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肃清在周恩来领导下的难忘日子

来源 :党史文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q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南昌起义爆发9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我们就常常想起父亲在世时给我们讲述他参加八一南昌起义的往事,尤其是父亲在周恩来同志直接领导下那些令人难忘的经历……
  周恩来亲自派周肃清准备南昌起义
  我们的父亲叫周肃清,字一生,曾化名赵亦松、赵如松、赵一生。1926年从北大工学院投笔从戎参加革命。1927年7月中旬,武汉汪精卫政府“分共”,周恩来亲自派周肃清和周邦采一起到南昌参加南昌暴动。


  周肃清第一次面见周恩来是1926年冬,当时他在北伐军第十七军第一师第二团任上校团党代表。那时第十七军中共产党员仅周邦采一人,却充斥了蒋介石安排的大量反动军官。第十七军军长曹万顺担心被蒋介石完全控制吞并,希望增加共产党的军事、政治干部,以抗衡蒋介石的图谋。因此,在第十七军政治部主任李典午(即李木庵)努力下,经军长曹万顺的允许,通过北伐军东路军共产党前敌军委胡秉铎的介绍,周肃清到广东找北伐军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一方面请示北伐中军事政治有关事宜,另一方面主要请求给予帮助,安排中共军事、政治干部到第十七军和东路军工作。
  1926年冬,周肃清到广州,第一次荣幸地见到仰慕已久的中共广东区执行委员会军事部部长周恩来。周恩来十分重视第十七军和东路军的工作,把周肃清安置到自己在广东南华银行的家里同住,并介绍周肃清认识了邓颖超、黄锦辉、麻植、孙炳文、萧楚女及蒋先云等著名人士。在广州的两个星期里,周恩来如同亲人般地向周肃清进行共产主义的革命思想教育,还对当时蒋介石发表粉饰和标榜自己彻底革命的骗人鬼话作了一番剖析。周肃清听后,顿觉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有很大提高,由衷敬佩周恩来的远见卓识,并完全赞成和接受共产主义思想。临别前,周恩来还分别写了两封信,一封给东路军共产党前敌军委胡秉铎,一封给第十七军政治部李典午。然后抽调了共产党的8名优秀干部,当面交给周肃清带回去,安排到东路军工作,其中有傅克铭、武暴、孔照奎等同志。
  诚然,有了与周恩来的第一次见面,周肃清的革命人生有了一个大转折,也才有了1927年7月周恩来同志亲自派他去参加南昌暴动的机会。
  从1926年冬至1927年7月,时间不足一年,风云变幻,受到周恩来教诲的启迪后,1927年2月由胡秉铎、周邦采、胡轶寰介绍,经周恩来批准,周肃清与李清泉(即李木庵)、蒋仕祥一起在杭州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周肃清担任第十七军政治部代理主任。3月,第十七军攻占当涂、常州、镇江、扬州时,周肃清曾多次到上海工人纠察队总部向周恩来请示汇报工作,周恩来指示并介绍周肃清多次约谈第六军的党代表林祖涵(即林伯渠)和政治部代主任李世璋,以及第二军政治部主任李富春和第六师党代表萧劲光等同志,以取得这3个军之间的反蒋联系。
  1927年4月13日,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第二天,蒋介石就接到一批反动军官密电,要求将周肃清等共产党军官逮捕枪决。至今台湾国史馆“蒋中正总统文件”还保留着该密电原文。幸亏共产党员蔡申熙团长帮他搭乘火车逃出虎口到了上海,然后找到了周恩来。周恩来指示周肃清等退出第十七军,去武汉工作。中共中央军事部参谋聂荣臻派周肃清到第二军政治部主任李富春那里任政治部组织科科长,随军西征杨森,后在武昌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军事指挥教导营接受了一次很有收获的短期军事训练。
  1927年7月15日宁汉合流后,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于1927年7月下旬决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并联合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南下广东,会合当地革命力量,然后举行二次北伐。此前,中央已派聂荣臻到九江联络部队,谭平山、李立三、邓中夏、吴玉章、叶挺、聂荣臻、恽代英等在九江的同志召开会议分析形势,很快发现张发奎紧密跟随汪精卫的武汉反动政府,并在第二方面军中开始迫害共产党人。他们便向中共中央建议,依靠自己掌握和影響的部队,“实行南昌暴动”。据此,中共中央指定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谭平山后参加会议)组成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前往南昌领导这次起义。
  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叛变后,周恩来亲自派周肃清和周邦采到贺龙第二十军随军到南昌参加起义。周邦釆被安排为第二十军教导团参谋长,周肃清任教导团第三营营长、党代表。
  7月26日,叶挺、贺龙率部相继到达南昌。27日,周恩来抵达南昌,成立中共前敌委员会,并召开前委会议研究部署起义。
  7月31日,教导团团长侯镜如和参谋长周邦采笑眯眯地对周肃清说:“你不是老觉得武器不够,要武器吗?今天晚上给你们全副武装,可是武器在敌人手中,只要勇敢地去夺取!”
  周肃清带领的第三营与敌第九军第七十九团相邻而驻,中间相隔一堵矮墙。为便于深夜翻墙去消灭敌人,周肃清带领全营官兵一起动手,用桌子、椅子、木板、沙袋、砖石等靠墙垒得很高,很扎实,充分做好了一切战前准备。
  8月1日凌晨,周肃清身先士卒,带领全营官兵翻墙而过,向敌人发起猛烈攻击。敌人从梦中惊醒,慌忙拿起武器迎战,但为时已晚,周肃清开枪干净利落地撂到了几个敌人,其余战士同样以勇猛气势很快击垮了敌人,取得战斗胜利。第三营300多人共缴获敌人各种枪支500多支,子弹无数,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天亮了,南昌起义胜利了!
  周恩来又派周肃清负责长汀地方工作
  8月5日,周肃清所在第二十军最后撤离南昌向广东进发。南征途中,周肃清与新编第二十军第三师第六团团长傅维钰及第一营营长陈赓等,在朱德亲自领导下参加壬田战役及会昌战役的塔山突围,并在会昌洛口圩一仗,大败国民党第三十二军钱大钧部,周肃清率部最先攻入会昌城,得到贺老总的嘉奖。由于在南昌起义中的突出表现,以及在进军至江西临川、壬田和会昌等几次战斗中英勇善战、指挥有方,周肃清接连被擢升为第二十军第三师第六团指导员(党代表)和第二十军招募处处长。   因为周肃清1926年北伐时曾到过长汀,对长汀情况较为熟悉,并且他又担任招募处处长,所以周恩来就派他到长汀开展工作。后来,周肃清在交给中组部的《周肃清自传》中回忆道:“革命委员会(周恩来)命我一方面参加闽南财政委员会工作和长汀县工作,同时帮助政治保卫处长李立三同志调查、拘捕审问、审判反革命分子。”
  当时南昌起义军在江西会昌打了一场恶仗,虽然攻取了会昌,歼敌6000余人,但是起义军也付出不小代价,负伤300余人,伤员的救治问题成为一大难题。
  接受任务后,周肃清马上找来参加南昌起义的女共产党员傅维钰(恰巧与第二十军第三师第六团团长傅维钰同姓同名)。她是汀州福音医院院长傅连暲的亲侄女,是傅连暲从小把她养大,曾在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并在该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周肃清与傅维钰连夜赶到汀州,请求傅院长援助。傅连暲是个既爱国又有革命同情心的人士,马上以福音医院为中心,动员全城医务人员成立“合组医院”,救治了包括陈赓在内的300多个起义军伤病员。
  南下途中,起义军军饷很困难,每到一地都要筹款。筹款的一般做法,主要是向豪绅官吏派款、借款、提款。周肃清找到了商会会长姜济民,要求3天内筹款6万元。姜济民满口允诺,却把负担主要摊派到一般商人身上,所以3天仅筹集了2万元,还弄得满城风雨。周恩来听了周肃清的汇报,马上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取消旧的筹款方法,采取“打土豪,筹军饷”的新政策。会后,周肃清赶紧与长汀地下党员段奋夫和进步青年黄亚光、罗化成等人取得联系,摸清情况后,命他们秘密带领政治保卫处武装搜捕豪绅官吏。然后,政治保卫处召开群众大会,公开审判镇压了姜济民等4个官吏豪绅。由于周肃清执行措施得力,仅用了2天时间,就筹到总共6万余大洋巨款。
  在这次筹款斗争中,黄亚光和罗化成表现政治觉悟高、斗争性强,于是周肃清、李立三和吴玉章、张曙时分别介绍黄亚光与罗化成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李立三和周肃清亲自传授黄亚光书写秘密书信的方法,以保持情报联系。后来,长汀地方党组织做了许多秘密情报工作,例如1929年红四军首次入闽时,毛泽东、朱德的《红四军前委向福建省委并转中央的报告》,就是黄亚光用密写方法书写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的教科书中,然后寄给上海中央的。
  起义军在汀州期间,周恩来還委派周肃清作为起义军的唯一代表帮助长汀创建党的组织。周肃清在汀城乌石山王仰颜开的“万兴昌”盐铺内召开了支部组成大会,参加会议的有段奋夫、王仰颜、黄亚光、罗化成、曾炎、罗旭东等同志。会上,周肃清代表起义军宣布正式成立中共长汀特别支部,任命段奋夫为支部书记。据《长汀人民革命史》记载:“从此,长汀开始有了中国共产党组织,长汀人民的革命斗争开始走向蓬勃发展新阶段。”
  起义军在会昌战斗中缴获了5000多支枪,为了支持长汀地方武装斗争,拨给刚建立的中共长汀支部60支步枪和一些子弹。当时长汀还没建立武装队伍,这一大批枪弹暂时放置何处成了难题。周肃清与段奋夫商谈后,想出一个妙策,等到漆黑的半夜里,周肃清带领10多个起义军士兵,跟随化了装的段奋夫,假装到出身地主的地下党员黄继烈家的大宅院打土豪抄家,实际上是巧妙、秘密地将60支枪寄藏在黄家一个谷仓里。后来这些枪弹被运到古城,为胜利举行震惊闽赣的古城暴动,发挥了极大作用。
  剩余5000多缴获的枪支,周肃清通过协助起义军筹款和后勤供应的毛钟鸣,用木船从汀江航运至潮汕,全部交到了已从陆路抵达潮汕的起义军手中。
  在长汀的短短十来天,周恩来领导的起义军做了大量工作,使汀州发生巨变,为后来长汀成为“红军故乡、红色土地、红旗不倒”的三红之城,播下火种,打下最初的基石。周肃清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为此作出突出贡献。
  突围临危不惧,周肃清与周恩来生死与共
  起义军在汤坑战败后,退出潮汕向海陆丰撤退,在流沙的乌石地区又遭伏击,我第二十军第三师及指挥机关也完全被打散了。是夜,周肃清等人保护贺龙、彭湃等起义军领导人突围到一个小镇一家住户过夜。只见贺龙进到厨房,东找西找,提出一把菜刀,说要带上用以防身。大家虽然都很疲倦了,但还是开玩笑说:“贺军长又要‘两把菜刀闹革命’了!”由于彭湃比较熟悉当地情况,当夜带领贺龙转移了。周肃清等醒来后,继续突围。他们在另一个小镇与叶挺和李立三等人会合,一起刚吃过饭,又发现前面有敌人,叶挺、李立三前去观察敌情,但是去了很久没有回来。剩下的这百余人多是党团员、军官,大家都不愿散伙,于是由周肃清率领冒着枪声继续前进。
  途中,周肃清突然发现对面小山坡上有部队,马上命大家停止前进,对面的部队也停了下来。相峙一阵后,周肃清感到对方不像敌军,派人过去一联系,原来是起义军领袖周恩来等同志。患难时刻见到了老领导周恩来,同志们都大喜过望。但是周恩来当时正发高烧。
  周肃清指挥着剩下的百余名党团员和官兵,抬着发高烧的周恩来向陆丰方向前进。几经战斗拼杀,当渡过一个海峡时,天色已晚。忽然又枪声四起。周恩来流着眼泪对周肃清等人说道:“同志们顾不得我了,就把我放在这吧……”周肃清和战友们怎么能把最尊敬和信赖的领导恩来同志放下不管呢?周肃清怕周恩来出意外,于是令部下第六团一个营长带领大部分同志去迎击敌人,自己亲自和周恩来的秘书及几个抬着他的士兵保护周恩来先走。身边子弹嗖嗖擦身而过,极为危险。有个抬着周恩来的士兵突然要放下担架逃跑,其他几个士兵见状也犹豫想跟着走。情急之下周肃清拔出手枪对着那个士兵说,谁敢放下恩来同志逃跑,我就毙了他,我就和他拼命!几个士兵站住犹豫着。周恩来烧得牙齿直打战,他断断续续地说,肃清同志不要管我了,放下我走吧……周肃清听到这里,眼睛通红,泪水打转。他冷静下来说,大家再坚持一下,等把敌人击退了,要走的,我们会发路费送行的。这时,阻击敌军的同志们打退了敌人,又跟上来了。到了甲子和碣石之间陆丰县一个海边乡村,周肃清等人与海陆丰东江农民运动领袖杨石魂同志取得了联系。杨石魂说:由陆丰到海丰路被敌军截断,到海丰已无路可走。发着高烧的周恩来气喘吁吁地说,愿意继续革命的,现在分散到上海、香港去找党的组织;不愿意继续干的,可以领钱回家……能坚持到这时候的几十个人,哪里会有人愿意脱离革命。于是周恩来让秘书给了大家香港、上海等地党组织的通信地址,此外把剩下的钱都分给同志们。周恩来由几位熟悉本地的同志保护着去香港,临别时周肃清使劲握着周恩来的手哽咽着说,恩来同志千万千万要保重啊!周恩来发高烧烧得直喘,他虚弱地说,肃清同志啊,谢谢你一路的照顾,后会有期!
  是的,后会有期!字字千斤,这是期待,更是信任!11月初,周肃清在香港接到了党组织的指示,中央派他到广东任广东省委兵委书记,准备参加广州起义。在周恩来一次又一次谆谆教导下,经受过南昌起义战斗洗礼的周肃清,犹如一只搏击暴风雨后的雄鹰,展开双翅去迎接更加猛烈的闪电雷鸣,他英姿勃勃地踏上了广州起义新的革命征程!?
  (作者周凭栏系周肃清长子,周冰洋系周肃清次子,周太和系周肃清幼子)
  责任编辑 / 马永义
其他文献
几年来,余干县工商银行认真贯彻执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三防一保"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连续五年实现了"无经济案件、无刑事案件、无违纪案件、无干元以上责任差错事
在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蜡像馆的展墙上有一张'号外'——《一苏大会日刊》。了解这份日刊,首先要了解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历史背景,这次大会
1956年10月,我父亲郑奇志给辽宁省委秘书长吴铎当秘书期间,曾到省供销社调研,编写过一期《春耕物资供应问题》的简报,引起了时任辽宁省委书记处书记李荒的注意,他对这期简报
“新高考”的来临给一线教师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教科书中的“阅读与思考”是培养更“全面”的学生而准备的,与“新高考”的目标一致,怎样利用好这一资源,是一线教
相比其他学科,笔者认为,语文学科的资源是最为丰富的。在落实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筛选资源时的感悟不是资源太少,而是资源过多。基于此,身处一线教育者在开展教学
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调整农林特产税税率的通知》(国发[1993]14号,以下简称国务院《通知》),现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通知如下:一、各地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通知》精神,认
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介绍了Interlib集群管理系统期刊子系统的功能特点,以及该系统在期刊管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1994年9月2日在南昌召开了1995年度《江西政报》宣传发行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省政府秘书长朱英培,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王飚,办公厅副主任阳士堤、胡宪,各行署、各省辖市政
随着行政审判工作的深入开展,公民法律意识的日益增强,行政审判工作面临许多新的课题。行政立法的不完善。行政案件中证据的纷繁复杂,对我们在如何依法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