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渠道工程在我国灌溉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程,这项工程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在施工中,其施工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进行防渗处理,但是在工程经过了长时间的使用之后,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渗水现象,同时也使得水资源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浪费现象,当今的渠道工程建设一般都采用的是混凝土衬砌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很好的改善渠道渗漏这一质量通病,当旧的渠道和新的渠道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需要对旧的渠进行防渗的改建。本文主要分析了新老线结合的灌区渠道防渗改建工程施工技术,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灌区;渠道工程;改建;防渗;施工技术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灌溉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如果是在水资源储量比较多的地区,灌溉作业就会顺利的进行,但是如果在水资源相对较为短缺的地区,农田的灌溉区就会和农田有比较长的一段距离,所以就需要将远处的水资源引来进行灌溉作业。渠道工程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工程形式,我国农业在不断的发展,很多农田水利工程都需要重新的改建来满足农业发展的实际要求,这样就使得灌区的渠道网络越来越大,能够有效的提高渠道防渗施工的质量和水平。但是在改建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质量上的薄弱环节,因此需要对其予以高度的重视。
1 灌区渠道防渗改建工程设计
在我国,从20世纪的中期就开始逐渐加大渠道工程的建设,目的主要是可以有效的提高灌溉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在初期的渠道施工当中并没有对防渗施工引起重视,所以很多工程都没有进行防渗加固处理。而最近几年,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水平在不断的上升,在工程长期运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非常明显的渗漏现象,这一现象对我国灌溉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从21世纪开始,我国的相关部门就对很多以往的渠道工程进行了防渗和加固的处理,这也对整个渠道功能的有效发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长期的实践之后,施工人员发现,采用混凝土衬砌渠道的方式不仅施工方法简单,同时还能够体现出非常好的防渗效果,和浆砌石和黏土土料相比,这种方式所展现出的防渗效果更好,所以在很多新旧渠道结合改造工程的建设中,通常都会采用这种施工的方法和途径。此外,因为罐区当中比较多的是渠道的分支,同时每个渠道自身的宽度、深度和高度也是比较类似的,所以在新旧渠道结合施工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比较大的施工难度,所以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更加充分的做好设计工作,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灌溉的需要,在施工中有效的减少施工工作量,提高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常,流量如果超过了1m3/s,在设计的过程中,最好将其设计为梯形断面边坡比最好控制在1:1如果流量没有超过1m3/s,那么在施工的过程中就可以采用矩形断面的形式。因为这种设计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水的分流,从而提高了水资源自身的利用效率,使得灌溉工作也可以更加顺利的展开。
2 灌区中旧渠道的防渗处理技术
2.1 对旧渠道的表面进行清理在对旧渠道进行改建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的一个工作就是要对渠道当中存积的各种杂物进行有效的清理,同时还要对渠道的表面进行简单的处理,这样就会为后期施工的顺利开展提供诸多的便利。举例来说,将传统的渠道周围和渠道内部所生长出来的杂草进行彻底的清理,同时还要将渠道底部的淤泥清除干净,清理之后还要将底部的位置压实,这样就可以充分的保持渠道表面的清洁。如果旧的渠道当中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砌体积压状况,在施工之前先要将砌体刨除,同时做好修复处理,而旧的渠道表面保持清洁和平整之后,才能对其进行冲洗,这对后续的渠道浇筑施工是十分有利的。
2.2 混凝土的浇筑。由于灌区原有的渠道断面多为梯形,混凝土浇筑方式与渠道断面大小以及伸缩缝的设置有关。干渠及断面较大的支渠,且坡底设有纵向伸缩缝的,采用三次浇筑成形法,即先浇渠两坡、后浇渠底,或先浇渠底、后浇渠两坡;断面较小的支渠采用两次浇筑成形法,即先浇渠两坡后渠底,或先浇渠底后浇两坡。
3 灌区渠道防渗层损毁形成的因素与原因分析
3.1 防渗层损毁的因素
经长期实践发现,渠道防渗层被损毁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两方面。其中物理因素是由于渠堤冻胀原因,造成的混凝土板拱起、滑落、错台及水流冲蚀造成勾缝脱落和混凝土板质量不合格所造成的混凝土板表面破损、麻面、散架、勾缝脱落,使用寿命缩短。化学因素是水中化学物质对防渗层的侵蚀。这样渠道的防渗层破损,严重影响了渠道的防渗功能,增加了渠道输水损失,降低了渠道的输水效率及安全性。
3.2 渠道防渗层损坏的原因
经调查和总结发现,渠道防渗层损害的原因主要分为冻胀破坏和人为破坏两种。冻胀破坏:渠道冻胀主要发生在总干渠、深挖方渠段。因土壤含水率高,冻胀现象严重,致使混凝土现浇段有些散架,暴起甚至整块翻落渠中。原因分析:由于基土中含水量多,当气温长时间处于0℃以下时,基土中的水分就会结冰。人为破坏有很多种,包括施工质量不合格等因素:很多原灌区老渠道因为受当时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因此混凝土板质量较差,不能达到设计寿命。勾缝砂浆强度低,施工挤压不实等。目前很多灌区总干渠、干渠衬砌板麻面、散架、勾缝脱落较为严重,有些甚至成段出现,就是因为混凝土板质量不合格所致。
4 渠道损毁的修复
老灌区渠道损毁及存在隐患因上述原因造成的结果概括为:衬砌板勾缝脱落、混凝土板酥松散架、麻面、伸缩缝脱落。
4.1 勾缝脱落的修复
勾缝脱落是最常见、最普遍的现象。采取的措施是勤检查、勤修复。每次灌后,组织人力对渠道进行细致检查。对大面积的勾缝脱落进行修复。
4.2 混凝土板麻面的修复
为节省资金,对形成麻面但强度尚好的混凝土板,用水把板面冲洗干净,然后用1:1的水泥砂浆进行罩面,罩面厚度不小于2mm,保湿养护不少于14d。
4.3 混凝土板酥松散架的修复
这种现象在总干渠上存在不少,只能采取更换混凝土板的办法修复。先清除原混凝土板,若板后基土湿度过大,应进行开挖换土,重新捣实削平,更换同样大小的混凝土板。
4.4 伸缩缝的修复
填补伸缩缝老灌区以前采用的是沥青砂浆,现在一般采用焦油塑料胶泥。先把伸缩缝清理干净、晾干,再用塑料胶泥填充密实。
结束语
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已经有了十分显著的提升,同时我国农业罐区的渠道防渗技术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很多新型的防渗技术也出现在了渠道防渗的施工当中,在建设中,一定要根据工程自身的状况来选择综合性最强的施工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可以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渠道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关瑜.农田灌溉防渗渠道衬砌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4).
[2]殷庚成.渠道现浇混凝土防渗衬砌施工技术[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6(5).
关键词:灌区;渠道工程;改建;防渗;施工技术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灌溉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如果是在水资源储量比较多的地区,灌溉作业就会顺利的进行,但是如果在水资源相对较为短缺的地区,农田的灌溉区就会和农田有比较长的一段距离,所以就需要将远处的水资源引来进行灌溉作业。渠道工程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工程形式,我国农业在不断的发展,很多农田水利工程都需要重新的改建来满足农业发展的实际要求,这样就使得灌区的渠道网络越来越大,能够有效的提高渠道防渗施工的质量和水平。但是在改建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质量上的薄弱环节,因此需要对其予以高度的重视。
1 灌区渠道防渗改建工程设计
在我国,从20世纪的中期就开始逐渐加大渠道工程的建设,目的主要是可以有效的提高灌溉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在初期的渠道施工当中并没有对防渗施工引起重视,所以很多工程都没有进行防渗加固处理。而最近几年,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水平在不断的上升,在工程长期运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非常明显的渗漏现象,这一现象对我国灌溉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从21世纪开始,我国的相关部门就对很多以往的渠道工程进行了防渗和加固的处理,这也对整个渠道功能的有效发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长期的实践之后,施工人员发现,采用混凝土衬砌渠道的方式不仅施工方法简单,同时还能够体现出非常好的防渗效果,和浆砌石和黏土土料相比,这种方式所展现出的防渗效果更好,所以在很多新旧渠道结合改造工程的建设中,通常都会采用这种施工的方法和途径。此外,因为罐区当中比较多的是渠道的分支,同时每个渠道自身的宽度、深度和高度也是比较类似的,所以在新旧渠道结合施工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比较大的施工难度,所以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更加充分的做好设计工作,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灌溉的需要,在施工中有效的减少施工工作量,提高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常,流量如果超过了1m3/s,在设计的过程中,最好将其设计为梯形断面边坡比最好控制在1:1如果流量没有超过1m3/s,那么在施工的过程中就可以采用矩形断面的形式。因为这种设计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水的分流,从而提高了水资源自身的利用效率,使得灌溉工作也可以更加顺利的展开。
2 灌区中旧渠道的防渗处理技术
2.1 对旧渠道的表面进行清理在对旧渠道进行改建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的一个工作就是要对渠道当中存积的各种杂物进行有效的清理,同时还要对渠道的表面进行简单的处理,这样就会为后期施工的顺利开展提供诸多的便利。举例来说,将传统的渠道周围和渠道内部所生长出来的杂草进行彻底的清理,同时还要将渠道底部的淤泥清除干净,清理之后还要将底部的位置压实,这样就可以充分的保持渠道表面的清洁。如果旧的渠道当中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砌体积压状况,在施工之前先要将砌体刨除,同时做好修复处理,而旧的渠道表面保持清洁和平整之后,才能对其进行冲洗,这对后续的渠道浇筑施工是十分有利的。
2.2 混凝土的浇筑。由于灌区原有的渠道断面多为梯形,混凝土浇筑方式与渠道断面大小以及伸缩缝的设置有关。干渠及断面较大的支渠,且坡底设有纵向伸缩缝的,采用三次浇筑成形法,即先浇渠两坡、后浇渠底,或先浇渠底、后浇渠两坡;断面较小的支渠采用两次浇筑成形法,即先浇渠两坡后渠底,或先浇渠底后浇两坡。
3 灌区渠道防渗层损毁形成的因素与原因分析
3.1 防渗层损毁的因素
经长期实践发现,渠道防渗层被损毁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两方面。其中物理因素是由于渠堤冻胀原因,造成的混凝土板拱起、滑落、错台及水流冲蚀造成勾缝脱落和混凝土板质量不合格所造成的混凝土板表面破损、麻面、散架、勾缝脱落,使用寿命缩短。化学因素是水中化学物质对防渗层的侵蚀。这样渠道的防渗层破损,严重影响了渠道的防渗功能,增加了渠道输水损失,降低了渠道的输水效率及安全性。
3.2 渠道防渗层损坏的原因
经调查和总结发现,渠道防渗层损害的原因主要分为冻胀破坏和人为破坏两种。冻胀破坏:渠道冻胀主要发生在总干渠、深挖方渠段。因土壤含水率高,冻胀现象严重,致使混凝土现浇段有些散架,暴起甚至整块翻落渠中。原因分析:由于基土中含水量多,当气温长时间处于0℃以下时,基土中的水分就会结冰。人为破坏有很多种,包括施工质量不合格等因素:很多原灌区老渠道因为受当时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因此混凝土板质量较差,不能达到设计寿命。勾缝砂浆强度低,施工挤压不实等。目前很多灌区总干渠、干渠衬砌板麻面、散架、勾缝脱落较为严重,有些甚至成段出现,就是因为混凝土板质量不合格所致。
4 渠道损毁的修复
老灌区渠道损毁及存在隐患因上述原因造成的结果概括为:衬砌板勾缝脱落、混凝土板酥松散架、麻面、伸缩缝脱落。
4.1 勾缝脱落的修复
勾缝脱落是最常见、最普遍的现象。采取的措施是勤检查、勤修复。每次灌后,组织人力对渠道进行细致检查。对大面积的勾缝脱落进行修复。
4.2 混凝土板麻面的修复
为节省资金,对形成麻面但强度尚好的混凝土板,用水把板面冲洗干净,然后用1:1的水泥砂浆进行罩面,罩面厚度不小于2mm,保湿养护不少于14d。
4.3 混凝土板酥松散架的修复
这种现象在总干渠上存在不少,只能采取更换混凝土板的办法修复。先清除原混凝土板,若板后基土湿度过大,应进行开挖换土,重新捣实削平,更换同样大小的混凝土板。
4.4 伸缩缝的修复
填补伸缩缝老灌区以前采用的是沥青砂浆,现在一般采用焦油塑料胶泥。先把伸缩缝清理干净、晾干,再用塑料胶泥填充密实。
结束语
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已经有了十分显著的提升,同时我国农业罐区的渠道防渗技术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很多新型的防渗技术也出现在了渠道防渗的施工当中,在建设中,一定要根据工程自身的状况来选择综合性最强的施工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可以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渠道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关瑜.农田灌溉防渗渠道衬砌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4).
[2]殷庚成.渠道现浇混凝土防渗衬砌施工技术[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