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发展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huaxiyu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只是表现方式不同。只要正视学生的差异,认识并把握每个学生的智能个性特点,给不同差异的学生广阔的发展空间,供其自由选择,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要,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开发,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本文根据体育教育在培养青少年个性方面的独特作用,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中对发展学生个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体育教育 个性 发展
  
  21世纪,我们正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关头,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使各国间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信息传播更加迅速,文化交流更加广泛,这为我国科技、教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泛的空间,注重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提高,促进学生个性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各级各类学校对课程设置的总体要求。体育课作为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形成一定的活动技能,发展体育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一种基本形式,在提高学生的素质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可代替的作用。而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将如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而健康成长呢?
  一、尊重学生差异,确保学生个性发展
  个性是一个人在生理素质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生活的实践锻炼与陶冶逐步形成的观念、态度、习惯与作为等,它决定了人的独特行为和思想的个人内部的身心系统和动力组织。
  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不同,每个学生都会形成其独特的个性。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等方面,会各有侧重,各不相同,这意味着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男孩子经常表现为明显外露、突出、毫无顾及;女孩子则显得平稳,有分寸,给人温文尔雅的感觉。学生的表现欲往往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意识。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表现欲予以正确对待和引导,甚至有意无意地加以扼杀,这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丧失自信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个性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按水平的差异分好层次,再因人而异地制定学习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各自不同的要求,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课堂上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如在“跨越式跳高”的教学中,将学生按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高低分为男女各四个小组,各分为A组(上等生)、B组(中上等生)、C组(中等生)、D组(下等生),练习中横杆的高度根据小组学生层次的不同而调节。上等生用优秀的成绩严格要求,调高高度提出更高要求;中上等生高度适当,改进动作,争取优秀;中等生高度一般,巩固动作;下等生降低要求,树立自信心,达到基本掌握动作,让每个学生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发展,使人人都有成就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体会成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培养自锻能力,培养学生个性发展
  教育的生机有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也提出了“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观点,有意识培养学生自锻能力极为重要。而能力与活动紧密联系,人们只有通过不同的活动才能形成和发展各自不同的个性。自锻能力,就是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进行独立锻炼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培养才能产生的。
  体育教学中,我把一个篮球带到课堂,要求学生利用篮球创编培养传球能力的方法,通过他们的思考,创编的方法各不相同,毫不示弱,如“追截传球、隔人传球、传球追赶”等。在小组练习中,学生的设想方案得到落实,在锻炼中证实了自己。通过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的理解、分析,可以独立进行体育锻炼,并在独立锻炼过程中进行自我调节,对锻炼效果作出自我评价,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提高自我锻炼能力的方法,从而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三、实施德育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德育须渗透到各学科教育中去,体育也不例外。体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主要任务,而思想教育也是体育的教育目标之一。在教学中,我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寓德育于体育之中。
  队列队形教学中,教师统一指挥,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对在队列队形中表现不好的学生给予纠正,指出这样表现会造成整个队形不整齐而影响全局,教育他们在练习中刻苦认真,遵守纪律,养成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的作风,培养了他们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及集体主义精神。
  在中长跑的学习中,向学生清楚明白地阐述“极点”这一生理现象,鼓励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和意志去战胜“极点”现象,逐步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
  武术课教学中,我用提问的方式向学生提出一些武打影片及武打小说中的问题,由学生回答,使他们对“习武以德为先”有进一步认识,培养他们尊师重道、讲礼守信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此外,在体育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分组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在体育测试中根据学生的成绩,给予不同的鼓励,逐渐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体育教学具有理论联系实际这一独有特点。作为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这一阵地。在进行体育课教学时,有预见性地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思想品德教育寓教于乐、寓教于景、情景交融,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炼之以意,持之以恒的效果,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总之,体育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手段。首先,在学习中可以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领域,去尽情游戏、运动和竞赛,其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紧密结合。其次,学生不仅可以广泛地参加社会交往活动,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得到他人的尊重,还可以从体育运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证明自己的能力,增强其自尊与自信,促使学生个性得到健康活泼的发展。
其他文献
恶魔战士编年史混沌之塔;GT赛车4携带版;超级马里奥;口袋妖怪竞速;山脊赛车。
新近研究发现,在小鼠和人体内存在一类CD34抗原阴性的造血干细胞,它们以其更广泛的增殖和分化潜能,向临床造血干细胞移植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选择,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对CD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在于创新,创新的基础在于教育。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而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责无旁贷担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
登山鞋最重要的特征是有着优越的防水、透气性能.这是大多数普通运动鞋望尘莫及的。很多户外运动爱好者也正是看中了这普通运动鞋、旅游鞋无法比拟的功能.才选择了价格不菲的登
钙(Ca2+)是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近年的一些研究证实胞质Ca2+和核Ca2+信号通过不同的机制影响基因转录,核Ca2+通过CaM激酶调节核蛋白磷酸化及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CREB)介导
一直以为,像我这样与自驾游不沾边的“懒人”注定与GPS绝缘。但经不住朋友的长期游说,加上不爱记路的老毛病让我给中石油/中石化这两兄弟做过不少“贡献”,终于忍不住购买了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