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外孙多多的小诗(外三首)

来源 :世界华文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kham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上的星
  亮晶晶
  宝宝的眼神多清澈
  无邪天真
  明如镜
  澄净世界
  更美丽
  梅
  雪霁 月明媚天地一片晶莹
  我依偎窗前
  横吹竹笛
  你吟咏 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韵律
  悄悄地 悄悄地自我身边 踏一路雪花铺就的诗行
  走向春天
  读孟浩然<<<春晓> >
  夜雨淅淅沥沥梦 抽枝吐叶
  深深浅浅 寻个清静 避雨的去处
  却惊动了
  孟浩然的鸟
  认识你,真好
  认识你,真好
  认识了你,使我翻出落满尘埃的竹笛
  走进月光里,拾起
  心底珍藏久久的
  青翠
  认识你, 真好
  认识了你,天风中飘零的落叶不再读出,秋的萧索与
  凄然
  一一那片片落叶,是树们
  写给大地的感恩信
  认识了你,我开始浪漫
  学习写诗
  出门梳理发型
  把被生活压弯的腰
  挺一挺
  认识了你,从此
  漫漫严冬,不再寒冷
  即使下起大雪
  那正是我,对你
  最好的表达
  一一我是多么的干净;晶莹银装素裏着拥有美好的一切认识你
  真好
其他文献
一  我心飞翔!  是的,我的心一直飞翔在故乡明净的山水间和丰茂的土地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久久地徘徊着,留恋着不肯离去,因为我在期待着,期待着聆听到故乡的天际上传来千年一遇的飘渺的仙乐声,在那万古常新的乐声中,我将自己羽化成一个真正的歌手,驾着歌声的翅膀飞临史诗永恒的殿堂。  我不知道为什么做一个“歌手”的欲望是如此的强烈,这强烈的愿望是与生俱来的,还是艰难生活在内心的不懈渴求?我只知道上天
期刊
我8岁的时候,正是农业学大寨如火如荼的岁月,由于我家是劳弱户,像碧水一样亲善的乡亲们照顾我家养了生产队的一条耕牛,每天记10个工分。牛是个儿很大的牯牛,外表很威严,性情却很温顺,一身橙黄的细毛,通体油光闪亮,俨然披了一匹锦缎。我是个淘气的家伙,于是放牛就成为我的最爱。  老家在笋河边上,河边有竹林,竹林外有荒滩,荒滩上长满草。牛知道这个所在,解开牛绳,牛尾巴一甩一甩的,欢快地自己去了。我在后面磨蹭
期刊
还是觉得三十年代的旗袍最能体现女子婉约的风韵。细雨朦胧中绸伞之下的淑女踏着青石铺就的石子路深一脚浅一脚的走来,玲珑小巧的身子好似一幅不永不褪色的仕女画。宛如华灯初上的苏堤,最明艳的是绸女的眼眸,最明艳的是才子的唱挽。 喜欢旗袍源自一个不老的神话。还在青春萌芽时节, 戴望舒的雨巷像清冽的风把骨子里的那一点柔情深深的抓住了,这一抓就是数十年,就这样与雨解下了不解之缘,许是前生真的和雨有宿缘 ,心事也如
期刊
眼前一片金灿灿的油菜花,这样的花海在城市里是见不到的,油菜花是有香味的,浓浓的香味不时地在鼻子里钻。我站在花海里,想起了从前看花的日子,有个女孩陪着我,跟梦里的画面一样唯美。如今,只剩下我一个人来看花了,来寻找当年我们留在这里的影子。  我在想,我来这里的时候,是否她已经来过了,把我们留在这里的影子重新打捞走了。分开了,不可能在一起了。从前的一切不再,笑容也不再了。记忆要是能退回去该多好啊!我们又
期刊
快吃早饭了,小星星就是赖着不起床。  爷爷接着喊:“小星星,爷爷的乖孙子,起来吃早饭啦!”  爷爷走了过来,小星星“嗡,嗡” 地犟着就是不起来。  “乖,今天怎么啦?等会背你去夏爷爷家去逮喵咪。”  小星星最喜欢夏爷爷家的那个小花猫了,夏爷爷拿着糖果他都不要,只要是揪住了小花猫他就不放手。小花猫“咪,咪”地叫着,它一点也不发怒,很温顺地由小星星随意地摆动着。今天,小星星好像很不开心,小脸蛋上布上了
期刊
岁月的寒冷  在我的窗户上  爬满了窗花  像是额头上的皱纹越来越深  打开窗户  换点新鲜的  阳光 带走了我的温度  顺便抹烂了我的窗花玻璃  流着眼泪  别了,那湛蓝的天空  小时候 独卧地平线之间仰望湛蓝的天空  世界真的很小  但是很深  仰望天空  在狭小的世界  冷风扫过  我 依然仰望天空  黑白混成了铅色  天幕沉重的呼吸  道一声珍重  别了 那湛蓝的天空
期刊
若说网络是真实的,那为何离现实这么遥远?若说网络是虚拟的,又为何这样牵动心扉,  左右着喜怒哀乐?  是否还记得?你说,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  飘溢着诱人的香味。  你可知道,我只想做你杯中的白水?  无色无味平淡而真实。  咖啡属于浪漫,白水却能常常相随相伴。今生,注定不能做你杯中的白水,  就做那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只因你喜欢。在偶尔的时刻,滑过你的唇,  抚摸你的体温,和点点温存,回味短暂的幸
期刊
黑夜普度苍生。  在湘渝边境的深山腹地,夜色凝重而幽深,像一堵厚重森严的黑墙。当雄鸡嘹亮地唱了四遍时,被挤压在幽深峡谷里的村子开始苏醒。纸糊的木窗渐渐泛白。寂静的院子里忽然响起木门沉重的吱嘎声,山民担水的脚步声,砍柴声,催唤小孩的起床声。村庄从黑夜的深处醒来。  醒来的村庄青幽幽的黑瓦片上冒着缕缕白烟。远远地望去,烟在村子上空飘着,像一层薄薄的雾岚在浮动!倏然间,烟雾又缭缭绕绕的升起,迎着天空里的
期刊
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半夜,杨华被手机铃声从睡梦中惊醒。拿起电话,来电显示“老爸”,他的心马上提到了嗓子眼,忙按下了接听键,“喂,喂……”喂了两声等了会儿,电话里毫无反应。  被惊醒的妻子打开台灯,捂着胸口睡眼惺忪地看了一眼墙上的石英钟,时针指向11,分针指在7上,问:“大半夜的,谁来的电话?”  杨华手握电话心跳加剧,一边掀被下床往头上套毛衣,一边说:“你
期刊
三年前的今天  因病卧床  整整躺了六年的大姨与世长辞了  临终  八十四岁的高龄  瘦成了  不到二十公斤的体重  娘说  大姨就是个神人  病了六年  每天仅靠那两匙子汤水扶住不愿倒下的灵魂  用最后那一口气儿  硬是撑了三春  十八岁那年  大姨嫁到邻县的一个小山村由于手上的活儿“粗”  常常被公爹采着头发撸  有时 还追赶着  从场里或坡里直撵到家门  那个社会  让她吃尽了苦头伤透了心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