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未来的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本文从几个转变入手,简单论述了作为教师我们应如何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双轨型 主导型 启迪思维型
一、转变教育观念
转变教育观念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学生素质提高的需要。世界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21世纪人才素质的七条标准,这一标准给我们的教师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国际教育界人才培养思路发生了重大变化,即从单纯的传授知识教育转向培养能力,全面提高素质。我们不仅要用现代世界的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来培养一代新人,更重要的还必须对一代新人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同时使他们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转变教师自身素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需要教师不仅具有本专业知识,而且需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具备吃透学生心理、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诱导学生积极进取的能力。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学会创造、学会做人。要达到这种质的根本转变,必须大幅度、全方位、立体化地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在教学中,学生作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讲授、指导中获取理论知识和完成各实践环节的技能训练。职业高中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职高教师既是教师(象普高教师一样教学生),又是师傅(象工厂的师傅一样带徒弟);既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能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又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为学生的技能训练、实践操作进行指导。要把学生培养成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必须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一,抓现有教师队伍向“双师型”转化。一是鼓励专业教师参加相关的职称考试,获取“双师”证书;二是提倡教师参加或承担科研开发项目,在实践中提高科研能力和专项技能;三是鼓励青年攻读学位。第二、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走出去。一是派青年教师轮流到工厂、社会拜师学艺,提高业务操作能力;二是集体组织社会调查、调研,提高教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强调专业教师要参于学生实验实习的全过程,在指导学生实习中向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学习,吸取实际工作经验,充实自己,提高实践技能。第三、有目的地把实践经验丰富的学者、专家、名师请进来作为专业教师,对学校的教师进行培训,使之成为符合职高教学要求的“双师型”教师,为深化职高教育教学改革和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奠定师资基础,以提高职高的教学质量。
三、转变教学内容
1、由单纯课堂型转变为课内外结合型。努力开辟第二课堂,通过课外活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使学生所学知识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命力,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2.单轨型转变为双轨型。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不仅来自于学校与教师,也来自于家庭与社会。因而,要使学生的素质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提高,学校和教师还应肩负起协助家长教育好学生的重任。和家长一起研究如何改变管、卡、压或放任不管的错误做法,通过启迪和诱导,使其健康成长。
四、转变教学方法
1、由教学型转变为教育、教学型。教师应把理想信念教育、做人教育、奋斗精神教育、心理素质教育、自信教育、思维方式教育、创造个性教育、创业教育等融汇到教学过程中。放在教学内容的首位,规范学生的言行。教师要以身作则,教育学生、感化学生、鼓动学生,这样才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2、主体型转化为主导型。“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培养,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新世纪的教育教学随时都要注意启发式,使学生在提高思想素质和文化科学技术水平的过程中,处于主动要求、自觉努力的状态。教师的职责在于诱导。这种诱导在通过学生的思考和判断之后,形成一种迫切要求改变和提高自身素质的渴望。
3、由讲述讲解型转变为启迪思维型。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过去教学中推行的教学法各的优点,但实践证明,它们都不能成为固定的模式,更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我们应该下大力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把这种热情转化为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之逐步提高自学能力,主动去掌握知识。
4、从知识传授型转变为素质提高型。素质教育的内容较为丰富,教师应凭借自身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高度责任感,制定出相应的素质教育规划,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实现学生全方位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双轨型 主导型 启迪思维型
一、转变教育观念
转变教育观念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学生素质提高的需要。世界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21世纪人才素质的七条标准,这一标准给我们的教师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国际教育界人才培养思路发生了重大变化,即从单纯的传授知识教育转向培养能力,全面提高素质。我们不仅要用现代世界的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来培养一代新人,更重要的还必须对一代新人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同时使他们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转变教师自身素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需要教师不仅具有本专业知识,而且需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具备吃透学生心理、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诱导学生积极进取的能力。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学会创造、学会做人。要达到这种质的根本转变,必须大幅度、全方位、立体化地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在教学中,学生作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讲授、指导中获取理论知识和完成各实践环节的技能训练。职业高中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职高教师既是教师(象普高教师一样教学生),又是师傅(象工厂的师傅一样带徒弟);既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能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又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为学生的技能训练、实践操作进行指导。要把学生培养成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必须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一,抓现有教师队伍向“双师型”转化。一是鼓励专业教师参加相关的职称考试,获取“双师”证书;二是提倡教师参加或承担科研开发项目,在实践中提高科研能力和专项技能;三是鼓励青年攻读学位。第二、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走出去。一是派青年教师轮流到工厂、社会拜师学艺,提高业务操作能力;二是集体组织社会调查、调研,提高教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强调专业教师要参于学生实验实习的全过程,在指导学生实习中向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学习,吸取实际工作经验,充实自己,提高实践技能。第三、有目的地把实践经验丰富的学者、专家、名师请进来作为专业教师,对学校的教师进行培训,使之成为符合职高教学要求的“双师型”教师,为深化职高教育教学改革和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奠定师资基础,以提高职高的教学质量。
三、转变教学内容
1、由单纯课堂型转变为课内外结合型。努力开辟第二课堂,通过课外活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使学生所学知识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命力,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2.单轨型转变为双轨型。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不仅来自于学校与教师,也来自于家庭与社会。因而,要使学生的素质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提高,学校和教师还应肩负起协助家长教育好学生的重任。和家长一起研究如何改变管、卡、压或放任不管的错误做法,通过启迪和诱导,使其健康成长。
四、转变教学方法
1、由教学型转变为教育、教学型。教师应把理想信念教育、做人教育、奋斗精神教育、心理素质教育、自信教育、思维方式教育、创造个性教育、创业教育等融汇到教学过程中。放在教学内容的首位,规范学生的言行。教师要以身作则,教育学生、感化学生、鼓动学生,这样才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2、主体型转化为主导型。“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培养,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新世纪的教育教学随时都要注意启发式,使学生在提高思想素质和文化科学技术水平的过程中,处于主动要求、自觉努力的状态。教师的职责在于诱导。这种诱导在通过学生的思考和判断之后,形成一种迫切要求改变和提高自身素质的渴望。
3、由讲述讲解型转变为启迪思维型。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过去教学中推行的教学法各的优点,但实践证明,它们都不能成为固定的模式,更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我们应该下大力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把这种热情转化为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之逐步提高自学能力,主动去掌握知识。
4、从知识传授型转变为素质提高型。素质教育的内容较为丰富,教师应凭借自身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高度责任感,制定出相应的素质教育规划,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实现学生全方位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