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441214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直接决定了民办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本研究认为,民办中职学校应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并从职前培养、职后培训、激励政策、制度完善四方面出发,提出民办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民办中职学校;师资队伍;探索
  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实现国家各项事业的稳定与可持续性发展。其中,民办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对民办中职教育的学校发展前景、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评价状况均产生深远而又重要的影响。
  一、民办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
  “双师型”教师的极度匮乏是民办中職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最大难题。一般而言,民办中职学校师资的补充渠道主要有两种:一是应届、往届的高等院校毕业生,二是以行业专家为主体的兼职教师。这样的师资补充方式虽然暂时满足了表面上的数量要求,但无法从根本上满足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内在需求[1]。高校毕业生掌握更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但往往拥有较少的实践经验;行业专家与此恰恰相反,他们的社会实践经验非常丰富,但是欠缺教学经验。因此,民办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补充迫在眉睫。
  二、民办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与要求
  民办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要紧紧围绕“双师型”目标展开,即教师一方面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适切的教育方法,同时教师也需要与社会密切接轨,拥有企业和社会实践经验。达到“双师型”要求的民办中职学校师资队伍方能培养与造就出专业功底深厚、业务能力精湛、理论与实践有机整合的中职学生。因此,相关部门应对此给予足够重视,以“双师型”为导向,从职前培养、职后培训、激励政策、制度完善等多方面出发,提升民办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与水准。
  三、民办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本研究主要围绕民办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的职前培养、职后培训、激励政策、制度完善四个方面展开,旨在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民办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民办中职学校的转型升级,提升民办中职学校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
  (一)提高职前培养质量
  高等院校与行业协会携手共建民办中职学校师资培养的联合机制,优化民办中职教师的成长环境。具体来说,学校的骨干教师、专业学科带头人负责教授理论知识、教育方法,重在夯实学生的教学业务能力;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良好机会,行业专家、企业的能工巧匠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实时指导,将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着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技能水平[2]。校企合作的中职教师培养机制有利于学生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是打造“双师型”民办中职师资队伍的初始环节与关键阶段。
  (二)创新职后培训方式
  职后培训是职前培养的进一步延伸与重要补充,有利于民办中职学校师资队伍质量的提升与改进。民办中职学校要提供专项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为教师职后培训方式的创新与完善提供保障。一方面,职后培训可以根据中职教师的实际情况分专题、分等级地展开,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职后培训是提高培训效果的重要举措。名师工作室的设立、相关学术会议的开展可以同步进行,作为巩固教师专业知识、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定期安排教师到一线基地或企业生产现场从事相关生产实践,并对其进行相关业务考核,可以为教师提供积累实践经验、更新业务能力的良好契机。
  (三)完善相关激励政策
  对相关激励政策进行完善,有利于激发民办中职学校教师的学习动机与教育热情。民办中职学校可以通过优质课、公开课、集体备课等方式,促进中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同时通过一系列技能竞赛,为中职教师搭建展示成果、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交流平台[3]。同时,针对上述活动中表现优异者,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在薪资待遇、职位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对其给予一定程度的倾斜,有助于激发中职教师积极参与、提升自我的意识。
  (四)建立现代职教制度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现代职教制度主要体现为中职教师的准入标准、中职教师管理制度、中职教师评价制度等多个方面,对中职教师的入职要求、教学任务、薪资待遇、晋升程序、绩效考核等作出明确说明,进一步提升了中职教师的各项能力要求,鞭策中职教师在教学能力、技能水平方面不断提升,实现“双师型”教师的角色转变,为民办中职学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四、总结
  总之,民办中职学校师资队伍水平直接决定了中职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社会公众的满意程度,对中职学校的声誉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民办中职学校应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作为自身发展的生命线与主旋律,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过程中不断走向新的征程。
  参考文献:
  [1]田雅莉,林静,杨秀丽.中等职业学校“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9):94-96.
  [2]莫坚义.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学校专兼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究[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7(26):77-78.
  [3]陈小兵,黄丽芸.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分析[J].教育现代化-知网,2017(21):268-268.
其他文献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重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能力,程序设计类课程是培养学生上述能力的重要途径,传统考核评价方法既无法公平公正评价学生能力,也不能促进学生创新。文章对应用型本科程序设计类课程考核评价方法研究和实践,提出程序设计类课程重过程考核评价体系,详细阐述了考核细则,总结了实践经验和注意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重过程考核;评价体系;程序设计类课程;应用型本科  1、引言  目前,大部分程序设计类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校数媒专业创业教育工作实施以来存在的不足,遇到创业教育普及性不足、创业数据情报有效信息难提取、创业教育评价不到位等诸多问题,结合我校校情和创业教育5年来的实践经验,在数字媒体专业部重点开展微创业云平台建构与实践工作,进行为期两年试点,探索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微创业教育模式的大数据可视化分析技术,实现微创业教学模式效率的提高和数媒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体实施:建构中职数媒专业微创业
期刊
摘要:目的 通过团体箱庭治疗的个案分析,探寻此疗法对人际交往障碍高职学生的改善作用。方法 对求助于学院心理咨询中心的学生使用《人际交往能力问卷》进行评估,选择其中评分较低的5人,连续进行5次团体箱庭治疗。分析5次箱庭治疗中的自我像、主题意义,讨论团体箱庭对人际交往可能的作用。结果 5位学生的自我像在治疗中均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自我像的意义也从孤立的个体发展为团体的参与者。  结论 团体箱庭疗法对学生
期刊
摘要:非主流文化是次文化或者亚文化的典型,是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概念。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高职生非主流文化逐渐传播开来,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同时也使得主流文化的教育及传统教育工作受到了挑战。本文就高职生非主流思想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探究,并提出一系列高职院校应对非主流文化的对策,希望能够为高职院校非主流文化的应对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职生;非主流文化;对策
期刊
摘要:刚刚接触到学前教育是在几年前,那时的我不明白学前教育的美术课究竟要教什么要怎么教,我想那无非是一些简笔画、儿童画什么的,难道这很难吗?我疑惑。现在,我明白学生除了要掌握基础的美术技能以外,还要求学习内容的实用性和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水平以及接受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有一定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兴趣;创新;实践;学前教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
期刊
摘要:21世纪,社会及企业的发展,对现代职业人所具备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艺术教育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将来主要在艺术教育类培训机构从事教学工作,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培养艺术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新世纪教育教学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提升职业核心素养”为导向,对艺术教育专业色彩课程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关键词:职业核心素养;艺术教育;色彩;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理论综述  2
期刊
摘要:随着中职教育的发展势头越来越猛,五年一贯制班主任模式也越来越受到推崇。与普通大专学生相比较,他们缺乏高中阶段的磨练,自控能力差,依赖性高、学习态度不积极,对学习不感兴趣,思想涣散,没有组织性与纪律性可言。对于五年一贯制的学生,中职教师既不能象看犯人一般严加看守,又不能放任自流。班主任如何从学生的身体成长、心理健康、人格发展以及技能提高等方面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稳中求发展的开展学生的管理工作
期刊
摘要:技能竞赛是一所职业学校的名片,能够在省市甚至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上获得不错的成绩,对于每一所职业学校来说,都是不容忽视的荣誉。然而,没有任何一所学校能够在本校所有的专业上有所成绩,每一所学校或多或少能够拥有一两项比较出色的项目,已经非常难得了。对于职业院校而言,所有专业同样重要,而技能竞赛,就是促进专业进步的推力。本文将以汽修专业方面的技能竞赛,谈一谈我对如何通过技能竞赛来促进一个市或者一个省
期刊
摘要:ismart英语教学平台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以“非正式学习理论”为基础,通过平台中的微课、慕课技术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研发的海量的优质教学资源,让学生随时随地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需求的材料进行学习,使英语学习具有广泛性和自主性。  关键词:移动端;广泛性;自主性  当今社会充满了“数字化、信息化”的印记,互联网科技飞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对移动教学的研究,国外要优于国内,尤其是信息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科学进步,教育的改革也正在逐步深化,信息技术发展也极为迅速。数字化的校园建设模式也应用到了很多高校的建设中,并且也逐步成为校园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代表了学校现代化的综合实力的高低。职业院校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建设成现代化、数字化的模式。但是校园的数字现代化建设是存在一定困难的,它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牵涉的东西也较为全面。关系到院校的各个方面以及环节的发展。因此本篇文章就職业院校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