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实践与效果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h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社区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的具体措施和效果。 方法 对本区1 500名居民归入慢性病规范化管理项目中,进行人群分类,通过控制血压和体重、改善生活方式等慢性病规范化管理措施,并对其进行综合性归纳总结,评价其管理前后的效果。 结果 实行规范化管理前后,体重无明显变化,血压控制情况有了明显提高。 结论 通过实行社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高血压等慢性病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应得到大力推广。
  [关键词] 社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197.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4-148-02
  慢性病已成为如今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而慢性病的社区规范化管理是针对慢性病采取综合防治管理等措施,以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的一种健康的工作方式,是医学上防治慢性病的主要工作措施之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归入该项目的1 500名居民。男932例,高血压病189例,年龄19~84岁,平均(47.33±4.22)岁;女568例,高血压病111例,年龄21~82岁,平均(48.35±4.34)岁。
  1.2?方法
  (1)收集居民个人信息,录入本项目管理系统,自动筛选并将人群分为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慢性病患者3个群体,其中有高血压300例,低危组有8例,中危组有81例,高危组有211例;体重超标者429例,单纯超重者243例,肥胖者186例。(2)将人群分类后,进一步收集各人群中每个个体平素身体情况、烟酒史、家族病史等各种信息,通过系统自动生成每个人的健康评估报告,全面评估其健康状况,分析各种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并制定个体化行为干预和疾病规范化管理方案。(3)规范化管理措施:进行健康教育(如举办健康讲座、黑板报等实行认知干预)、营养干预、运动指导、服药指导和血压监测等。(4)定期随访1年,了解规范化管理措施的情况,以及记录和评价规范化管理的效果。
  对居民进行2次血压测量,结果录入项目系统,自动筛选收缩压>140 mm Hg,舒张压>90 mm Hg为高血压患者,再根据血压情况和存在的临床情况将高血压分层(低危、中危、高危)。为居民测量体重和身高,系统自动筛BMI 24.0~27.9 kg/m2为超重,BMI≥28 kg/m2为肥胖,进入体重管理项目,期间给予饮食干预和运动指导。1年后,BMI从超重转成正常或者肥胖转成超重视为有效,BMI不变或者从超重转成肥胖视为无效。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10.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管理前后体重变化
  管理前人群的体重超标率为16.2%,经过1年的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后,实验人群的体重超标率为1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2,P>0.05)。见表1。
  表1??管理前后体重变化
  2.2?管理前后高血压的控制情况
  管理前人群中血压控制率为35.00%,经过1年的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后,实验人群的血压控制率为7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62,P<0.05)。见表2。
  表2??管理前后高血压的控制情况的比较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卫生条件、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慢性病已改变人类疾病谱而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1-2]。在社区对慢性病实施规范化管理,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良好途径,能有效地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3]。鉴于慢性病的病因与致病机制非常复杂,个体差异非常大,而且致病危险因素与社会、心理和生理等密切相关,所以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必须是因人而异的[4]。为了尽可能减少社会家庭因素对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影响,应当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有效的规范化管理[5-6]。
  人们的饮食结构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加上现代忙碌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缺乏适当的运动,超重和肥胖越来越成为困扰很多人的问题[7]。通过对243例体重超重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干预前后体重无明显差异,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管理措施不当,工作没到位;(2)管理对象依从性不高,体重超标没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3)统计处理不当,没能按照对象的实际体重进行统计处理,可能会导致管
  理前后体重无明显变化。应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对管理对象饮食和运动的干预,规定适当的体力运动,限制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减少肥胖的高危因素。
  通过慢性病社区规范化管理,300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比管理前有明显提高,说明高血压患者通过慢性病社区规范化管理,对疾病的认知有所提高,服药得到了科学的指导,不良的生活习惯在相应的管理下得到了改善,从而使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减少了并发症的出现。
  结果证明,慢性病社区规范化管理能提高居民对慢性病的认识,提高他们的依从性,改善不良的行为习惯,使科学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方式得以推广,提高社区居民的保健意识与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力生,王文,姚崇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基层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9,17(12):24-25.
  [2] 姚公元,黄小平.深圳社区慢性病防治队伍现状及建设对策的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3):1992.
  [3] 潘雪风,刘宇婷,杜亚平.杭州市浙大御跸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技术阶段性效果评价[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11):39-41.
  [4] 陆蓉蓉,吴毅.慢性病社区康复的适宜技术与规范化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11):1052-1055.
  [5] 周平南,洪淇,匡培清,等.江阴市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效果分析[J].内科,2010,5(4):387-389.
  [6] 杨雪琴,刘洁,董泽涛,等.社区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实践[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5):134-135.
  [7] 洪淇.江阴市农村社区慢性病管理新模式实践与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7):122-123.
  (收稿日期:2012-05-07)
其他文献
VD对于肉禽的钙、磷代谢,骨骼形成有重要作用,其中VD3是家禽体内存在的主要形式,当光照不足、日粮添加不足及疾病状态都会导致VD缺乏,从而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与骨化障碍等病
本文以一起父母代肉种鸡产蛋期发生传染性鼻炎为案例,详细描述该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并就治疗本病的方法、控制措施做详细介绍,同时对该病成功诊
通过分析IPQAM的技术特点,针对不同的组网类型和用户具体要求,对比分析不同环境下组网设计思路,提出具体满足互动点播要求的组网方案。
[摘要]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围产期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7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异常发生率为21.05%,餐后2 h血糖异常发生率为7.89%;对照组空腹血糖异常发生率为47.37%,餐后2 h血糖异常发生率为28.95%,观察组空腹血糖和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2年8月~2010年8月收治的186例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术式的术后残
在1550全光网络中进行IPQAM插入,存在着调试困难和稳定性不可控的缺陷。随着1550直调发射机技术的进步,采用1550直调发射机,以射频混合方式进行IPQAM插入是优选方案。
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趋于严格,网络大电影的拐点已经到来。环境变了,良心作品才能赢得未来的口碑和市场。若还想凭着“擦边球”“蹭IP”等小伎俩躺着赚钱,只怕会让自己的路越走越
大数据时代下广播电视的发展和广电节目受众群体日益庞大,新闻和综艺类节目的数量极速增加,使得媒体资产再利用也越来越频繁。在传统媒体资产管理方式下,查找一段影像资料可
如今食品安全中的鸡类养殖出现了一些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良好的解决才能有效发展食品安全,文中探讨生态放养鸡的疫病防治和饲养管理。
按照T-SOD、CAT、GSH-Px、MDA试剂盒要求,分别测定淫羊藿多糖和刺五加多糖对肉鸡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