中镜质组成分含量,尤其是无结构镜质体含量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在Mn-Mo催化剂存在下用HNO3氧化对风化煤进行了化学降解研究。考察一降解条件,氧化产物收率及组成性质,结果表明,与原煤相比,氧解产物中极性功能团大量增加,极性溶剂中抽提率显著提高。
用模型化合物研究溶剂对车用汽油深度脱硫的影响亓平言(清华大学化工系,北京,100084)目前,汽车尾气排放的有毒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已越来越严重。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一是不完全燃烧的有机物
基于X射线径向分布函数法(RDF)原理,本文发展了一种研究煤中有序碳原子层堆垛结构的新方法,N个碳原子层平行堆垛的几率PN正比于其约化径向分布函数在相应层间距处的跃变GN。动用这一方法,本
采用高压热天平在终态温度为800℃,压力为0.1~5MPa,升温速率为5~25℃/min的实验条件下,对先锋、黄县褐煤和兖州烟煤在真实焦炉气气氛中共热解特性进行了系统的TG/DTG研究,主要考察了反应压力、升温速率对热
兖州烟煤和低温煤焦油在430℃,初始氢压为7.0MPa条件下进行共处理反应。通过对煤的苯和四氢呋喃(THF)抽提物以及共处理产物的核磁共振测定,结合煤的红外光谱分析,探讨了兖州烟煤和低温煤焦油共
对云南先锋褐煤CO/H2O超临界萃取产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平均分子量测定和H-NMR、FTIR分析。结果表明,萃取物具有较小的结构单元和较高的杂原子含量,主要由芳环数为2-5,并具有烷基和酚羟基取代度28-46%的取
本文试图用过程的自由能改变来预言油团聚的热力学稳定性,对具有最低自由能的状态被认为是最稳定状态。本文导出了油团聚过程的自由能,(dF)T,p=4πr1^2γ^23「(1-cosψ)√2(1-cosψ)-cosθ(1-ψ-n^2)。由此可见,自由能的降低
用内蒙东胜烟煤在气流床反应器中进行了快速加氢热解的研究。在500 ̄800℃的温度和0.1 ̄6.0MPa的氢压范围考察了温度、压力等因素与生成物产率的关系。实验表明:温度和氢压对气、液态生成物产率有
不熔化沥青球在低速流化床中炭化和活化的初步研究乔文明,王克温,凌立成,刘朗周承泽,王瑾,郑斌(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太原030001)(上海太平洋化工(集团)公司焦化总厂,200241)关键词低速流化床
对电极材料、溶剂种类、支持电解质种类等的选择、低温煤焦油在间歇式卫离电解槽中,以铅板为阴极,、铂丝为阳极,以DMF=C2H3OH-H2O-Bu4NBr为电解体系,电解后可得到较争孤加氢效果,当DMF:C2H5OH=2:3(体积比),「H2O」=2.5mol/l,「Bu4NBr」=0.50mol/l,T=306K,电解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