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充满韵味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qiang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名教师永远追求的目标。一堂有效的古典诗歌鉴赏课,必须要充满古典的韵味,充满无限的情趣,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提高课堂的效率。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从创设情景、激情朗读、以歌入诗等几个方面探索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实施自己的教学目标,实践自己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创设情境;有效性;诵读;诗歌韵味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7-0118
  如何提高语文古典诗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笔者一直以来都在探索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只有不断地提高教学艺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探究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近年来,古典诗歌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个别教师在课堂上或者以琐屑的讲解为主;或者是学生缺乏理解、缺乏感悟地死记硬背,使得本应充满灵性的课堂变得枯燥无味,这严重损害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热情。我们知道,古典诗歌闪耀着情感的智慧和审美的光辉,对滋润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摸索中,发现一堂有效的古典诗歌鉴赏课,必须要充满古典的韵味、充满无限的情趣,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提高课堂的效率。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组织课堂:
  一、创设情境,轻松导入课堂
  情境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轻松导入课堂,是我们每位教师都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我们要激发学生独立的、探索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又是跟活生生的情绪有机地联系着的。好的情绪使学生精神振奋,反之则会抑制他们的智力活动。”在教学中,语文教师适当地创设情境,往往能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 图片展示,引人入胜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揭示了诗与画之间的相互联系。教师讲授古典诗歌时,借助图画可以再现教学情境,可以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在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能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笔者在教学杜甫的《春望》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系列关于战争的图片,图片中有破败的房屋,有凋零的风景,有荒无人烟的村庄,有的是饥寒交迫的人们。通过这些图片,让学生深入理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景象,体会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艰难,更能明白诗人“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苦楚。
  2. 播放音乐,渲染氛围
  音乐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心灵、渲染情境。在课前或朗读时播些一些与诗歌情境相符的音乐,能够渲染、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更快地融入到课堂当中。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歌时,笔者配上班得瑞的《静静的雪》这首曲子,进行范读。音乐的节奏缓慢低沉,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特别是读到“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时,音乐最易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使学生体味连年穷兵黩武给社稷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使学生受到爱国爱民的思想教育,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爱国爱民、恤老怜弱的思想感情。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创设一个好的情境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古代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二、激情朗读,使课堂书声琅琅
  读,是语文课堂上最重要的一环。一堂有效的诗歌阅读课,离不开朗读,只有书声琅琅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特别是在古典诗歌的课堂教学上,朗读尤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可见“读”在古典诗歌教学中的作用,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必须要重视读。
  诗歌的节奏、韵律要靠读来感受,诗歌所蕴藉的感情内涵也靠读来体会。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建构起有效的阅读模式,让学生爱读、乐读、达成师生共读。在教学诗词时,每篇课文一般进行“四读”:初读——熟悉作品→熟读——整体感悟作品→品读——鉴赏作品→诵读——背诵作品、熟读成诵。笔者在讲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是这样把握朗读的:
  初读:先让学生自由快速地朗读诗歌,要求划出生字,自己感悟诗歌的停顿,接着教师进行范读,让学生把握诗歌的停顿,然后学生齐读诗歌。如“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等句的停顿。
  熟读:先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认真听,了解本诗歌的节奏,情感表达,然后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整体感悟作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此时,诗人的境况、诗人的心情都需反复朗读才能体会得到。
  品读: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美、韵律美、情感美。像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是如何体现诗人博大的胸怀的?在经历了无数的艰难之后,为什么诗人想到的还是“大庇天下寒士”?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通过品读去讨论、探究。
  诵读:就是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领会诗歌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背诵作品,熟读成诵,最好是当堂背诵。在课堂上,经过反复诵读,很多学生基本能背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熟能生巧,学生只有反复地练习,才能真正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读,不仅是自己的领悟所必需;读,也是感染他人、产生共鸣之所需。所以对诗歌不仅要求朗读,还要能朗诵,读出感情和读出韵味。
  古诗音韵和谐,平仄错落,琅琅上口。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感悟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古典诗歌的教学必须贯彻新的教育理念。我们要教给学生的是学习古典诗词的方法和能力;我们要带领学生学的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古典诗歌的阅读教学,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领悟诗歌的意境,接受传统文化的陶冶和熏陶,从而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静萍.创设情境 以美激趣[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4(8).
  [2] 张惠志.古诗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26).
  [3] 易红辉.中学古诗词课堂教学环节探讨[J]. 柳州师专学报, 2006(9).
其他文献
我们老师在语文教学时,要注意教学目标的确定,它直接导致了课堂效率的低下,我个人认为从如下四点可以看出目标的确定非常重要。  一、目标要求过高或过低  目标要求过高,脱离学生实际,导致大部分学生对目标内容茫然不知所措,加重学生思想负担,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目标要求过低,所教内容学生低年级已经理解并掌握,到了九年级教师还要不断训练要求,学生强打精神,磨来磨去,教学效益低,更重要的是磨灭
摘 要:数学课要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要面对和解决实际问题与日常生活问题,将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入进活动过程,以形成学生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习惯,培养他们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兴趣。把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中,形成学生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习惯,培养他们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兴趣,让学生知道生活离不开数学。  关键词:数学 课堂;兴趣培养  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构
主题班会指班委会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围绕一个专题或班上出现的问题组织的教育活动。开好主题班会是教育全班学生的有效活动,是促进班风形成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成功的班会可以促进班级成员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的高度一致,使外部纪律约束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从而形成一个人健康、活泼、和谐、民主、奋进的班集体。  因此,每个班主任都应该对班会的组织予以高度重视,都必须学会设计和组织主题班会,并善于运用这一形式实现班
摘要:本文分析了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对酒店管理专业建设进行了探讨,给出了酒店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建设;教学改革  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经过六年的建设,在专业和实训场地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对课程体系及教学改革的探索也初见成效。但是相较于旅游专科学校或其他先进教育的同类专业,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了配合学院升级为全国一流技师学院,酒店管理专
摘要:如何使新生以较快的速度适应高中英语学习是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对高一新生在不同阶段开展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探究了问卷调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学情;问卷调查;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7-0046  高一新生在经过紧张的角逐后进入高中,他们发现高中新课程相比初中教材知识量增大,理论
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英语教学中,要综合运用听、说、写能力,在进一步提高听、说、写能力的同时,侧重培养阅读能力。通过阅读,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语言知识,增加了词汇量和了解了英语国家的社会及文化等,交际时就不会因为知识或词汇的贫乏而言不达意,写作时才能语言地道,内容丰富。学生只有掌握了阅读技巧才能提高阅读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从几个方面谈谈英语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的几
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的,没有相同的两个个体,但事物又是有一定联系,按照其固有的规律向前发展的。所以,运用比较能够找出事物之间的相同或差异,并在差异和联系中摸索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或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说明比较历来就是认识客观事物的有效方法。实践中也证明,比较法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既是教师的一种教法,也是学生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音乐教育取得了累累硕果,这一点是值得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感到欣慰和高兴的事,但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还有着与改革开放30年辉煌不相匹配的地方。针对这些不足,我充分利用教育实习的机会,结合自己的专业以及对音乐教育事业的热爱,分析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应的对策,对于推进实施新课程标准,弘扬、传承本地区音乐文化,探究小学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希望本
摘要: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原动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民族,可以从中华文明的发展轨迹看到这一点,也可以从社会主义中国的迅速发展肯定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虽是如此,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我国现在总体科技水平比起发达国家确是有差距。所以,需要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精神。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笔者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因为教师教育的创新才有学生的创新,才有民族的创新,才有国家的进步。
摘要:英语写作是学生英语综合水平最真实的反映,它既能体现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又能表现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随着英语写作在英语中考中的比例提升,我们对其关注度也随之增长。近年来,我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如何有效开展写作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浅析;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一、落实写作基本功的教与学   语言的听、说、读、写是统一的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英语教学中的作文是一多层次的概念,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