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中学化学教育研究综述——基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的内容分析

来源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刊物转载排名、栏目设置及论文分布、作者单位、地域分布情况等方面对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2020年度转载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呈现化学教育研究的整体风貌.对化学概念教学、化学高阶思维、认知模型与模型认知以及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科教学取向等重点、热点问题进行梳理,并进一步对化学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展望.
其他文献
结晶是一种常见现象,可分为蒸发结晶和冷却结晶.冷却结晶主要是通过降低环境温度,使其处于过饱和状态,从而使晶体析出.为了更细致地观察苯甲酸晶体的生长过程,在智能手机的摄像头上安装手机微距镜头,可以实现微距摄影功能,用此方法拍摄几滴苯甲酸溶液的结晶过程,可以捕捉到晶体生长的动态全过程,拍摄的视频可以在教学中应用.
电化学基础是历年高考化学的热点.对近年高考试题中电化学基础试题的研究发现,电化学基础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往往以新电池研发为试题情境,重点考查电极反应的书写、电子或离子的移动方向、利用电子转移进行简单计算、电极名称的判断等.对高中化学相关知识进行整合、重组,实现对电化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由2020年北京高考化学选择题14题NH4Cl固体的分解实验引发思考,从实验角度进行剖析.简述实验过程和依据,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反应过程,领悟注重真做实验、做真实验的教学意义.
浙江省2021年1月选考30题从混合溶液中分离得到杂质较少的K2 Cr2O7晶体,采用了50℃蒸发浓缩至晶膜析出,冷却结晶后过滤得到晶体的方法,与教材中KNO3晶体制备的方案不一致,教师和学生都产生疑问.从不同温度下产率和纯度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纯度和产率要求下分离方法的选择.以教为主的课堂却把学生的思维教死了,成了固定的分离模型;而以学为主的课堂,学生更多的是在分析、计算、实践过程中得出自己的思考方式,这才是真正的物质分离的思维模型,而非简单的物质分离模型.
教师专业化问题是世界各国教师队伍建设的逻辑起点,教师专业化建设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课题.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教师可以从专业进修、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专业实践等方面进行突围,从而走出专业化发展中面临的困境.
以原子结构模型的科学史为时间线,以建构模型涉及的科学方法为方法线,以模型建构所涉及的内容为知识线,以研究所需的科学技术为技术线,四线平行发展,螺旋上升,聚焦高阶思维,促进深度学习,提高核心素养.
作为一种积极的组织变革主张,欣赏型探究对于改进传统中小学学科组建设存在的不足具有指导作用.提出遵循“4D”循环的欣赏型探究应把握三个维度:始于肯定性话题,相信关系的力量,坚持倾听与对话.
以2020年浙江省高考化学实验试题为背景,结合教学实际,探究了浓硫酸能否氧化浓盐酸,以及浓硫酸是否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将得出的结论与理论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增加了结论的可信性.
以FeS04溶液的配制为素材,创设融入学科核心知识的真实情境,设计促进学科关键能力发展的情境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构建运用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真实情境问题解决的认识模型,发挥元素化合物知识作为认识对象的功能,发挥其作为认识结果的功能,有效促进学生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发展.
阐述了高考试题中以科技文献为素材的试题的命题特点及趋势,提出了基于科技文献创设真实情境的高考试题命制的一般程序,以文献1和文献2中的氧化石墨烯制备方法解构2021年全国乙卷理综化学27题情境,从核心素养视角对27题进行了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