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切口环乳晕入路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并同期乳腺扩张器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3825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对乳腺癌患者行经单切口环乳晕入路保留乳晕乳头改良根治术并同期乳腺扩张器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4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经单切口环乳晕入路,对照组经乳腺及腋窝双切口入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淋巴结转移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天数、清扫淋巴结数量、前哨/淋巴结清扫总数、美学效果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经单切口环乳晕入路行保留乳晕乳头改良根治术+同期乳腺扩张器植入术治疗安全有效,且具有较佳美容效果,患者更满意。
  关键词:经单切口环乳晕入路;经乳腺及腋窝双切口入路;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同期乳腺扩张器植入术
  【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8)06-01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with areolar nipple preservation through single incision and breast dilator implantation at the same time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Methods: 42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March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surgical approache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21 cases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ouble incisions of mammary gland and axilla,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ingle incision of circummammary areola.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number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ospitalization days, number of lymph node dissection, total number of sentinel/lymph node dissection, aesthetic effect score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with areola-preserving nipple and simultaneous breast dilator implantation via single-incision circum-areola approach are safe and effective for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better cosmetic effect and better patient satisfaction.
  Key words: single-incision circumareolar approach; double-incision approach through breast and axilla;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simultaneous breast dilator implantation
  乳腺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且有低龄化现象。传统手术治疗是彻底切除整个乳腺,且通常选择梭形切口,具有创伤大及术后瘢痕明显等缺点,增加二期乳房重建术难度,也对患者心理造成较大创伤[1]。乳头乳晕复合体作为乳腺的组成部分,在手术治疗中,保留乳头乳晕术后瘢痕隐蔽,能够提高美容效果,因而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该种手术切口与腋窝之间距离较远,手术难度较大,同时也会影响乳头乳晕复合体血供[2]。为进一步探讨对乳腺癌具有良好疗效和美容效果的治疗方法,本文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4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经乳腺及腋窝双切口入路及经单切口环乳晕入路两种方式,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现对研究内容進行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4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21例。观察组年龄31-64岁,平均年龄(42.11±10.60)岁;TNM分期:I期9例,II期12例;有淋巴转移者7例,无淋巴转移者14例。对照组33-67岁,平均年龄(43.56±10.08)岁;TNM分期:I期7例,II期14例;有淋巴转移者8例,无淋巴转移者13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经乳腺及腋窝双切口入路,手术前对乳腺边界、肿瘤位置以及双侧乳腺下皱壁位置进行标记,并根据患者原本乳腺体积大小选择合适的扩张器。予以全麻后,患者选取仰卧位,常规采用络合碘消毒,于术野铺垫无菌巾。分别选择患者乳腺与腋窝独立切口,在手术过程中可以选择弧形、环乳晕以及放射状等乳腺切口,经由乳腺切口植入扩张器。
  观察组经单切口环乳晕入路。术前准备与麻醉同双切口入路相同,取环乳晕<1/2乳晕周长弧形切口,主要目的在于确保患者乳头乳晕区血供。在患者皮肤及皮下组织予以逐层切开,游离皮瓣直至腺体的边缘,由内侧开始剥离腺体,从胸肌表面直至患者的腋窝。将胸肌外侧缘进行解剖,向外侧分离后并对淋巴脂肪组织予以清扫,同时向上将腋静脉进行解剖,向下对脂肪及淋巴结缔组织予以刮除。结扎并切断小血管分支,将胸背血管、神经以及胸长神经予以保留,从外侧找到患者的背阔肌前缘后,向内侧将其脂肪结缔组织予以刮除,直至其胸背血管分叉处,将乳腺与腋窝淋巴脂肪组织进行整块切除。医护人员将切除的标本送至石蜡病理检查。从胸大肌外缘向内下方游离胸肌后方的间隙直至其下皱襞处,止血后在患者胸肌后方的间隙内置入一枚400ml的扩张器,将皮下注水港植入包埋于腋中线的皮下组织层,并向扩张器内注入210ml左右的生理盐水,止血后于患者胸肌后方扩张器旁及皮瓣下分别留置2根引流管,最后对切口进行逐层缝合。
  1.3 分析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转移数以及美学效果评分等,美学效果评价得分范围为1-5分,分数越高美学效果越佳。同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0.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计算。计数资料计算百分比,以百分数形式表示,进行检验;计量资料计算均值和标准差,以()形式表示,进行t值检验。以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
  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淋巴结转移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天数、清扫淋巴结数量、前哨/淋巴结清扫总数及美学效果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52%、19.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乳腺癌患者手术根治性常作为其安全性评估的标准[3]。在本文结果中,观察组患者在住院天数、清扫淋巴结数量、前哨/淋巴结清扫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未表现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系列数据表明,经环乳晕单切口入路手术能准确地寻找到患者的前哨淋巴结,并且较准确地进行根治性腋窝淋巴结清扫。环乳晕单切口入路在腋窝淋巴结清扫数量以及手术质量上已经达到了传统手术入路手术的标准要求,在采用该种手术方式治疗中,对于辨别腋窝区域重要解剖结构以及前哨淋巴结检出等一系列操作的准确性上并无显著的差别[4]。同时在本文结果中,环乳晕单切口手术入路具有较高的围手术期安全性,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有所减少(P<0.05),表明手术复杂性减小,手术时间减少,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平均住院时间并未延长(P>0.05),表明谈手术方法治疗可以有效保障患者术后康复效果。预后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52%、14.29%,差异未表现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为较轻的上肢水肿、切口裂开、皮瓣坏死、皮下积液等并发症,这表明经环乳晕单切口入路手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美学效果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经环乳晕单切口置入扩
  张器后并不会对患者双乳对称性及患者乳房美容效果造成明显的影响。有相关临床研究资料表明,与乳腺全切术相比,选择切除乳头乳晕区的患者对其心理影响的考虑更重[5]。尽管在经由环乳晕单切口手术治疗中增加了手术难度,但并未影响到双乳对称性与扩张器的植入效果[6],这说明经单切口入路手术方法可以减少患者手术创伤,减少了手术切口的数量,从而明显提高术后的乳房美容效果,相关研究也表示了这一观点[6]。一般来说,经环乳晕单切口手术入路手术治疗法在临床治疗中的主要难点为腋窝淋巴结清扫,因而重建乳腺下皱壁须在确保手术根治性前提下,并确保患者双乳对称性以及提高美容效果等关键因素的实现,通过在手术治疗中充分地游离患者胸大肌,进而能够促进乳腺下皱襞的重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二期手术打下基础[7]
  综上所述,对乳腺癌患者采用经单切口环乳晕入路行保留乳晕乳头改良根治术联合同期乳腺扩张器植入术的治疗疗效有保障,且具有较好美观效果,手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乳腺癌术后Ⅰ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42例临床分析[J]. 广东医学, 2016, 37(4):546-548.
  [2]李文斌, 汤晗, 邹洁雅,等. 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安全性[J]. 国际肿瘤学杂志, 2017, 44(1):49-52.
  [3]早期乳腺癌保乳手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6(6):695-697.
  [4]王水, 凌立君. 早期乳腺癌环乳晕切口行保乳术[J].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5(6):17-17.
  [5]薛毅, 康伟明, 白朋涛. 乳腺切除术对乳腺癌患者性生活心理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性科学, 2018(2):64-66.
  [6]环乳晕切口保留乳头的乳房切除术联合延迟即刻重建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D].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
其他文献
摘要:运用图谱分析软件citespace,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中2009-2019年的质量高的关于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来源,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来展现我国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现状、动态趋势、研究机构以及热点研究,为未来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研究和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
期刊
摘要:医学博士教育是医学教育最高阶段,目标为培养医学精英。中国大陆、香港和美国的医学博士教育的培养目标、入学形式和培养特点不同,导师的作用也不一样,毕业要求及后续行医状况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在医学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以中山大学、香港大学以及哥伦比亚大学的医学博士教育模式为例,比较三地医学博士培养模式的差异及特色,具体包括培养目标、入学形式、培养特点、后续行医状况等,为中国大陆医学博士教育改革提供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阑尾切除术中预防阑尾残端瘘发生的处理方式,更好地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阑尾切除术,对术后阑尾残端瘘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96例患者术后肛门恢复排气平均时间为(1.23±0.67)d,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为100%,无阑尾残端瘘的发生。结论:阑尾炎手术治疗中行阑尾残端荷包
期刊
摘要:医养结合作为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有效途径,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本文就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医养结合中护理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并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特点提出相应建议,为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及其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护理质量评价;综述  【中图分类号】R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3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价值,总结冠心病检测诊断工作经验。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2例冠心病患者以及同期体检健康成人各62例,分别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Hcy、hs-CRP水平以及研究组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差异情况。结果:研究组冠心病患者Hcy、hs-CRP水
期刊
摘要:手足口病多发于儿童,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对儿童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都具有很大的威胁,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并切实做好对小儿手足口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保护好患儿的健康、安全,防止病情的传播。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与学习认识,首先对手足口病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主要就小儿手足口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以期能为相关工作的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预防;控制  【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心理压力状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一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4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度跟踪访谈了解患者术后早期心理压力的真实状况。结果:心理压力主要包括:担心疾病预后不理想的患者占67.39%、担心形象改变的患者占89.13%、惧怕化疗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占82.61%、担心家庭发生变故的患者占71.74%、担心夫妻关系受影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数字胃肠机用于早期食管癌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总结早期食管癌患者诊断工作经验。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确诊收治的52例早期食管癌患者,均同时接受数字胃肠机检查和传统遥控胃肠造影检查。对比两种影像检查诊断结果以及诊断质量满意度评分。结果:数字胃肠机检查患者总病变率、早期癌病变发现率、直径<3mm微小病变占比均明显高于传统遥控胃肠造影检查,P<0.05。患者对数字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对妇科手术患者给予围手术期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术后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01月-2018年9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228例妇科手术患者,根据所采取的预防措施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有114例。对比两组血栓的发生几率以及术前、术后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血栓的发生几率3例(2.63%)显著低于对照组11例(9.65%),研究组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活化部分凝
期刊
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角与滑膜的结合部分被称为ramp区域,因此累计内侧半月板后角滑膜缘至关节囊交界区域的纵行撕裂被称为ramp损伤,目前针对该类型半月板损伤的的临床报道较少。Ramp区域位于膝关节后内间隙,常规的前方关节镜入路难于观察到,常被关节镜医生称为盲区,因而ramp损伤也经常被忽略。有些ramp损伤即使被发现,也由于无法采用常规的半月板修补缝合方法而被放弃治疗,形成“技术性忽略”。Ramp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