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超负荷对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治疗结局的影响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o20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液体超负荷在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影响及原因分析。

方法

收集2012年4月至2016年4月南昌大学附属长城医院ICU收治的176例年龄小于6个月行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术后的婴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心脏术后采用相同综合治疗策略,记录术后连续7天累积超负荷液体值及临床结局,ROC曲线分析术后液体超负荷最大预测截点值,比较住院病死率,次要比较终点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寻找液体超负荷的影响因素。

结果

176例患儿纳入研究,ROC曲线分线结果显示液体超负荷术后第2天7.8%截点值(AUC=0.69)具有最大预测价值。液体超负荷大于7.8%较小于7.8%病死率及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发生率更高,机械通气、ICU停留时间更长。Logistic回归多变量分析术后不良结局与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及血清肌酐峰值相关(P<0.05),术后第2天液体超负荷与术后急性肾损伤及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有关(P<0.05)。

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后不良结局与血清肌酐峰值及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有关;术后急性肾损伤和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是造成液体超负荷的主要原因;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将术后第2天积液体超负荷保持在7.8%以下有助于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患者发生高乳酸血症的影响因素,以及术后高乳酸血症与并发症、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6年10月CABG术后返ICU的1 280例患者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出现高乳酸血症,分为高乳酸血症组(术后动脉血乳酸峰浓度≥3.0 mmol/L,511例)和非高乳酸血症组(术后动脉血乳酸峰浓度<3.0 mmol/L,769例)。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相关
期刊
大隐静脉旁路移植血管再狭窄可严重影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远期疗效。内膜增生是静脉旁路血管再狭窄的主要原因和基础病变。与动脉内膜增生相比,静脉内膜增生形成具有独特的影响因素。本文就静脉旁路移植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因素作简要综述。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弯刀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不同治疗方案对患儿肺动脉高压改善程度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13年至2017年收治的14例弯刀综合征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胸部CT及心导管检查、治疗结果和随访资料。14例患儿中,男5例,女9例;年龄1岁1个月~13岁,平均3.8岁;3例体质量<7 kg。分析介入封堵体—肺动脉侧支及外科纠治肺静脉异位引流对患儿肺血流动力学
期刊
目的利用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对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患儿所用的血管活性药物进行评分,探讨其与患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472例体外循环下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术后第1个24 h、第2个24 h、第3个24 h所使用的血管活性药物进行评分,计算其最大值和均值[VIS(24max)、VIS(24mean)、VIS(48max)、VIS(48mean)、VIS(72max)、VIS(
目的探讨建立儿童鸡胸的胸廓有限元模型及方法,研究胸壁矫形手术力学机制,为今后胸壁畸形的个性化治疗提供术前解决方案。方法按照一定入组与排除标准,入选10例鸡胸患儿,分别获得胸部CT扫描原始数据。通过Mimics、ABAQUS等有限元建模与分析软件分别建立鸡胸胸廓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力学模拟分析,通过在相同大小力作用下实际与模拟测得的胸骨位移值比较,验证有限元建模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成功建立10例鸡胸胸廓
目的探讨Ross手术的长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0月至2009年2月58例Ross手术患者手术及随访资料。结果58例患者随访4.5~18.2年,平均(12.6±5.8)年。2例早期死亡(3%),1例晚期死亡(2%)。16年实际生存比例(94.3±3.1)%。其中1例术后1.5年二次手术,术中死亡。55例生存患者中42例(76%)心功能Ⅰ级(NYHA分级),13例(24%)心功能Ⅱ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