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是个毛线头

来源 :祝你幸福·午后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前的一个深夜,那个女人转身时,我已经预感到,我们此生永不会再见面了。于是,我盯着她的背影细细端详,她穿的上衣、裙子、发型、步态……然后,我对自己说,会永远记住这一切的。大概有10年,这一幕,确实是纤毫毕现的。然后,模糊大师出现了,先是,只记住她上衣的颜色;再后来,她的脸容也淡淡隐去。这个女人就如此不断蒸发,最后仅仅剩下,她指尖的微凉。
  我一直觉得,自己的记忆力很古怪,要紧的东西记不住,鸡毛蒜皮总忘不了。这个毛病,从小就有,气坏了我老妈。每逢此时,她就一边揍我,一边逼问:“使劲想,使劲想,东西在哪儿?”可叹的是,有些事,确实是再使劲也没用的。
  几天前,读一位英国人类学家的书,里边写到他参加一个部族庆典。“谁是庆典的主办人?”他问。答:“那个头戴豪猪毛的男人。”“我没看到头戴豪猪毛的人。”对方答:“他今天没戴。”
  然后,人类学家解释说,土著非洲人惯于描述事物“应有的状态”,而不是“现有的状态”。读到这儿,我电光火石般地一闪——这是一种最原始、也最有效的记忆方式啊。这两天,我频频使用土著非洲人式的各种记忆暗语,在往事中捞起了一个个消失的人。
  比如,“一个孩子的女人”,其实是说很能生孩子的女人。小时候,邻居最初只带着一个孩子。当时,我跟妹妹像土著非洲人一样朴素,就叫她为“一个孩子的妈妈”。可是,女邻居生孩子快得像变魔术。每隔一段,我跟妹妹就得改口一次,依次为,一个孩子的妈妈,两个孩子的妈妈……到第五个孩子时,我跟妹妹的叫法又回来了,仍是“一个孩子的妈妈”。又比如,“抠脚丫的男人”,是老爸的一位很会说笑话的同事。每次来我们家,他就捧着自己脚丫,一坐就是大半夜。“发抖的人”,是一个酒鬼厨师。一不喝酒,他就双手颤抖。每天一早,他先得灌下半壶,才能定住神,
  一般而言,记忆很像一件破毛线衣,露在外边的线头,总是污秽不堪的。其实,温暖的秘密,都在肮脏线头的背后。
  有个好莱坞片子,名字忘了,只记得是罗伯特·德尼罗主演的。德尼罗晚年时,总放不下一件事。中学时他爱上一个姑娘,千般追求,毫无回应。一怒之下,他把某男同学的几根腋毛,夹进了姑娘的课本。儿女问,毛从何而来?他回忆说,一块洗澡时收集的。又问,姑娘怎么认得毛是谁的?他说,全校只有这男同学是红色毛发。后果是严重的,那男同学被开除啦。老德尼罗每想起此事,就万般悔恨。说不定,当年的好同学,如今只是个流浪汉,或者是小偷、混混、囚犯……反正全得怪他乱用了人家那几根毛——毁了同学的一生。在儿女的撺掇下,他终于又找到了记忆中的受害者。想不到,他战战兢兢敲开门,对方先是一脸迷惑,然后一脸兴奋。要不是那几根毛,就没有他今天的幸福——当年的校花,因此认识了这个红发同学,爱上了他,嫁给了他。
  你看,记忆的线头,露在外面的部分,总是那么让人难堪,但只要你有勇气扯动,另一头,可能连结着成色十足的果子。
  
  编辑 赵萍
其他文献
最近我重温了一部悲惨的韩国电影,名字叫《我脑海里的橡皮摄》,讲的是一个女孩忽然得了阿氏痴呆症,这种病就像一只橡皮擦,会把脑海里的记忆一点点地擦去,最后什么也记不起来,什么人也不认识,包括她正深深爱恋着的男人。
在这个被网民戏谑为拼爹的时代,一次又一次证明,无论是官二代、富二代还是星二代所惹下的风波,根子都是上一代的问题。那些苦心经营的爹们,用金钱、名誉、地位换来的不过是子女的无知、无耻和无畏。以为开一个名车,就可以领跑世界;拎一个名包,就可以领袖中国;如此这般一厢情愿地自封其为未来领袖,充其量是“未来水袖”吧,除了证明那些爹们“长袖善舞”,其它是当不了真的。  在一系列有关“爹”的事件当中,看得出这个社
好多观众喜欢郭德纲,当然,也有不少争议,有人说郭德纲的相声太低俗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社会的不同层次都有人说别人低俗。上流社会说别人低俗,他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专家学者说人低俗,这个心态是,东风破,我比东风还破;相声演员说同行低俗,这是羡慕嫉妒恨,他但凡能跟这儿工人体育场演一场,他还至于犯这气迷心?只有同行之间才是赤裸裸的仇恨。世上有两种人,第一种人喜欢郭德纲,第二种人不喜欢郭德纲。喜欢不喜欢,
他们喜欢说,“巴黎遍地是狗屎,连幢高楼都没有”,“纽约好旧,好小哦!”  吐槽同胞在旅行中的坏习惯似乎是个传统,正所谓家丑不可外扬,从18世纪的英格兰开始,到美国、日本……你会发现骂得最凶的往往都是自己人。  但没有一个国家像如今的中国这样,对于本国游客喜欢乱吐痰、在街上剔牙的批评声只持续了很短几年,随即便集体陷入了“我们是救世主”的YY中。  东方面孔让我们在欧美国家过关所需的时间总比黑人还长,
听韩国记者李成贤抱怨:中国人跟外国人辩论时经常说“你不懂中国”,这个说法,常引起外国人的不满。他们认为这是中国人缺乏逻辑、证据,不能说服对方时,使用的“防御性”说法。“你不懂中国”,是不讲逻辑的表现,有事说事有理说理,用事实和逻辑说服别人,而不是用“你不懂”作挡箭牌,去回避必要的论证。  与“你不懂中国”类似的反逻辑表述是:“中国很复杂”。连在一起说就是:中国很复杂,你不懂中国。某些人经常将“中国
王家卫的电影《重庆森林》里,梁朝伟问从加州回来的王菲,加州好不好玩。王菲戴着墨镜,深睇他一眼后,懒懒散散地说:“还不是这样,没什么特别啊。”  如此简单的一个句子,似乎没有什么特别,我们身边时不时就有人用略带叹息的语气说出来。   经常就是这样,兴致勃勃期待发生的事情,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不过,当然可以说,若没有经历过,一定要遗憾终生。于是,所有人都像飞蛾扑火,去尝试着看似新鲜的事物,却终落得遍体鳞
期刊
她跟孩子承诺,如果期末考试成绩达到她的预期目标,暑假就带她去上海看世博会,为了凑上海世博会的热闹,孩子发愤图强了一阵,考试成绩居然真的达标了。  作为承担着对孩子言传身教重任的母亲,她自然要信守承诺,没成想,定好机票,却订不到酒店了,当然,上海的酒店并不是因为世博而全部订满了,而是价钱在她承受范围内的酒店,早已被预定光了。  眼看着行期日近一日地迫近,抓耳挠腮的焦灼中,她突然想起了曾经的大学同学,
大桥断裂成就大的传奇。而属于我们的小传奇,却要我们自己演绎。    壹  小时候,明心有一瓶指甲油。  那是一瓶价值五分钱的指甲油,管状的劣质小瓶连着一只快要脱落的刷子,粗糙的商标叫做杜鹃牌。它只有唯一一种可选的颜色:红色。  11岁的明心挥汗如雨地走在乡村的下午。她生活在一座深黑色的小镇,小镇的四周是一座座黑色的矿井,父辈们从黑色的地下挖出黑色的煤块,堆积成一座座黑色的小山。  黑色小山上的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