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再开发

来源 :第一财经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7622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租房,李丹玉觉得自己在北京过得特别悲催。
  现在北京一家传播公司做文案的她,2011年4月大学即将毕业时打算在北京昌平区租房。但当第一次被中介带去看房时,她惊呆了—厨房油渍斑斑,房间阴暗,装修也十分老旧。但因为忙着找工作和毕业实习,而且中介告诉她这个1200元的房间十分抢手,她还是跟中介签了半年合同。冬天的时候,她所住的房子不由市政系统供暖,房东自己安装了暖气,但是一到半夜暖气就会停止供应,找房东也不管用……这样的经历在之后重复多次。
  对几乎每个从外地来北京这种大城市谋生的人来说,租房都是件必须经历而又非常痛苦的事。根据北京统计局的数据,2013年北京的常住外来人口超过800万。根据上海公安局的数据,上海外来人口超过1000万,其中仅8.4%在沪有自购房。
  也是在2011年,徐镜凯开始进入链家地产,在回龙观地区当中介。当时因为限购,售房市场并不是很好,而租房却很好做。徐镜凯第一个月做房屋买卖,没有成交,但租赁一个月开个五六单并不难,这就差不多有2万元的业绩了。除了毕业季的学生们,来这里租房的主要都是在上地、西二旗的技术公司工作的年轻人。徐镜凯曾经带一个华为的年轻人看了一个70平方米的小两居,月租3000元钱。这个房子的缺点是采光不好、阴暗潮湿,装修也差,灯是拉线式的,用的绿色老式冰箱和木板床。那个华为的年轻人看了一眼就说,还是去看看新小区的吧。这种事情多了后,徐镜凯就慢慢不再带顾客看这种房子了。
  分类信息网站赶集网在十年前就有租房板块,创始人杨浩涌记得,最初租房的人群主要是大学毕业生和进城打工人员,白领们在二十七八岁就会买房,但随着人口增加和北京房价的快速提升,买不起房需要租房的白领变多,租房价格随之快速增长。北京房子的存量在450万到500万套之间,常住人口有2000多万。根据链家地产的数据,2012年北京租赁市场日均新增房客源比约为1:3。
  从2010年到2013年这四年,北京租房价格分别同比上涨了18%、15%、11%、13%—“一套月租4000元左右的两居室,过去几年房东每年要涨500元左右,”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负责人张旭说。
  这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就是群租房的大量出现。链家的高管熊林曾在北京大运村附近的小区曾看到一居室被隔成了6间。“关键是那个住房品质我们觉得触目惊心,”熊林说。租房的方式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包括房子本身、找房的方式,以及获得的服务。
  2011年,链家开始让此前在IBM工作的熊林挑头,做一个叫做“自如友家”的业务。自如友家的思路是,自己把房源收来先租下,通常至少签3年合同,然后进行质量较高的装修、配置品质好的家具家电,并配备维修保洁等后续服务,再以间为单位分租给年轻人。房屋整体租金的持续上涨以及分租之后产生的利润是链家这项业务的运营基础。
  为了做出品质,开始自如友家配的家居都是宜家的。每装修一套房子,再配上家具家电,要花掉几万元。而这个业务如果要做出规模,必然投资不菲。2011年5月业务启动之后的半年,自如友家通过链家地产和自己收了3000多套房。第一年,自如就采购了5000台冰箱、6000台洗衣机、2万部空调和 1.6万张床。
  在链家之前,还没有人大规模地做过这类事。“这个事情是挺好的,但是很少有企业想掏腰包。”熊林说,而且,“会发现这事儿那么琐碎、那么难,重来一遍我都不一定有勇气再做。”链家并非一家作风保守的公司,但这一次,链家董事长左晖对熊林的要求,却是“慢点、再慢点”。


  为此,熊林最初从IBM请了两位商业顾问和自己的团队一起设计这个产品,前后花了六个月,并对这一模式进行了详细估算。但由于没有装修经验,实际状况还是大大出乎熊林的意料。“供应商报价说一扇门大概要300元,因为没有经验我们就相信了,但最后发现能达到我们要求质量的门,比如隔音好的,就需要500元。”熊林说。仅是装修这一项,实际操作中比当初商业模式预估的成本就高了40%。
  在维修、保洁上也是如此。根据当时他们估计的维修成本,最初自如一年跟房主收300元的维修基金,但实际上,自如每套房子的平均维修成本是780元一年。最初,自如要求家电配送到的时间前后不能超过半小时,因为这个房子每空置一天都是损失,自如想尽可能精密地衔接上,但实际上家电企业们做不到。
  但的确如他们所料,租户更喜欢自如友家的房子。
  2011年7月,徐镜凯所在的链家门店来了一个自如管家,对链家经纪人进行培训。“培训介绍自如项目,主要是收房标准,觉得不过如此而已。”徐镜凯说。但实际上,他还是被自如的房子震惊了。那之后,他更愿意把客户往自如友家的房间里带,租客常常看过自如的房子就会当场决定要租,一个月下来能成交17到18单。
  但这个业务需要改进的细节其实很多。熊林花了很多时间去琢磨年轻人,比如,他发现很多年轻人是带着很大的行李箱入住的、日常生活中需要一面不占空间的更衣镜等。自如跟宜家提要求,但宜家并不愿意。自如就自己设计,找供应商实现。2012年9月改进过的自如友家2.0版,床下的空间被加宽,可以容纳行李箱,柜子门背后有更衣镜……
  除了前期要装修、计算是否能收回成本外,自如后续还要负责服务,比如开通400服务电话和自如管家。
  周文侠是上地东区的自如管家,分管409间自如友家房间和353个自如客。从2012年当了自如管家之后,他有时候连续一个月都没有休息日。
  “对租客来说,管家是万能的。”周文侠说,最晚接到自如客电话的是在凌晨1点半,自如客出差回来发现门锁坏了打不开,需要管家马上安排开锁师傅。而由于各种情况出现的钥匙与门锁问题,周文侠每个月都要处理十次左右,每天至少接到60多个租客电话。   这意味着员工的素质会很影响用户的感受。自如3年内人数增长到了1000多人,自如管家是人数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目前已经拥有600多位自如管家,占到全部人员的60%,但自如的招聘要求至少是大学本科毕业生,所有人熊林都要面试一次。徐镜凯也在2012年10月申请从事自如管家,现在自如管家的绩效除了收房和出房的业绩,还会考量服务满意度、库存管理质量等。
  熊林给出的健康库存标准是60天内空置的房源要小于7%,30天内需要小于5%。2011年时,自如曾经在空置率上吃过亏,当时由于年底租房需求下降,自如按照市场火热状况时收的房子在年底空置了不少。
  如今,徐镜凯手上的房子里没有一套是空置时间超过30天的。“一个是收房时注重房屋品质,好的房子更容易租。还有注重服务,客户续约率高则空置房也就会减少。”他对《第一财经周刊》说。如今他已经是上地东区的自如业务主管。
  这项业务,如果没有IT系统来管理和提升效率,很难有效运转—平均一个自如管家要负责管理60套自如品牌的房子、对接170多个自如客。自如做了一套“资产价值评估模型”。在决定是否要拿一套房源时,根据选择的区域、楼盘信息、房屋的面积、户型、装修程度等,系统大约能算出配置成本。输入房间面积、朝向、空置天数等,就会有一个“估计自如标准房价”。
  在对房屋做装修和配置时,自如的“配置流程管理”系统可以对整个过程进行监控,细致到了一台空调架子的配置记录,以减少管家、配置、保洁各个部门的信息流转时间,降低成本。现在自如从收房录入系统,到专员安排配置,进行施工,只需要花一天的时间。
  对租客端,自如在收押金时不是用现金,而是通过支付宝或网银支付,这样能保证及时更新系统上的房租状况,不会把已经订掉的房子再推荐给其他租客。租客交租金,也可以通过支付宝、微信等支付。
  需要保修、保洁时,租客除了可以拨打400服务热线,自如更希望他们在网上约保修,或者通过“自如客”App预约。对合作的维修和服务人员,自如则给他们配备小米手机2s,以便他们能随时用手机接单。此外,他们穿什么衣服、用什么工具等自如都有标准。
  “我们是在整合以前大家觉得不可能去标准化、品质能稳定的行业。”熊林说,现在已经有一小部分租客直接在自如的网上把房子订下来、不用现场带看,他希望未来这个比例能够再增加。“我们其实更希望别人把我们看成是一个互联网公司,而不是一个房产公司。”
  早期,好租的房子都早早租掉了,自如能签到的房子通常都房屋状况不好、过大或位置欠佳。但如今,渐渐有房东对它们维护房屋状况的能力放心,它们开始能拿到“以前不敢想的好房子”。
  现在自如有不到3万套房子、5万自如客。但到目前,这个业务都并非一个赚钱的业务,熊林预计要到第四年才能盈亏平衡。熊林对今年年底自如在北京房间数量订的目标是10万个房间。
  以总量计算,普通租赁和房产中介,还是影响这个市场的主流力量。但房产中介行业的混乱几乎人尽皆知。“黑中介一般都是在房屋代理领域,因为他们先把房子租下来了,话语权强,扣押金、溜门撬锁是常有的事,”链家的张旭说,“我们以前也做代理,但事儿太多、太难管了”。而中介收完佣金后,不参与后续房屋的管理,关系比较简单。
  从几年前开始,链家开始不再续约以前的老的租房代理合同。因为对于链家这样的大中介公司来说,租房并非核心业务,大概只能占其营业额的10%。而对房屋中介人来说,一套房屋买卖生意,除了要能提2.7%的中介费外,还能获得诸多其他的服务费,收益大概是租一套房的20倍上下。
  因为这些原因,以及中介要收中介费—北京通常收一个月房租,上海收1/3个月房租—在58同城、赶集这些网站上,个人房源十分抢手。58同城的房产负责人陈小华估计,58同城上3/4的个人房源都能一个星期内租出去,虽然58房产的收入都来源于经纪公司,但大部分的流量集中在个人房东,因为用户是先看个人房源,找不到才会去看中介的。有的创业公司,比如“房主儿网”,也在尝试做只有个人房源的租房网站。
  58以前的办公楼上有家中介公司,曾经有一个中介直接跑来找陈小华,问能不能给58点钱,不要把他标成中介,因为他为了避免被58这样的网站识别为中介,要不停换手机号,一个月在换号上花的钱就有上千元。
  58和赶集是租房信息最大的两个发布平台,而租房,也是它们的三大收入来源之一。陈小华称,大约每个使用58端口的房产经纪人,每月会给向58交300元来做推广。2013年年底,58同城上市后,这家公司开始酝酿做个人房源。“上市后,公司的品牌和资金储备,让我们敢去做以前不敢做的事情。”陈小华说。
  个人房源和中介房源,被分在不同的页面列出来,而且,在审核信息上,58建了一个专门打电话做个人房源审核的团队,天津有85人,北京达到了100人。
  “对于个人来说,第一痛苦的是找房源,然后是中介费。”陈小华说,买房的争执不多,因为有很多的程序,经纪人的服务有价值;但是租房是经纪人带你去看了看房子,提供了个信息而已,大家觉得花钱不值。
  58试图增加个人房源的办法,是增加房东在58发帖的意愿。“对房东来说第一位是钱,也就是空置期要尽可能短,第二是房东在出租的时候希望没有骚扰,”陈小华说,以前房东发一个帖子可能有几百个中介电话打过来抢房源,房东没办法工作,还不如直接去门店交给中介公司。
  2013年第四季度,58选郑州试点,要求个人看房源信息,如果想获得房东的电话号,需要登录,以便筛掉冒充个人房客的中介。做这个之前,58担心用户不登录、随之成交率降低。但在实际操作中58发现,用户愿意为此登录甚至注册。58希望不断累积个人房源信息,并且未来它能在个人房东的房子到期要再租时,提供快速再向外出租的服务。


  赶集也在尝试帮房东做防骚扰的服务。它们先让链家这样的中介公司推荐自己的金牌经纪人,房东在赶集的手机端上发帖后,赶集只会把信息推送给少数几个的优秀经纪人。“有的房东还是需要经纪人帮忙带看。”赶集网的杨浩涌说。
  2013年5月上线的美国在线房屋租赁中介公司Urban Compass,做法就跟传统经纪人不一样。它安排的是熟悉用户所在区域的“社区专业人士”,他们负责接待、陪看房、为用户选择房屋提出建议,以及砍价。关键在于“社区专业人士”的收入方式,是拿薪水,而非每单提取佣金,这使得他们更乐意为用户找到真正合适的房子,而不是一心想着多做几单交易。
  “中国现在还没有这样的。”链家地产的张旭说。而链家这样的公司在租房上做出改进,是为了消灭“假房源”。2012年3月,链家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承诺链家“全渠道”真房源,包括店面门头贴,房源派报,网络端口等。按照链家的介绍,2012年5月宣布“全渠道100%真房源”之后,要求1万多名经纪人对还存在的虚假房源下架;大区总监、区域经理和店长对所有房源抽查,并成立服务品质租赁部,每月从链家新录入房源中抽取2500套房源与业务电话核对。
  “因为客户逐渐对链家真房源有所了解,经过一个月的缓冲,上户量就恢复到一个月20个左右。”2007年就进入链家地产的杜洪涛说。经过将近三年的缓冲,杜洪涛觉得这次对外承诺没有给业绩带来明显的冲击。而且,真房源还能够提高交易效率。杜洪涛在发布虚假房源吸引客户时,需要给客户推荐其他房源,带看至少3至4次才能成交,周期大约为5到7天。而实行真房源之后,由于客户目标房源明确,通常带看一次之后就能够签单。58同城也正在跟链家这样的中介合作,对接系统。每个上58发帖的中介,都要选择自己究竟属于什么公司、什么门店。而这个信息一旦在链家这种公司的系统里查不到,这个中介就没有办法发帖。
  在赶集的懒人房的手机端上,租客和房东都可以写点评,可以对不满意的中介进行举报。而赶集的规则是,被举报过几次的经纪人,赶集就不会给他推租房信息了。“我感觉中介在洗牌,相对已经成熟了,越来越集中化,一些小的和不规范的中介慢慢就不太好生存了。”陈小华说。而熊林对自如以及有品质的租房市场依然看好,“大家租房要的其实不仅仅是一个住的地方,而是要过一种更好的生活。”
其他文献
即使有了2.5亿用户,Camera360的创始人徐灏仍然不敢轻易考虑赚钱的事情,因为摄影类App这个细分市场的竞争实在是太残酷了。  过去的2013年,仅国内宣布用户数过亿的摄影类App就有三款:Camera360、美图秀秀、百度魔图,前两者的移动用户数超过2亿。加入“亿级俱乐部”看起来是个很大的成就,在用户规模上已经与微博、微信这样的App处在了同一个级别上。但现实却是,摄影类App用户的商业价
期刊
“我们的目标是以最快的速度增长、增长、增长!”西班牙连锁超市公司迪亚集团的中国区CEO Fernando Gonzalez Somoza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听上去,这位去年9月刚上任的中国区新统帅的目标,和十年前迪亚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并没有什么区别。  2003年,彼时还隶属于家乐福集团的迪亚(2011年迪亚脱离家乐福独立)分别与联华超市和首联集团合资,以“迪亚天天”的品牌进入中国上海和北京,
期刊
在目前大部分组织架构体系健全的公司里,员工通常有较透明开放的上升通道,对于技术人员而言,当你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或是业务表现足够优异,你会面临一个新的职业选择:继续钻研技术,或是成为一名管理者。而目前看来,也许和国内主流的职场价值观相关,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正在向管理岗位转型。  这是完全不同的职场体验。正如ebay中国云计算团队经理许健所说,尝试去做一两年的经理,对于未来的发展总是很有帮助。因为“
期刊
2013年,当性格安静谦恭的DVD部门主管凯文·特苏哈拉(Kevin Tsujihara)成为华纳兄弟(Warner Brothers)的首席执行官时,整个好莱坞对他还并不熟悉。  特苏哈拉并不具备爱炫耀、圆滑等娱乐业常见的性格特点,他来自家庭娱乐这个日渐衰落的行业,似乎与这个以创造力为中心的行业有些格格不入。特苏哈拉几乎从来没有管理过电影或电视节目制作,尽管如此,这位低调的鸡蛋批发商的儿子还是被
期刊
这一天终于来了。  来自美国互动广告局(Interactive Advertising Bureau,以下简称IAB)的最新消息:2013年美国数字广告支出达到428亿美元,有史以来第一次超过传统电视广告。  这一创纪录的数字中有71亿美元是移动广告的贡献,较2012年翻了一倍。而全球的移动广告支出在2013年则达到了近180亿美元,连续3年以双倍以上的速度增长。  这来得比营销者预想的快得多。2
期刊
大三学生林慧蓉第一次落地美国,在芝加哥下了汽车,她看到一家麦当劳餐厅。这里后来成为她职业生涯的起点。  那是1991年,即将升任台湾一家麦当劳餐厅总经理的林慧蓉,到美国参加任职前必经的AOC课程培训。彼时,这家洋快餐连锁品牌在台湾不超过30家店,进入中国内地不到一年,大多数人还没听说过它。  林慧蓉和她的伙伴们在一个下雪的冬夜抵达美国,麦当劳总部派出了一辆大巴车和一个翻译把她们接走了。到达目的地后
期刊
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赵展圣的工作进度遇到了问题。  一直跟他保持联系的麦肯锡咨询公司突然没了动静。按照往常的情形,麦肯锡负责项目对接的人员表现得比赵展圣还着急,一天一封邮件催促他提供各类项目材料。现在项目即将步入关键的第二阶段,赵展圣已经有一周没有收到来自麦肯锡的邮件了。  这真是一个怪现象,在双方合作的历史上很少碰到。  这家在行业里排名靠前的民营公司,跟麦肯锡的合作已经长达10年,成功合作的政
期刊
从4月18日到9月28日,美国波普艺术之父安迪·沃霍尔的作品将会被放置在意大利罗马基金会博物馆的奇波拉宫中。  展览陈列了包括壮观的《最后的晚餐》、《玛丽莲·梦露》在内的150件出自安迪·沃霍尔之手的绘画、摄影和雕塑作品,其中部分展品来自于罗马基金会的收藏。  沃霍尔作品的内容常常与美国社会的消费主义、商业主义和名人崇拜紧密相连。他曾给艺术家下过一个定义—能把某样东西做得很好的任何人都可以叫“艺术
期刊
每个周六的下午,王润民都在望京六佰本商业中心南区二楼度过,下午两点至四点是7岁的儿子在能动英语的语言培训,四点半至六点则转移到对面的聂卫平围棋教室。除了孩子在学校报的乐器、篮球兴趣课,王润民觉得偏“静”又侧重思维训练的中国传统围棋是个不错的选择。  他最初了解下来,市面上的围棋培训主要以中国棋院、或各种围棋道场这类以专业段位、竞技比赛的培训为主,并不适合让孩子当做爱好去学习。唯一进入视野的是一家强
期刊
一位没有半点航天经验的工程师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启动一个看起来有希望成功的登月项目?以色列工程师亚里夫·巴什(Yariv Bash)花了一个月。  “那是2010年11月,我去朋友家里参加工作坊,大家随便谈自己想做的事。我说自己想发射东西到太空,他们说为什么不参加Google Lunar X Przie?”已经是以色列非盈利组织SpaceIL创始人巴什对《第一财经周刊》回忆说,他已经在本月初筹得36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