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码头”今安在

来源 :走向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btbtb55182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大码头”之一的北京,有郭德纲的德云社在那儿苦苦撑着一片天地。新“码头”上海,一夜间冒出个周立波,以海派清口把个上海滩搅得个热热闹闹。那么,作为有着优良曲艺传统的济南呢?精神和物质都已富裕起来的济南人,是多么期望重振“三大码头”的雄风,让这座城市再一次充溢着欢乐和笑声啊。
  
  过去的时光总是让人怀念。这倒不是说过去生活有多么美好,人们的幸福指数有多高。小时候最快乐的事儿,莫过于跟着大人到新市场、大观园去听一段三分钱五分钱的曲艺节目。在那甲乙双方一捧一逗之间,在那月牙铜板敲出的“当里个当,当里个当”的节奏间,快乐、欢笑就会油然而生。快乐总是记忆深久的,欢笑总是难以忘怀的。
  900年曲艺历史,把济南打造成了享誉中华的“三大码头”之一。在济南,享受曲艺是市民“一件很够味的乐事”。
  济南这座城市很值得人们去热爱她、追忆她,不仅因了她独特的生态景观,不仅因了她悠久的历史文化,也不仅因了她宽厚、包容的阔达胸怀,更是因了这座城市从古便带给了生活在这儿的人们难以忘却的欢快和笑声。我们的老祖宗往往是用快乐、欢笑对付漫漫人生的,尽管过去的年代无论精神还是物质都是贫瘠的、匮乏的。曲艺,正是济南这座城市和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得以永葆快乐、欢笑的滋养剂和催生剂。
  济南素有“曲山艺海”之称。济南人更应当感谢清末的刘鹗,他用一部章回体的《老残游记》,把个济南号称“曲山艺海”的盛况描绘得淋漓尽致。黑妞、白妞这两位“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的姑娘,把济南梨花大鼓艺术推到了高峰。刘鹗对自己的描写也十分满意,他在自评中写道:“王小玉说书,为声色绝调;百炼生著书,为文章绝调。”白妞王小玉“楚楚可怜,歌至兴酣,则又神采动人,不少羞涩”的演唱风格受到了人们的高度赞扬。因而,白妞、黑妞也被誉为了“红妆柳敬亭”。
  民国以后,济南曲艺更加繁荣昌盛。上世纪20年代相声传入济南。当时在济南较有名气的相声前辈,是撂地于大观园的来福如;而在济南说相声最早的则是1933年12月30日去世的崔金霖。来福如长女来小如是济南最早的女相声艺人,也是全国最早的女相声艺人之一。那时的济南曲坛,南词北曲荟萃,高手名家云集。作为曲艺表演场所的书茶馆,多集中于城西繁华热闹的商埠区,如新市场、大观园、劝业场以及趵突泉等处。1921年,仅新市场内就有戏院剧场4处,茶园茶社茶棚多达20余家。进入30年代,“青莲阁”成为热火的曲艺演出场所,外地曲艺名家纷纷来济南献艺。有京、津名家罗荣寿、李寿增、刘宝瑞、郭全宝等。1943年9月,由孙少林等人创办“晨光茶社”。当时晨光的演员主要有:孙少林、王凤山、袁佩楼、张春奎、李伯祥、孙少臣、赵文启、赵振铎等。这其中好多人都成了日后中国曲坛上的知名大家。
  历史上各种曲艺门类大都曾经荟萃泉城,一大批土生土长的优秀曲艺品种都曾以精湛的表演技艺、浓厚的地域特色享誉海内外。到了近代,有一种说法,叫“北京拜师,天津练艺,济南踢门槛”。还有一种说法,叫“南张北侯中少林”,是说南方有相声大家张永熙,北京有相声大师侯宝林,中间济南有相声名家孙少林。自此,济南也就多了一个光荣称号,和北京、天津并称“三大码头”。
  民国时人倪锡英在1936年写的一本叫做《济南》的书里,这样描绘济南人的文娱生活:“在济南城区一带,民间最普遍的娱乐,便是听大鼓书,因此在热闹的大街上随处都有大鼓书场。市民在工作之暇,便去听书。那些唱书的全是年轻女子,听书的一边喝着香茗,听那鼓词高亢的音调在耳边转,是很够味儿的一件乐事。”
  越是辉煌过的,越是经不起没落。顺应时代发展而做出必要改革已刻不容缓。如此,曲艺不死!“三大码头”才会再创辉煌!
  快乐总是记忆深久的,欢笑总是难以忘怀的。这其实说的是怀旧。高科技、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往往容不得人们留恋以往。但欢快的笑声,却又一直是现代人孜孜以求的永恒主题。于是,“三大码头”的话题,就被听腻了段子、发腻了短信、看腻了肥皂剧的济南人重新提起。
  “三大码头”之一的北京,有郭德纲的德云社在那儿苦苦撑着一片天地。新“码头”上海,一夜间冒出个周立波,以海派清口把个上海滩搅得个热热闹闹。那么,作为有着优良曲艺传统的济南呢?精神和物质都已富裕起来的济南人,是多么期望重振“三大码头”的雄风,让这座城市再一次充溢着欢乐和笑声啊。于是,这座城市的决策者,下决心投巨资举办了国际幽默艺术周;孙少林的后人恢复了“晨光茶社”的公益演出;曲艺团辟出了“茗曲阁”作为演出场地;刚刚扩建的大明湖景区也雄心勃勃地要重开“明湖居”。……
  这一切努力,绝非徒劳。
  然而,曲艺,从总体上讲,还是不争气地、病恹恹地日薄西山了!新的曲艺节目始终形不成气候,老掉牙的陈糠烂谷子依然在台上“自娱自乐”,年轻演员的表演远不如在婚礼主持上来得潇洒自如,老一辈艺术家自叹青黄不接只好企盼跻身濒临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油嘴滑舌加上庸俗低级的伦理调侃,演出场所里寥寥可数打着瞌睡的观众,“三大码头”的辉煌也只能在报刊“往事”栏目里闪着一丝光亮。…
  时代发展了,而自身没发展是曲艺式微的根本原因。在一个追求声色犬马、感官刺激的社会大环境中,这门朴素的艺术显得不合时宜:它没有音乐的悦耳动听,没有电影电视的热闹好看,没有K歌的互动参与,如果再缺乏思想的高度、智慧的闪光、营销形式的提升、传播手段的革新,遭到观众和市场的冷淡几乎是必然的。
  另外,理论的贫困使得现代曲艺的发展如同盲人骑瞎马,始终走不出危险的死胡同;表演形式的简陋和落伍,满足不了现代观众的欣赏口味;创作队伍的日益萎缩,使得作品的创作举步维艰;职业素质的不振,难以博得现代社会的青睐;幽默精神的缺失,导致和其他艺术门类相形见绌。
  顺应时代发展和观众欣赏水平日益提高而做出必要改革已刻不容缓!
  如此,曲艺不死!“三大码头”才会再创辉煌!
  
  The Quyi history of 900 years makes Jinan become one of three well-known wharves in China. Enjoying Quyi is “quite a pleasure” for citizens in Jinan.
  Jinan has had the reputation of “Sea of Quyi” for a long time. Jinan Quyi became more thriving and prosperous after Republican Period. Cross talk was introduced into Jinan in 1920s. Cross talk predecessor who enjoyed a relatively good reputation was Lai Furu living in Grand View Garden; while Lai Xiaoru, the eldest daughter of Lai Furu, was the earliest woman cross talk artist in Jinan and she was also one of the earliest women cross talk artists in China. At that time, South Ci and north Qu gathered together in Jinan Qu circle, so were masters and experts.
  Pleasure always lasts long in memory and laughter is always hard to forget, which actually means nostalgia. Modern life with high technology and fast tempo always makes it impossible for people to yearn for the past. But cheerful laughter has always been the eternal theme assiduously sought by modern people. So the topic of “three wharves” is mentioned again by Jinan people who are fed up with joke, short message and soap opera.
  In Beijing, one of “three wharves”, Guo Degang’s Deyun Xiangsheng Group is struggling hard there. In “New Wharf”—Shanghai, Zhou Libo emerges overnight and makes Shanghai Tan lively with Shanghai School Qing Mouth. Then what about Jinan with excellent Quyi tradition? Jinan people whose spirit and material have been better off desperately wish to revive power and prestige of “three wharves” and to let this city full of pleasure and laughter again. The mirror is broken but the lens is still alive! So decision makers of this city decided to invest significant capital to hold international humor art week; posterity of Sun Shaolin resumed public interest show of “morning tea house”; Quyi group made “Ming Qu Pavilion ” as venue; recently extended Daming lake scenic area is ambitious to reopen ” Minghu House”……
其他文献
全运会这场狂欢让济南这个夹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二线城市名声大噪——它经受了各方面的考验玉成了中国迄今最成功的届全运会。  经受了全运会淬炼的古老济南,有了空前的底气,变得自信而充满活力。正像古希腊所倡导的运动理念样,她有了“健美的身体和完善的心灵 。  同时,此前几乎所有描写济南的文人墨客都认为济南是个传统 中庸的城市,内敛而保守,是“齐风鲁韵”的典型代表。  但是,儒家思想的“中庸”不是保守,
期刊
成功举办届全运会,对举办地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都会形成巨大的推动力。第十届全运会举办城市南京,其城市化进程至少加快了20年。而“后奥运时代”的北京,一年来在城市规划建设、场馆赛后利用,城市管理服务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正极大地吸收和发挥着这些奥运遗产的能量。那么,十运后的济南,将进入怎样的”后全运”时代?    楼市新版图    全运会的举办,促使济南的城市地位提高,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前景
期刊
礼拜六下午,带上一本杂志,坐在F1 Coffee二楼靠窗的位子,太阳晒得暖烘烘的,一抬头,窗外历山路上的法国梧桐让人心情很好。这家咖啡馆从经理到主厨再到吧台人员都很年轻,或许正因为如此,不同于其他咖啡厅里昏暗的灯光、低缓的音乐,这里看起来明亮而轻快。不忙的时候和他们聊聊天,或者坐在钢琴前活动活动手指,很容易让人有种生活在别处的感觉,如此惬意而美好。  更特别的是,这家咖啡馆的每一位服务人员都印有名
期刊
上海新天地是一个具有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的都市旅游景点。它是以上海独特的石库门建筑旧区为基础改造成的集餐饮 商业娱乐 文化于体的休闲步行街。以中西融合新旧结合为基调,将上海传统的石库门里弄与充满现代感的新建筑融为体。  上海新天地这样的旧城改造,既能讨得政府和市民欢心,又能带米切实的商业利益。一时之间,全国各地城市纷纷仿照上海新天地进行旧城改造,建设 片新的天地。于足,杭州的西湖边建起了新天地,
期刊
早在2002年,历城就把整个区域划分为东部产业带、洪楼商贸中心区 南部生态经济区三大板块,提出了“一带两区2的发展布局。  按照这布局,经过多年努力,历城临港开发区唐台新区、彩石片区,洪楼城区,南部山区等片区快速发展,“一带两区”的发展布局需要进一步深化细化和优化。  为此,2009年年初,历城区委、区政府按照全市总体规划关于历城19个片区的功能定位,把“一带两区”细分为二环东路隆起带洪楼商贸区
期刊
最近,“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似乎引发了特别多的讨论。广大职场人对此观点到底持怎样的态度7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一些女大学生为逃避就业选择了把自己嫁掉。那么到底有多少女性支持这个观点?大家对“嫁得好”的理解是什么呢?男性又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现实生活压力是否让职场女性对“全职太太”充满了艳羡/关注职场人生存和发展,智联招聘(www,zhaopin_com)推出了特别调查。在为期两周的调查中,共有500
期刊
石泉  创意店主    品味:以前有过圣诞节的习惯么’有,和朋友一起吃饭。  品味:今年圣诞节打算怎么度过,可能就不过了,毕竟不是中国人的节日。圈能用几个关键词来描述一下圣诞节么?平安夜、圣诞礼物、生意、促销  品味:许个什么样的圣诞愿望?回一趟老家,生意兴隆。  品味:最希望收到什么圣诞礼物7一台数码相机。    朱训壮  记者    品味:以前有过圣诞节的习惯么?上一次过圣诞节是大学时候,工作
期刊
璀璨的灯火、曼妙的音乐、欢乐的人群……圣诞是一年中最欢乐、祥和、充满爱的时刻。随着这个节日在济南的普及,济南人也越来越重视圣诞晚宴。    贵和皇冠假日酒店每年传统的梦幻圣诞盛大自助晚宴是我们推荐的不二选择。种类繁多的圣诞甜点、海鲜、烤肉、时蔬、色拉呈现出最丰盛的圣诞节自助餐,期间还穿插着乐队表演、互动游戏、幸运抽奖,让您在享受奢华大餐的同时。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  ,  系列大餐在保证传统西餐
期刊
1 你经常出去吃饭么?  A 经常→2  B 不经常→3  2 你常去中餐厅或者西餐厅吃饭?  A 中餐厅→5  B 西餐厅→7  3 你会做饭么?  A 会→6  B 不会→4  4 周末你更愿意呆在家里随便吃点儿,还是和朋友一起出去吃?  A 呆在家→6  B 和朋友一起→5  5 你介不介意餐厅的环境有些熙攘?  A 介意→7  B 不介意→8  6 你能不能吃辣?  A 能→9  B 不能
期刊
印象中,澳门一直是 个精致到可以让人感到温暖的城市。她不似香港那样时尚光鲜,不似台湾那般被侯孝贤形容为悲情。澳]那样小,在中国版图上只占据一隅然而就是这小小的一隅,我们当然也必须让她回到母亲的怀抱。于是,被葡萄牙殖民统治400多年后,她终于还是回来了。Macau也终被字正腔圆的 澳门所取代。来写澳门,我不想也不能将她单作为 座城来写,因为她有着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情怀。亚欧风情的完美结合充斥在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