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 :天府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学生学习最重要的是能理解数学概念的正确用法,公式的合理推导。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够对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培養,提高其合作能力,有助于对数学敏感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复习梳理,对数学接受程度稍低一点的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融会贯通。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能力;小组教学;分层学习
  教师在对初中数学的讲授中,有些时间会面对学生掌握不好某一课程的课题,在教学任务中一环紧扣一换,一个学生的在一课的掉队也能会引起在后期学习过程中对需要上下衔接的课题也不能很好掌握。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学生需要在面对难题时教师及时的引导解决,同时教师在课上进行讲授时很难兼顾到全部的学生,那么在课上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可以照顾到到大部分的学生,让学生间互相帮助,教师进行每组间的指导。综合来看,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对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承上启下有很大帮助。
  一、开展小组教学
  初中数学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后期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有一些学生可能性格内向在课堂上不愿意向教师提问,那么小组间进行学习讨论时已经对教学课程掌握的学生就可以对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鼓励帮助;也有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在面对一些基础问题有疑问时不好意思向教师课堂提问,基础较强学生对基础较弱学生间的交流就可以减少紧张害羞的情绪。教师也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讨论理解课程知识点。在讨论间隙对小组间疑问进行解答。让内向的学生也能够大胆提问,让学生尽可能都参与到课程学习中间,并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
  例如,在教授“二次根式的除法”时,教师应对法则的应用及它的逆化进行讲解的同时,给与学生时间自己进行一遍其公式的逆化,先让学生能够理解,再给予学生时间做题应用。学生的理解能力都不相同,因此有时有些学生可能不会当即就理解其意,需要教师的多次讲述,但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在时长的影响下对每个学生的讲解贯通可能不太现实,那么分小组展开教学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在小组学习中,先理解公式用法的学生对还不太理解的学生进行讲解,对学生间法则知识的吸纳有着良好的影响。
  二、分层布置任务
  教师在面对学生的作业了解其掌握程度时,大多数时间都会发现有些课堂知识,学生对其掌握程度容易出现断层,说明这个课题的重点不易被学生吸收理解,那么面对学生对同一重点难点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分层布置课堂学习任务,让对知识掌握程度不一致的学生都能做到对知识的基本理解不出错。教学课程有难有易,有侧重有并重,初中数学有可能出现班级成绩的“分水岭”,但这还不是太难解决,在学生学习时,因分层布置了学生任务,教师也就能很快知道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讲解解答。
  例如,在教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学生对其性质能否进行推理并运算是本课的重点。有些学生对其概念的理解很容易,但在实际过程中却出现了不会做的情况,这反应出了学生可能基础比较薄弱,应对答题没有学会应用。因此,在教学时应分层布置任务。分层任务的布置教师要合理考虑不同基础学生间的区别,既要难度适宜,也要在小组合作中让基础好的学生带动基础较差的学生,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意识。在对概念解读时深入浅出,结合实例,让学生明白其性质在具体题目上怎样运用。针对基础较薄弱学生布置较为简单的课堂任务,针对基础坚实的学生完成简单题目后可继续做第二级难度的题,以此类推。确保学生都能掌握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基本用法。
  三、互相交流学习
  学生之间对课程充分的交流才能够产生进步,在教师让学生进行讨论的时间内,教师应鼓励学生间讨论时不要害羞,大胆说出心中的疑问,可以使学生探求真理的好奇心升腾起来。教师在学生互相交流学习时应注意讨论风向,控制课堂求真氛围。教师也需要在学生合作讨论交流时充满耐心,及时把控学习风向,不要让学生的合作交流演变成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有些学生在讨论时会引发不能解决的难题,在学生举手示意时应及时走进倾听,对学生首先肯定其求学态度,然后在学生小组内进行解答。学生在面对疑问时与学生间的相互帮助,引导问题逐步向正确答案走进。学生间的互相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例如,在教授“勾股定理”时,学生需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探索验证其过程中有时会有学生出现跟不上课程节奏的情况,而在学生间相互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解决有些课程中的小疑问。在课堂上也有打小差的学生,在学生间交流时能够很好地发现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师对其进行批评后,再鼓励其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学习能够引发较强的课堂活力,让学生对课堂的充满兴趣,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让学生对较劣势的科目不在具有抵触害怕的心理。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育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在课程中学生的疑问会得到良好的解答,照顾到各个基础阶段的学生。在学生开展小组教学时充分考虑其探讨到的重难点,教师做好记录也有有利于在面对学生复习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辅导讲授。做到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稳扎稳打,即使有暂时落下的学生,在教师的监督下,在学生小组成员的互相交流相互帮助中稳步的追赶上来,让学生对学习燃气兴趣和热情。
  参考文献:
  [1]张伟刚,孙文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5(02)
  [2]陈茹.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18)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近些年素质教育的全面施行,使得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其中数形结合思想已被大量的应用在教学活动中,并且这一思想还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理念,更是教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就现阶段而言,学生们开展学习活动的时候只是局限于教材,教师也是只注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并没有重视到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使教学呈机械化,而采用数形结合思想,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们理解相关知识。基于此,本文将主要
期刊
摘 要:数学学科作为一门来源于生活的最基础课程,除了教科书所含的知识价值以外,它还承载着许多育人价值,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当中的价值,同时在数学上有个性化的发展。本文以“认识两位数”结构化整合教学设计为例,探析如何“润物细无声”渗透学科育人目标。  关键词:单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育人  单元教学设计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新教学理念,依据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的要求和内容,同时结合学生的身心发
期刊
摘 要: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立德树人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内容和根本任务,因此需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科学的手段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理念。本文阐述了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必要性,分析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时出现的教学问题,提出了科学有效的教学措施,旨在推动我国初中数学教育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立德树人;教学理念  为了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不仅需要在初中数学
期刊
摘 要:本文以《线性代数》课程教学为例, 基于MOOC线上资源,根据线上线下“金课”的标准,利用现代教育理念和慕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从课程特点、建设手段,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课程考核等方面,探讨并提出了重视知识重构、强调过程管理、体现个性学习的多维度线性代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际意义。  关键词:线性代数;混合式;多维度;慕课堂;MOOC  一、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  线性代数是理工、经管等学科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深入,对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开展提出新的要求,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特别是在新高考背景下,要突破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培养高水平人才。基于此,本文主要就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重要性及原则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数学;教学原则;策略  新高考模式虽然实施的是科目选考方式,但是数学这门学科依然作为必考科目,由此可见,数学学科的重要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翻转课堂模式逐渐在国内兴起,它采用新式教学方法,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 旨在培养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此,文章就如何建设初中数学翻转课堂,从教学目标方法、 课内、课外提供一些方法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构建策略  引言: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主体性缺乏关注,很多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教学知识,这样的机械学习模式导致学生的思维模
期刊
摘 要:“培养量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逐渐受到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量感还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进行深入探索。为此,本文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从以生为本理念着手,详实阐述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深刻论述培养小学生量感的重要意义,深入剖析影响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的因素,并尝试从不同层面提出培养小学生数学量感的有效路径,以期可以为小学数学深化以生为本理念提出些许有益思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培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相比,新课标改革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数学兴趣的挖掘,发挥学生数学潜能,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对课堂教学进行积极的探索,希望可以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开展更加高效的教学活动。本文就如何在高中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展开研究讨论。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创建;实施  前言:  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众多高中教
期刊
摘 要:“你知道吗?”在现行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充分体现了编者对学生提出的数学阅读学习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根据编者对这部分内容的设计意图,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对“你知道吗?”的教材内容进行科学的处理,再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展开有效的数学学习,旨在拓展学生的数学学习空间,并提升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的教学;你知道吗  前言:  “你知道吗”栏目作为小学数学教
期刊
摘 要:演示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用实物或直观的教具教学生,或者做一些示范实验,通过实际观察得到感性认识,以说明和证实所传授的知识。演示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多媒体演示教学的出现,正好证实了这一点。演示能够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从而理解、领悟并扩展知识,让学生在头脑中进行思维活动,培养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但演示教学只能帮助学生完成思考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