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应用型专业教学体系 提高应用日语专业办学水平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li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构建并实施TOPCARES—CDIO应用型专业教学体系对培养应用型日语人才,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文章介绍了TOPCARES—CDIO能力指标体系架构,论述了构建与实施TOPCARES—CDIO人才培养方案对培养日语人才的保障作用,阐述了构建与实施TOPCARES—CDIO应用型理论教学体系和以项目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T-C 人才培养方案、 项目教学、 实践教学体系
  【分类号】G642.4
  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专业办学水平,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应用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表明,构建和实施一个科学合理的T—C应用型专业教学体系,对提高专业办学水平,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科学制定T—C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应用日语人才的根本保障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蓝图。我们将国际先进的CDIO教学理念与IT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结合,构建了TOPCARES-CDIO培养目标体系(简称T—C体系)。
  该体系由8个一级指标、32个二级指标、110个三级指标和若干四级指标组成。8个一级指标是:知识——技术知识与推理能力;能力——开放式思维与创新;个人职业能力;沟通表达与团队合作;素质——态度与习惯; 责任感;价值观;以及实践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行为社会的贡献方面组成了东软专业教育培养八大目标。以八个一级指标为基础又细化了32项二级指标和110项三级指标。
  同时,对与日语相关行业、IT行业调研与分析、行业岗位分析、人才培养定位对比分析、课程设置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我们以TOPCARES一级、二级、三级能力指标为蓝本,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基点,完成了专业人才培养能力指标与TOPCARES-CDIO能力指标对接的一体化设计。
  应用日语专业一体化T—C人才培养方案对专业项目进行了全面设计,确定了实训项目名称、与此对应的相关课程名称、项目等级、实训学时及开设学期等。同时对专业主干课程和与之对应的课程项目(三级项目)进行了设计。
  课程设置综合了日语、计算机知识、IT项目管理知识。增强学生在服务外包领域的就业优势和竞争力。
  针对理论教学体系中存在的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实际问题,我们采取:以应用为目的设置课程,如开设了IT日语、商务日语等课程;以专业核心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增设了Office高级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等课程。
  二、构建实施T—C应用型理论教学体系是培养应用日语人才的重要举措
  构建以应用为特征的理论教学体系的关键是转变知识传授型的传统教育观念,突破了按学科体系设置课程的做法,改为依据学生就业岗位的能力需求设置课程,课程设置也由强调基础性、系统性向强调应用型转变,课程内容由纯理论传授向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转变。在保证上述“三个转变”的基础上,应用日语专业在构建教学体系课程设置上,提出了“三条措施”的具体要求,即以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审视现行开设课程的合理性;以应用为目的的设置课程,倡导应用型理论课程;以强化应用的教学内容为重点,强调授课内容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以应用型为特征的理论教学体系形成了四条线:基础理论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应用技能课程—专业方向、专业技能拓展课程。
  围绕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培养,确定专业主干课程。确定了基础日语、综合日语、日语口语、IT日语、商务日语、Office高级应用、IT项目管理、网页设计与制作等10门专业主干课程并对其中3门专业支柱性核心主干课,进行重点建设。
  在明确了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明确了各门课程培养能力指标,描述课程培养能力指标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项内容的匹配关系。这种从课程培养目标到课程内容的映射是课程大纲设计的核心。
  课程教学大纲内容包括课程基本信息、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及要求、实践项目实施计划、知识点与技能点分布及学时分配计划、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评价与考核、课程评价与持续改进等十一项内容。
  三、构建实施以项目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应用日语人才的有效措施
  “以项目为导向组织教学”是注重听说交际能力教学方法的具体体现,是培养应用型日语人才的有效措施。
  结合“应用型日语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业务规格的具体要求,设计了TOPCARES-CDIO五级项目。一级项目,是指专业的基石项目和压顶石项目,安排在第一学年和毕业学年;二级项目,是指实践学期进行的专业二级项目;三级项目,是指为某一门课程设计的课程项目;四级项目,是课程的单元组项目;五级项目是指基于1门课程某1个单元能力培养要求而设置的,主要训练单项技能的项目。
  在每个实践学期,以二级项目(或一级项目)的实施为载体,体现“重在应用”。每个实践学期的二级项目内容都与前两个理论学期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
  《日语生活会话场景模拟与展示》是第一个实践学期的二级项目。学生通过初次见面交流、商场购物、金融通讯、看病求医、外出旅游等五大场景的日语会话的编写、模拟演练到最后的汇报展示,提高日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强化了项目管理、团队协作与多媒体制作的知识与能力,学生的理论知识通过项目训练转化为实用技能。
  《静态日语网站建设项目》是学生在学习网页三剑客、日语翻译技巧、商务日语等课程之后,在第二个实践学期的二级实训项目。学生在了解软件市场需求分析、项目开发,向客户推介产品的整个流程过程中,学习软件开发项目的具体实施和操作,达到对语言技能和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应用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安排了基石项目——《专业导引项目》、在高年级安排了《综合实训项目》,在毕业学期安排了压顶石项目——《毕业论文》。這使得学生一入学就对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各级项目教学,有所了解,对学业有个清晰的规划。
  在这次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教学改革中,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应用日语专业办学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完全得益于科学制定了一套TOPCARES—CDIO才培养方案,得益于构建实施了TOPCARES—CDIO应用型理论教学体系,更得益于构建实施了以项目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科学构建并得以实施的与IT应用型大学相适应的TOPCARES—CDIO应用型专业教学体系,确保了应用日语专业办学水平的提升,确保了应用日语专业学生能力的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提出了一种旨在激发大学生学习英语热情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引入了竞赛机制,并结合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并详细介绍了该教学方法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各个环节的具体应用。教学实践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切实加强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  关键词:竞赛机制;任务驱动;大学英语  【分类号】G712  引言  在当今的国际化、信息化社会,英语的运用能力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本研究运用语料库对比分析方法,基于两个自建语料库:NSC(本土学者语料库)和MAC(中国英语专业研究生语料库),对英语教学方向学术论文中四字词丛从其结构和功能两方面进行对比
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障事业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保障基金征收、管理方面问题的出现,关于社会保障税费改革的争论也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文
期刊
本节课是八(上)勾股定理第1节第2课时,在已探索得到勾股定理之后的内容,要求通过拼图验证勾股定理并体会其中数形结合的思想,会用面积法进行证明,体会勾股定理的应用价值并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在之前的《拼图与乘法公式》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拼图活动经验,在以往的数学学习中已经经历了很多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经验,具
哈,乔治,听说你要到亚洲来啦.rn要是你在飞机上碰到一个黑头发黄皮肤、深棕眼珠塌鼻梁的人,你友善地走过去:“嗨,你是日本人吗?”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并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对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深入探讨,以供业内人士交流学习之用。  关键词:小学计算机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分类号】G623.2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阶段及思维发展、形成的初级阶段,因此,该阶段的教学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而源于新课程标准要求,作为小学教师,依据学生自身心理特性
在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不同国籍的游客涌入中国旅游市场,推动了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逐步扩大。随着入境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对我国入境旅游产业发展来说,必然要
精神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思维异常、侵害目标随意、重复危害性强,其犯罪行为不仅对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构成危害,而且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精神病问题正逐渐
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艺术与设计一直是互相交融,密不可分的.当代艺术以其先锋的艺术地位,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或是提供了创新的形式,或是给予设计师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