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评价准分子激光消融术(ELA)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CB)血管成形术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血管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至12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因下肢动脉闭塞疾病接受ELA治疗的17例患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资料,包括12个月的一期通畅率、技术成功率、手术成功率、支架置入率、靶血管再次干预率和主要不良事件。结果平均病变长度(23.3±8.9) cm。手术成功率100%,均行辅助性
【机 构】
: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血管外科 300192,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血管外科 300192,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血管外科 30019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价准分子激光消融术(ELA)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CB)血管成形术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血管的有效性、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至12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因下肢动脉闭塞疾病接受ELA治疗的17例患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资料,包括12个月的一期通畅率、技术成功率、手术成功率、支架置入率、靶血管再次干预率和主要不良事件。
结果平均病变长度(23.3±8.9) cm。手术成功率100%,均行辅助性DCB治疗。5例行支架置入,12个月一期通畅率为82.4%。靶病变复发率为5.9%。
结论ELA联合DCB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疾病安全可行。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原发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多肽(PDGFRα)基因突变型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不同基因亚型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9年6月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诊治的35例原发PDGFRα基因突变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本组35例GIST患者的首发症状为腹部疼痛或腹胀28例(80%),腹部包块6例(17%),便血1例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140例胆囊结石或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比较患者相关病史、影像学资料、部分血清学指标。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结石最大直径(≥10 mm)(χ2=7.896,P=0.019),乳头旁憩室(有)(χ2=10.849,P=0.013),胆囊结石数量
目的探讨载血管生成抑制剂脂质微泡联合聚焦超声定向辐照对结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29只结肠癌肝转移Balb/c裸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G1组8只裸鼠作为空白对照组;G2组7只裸鼠仅行超声辐照;G3组7只裸鼠采用超声辐照联合不负载药物的SonoVue裸微泡;G4组7只裸鼠采取超声辐照联合载血管内皮抑素Endstar处理。治疗结束后12d处死裸鼠,计数并称量各组原发肿瘤质量、肝转移瘤的数目及质量,用免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切除术仍是HCC首选的治疗方式,然而其术后复发率高,特别是早期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HCC术后早期复发危险因素可大致归纳为患者自身因素、肿瘤特性、治疗相关等三大原因。本文结合最新的相关研究文献,针对上述三大原因对HCC术后早期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做一综述。
回顾性分析1例异位胰腺合并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因"上腹部隐痛不适"入院,超声内镜穿刺病理提示胃黏膜慢性炎症并少许胰腺组织,予以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胃壁异位胰腺合并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发生于胃壁的异位胰腺合并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极为罕见,针对性的检查和相对丰富的腹部外科诊疗经验对于诊治此类疾病有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胆肠吻合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18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安徽省立医院接受胆肠吻合术的110例胆管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患者中位年龄44岁。术后近期并发症率为35.5%,严重并发症率为17.3%。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转诊前手术修复、术中出血>400 ml和手术持续时间与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显著相关(均P<0.05)。多因素
近年来腔镜甲状腺手术发展迅速,衍生了众多的入路及方式,不同的入路及方式各有优劣,治疗的适应证也有区别。本文就国内外腔镜甲状腺手术主流技术的特点作一综述,为临床决策及治疗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单纯脱落细胞学阳性(P0CY1)胃癌患者转化治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来自于前瞻性、单中心、Ⅱ期临床试验中接受转化治疗的36例P0CY1胃癌患者,在接受转化治疗前后均行MSCT检查,测量转化治疗前后原发病灶最长径和体积变化,以评估其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 1.1评分和肿瘤体积减少率。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Recist 1.1评分和肿瘤体
目的探讨肿瘤中心区和边缘区淋巴管生成与结直肠癌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20例结直肠癌肿瘤标本,以淋巴管特异性标志物podoplanin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别检测肿瘤中心区淋巴管密度和边缘区淋巴管密度,以了解结直肠癌不同区域的淋巴管生成情况,同时分析肿瘤不同区域淋巴管密度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结果与肿瘤边缘区淋巴管相比,肿瘤中心区淋巴管通常表现为体积更小的闭塞状和不规则状。
目的通过分析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患者的术后病理结果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探讨不同Siewert分型AEG患者手术切除及淋巴结清扫范围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8年5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50例AEG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第三站淋巴结清扫在贲门癌根治术中的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淋巴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