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田湾

来源 :世界华文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_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奔腾的河水流到田湾,河面一下开阔起来,河水也变得舒缓平坦了,一阵风吹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远处,有几只野鸭从河心飞起,扑腾到半空甩下来一片水珠。
  岸上是一大片荒滩,滩里灌木交错,杂草丛生,不时地,有一、两只野兔从灌木中窜出,闹出一阵响动后,便一溜烟跑进了另一处草丛。
  每年到了夏天,都有人在田湾垂钓,还有人打野鸭子。
  冬天来了,茂密的草丛干枯了,就有人到荒滩捕猎野兔。
  千百年来,河水缓缓平静地流淌着。
  日出日落,田湾一直是那样安然悠闲。
  岁月走进公元1935年,田湾轰轰烈烈了一回。
  当年,北上抗日的红军风尘仆仆来到田湾。为了掩护红军主力从安顺场强渡大渡河,红一军团某部驻扎在大树堡,组织起二千多民工造船扎筏大造声势,以迷惑敌人要攻打富林,过河一路而上直逼成都。田湾紧邻战场,一时枪炮轰响、烟尘弥漫,河中浪花飞溅,岸上杀声震天。连着几天,枪声呼啸,炮火不绝,直到红军主力顺利渡河,一切才平静下来。
  渐渐,田湾回归到了过去。随着四季的交替,时间冲刷去了曾经的悲壮,田湾似乎被人们遗忘了。
  好多年又过去了。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
  那是1982年初夏的一个傍晚。夕阳最后一抹余晖落在田湾,水面上一团红霞在晚风中飘动,荒滩的灌木、草丛中盛开着一束一团小朵的野花,在红红的夕阳下鲜艳夺目。一个外地客商或许受到了感染,不觉间走到了这里,他要过河到对岸的县城去。到了河边,他这才发现河里没有船,四周是那样安静,只有淡淡的流水伴着几只野鸭的打闹。好在岸边还有一个人,在不远处悠闲地垂钓。客商走上前问路,才得知去到县城,要从田湾上游一座桥过河,路程有十多里哩。
  晚霞退去了,群山、河流、田湾慢慢沉入夜色里。
  客商离开田湾时,不由感叹!有一条渡船,进县城多省事。
  外地人一句感叹,由此改变了田湾。几个月后,河里有了一条木船,木船是个人投资打造的,渡河船票一人一元。
  田湾成了渡口。田湾热闹起来!
  每天进县城赶集办事的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来到渡口,不少人要排队等候上船。于是,田湾搭起了一座茶棚,卖大碗茶,一元钱一碗。还盖起几间板房开了一家饭店,卖自家酿造的白酒,猪头肉和炒花生是主打菜,当然遇上要讲点豪气的客人,也能弄上几盘小炒。
  人们在县城跑上大半天办完事来到渡口,一时感到口干舌燥,浑身也有些困乏了,便打住了脚步,先歇上一阵,这才上船过河。到茶棚喝茶的大多是女人们,而走进饭店的几乎是大老爷们。
  女人们在茶棚坐不来,连着两大碗茶喝下肚,顿感遍身凉爽舒坦。看看还有一抹太阳挂在天边,赶快家长里短闲扯一阵。张二婶说王二麻子会弄哩,一窝母猪下了16头崽儿。王四娘说丁家婆媳为一碗荷包蛋吵了大半夜,闹得左右邻舍都没睡好觉。胖大姑眨巴着双眼,有些神秘地说:秀云幺妹子不知羞,还没过门就挺着大肚子四处招摇哩……你一句,她一语,说着天就暗下来,突然有人咋呼起来!该回家了。女人们猛然想起:圈里的猪怕是饿得在拱槽了,院子里的一群鸡怕是满坝子窜哩,一家老小也早就等着烧锅做饭……一个个赶快起身上船,急急忙忙往家里赶去。
  男人们三、五个围一桌,要上一盘猪头肉,一大堆炒花生,一海碗老白干轮着圈子喝,一边吃着喝着一边天南地北海吹神侃。全球气候变暖了,猪价又要上涨了,某某高官被抓了,泰国人妖比仙女还漂亮,有个大老板找了十几个女人……他们不着急赶回家,他们都是一家之主,他们腰包里都装着几百甚至上千元。
  远处,是苍翠起伏的群山,山边还残留着一团红云,天空中升起来几颗忽明忽暗的星星。近处,是一大片绿油油的稻田,在晚风吹拂下掀起层层波浪,掩隐在翠竹树林中的农舍透出星星点点的亮光,撒在暮色渐浓的山野间,河边草丛里的蛙鸣一阵阵地传过来。
  看着眼前的景象,大老爷们吃得更加痴迷,喝得更加陶醉,谈笑得更加豪迈自在。
  天完全黑下来,在店主和船家的催促下,他们才不太情愿地上船渡河,踏入了一团夜色里。
  一个外地人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使宁静的田湾成了渡口。成了渡口的田湾,虽然打破了往日的那份安然,而在热闹了十年的渡口,却令人有几分对田湾的向往。
  十年间,经济发展起来,当地财政壮大了。终于,在1992年春节过后,投资一千万元的田湾大桥开工修建。
  大桥整整修了一年。
  挖沙采石,茂密的灌木,葱绿的草丛,好看的小花,自在的野兔从那一大片荒滩里消失了。打桩建桥,木船拉走了,茶棚、饭店撤掉了,野鸭飞走了,青蛙不知去向,平缓的河面波浪起伏,田湾的一切都远去了……
  大桥建好了。
  雄伟气派的田湾大桥,把两岸连通起来。桥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极大地方便了往返于县城办事的百性。
  往日的渡口,由于有了大桥,走入新的繁华。但是,到了每天傍晚,总会有一些上了年岁的人,长时间站在大桥桥头,望着桥下回忆起昨天的田湾,流露出一种说不明道不清的追思和怀念。
  甚至,还有人说:桥头应该立一座红军纪念碑。
其他文献
我8岁的时候,正是农业学大寨如火如荼的岁月,由于我家是劳弱户,像碧水一样亲善的乡亲们照顾我家养了生产队的一条耕牛,每天记10个工分。牛是个儿很大的牯牛,外表很威严,性情却很温顺,一身橙黄的细毛,通体油光闪亮,俨然披了一匹锦缎。我是个淘气的家伙,于是放牛就成为我的最爱。  老家在笋河边上,河边有竹林,竹林外有荒滩,荒滩上长满草。牛知道这个所在,解开牛绳,牛尾巴一甩一甩的,欢快地自己去了。我在后面磨蹭
期刊
还是觉得三十年代的旗袍最能体现女子婉约的风韵。细雨朦胧中绸伞之下的淑女踏着青石铺就的石子路深一脚浅一脚的走来,玲珑小巧的身子好似一幅不永不褪色的仕女画。宛如华灯初上的苏堤,最明艳的是绸女的眼眸,最明艳的是才子的唱挽。 喜欢旗袍源自一个不老的神话。还在青春萌芽时节, 戴望舒的雨巷像清冽的风把骨子里的那一点柔情深深的抓住了,这一抓就是数十年,就这样与雨解下了不解之缘,许是前生真的和雨有宿缘 ,心事也如
期刊
眼前一片金灿灿的油菜花,这样的花海在城市里是见不到的,油菜花是有香味的,浓浓的香味不时地在鼻子里钻。我站在花海里,想起了从前看花的日子,有个女孩陪着我,跟梦里的画面一样唯美。如今,只剩下我一个人来看花了,来寻找当年我们留在这里的影子。  我在想,我来这里的时候,是否她已经来过了,把我们留在这里的影子重新打捞走了。分开了,不可能在一起了。从前的一切不再,笑容也不再了。记忆要是能退回去该多好啊!我们又
期刊
快吃早饭了,小星星就是赖着不起床。  爷爷接着喊:“小星星,爷爷的乖孙子,起来吃早饭啦!”  爷爷走了过来,小星星“嗡,嗡” 地犟着就是不起来。  “乖,今天怎么啦?等会背你去夏爷爷家去逮喵咪。”  小星星最喜欢夏爷爷家的那个小花猫了,夏爷爷拿着糖果他都不要,只要是揪住了小花猫他就不放手。小花猫“咪,咪”地叫着,它一点也不发怒,很温顺地由小星星随意地摆动着。今天,小星星好像很不开心,小脸蛋上布上了
期刊
岁月的寒冷  在我的窗户上  爬满了窗花  像是额头上的皱纹越来越深  打开窗户  换点新鲜的  阳光 带走了我的温度  顺便抹烂了我的窗花玻璃  流着眼泪  别了,那湛蓝的天空  小时候 独卧地平线之间仰望湛蓝的天空  世界真的很小  但是很深  仰望天空  在狭小的世界  冷风扫过  我 依然仰望天空  黑白混成了铅色  天幕沉重的呼吸  道一声珍重  别了 那湛蓝的天空
期刊
若说网络是真实的,那为何离现实这么遥远?若说网络是虚拟的,又为何这样牵动心扉,  左右着喜怒哀乐?  是否还记得?你说,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  飘溢着诱人的香味。  你可知道,我只想做你杯中的白水?  无色无味平淡而真实。  咖啡属于浪漫,白水却能常常相随相伴。今生,注定不能做你杯中的白水,  就做那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只因你喜欢。在偶尔的时刻,滑过你的唇,  抚摸你的体温,和点点温存,回味短暂的幸
期刊
黑夜普度苍生。  在湘渝边境的深山腹地,夜色凝重而幽深,像一堵厚重森严的黑墙。当雄鸡嘹亮地唱了四遍时,被挤压在幽深峡谷里的村子开始苏醒。纸糊的木窗渐渐泛白。寂静的院子里忽然响起木门沉重的吱嘎声,山民担水的脚步声,砍柴声,催唤小孩的起床声。村庄从黑夜的深处醒来。  醒来的村庄青幽幽的黑瓦片上冒着缕缕白烟。远远地望去,烟在村子上空飘着,像一层薄薄的雾岚在浮动!倏然间,烟雾又缭缭绕绕的升起,迎着天空里的
期刊
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半夜,杨华被手机铃声从睡梦中惊醒。拿起电话,来电显示“老爸”,他的心马上提到了嗓子眼,忙按下了接听键,“喂,喂……”喂了两声等了会儿,电话里毫无反应。  被惊醒的妻子打开台灯,捂着胸口睡眼惺忪地看了一眼墙上的石英钟,时针指向11,分针指在7上,问:“大半夜的,谁来的电话?”  杨华手握电话心跳加剧,一边掀被下床往头上套毛衣,一边说:“你
期刊
三年前的今天  因病卧床  整整躺了六年的大姨与世长辞了  临终  八十四岁的高龄  瘦成了  不到二十公斤的体重  娘说  大姨就是个神人  病了六年  每天仅靠那两匙子汤水扶住不愿倒下的灵魂  用最后那一口气儿  硬是撑了三春  十八岁那年  大姨嫁到邻县的一个小山村由于手上的活儿“粗”  常常被公爹采着头发撸  有时 还追赶着  从场里或坡里直撵到家门  那个社会  让她吃尽了苦头伤透了心但
期刊
天上的星  亮晶晶  宝宝的眼神多清澈  无邪天真  明如镜  澄净世界  更美丽  梅  雪霁 月明媚天地一片晶莹  我依偎窗前  横吹竹笛  你吟咏 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韵律  悄悄地 悄悄地自我身边 踏一路雪花铺就的诗行  走向春天  读孟浩然  夜雨淅淅沥沥梦 抽枝吐叶  深深浅浅 寻个清静 避雨的去处  却惊动了  孟浩然的鸟  认识你,真好  认识你,真好  认识了你,使我翻出落满尘埃的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