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中如何实现高效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365403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教与学的主阵地,无论是进行何种类型的教育,无论教育发展到何种程度,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要实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始终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那么,怎样的课堂才算高效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应该就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的课堂。从新课程的视角来衡量课堂教学是否实现了高效,首先要看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是否达到了相应的维度;其次要看教学过程是否是真正实现了学习效率的提高;最后要看教与学的过程是否是和谐、灵动、充满生命力的,是否能够体现出教、学双方的相互激励、共同成长。
  那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如何实现和谐高效呢?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笔者认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师生人格平等的基础之上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教师要尊重学生说话的权利,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要把学生当成具有人格意义的“人”而不是被斥责的对象、被填充的容器,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讲究工作方法。但这一切并不意味着教师要没有原则地迁就学生,而是既要尊重,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心中必须有应该遵守的规则,有对规则的敬畏,对知识的敬畏,对教师的敬畏,必须遵守在特定环境中应该遵守的规则。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我们必须重视和挖掘化学实验的功能。新教材中没有明确的学生分组实验,很多教师怕麻烦,要么不做实验而纯粹讲实验,要么把实验全部作为演示实验处理。化学实验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化学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功能。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教会学生怎样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需要一个过程,但这种能力一旦形成必将对教学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并将使学生受益终生。因此教师必须对化学实验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效监控学生,一种可能是实验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白白浪费了时间;另一种可能是学生因随意操作而造成意外伤害。因此,教师在这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必须是严格的,必须让学生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比如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之前必须要对学生说清楚化学实验室中的基本要求,如规范的操作和各种药品的使用与保管等;在進行每一次实验之前要让学生通过预习明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步骤、明确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事先要审查学生的实验设计,并要求学生按规范步骤认真操作;要和学生一起做实验,师生共同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体会成功的快乐、失败的苦涩,师生共同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另外,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要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体验收获的快乐,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通过倾听、交流、合作,学会知识、发展能力、完善人格。
  
  二、在化学实验中建构问题
  
  化学是一门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能产生问题和问题情境。好的实验能立刻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利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明显现象使学生感到疑惑和不解,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使其产生探究的学习动机,那么就能很顺利地完成对未知事物的探索与理解。比如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得出,我们只需要营造这样一个环境就行了:把钠放在水里,把金属镁、锌、铁、铜分别放在稀硫酸中,让学生仔细观察是否放出氢气,以及放出氢气的快慢,他们就能得出金属的活泼性有快有慢。再如空气的组成用实验测定:当玻璃钟罩内的红磷燃烧完毕,水上升至五分之一时,我立即提出了问题:为什么水只上升五分之一?围绕这个实验,引发了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空气的组成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同样,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教师并不一定需要按部就班逐一讲解,而是设计一系列问题逐步引导:
  1.氧气和氢气实验室制法的装置及收集的方法有何异同?为什么一个需要加热,一个不需要加热;一个用向上排气法,一个用向下排气法?
  2.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应该怎样装配仪器?
  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又应该怎样收集、验证、验满?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具有连贯性。学生通过讨论能逐一得出结论。所以我在这一内容的处理上由学生自己讨论,然后上台说出他们的实验设计方案,并亲自动手操作整个实验过程,其他学生观察,如有异议,可相互补充,并鼓励创新设计。
  
  三、媒体运用应简单而清新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在教学领域中已逐渐被广泛地应用。它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趣味性、直观性,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尤其是针对一些微观粒子的运动,速度较慢的化学变化,瞬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化工生产流程,以及一些有危险的实验描述、模拟,是以往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比拟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和虚拟技术“标新立异”的模拟,能很容易地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直观的环境中获得知识。比如讲一氧化碳的性质时,由于一氧化碳有剧毒,而中学化学实验室又没有制取有毒气体的通风橱,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网上资源来完成一氧化碳可燃性、还原性的实验。这些形象逼真的实验时而停止、时而展现、时而分散、时而组合,学生一目了然,无疑会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其他文献
深化广播改革促进事业发展陈文炳广播改革,转眼十年。无论从全国广播界还是我们上海电台看,在邓小平南巡讲话指引下,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两个根本性转变”方面,广播改革取
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想”。逆向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的范畴,是一种创造性的求异思维。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怎样的途径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呢?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在讲授新课中,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1
期刊
物理习题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是重要环节之一,是教学效果反馈的重要渠道。学生在新授课上初步掌握了所学的概念、规律,但是理解往往只是表面的、片面的、孤立的,只有通过适当的具体的物理习题的解决,才能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完善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巩固与深化所学的概念、规律。同时物理习题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习题教学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技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
期刊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是评价电子元件可靠性的方法之一。其优点是预测精度高,可大大缩短试验时间,而且可根据初期试验数据得到MTTF值预测未来的MTTF值。本文将对这种预测方法进行分
极值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学上所谓的“极值法”主要是解決因题中数据不足而感到无从下手的计算题或混合物组成的判定题,采用极端假设方法分析解决化学问题,常能够把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将常见题型归纳如下。  1.判定反应物 本文为
期刊
该文阐述多台同型产品非同步纠正可靠性增长的AMSAA模型和多台同型产品同步纠正可靠性增长的近似模型,并对35台SK-1004采集站同步可靠性增长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
1991年,石油天然气公司物探局仪器总厂应用AMSAA-BISE模型对35台SK-1004采集站进行了同步可靠性增长试验,该文对采集站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并指出多台同步可靠性增长试验不可能节省试验时间。
观察和实验既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基本方法,又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义务教育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入的实验不仅在数量上比旧教材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而且实验的内容取材新颖、贴近生活、生动活泼、趣味性强、材料易找、操作简便,适合于广大学校的普遍实施。同时,教材在编写上更强调通过实验引入概念,通过实验得出规律,通过实验猜想,通过实验
期刊
该文概述了破坏性物理分析(DPA)技术、可靠性增长技术和统计工艺控制(SPC)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内开展破坏性物理分析的概况,总结了采用可靠性增长技术提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