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新品种藏豌1号的选育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boywang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了豌豆新品种藏豌1号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选育结果及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藏豌1号;选育;特征特性;高产栽培
  中图分类号 S6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2-0133-01
  1 选育过程
  藏豌1号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1998年从德国引进的豌豆(紫花)群体中通过系统选育的白花变异株系中筛选新品系,2001年系统选育而成,经过12年的连续观察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综合表现优异,原代号为ZWD2003-1,2011年通过西藏自治区品种委员会审定。
  2 品种特征特性
  该品种全生育期95~100 d,矮生直立型,株高75~100 cm,白花,主茎节数13个,主茎分枝1.3个,单株荚果8~13个,荚长6.3 cm,百粒重24g左右,籽粒乳白色,结荚多,抗倒伏,上市早、产量高,适宜单播。该品种平均产量达2 175~2 250 kg/hm2,比中豌4号增产5.7%,比拉萨黑豌豆增产48.0%,小面积生产示范,平均产量达到2 400 kg/hm2,比地方品种增产25%以上。该品种品质优,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测试中心(西宁)检测结果为粗脂肪1.40%,粗蛋白22.18%,粗淀粉47.06%。
  3 选育结果
  3.1 熟性
  由表1可以看出,藏豌1号比对照中豌4号早熟10 d,比拉萨黑豌豆早熟23 d,在拉萨地区属于极早熟豌豆新品种。
  3.2 丰产性
  3.2.1 农艺性状比较。由表2可以看出,藏豌1号属于中矮秆品种,与对照相比,其产量构成主因素,主茎分枝无显著差异,单株荚数差异极显著,荚粒数无显著差异,与拉萨黑豌豆差异极显著,百粒重和拉萨黑豌豆差异极显著。
  3.2.2 品种比较试验。2006—2008年在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四号试验地进行了春播品种比较试验,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0 m2,以西藏主栽品种拉萨黑豌豆和中豌4号为对照。由表3可以看出,藏豌1号3年平均产量为3 700 kg/hm2,比对照中豌4号增产5.7%,比拉萨黑豌豆增产48.0%。和大田试验相比,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试验田产量较高的原因是地力比较肥沃,灌水设施比较完善,田间管理及时,所以产量较大田试验产量较高。
  3.2.3 生产示范试验。2007—2008年在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四号试验地进行了生产示范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不设重复,小区面积333.4 m2,4月中旬播种。藏豌1号2年平均产量2 226.8 kg/hm2,比对照中豌4 号增产8.4%,比拉萨黑豌豆增产39.7%。
  3.2.4 示范推广试验。为进一步证实藏豌1号的丰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2008—2010年在古荣乡、德庆乡、藏改乡示范推广种植逾20 hm2,其生育期变幅为109~115 d,株高变幅为75.33~80.22 cm,单株荚数变幅为8.1~10.8个,单荚粒数变幅为4.1~5.2粒,荚长变幅不大,单株产量变幅为7.63~9.01 g,百粒重变幅为24.2~25.6 g,产量变幅为2 209.5~2 449.5 kg/hm2。
  3.3 抗逆性
  通过在海拔3 600~4 000 m的农区田间调查和室内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藏豌1号耐旱(T)、耐盐(T),抗病虫害(R)。
  4 高产栽培技术
  4.1 备种
  包括晒种、选种等。精选粒大、饱满、整齐和无病虫害的种子,播前最好能晒种3~5 d,以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
  4.2 适时播种
  豌豆喜凉爽气候,开花结荚期间温度过低易受冻,花荚期若遇高温会提早封顶,不再开花結荚,出现高温逼熟现象,也不利于开花和荚果发育。拉萨地区饱灌区域适宜3月底至4月初播种,其他干旱、半干旱地区,可适当晚播。
  4.3 土壤选择
  选择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前茬不是豆科作物的地块,播种前深耕细耙、疏松土壤,以利于根系发育,使出苗整齐、健壮。
  4.4 播种方式与播种量
  豌豆的播种方式有条播、穴播和撒播等,西藏多用撒播,但撒播浮子多,种子覆土深浅不一。条播种子覆土深度一致,行距均匀,是最好的播种方法。条播行距一般为25~40 cm,播种深度为5~7 cm,播种量为210~225 kg/hm2,穴播的穴距一般为15~30 cm。
  4.5 中耕除草
  出苗后一般不需疏苗、定苗。由于苗期生长缓慢,易发生草荒,应早锄地,松土保墒。从出苗到植株封垄前,中耕松土2~3次,第1、2次中耕分别在苗高5~7 cm时、株高15~20 cm时进行,第3次可根据生长情况,灵活进行[1-6]。应在豌豆植株叶片卷须互相缠绕前完成中耕除草。生长后期已封顶,若杂草多应拔除。
  4.6 肥水管理
  苗期如降水较多,底墒足,幼苗生长正常,开花前要适当蹲苗,做到不旱不浇水。干旱时可结合追施尿素浇水。孕蕾至开花阶段,须浇好蕾花水[2-4]。应保证鼓荚灌浆期对水分的要求,一般在开花结荚期浇水2~3次,每次水量不应过大。
  4.7 病虫害防治
  为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最好与非豆科作物实行轮作。
  4.7.1 蚜虫。蚜虫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嫩叶、嫩茎、花及豆荚的汁液,使叶片卷缩发黄,嫩荚变黄,严重影响生长。防治蚜虫宜尽早用药,将其控制在点片发生阶段,药剂可选用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喷雾防治,重点喷施叶片反面,或用40%氧化乐果乳剂1 000~1 500倍液,用药450~600 kg/hm2喷雾防治。
  4.7.2 白粉病。发病初期有淡黄色小斑点出现在叶面,后扩大成不规则形粉斑,严重时叶片正反面均覆盖一层白粉,最后变黄枯死,发病后期粉斑变灰,并长出许多小黑粒点。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隔10~20 d喷1次,连喷2~3次。
  4.8 适时收获
  豌豆荚从下而上逐渐成熟,往往中下部荚果已经成熟,而上部荚果仍然青绿,如待全部荚果成熟,下部荚果会炸荚落粒,或遇雨倒伏后荚内豆粒发芽、发霉[1-5]。因此,当植株茎叶和荚果大部分转黄稍枯干时,应立即收获。宜在早晨露水未干时收运,防止炸荚落粒。人工收获时,将植株连根拔起或从基部割下,上场后应及时晾晒脱粒[1]。晒干后贮藏。
  5 参考文献
  [1] 刘延玲.春播区粒用豌豆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2):77.
  [2] 高小丽,卓嘎,张玉红,等.2011—2013年西藏地区豌豆品种(系)比较试验初报[J].作物杂志,2014(6):147-149.
  [3] 王海燕.澄江县烤烟田种植菜豌豆高产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2006(3):34-35.
  [4] 沈光华.豌豆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J].农药市场信息,2007(2)
  [5] 王志贤,贺志强.豌豆品种比较试验[J].作物杂志,2006(4):36-37.
  [6] 高运青,刘梦星,徐东旭,等.豌豆品种比较及分析评价[J].作物杂志,2008(3):81-82.
其他文献
1.如果图1、图2中的两个天平平衡,那么要多少朵梅花才能使图3中的天平平衡呢?
在下面的两道乘法竖式中,每个□代表一个数字,请你分别填出□里的数字,并计算所得的乘积。相信你一定能行,赶快动手试一试吧。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32例的体会右江民族医学院附院中医科许静(百色533000)胆汁返流性胃炎是常见病、多发病,约占胃炎中的24%[1],临床治疗有一定难度。近年来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
本文在分析国外先进的洁净煤燃烧技术开发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外燃煤火力发电厂所成功采用的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并根据我国燃烧火电厂的现状,探讨在常规煤粉锅炉的基础上,发
聪聪可喜欢体育活动了,同学们都叫他“体育小健将”。这一天,聪聪来到胖叔叔的体育用品商店门前,隔着商店的玻璃窗,他看着心仪已久的篮球和足球,
在航空卫生保障中,航空生理训练为重点及核心内容,与飞行人员安全及战斗力成长有着密切关联。另外,依据军标《飞行人员医学临时停飞标准》规定,若飞行人员在飞行前,有对飞行
摘要 铁谷14是铁岭市农科院以自选“铁谷5号”为母本,以外引系“79127”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介绍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总结其栽培技术,以指导铁谷14的栽培。  关键词 铁谷14;选育;产量;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055-02  1 选育目标  谷子是粮草兼用作物,也是我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特别是干旱、半干
学过列方程解决问题的知识以后,同学们会发现用方程法解题与用算术法解题有所不同。用算术法解题,未知数并不参与列式,同学们要通过分析题意,根据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的关系,
期刊
目的讨论免疫1号方治疗气阴两虚证干燥综合征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接受诊治处理的气阴两虚证干燥综合征患者96例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