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如此爱我

来源 :故事家·高考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linsans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想写篇关于你的文章,却迟迟不敢动笔。怕写不好,愧对你的情意,愧对你那么多年的宠爱。
  第一次见你,是那年的9月,开学季。那天空中飘着蒙蒙细雨,是我最喜欢的天气,校门口十几株高大的白杨树,在雨中静默着。
  那时的七中,只有一幢并不高大的办公楼,教室还是平房,很简陋,长长的两排,不起眼地卧在校园北侧。父亲把我送到你面前,说了些拜托和感谢的话,然后就匆匆离开了。多年以后,回想起我们的初见,心中依然充满温暖,在那样一个飘着蒙蒙细雨的早晨,命运让我来到你的身边,从此开始聆听你的谆谆教诲,享受你无尽的宠爱,开启我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段求学之旅,这是多么神奇的一场相遇啊。
  你话语不多,身材娇小,眼神犀利,微黄的卷发衬得皮肤愈加白皙。而我则是内向腼腆,其貌不扬,眼神中充斥着乡村女孩惯有的自卑与怯懦。
  你把我安排在教室南侧靠窗的第二排,同桌是乖巧善良的光,她那双美丽的大眼睛里写满了真诚,让作为插班生的我顿时少了些许紧张和拘谨。现在想来,那几天真的挺难熬的,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让本就不善言辞的我变得更加沉默寡言,我把自己埋在书山题海中,每日只顾着奋笔疾书,拒绝与别人交流。
  第一周的作文训练,你要求我们通过一件事表现一个人的性格。我向来喜欢语文,尤爱读书与写作,然而却苦于无人指点,始终不得要领。一时间,思乡的情愫和初来乍到的不适,一起化作文字喷涌而出,于是一篇《又是蒙蒙细雨时》一挥而就。作文交上去了,但很快又被发了回来,你要求我们小组成员之间互批。虽然身为小组长的巍给了我不低的分数和用心的点评,但我依然无比失望,作为一个农村转来的插班生,一个热爱文学的女孩,我是那样渴望得到新老师的指导和认可。
  那节作文课,我一边默写着当天的生词,一边漫不经心地听着你的讲评,心想:都是学生批的,有什么可讲的?
  然而令我惊讶的是,你的讲评很细致,从错别字到病句,从写法到选材,从结构布局再到文章主题,剖析精准,指导明晰,评价客观,分明是对每一篇文章都认真阅读、精心批改过。
  渐渐地,我停下了手中的笔,认真聆听你云淡风轻却字字入心的作文讲评。多年以后,我还能清晰地记起你讲课的风格,就如你的为人一样,波澜不惊,自信从容,如山间潺潺的清溪,没有洪波涌起,亦没有美丽的浪花绽放,却总有一种能穿越一切阻力直达人心的魔力,于深情浸润间,令人倍觉清凉,无法忘怀。
  那天,你讲了许多东西,肯定了同学们的进步,指出了大家文章中的不足,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最后,你说:“下面,我要为大家读一篇本次作文训练中写得最好的文章,题目是《又是蒙蒙细雨时》,作者贾继实,是我们班的新同学。”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你用自己独特的语气语调声情并茂地读了我的文章,同学们好奇的目光立刻化作几十盏聚光灯一起投向我,把我紧紧包围起来,我的脸“腾”地一下就红了,索性趴在课桌上,把头深深埋进臂弯里,只听得见自己“扑通扑通”的心跳声。
  那是我第一次觉得自己的作文好长,读完后你毫不吝惜溢美之词,对我的文章进行了一番细致入微的点评。自从会写文章那天起,我便时常接收到来自不同层面的各种表扬,但从没有谁的赞美能够让我的心脏如此激烈地跳动,那些看似轻描淡写却掷地有声的话语,在我耳边萦绕回环了多少年,至今想起,依然无比清晰。
  人们经常说,一辈子会遇到这么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很庆幸,这两个人,我都有遇到。一个是你,我最敬爱的王老师;另一个还是你,我最感激的文学导师。
  就这样,一个来自农村的插班生,一个内向腼腆的小女孩,被你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推到了全班、全年级乃至全校师生面前。
  在你的指导鼓励下,我的写作热情空前高涨,后来在各级各类征文比赛中脱颖而出;一年一度的校运会上,我成为专职撰稿人,承担了班级全部宣传稿件的撰写任务,将“精神文明奖”轻松收入囊中;每节公开课,我都是最积极踊跃发言的那个,语文成绩突飞猛进,最后稳居全校第一;我的每一篇作文,都成为全年级乃至全校作文讲评的范文,《又是蒙蒙细雨时》经过你的推荐,还发表在了省级刊物上,并被多家刊物转载。一时间,我成了七中最耀眼的文学新星,同学们心中的大作家,老师口中的小才女。
  两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还没来得及仔细体味,我们就迎来了毕业。那天,在你的办公室里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毕业礼物:厚厚的一摞儿读者来信。我拿到手里时惊呆了,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那么多的信。
  你对我说:“别怪我,一年多了,始终没敢给你,怕影响你学习。”我没有说什么,但心里还是有些怅然,直到多年以后,当我也成为一名班主任,开始和青春期的孩子们斗智斗勇时,才真正明白了你当初的一番苦心。
  再见你,已经是9年后的秋天,又是一个开学季。我又回到了七中,这个令我终生难忘的校园。原来的平房已被碧绿的菜畦所取代,校园南侧的高大教学楼气势宏伟,令人肃然起敬。我们两个也由师生变成了同事。
  虽然已经走上领导岗位,但你依然坚守在教学一线。跟9年前一样,你还是丝毫不掩饰对我的偏爱,逢人便夸奖我的天赋异禀和出类拔萃。
  那天,是一个瑞雪飘飞的冬日,我在讲《满井游记》,听课的人坐满了教室,我选了《西湖春晓》作为背景音乐来配合课文范读,效果出奇的好。那节课上,学生们的表现也异常积极,铃声响起时,大家还沉浸其中,意犹未尽。
  听课的领导、同事陆续离开后,在我收拾妥当抱着教案走出教室时,才发现你正笑盈盈地站在走廊里。我赶紧迎上去,你轻轻拍了下我的肩,对我说:“讲得好!尤其是文章范读,真给我争气。”彼时,你闪亮的眸子、一脸的阳光衬着身后窗外的皑皑白雪,突然就让我红了眼眶。这么多年了,你还是一如既往地宠着我,有增无减。
  已经记不清你给过我多少次表扬了,也许是我15岁发表《又是蒙蒙细雨时》时;也许是我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在师专毕业典礼上发言的时候;也许是我蝉联“全校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桂冠并成功教出全县中考状元之后;也许是我被评为“市级科研型骨干教师”并在全国征文大赛中荣获金奖的那天……从学生到教师再到文人,我的每一次蜕变和转身,你都默默关注且无条件支持,经风沐雨,数十年如一日。
  静默独处时,我常常想,如果没有遇见你,如果没有你的倾心教诲和深情关爱,我还会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园丁,桃李满天下;会不会成为一名文学爱好者,用文字温暖心灵。
  你写给我的信,我一直珍藏在抽屉里,每每翻看,心头都会有股暖流涌起。那是一颗滚烫的心,温暖了我青涩懵懂的初中岁月,让它成为流光溢彩的锦绣华年;更是一盏光芒万丈的明灯,给予我自信前行的力量,助我一次次走出彷徨迷惘。
  微信上,我們依然会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远在北京乐享天伦的你,常常令我想念。对我,你无欲无求,殷殷关爱,如水一般纯净澄澈,不染纤尘。对你,我总有一种无法名状的情愫,亦师,亦友,亦亲,藏在心底,就那么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不管多久没联系,再问候时,依如昨日才分别。
  余生,愿你平安康健,日暖花香。
其他文献
如何给自己的孩子选书呢?怎样避开“无脑”烂书呢?一旦遭遇“无脑”烂书,我们该怎么办呢?  选书是个难题,其中的技术含量还是蛮高的。但是如果父母们能够耐心一些,这个难题还是容易解决的。  这里我告诉大家三个要点。  第一,小心翻译的老作品。  这样的作品,因为引进的年代久远,难免版权复杂,文字参差不齐。其中《爱的教育》是个典型,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夏丏尊由日语翻译引进。之后,有两个版本很重要,一个是王
北京时间10月10日,2018女排世锦赛爆出开賽以来最大冷门,气势正旺狂砍七连胜的塞尔维亚女排大比分1:3不敌日本队,送给东道主救命三分的同时,也将南美劲旅巴西女排逼到六强悬崖边。质疑塞尔维亚女排“让球”的声音不断,老生常谈的“默契球”问题也再次回到大众视野。  虽然主教练对外界解释主力队员有伤病,但场上队员的莫名失误和接连换下,真的让人不得不认为有“让球”的嫌疑。竞技体育本身输赢参半,但竞技体育
“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想当年,钱塘江上,浪尖风口,英勇的弄潮儿手持红旗,勇立潮头,英姿勃勃,意气风发,岸边无数百姓为之欢呼呐喊。“天下英雄出我辈”,如今,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更有无数的弄潮儿,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书写出令人击节赞叹的时代史诗。  一代弄潮儿,用“速度”创造奇迹。回望40年的改革开放之路,“速度”是我们始终不懈的追求目标。当年深圳特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
近年来,文化旅游热度渐增。然而,在群众文化旅游需求高速增长的当下,景区导游随意讲解、编造奇闻轶事等现象十分常见。  正史不够,野史来凑。很多地方的导游讲解历史场景,往往都是夹带着声情并茂的调侃打趣,说点真真假假的故事。这对导游来说,算是走完了流程、活跃了气氛、完成了任务。胡编乱造的景区讲解,大多就是这样“随口一说随便一听”,講的人敷衍了事,听的人漫不经心。由此,好端端的历史,却沦为了博人一笑的素材
TA的成长:韩东君,中国内地男演员、职业赛车手,曾参与出演《无心法师》等多部电视剧作品。“只要抓住每一个机会,便要全力以赴,做到最好。”  适用话题:坚持;担当;梦想;行动;信念;认真;无所畏惧。  划破逆风,让梦飞翔  当大家称他为“小鲜肉”时,他会微微一笑,说自己更像是“小牛排”。结实而有力,沉稳而有担当,这是韩东君对自己的定义。出道至今,他辗转各个剧组,为观众带来了许多精彩的影视作品,他不骄
如果所有的相遇都美好,所有的感情都纯粹,那该多好。所以,我给了故事中女主角一把琵琶和一段往事,还有一场又一场干净的雪。她在外面流浪了那么多年,空得半生悲欢离合,等回头才发现,什么才最适合自己……  壹  大雪纷飞,吹白了天音城。  沉璧坐在窗旁试先生新编的曲子,寒气冻得她十指僵硬。她抱着琵琶弹了一遍又一遍,这是她谋生的本事。  门扉叩了三声,该是外出的先生回来了,沉璧放下琵琶,起身为他开门。门开了
我喜欢看书,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在电梯里,在学校里,在公园里,在家里,我都在看书。我觉得看书能让我忘却烦恼,忘却痛苦,探索到未知的世界。  可惜,即使我无时无刻不在看书,但我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为了保证我第二天的学习质量,妈妈和我约定每天晚上九点半之前睡觉。于是我心生妙计,一个窃读计划在我心里慢慢形成。我每次偷偷定好闹钟后再睡觉,半夜十一点左右闹钟会把我叫醒,看书,两点左右再把书放回原处,关
美国实业界巨子华诺密克参加一年一度在芝加哥举行的美国商品展览会时,他的运气仿佛不佳,根据抽签的结果,他的展位被分配到了一个极为偏僻的角落处。这个地方是很少有人光顾的,更别说看他们的样品了。鉴于他的运气“糟透了”,替他设计展位的装饰工程师萨蒙逊便劝他放弃这次展览,别花那些冤枉钱了,等明年再來参展。  但华诺密克却不以为然,反而对萨蒙逊说:“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认为是机会来找你,还是由你自己去创造呢?”
2005年《超级女声》红遍大街小巷的时候,我刚刚初中毕业。  作为90年代出生的第一拨小孩儿,我们的青春开始于那场声势浩大的选秀节目,它如同一支激素,冲击着互联网尚未崛起时的社会审美观念和我们这一代人的行为表达方式。  中考结束的那天,我们生活的小城刚刚下过一场雨,风一吹,路旁的梧桐树还有雨水滴落。我妈站在嘈杂的人群里拉着班主任咨询实验和附中到底哪所学校高考更有优势的时候,李璇推着自行车站在马路对
作者有话说  现在我比较偏爱喜剧结局,两个人虐虐虐之后在一起,至于一起生还是一起死,看心情。(表打我啊!)这篇稿子就是喜剧哟,女主是个彻头彻尾的傻姑娘,爱得让人心疼,男主也不是负心凉薄之人,一切都源自于因果循环的错过和沉默。  楔子  沈家的鎏金门楣被官兵砸得稀烂那日,庭院里满园的海棠花落了个干净,星星点点地溅在地上,好似沈棠在牢狱中受尽酷刑时,白衣上斑驳的血渍,看得人触目惊心。  她以为,她会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