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韩国传统民间故事背后女性形象塑造

来源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jytsf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间故事是指经过一代代劳动人民的创作,进而广泛传播的口头文学作品。它虽然具有夸张性和幻想性,但是幻想部分均立足于现实生活,能够具有代表性地反映出韩国民众对韩国女性的认知。本文试图从传统民间故事类型创造、女性形象塑造、男性对女性认知三个方面对韩国传统女性进行深入认识,进而深入了解韩国不安的两性社会。
  关键词: 韩国民间故事;女性形象;韩国两性社会
  前言
  中韩两国一衣带水,关系密切。受儒家思想文化影响,韩国女性在传统家父长制下长期处于边缘化地位。探索韩国两性社会中的女性形象,有利于进一步了解韩国社会。民间故事不同于记录文学,更加原始、基本,带有民众性、民族性。[1]《朝鲜民族故事研究》作为众多高校亚非语言文学方向的参考教材,收录的韩民族民间故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试图通过整理该书中涉及韩民族女性的民间故事,以话语文本分析的方法,从相关故事类型创造、女性形象塑造、男性对女性认知三个方面对韩国传统女性进行深入认识。
  一、韩国民间故事中女性故事种类
  民间故事口口相传,由大众所创造,折射大众观念。作为集体化创作的民间故事,它的夸张性和幻想性皆来源于生活。主题、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都符合特定的时代逻辑,具有类型化倾向。韩国相关女性民间故事对女性对为美德歌颂,主要类型如下:
  二、韩国民间故事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正如波伏娃所说,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是逐渐形成的,在女性身上的这些特质都是她们对处境的一种反应。[2]从上文所罗列的故事中,可了解到韩国民众乐于歌颂传统女性温顺、贤惠等美好品质,也侧面反映了家父长制度下男性对传统女性的严苛要求。通过上述民间典型故事,可整理分析出韩民族对韩国传统女性的以下几点情感认知:
  (一)对母性爱女性的集中赞美
  韩国社会以家庭集团为核心,十分重视血缘关系。在讲究“忠”“孝”“悌”儒家思想的影响下,韩民族歌颂韩国传统女性的母性爱,并把它视为重要的传统美德。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故事类型便是白鸟少女的传说。与中国牛郎织女爱恋故事不同,韩民族在口述仙女与樵夫的故事过程中,婚后的育儿生活,升天前对母亲的赡养等场景都进行了大量的描述。仙女拿到飞天衣服后,两手抱着孩子飞天的情节,以及后来骑飞马前去拜访樵夫母亲的场面,都形象刻画了白鸟少女关爱子女,赡养父母的美好品质。
  (二)对自我牺牲精神女性的高度歌颂
  韩国女性自我牺牲精神被韩国民间所称道,女性自身也认可这种自我牺牲精神。这种牺牲奉献精神具体表现在以人虎相恋为母题的民间故事中。人虎相恋为母题的故事情节极为相似,过程均为人虎相恋、男子危机、危机解除、虎女牺牲。拿人虎相恋的元祖——《金现感虎》来说,虎女主动承受天神的诅咒,在树林里自杀现身老虎,金现因此凭功授高官厚禄,后为虎女建造虎愿寺。故事中所塑造的虎女纯洁善良,是韩国民间敢于自我牺牲的美好少女象征。同时故事中的虎女也对自己的自我牺牲赋予多重意义,认为牺牲自己是“天命”,是“予族之福”,是“吾愿”,是“郎君之庆”。[3]
  (三)对女性无德的无情鞭笞
  在继母型民间故事叙述中,继母都是平时与丈夫相处融洽,私下与继女关系不断恶化。秉着“惩恶扬善”的原則,继母对继女进行虐害,也必受到相应的惩罚。比如继母的手长在继女的身上,失心疯,被扔进开水里烫死等。事实上继母形象是深受家父长制度毒害的受害者。“一夫多妻制”的儒家家父长制度给了丈夫充分的特权。继母对其他妻妾的善妒实则是其对制度存在的反对。可惜女性社会地位低于男性,继母不得不依靠丈夫而存在,只好把这种嫉妒与愤恨转嫁给继女。韩国传统社会对女性地位的无视导致了继母的凶残性格的养成。然而韩国民间故事只集中于鞭笞继母的凶残性格以强调不符合父权社会下的无德女性必会走向灭亡的结局来作为教化传统美好女性的反面教材。
  3 A韩国民间故事中传统男性对女性认知
  古代女性形象的创造主体和阅读主体是男性,她的塑造,言说的是男性的意识与欲望,是男性的自我,女性的存在一直是一种非自主的存在。[4]韩民族在进行女性民间故事讲述时,登场的男主人公处于两个极端:要么是一无所有的劳苦人民要么是两班贵族青年。但无论身处何种阶层,对注重等级之分的家父长制社会来说,男性对于女性都拥有绝对权力,女性要处于绝对服从地位。白鸟少女故事中,仙女要乖乖听话与樵夫结婚生子;阿娘故事中女鬼求助于县官才得以沉冤昭雪;继母型故事中两班是拯救继女脱离继母魔爪的天神等等,真实反映了以男权社会中女性成为被救赎对象的社会现实。
  其次,传统女性对男性来说是物化的附属品,是取悦男性的对象。在东亚文化圈,几千年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使不少女性卑躬屈膝,妄自菲薄,造成了女性依附顺从、自我萎缩的性格,以至于无法形成主体意识,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生命存在和精神需求。最具代表性的忽丑忽美民间故事。丈夫嫌弃妻子丑陋,要予其休书。妻子为取悦丈夫变身为美女。即使是在赞美女性美德的烈女故事类型中,也能看到女性作为附属品的影子。东镇烈女揭露恶人罪行后,认为丈夫因自己而死遂跳水自杀。这种被束缚的畸形社会道德教化,被人们奉为贞烈。
  四、韩国女性现状与女性意识发展
  受西方女性运动的影响,韩国女性主体意识开始觉醒。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下女性职员成为企业内部结构调整的首选牺牲品[5],使得韩国女性自发认识到必须在争取两性平等方面作出努力。她们呼吁政府和社会正视女性不正当解雇,建立社会失业保障制度。从韩剧的理想虚构空间中女性群体对男性风格的需求变化,可看出女性意识的不断变化。2000年左右大男子主义深受欢迎,2006年花美男更加吸引人眼球,2010年男性沐浴、赤裸上身镜头频繁出现,男色消费崛起。2017年末,一场反性侵与性骚扰运动MeToo席卷全世界,韩国数万女性从18年5月开始走上街头抗议色情偷拍,成为MeToo运动的一种延续。   在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韩国,传统男性特权意识和新兴女性主体意识不断冲撞,导致韩国两性社会冲突愈演愈烈。现代化进程中平等、人权、民主等观念领域虽然得到普及,但在日常生活中,内化于韩国人文化心理的男性特权意识的影响依然存在。据《韩国先驱报》报道,最近一项民意调查显示,韩国20至30岁男性中,超过76% 的人持“反女权主义”观点,他们认为女权主义不再是单纯的主张性别平等,而是演变成一种性别歧视和仇恨。[6]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上映后,韩国最大搜索网站NAVER上男女评分两级分化。女性为9.48,男性为2.96,完全展现了韩国社会下两性关系的冲突。韩国女性对现存女性歧视的现象表示抗议,韩国男性认为女性主义已经变质为女权主义。
  结语
  从本文对韩国民间故事中所塑造的传统女性形象探究来看,韩国大男子主义以及韩国女性被边缘化现象一直存在。韩国男性应该意识到韩国社会内在的男性特权意识,并为此做出主动的改变。对于韩国的女性而言,女性主义运动依然是与社会两性不公平现象抗争的漫长历程。在艰难且漫长的女性主义运动中,应保持更全面更平和的心态,去发挥作为韩国传统女性身上特有的女性气质,更多地参与到社会生产中去,切勿以偏概全,从女性视角进一步去仇恨和歧视男性。
  注释
  ①《朝鲜民族故事研究》,(韓)孙晋泰(著),全华民(译),民族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
  参考文献:
  [1].《浅析韩语教学中的文学作品教学——以民间故事教学为主》,田美燕,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7期,56页
  [2].《朝鲜文学的发展与中国文学》,金柄珉,金宽雄,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版,219页
  [3].《朝鲜文学的发展与中国文学》,金柄珉,金宽雄,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版,25页
  [4].《中韩日继母型故事比较研究》,金毅,博士论文,2014年5月,225页
  [5].《男色消费正在崛起》,王爽,市场营销,2019,12页
  [6].《韩国女性话题背后的阶层矛盾与社会分裂》,王晓玲,世界知识,2020年1期,15页
  作者简介:
  贾学鹏(1994—),女,汉族,山东泰安人,18级在读研究生,单位:烟台大学,研究方向:韩国社会与文化。
其他文献
摘要:社会保障在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成为一个国度国民幸福指数的显示盘。社会保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在民生领域关注的重点。在新时期,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起来,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梳理了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的难点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了应对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现状的对策,以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民生的改善。  关键词:社会保障;立法;重点;难点  一、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概述
期刊
摘要:《麦田里的守望者》作为J·D·塞林格的唯一一部小说,能够经久不衰,作者高超的写作手法功不可没。文章运用小说修辞学理论,探讨了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巧妙运用第一人称不可靠叙事者的叙事手法,为当代美国成长小说的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叙事技巧;不可靠叙述者  一、引言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J·D·塞林格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长篇小说, 自出版以来,评论界对这部
期刊
摘要:在中等职业学校共青团的建设发展中,基层组织建设工程需要进行有效创新,确保共青团工作开展的高效与高质量。因此,本文主要对中等职业学校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现状及对策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提出合理的策略来解决中等职业学校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促进共青团在学校基层的建设工作质量。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现状;对策  引言: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共青团基层组织开展的活动中,创新基层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飞快发展,在嘈杂繁重的现代生活中,让人们感到巨大的压力,对于这些压力人们总会找到解决办法。这种办法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与我们快节奏的生活有着不同的体现。由于时代的飞速发展,导致传统的艺术即将面临着失传的地步,传统的文化内容丰富,其存在意义更是深厚,机械化的手段使传统艺术即将消失,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努力地恢复着传统文化的内容,让传统文化的精彩能够
期刊
摘要:在当前素质化教育的大环境下,人们已经开始逐渐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在幼儿教育阶段,幼儿由于年龄偏小缺少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所以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并不完善。教师必须要在幼儿教育时期采用正确的引导,帮助幼儿构建合理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够为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在幼儿教育时期,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如何将游戏化教育理念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就成为了广大幼儿
期刊
摘要:东野圭吾笔下的人性是纯粹的、极端的,甚至是浪漫的。他的小说《嫌疑人X的献身》塑造了一位对生活失望的男性,描绘出他的爱情悲剧以及为追求爱情而犯罪的过程。文章基于全知视角的叙事模式,从人性的扭曲沦为社会边缘人的悲哀等,尝试解读在一个被各种混乱价值观笼罩的畸形社会中,东野圭吾《嫌疑人X的献身》中石神哲哉这一人物形象。  关键词:嫌疑人X的献身;全知视角叙事;爱情  传统的推理小说常常是客观地叙述案
期刊
摘要:雷锋精神随着时代需要不断注入新的价值经久不衰。随着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生活进步,大众传播发生多方位变化,综合影响着青年群体审美。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青年群体审美和影响青年群体审美因素,将雷锋故事所传达出来的精神与绘本相结合,探讨绘本形式对于青年群体审美的积极影响,以及青年群体审美对绘本等艺术创作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青年审美;雷锋故事;绘本;网络时代  一、当前青年群体审美倾向  当代青年正
期刊
摘要:可视化教学方法是指用比较直观、容易感知的图示方式传递教学信息,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更为深入地加工信息,同时也让传递的教学信息更为简洁明了,得到教师们的广泛应用。但是与其他教学方法一样,可视化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予以重视并且加以解决,以此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本文以《服务心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为例,对可视化教学方法在教学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探求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
期刊
摘要:力量直接影响着举重运动员的成绩,因此,在对举重运动员进行专项身体训练时,即需要进行专项力量训练。本文针对此分析了专项力量训练对于举重的重要性,针对性的指出了具体的举重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和技术,明确了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为以后的举重运动提供更多的借鉴依据。  关键词:举重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举重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专项力量训练方面也占据较大优势,达到较高水平
期刊
摘要:日本电影《小偷家族》反映了无血缘关系的都市底层群体重构而成的家庭的自我认同意识,在传统型家庭形态的外表下建立起以亲情代替血缘的非传统型共同体。影片中,一群被原生家庭遗弃的人重新在一起组成家庭,在小而拥挤的房子里贫困而温馨地生活。他们游走在社会边缘,通过各自微薄的收入维持着整个家庭的生计。《小偷家族》是导演是枝裕和家庭系列电影之一,反映了其亲情大于血缘的家庭观。  关键词:《小偷家族》;血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