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师钢琴教学中的演奏技巧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sangp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师范院校中的钢琴教育专业, 其主要目的是向社会输送普通钢琴教育的合格师资。由于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高师钢琴教育专业的教学成果, 将会直接关系到普通钢琴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 进而对全社会的钢琴教育水准产生影响。故而, 培养有资质、能力强、专业水准高的钢琴教育人才成为我们现在高师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高师的钢琴教学中, 有很多时候授课教师忽略了对学生演奏技巧的要求, 而是一味拔高, 很多时候学生明显没有那么高的水平去演奏的曲子却要强压给学生, 这就会让我们联想到“拔苗助长” 这个词。作为教师, 我们更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给学生布置作业, 这样学生才能在不断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快速地成长起来。那么,如何在钢琴演奏中能够快速的提高专业水平呢? 这就离不开精湛的演奏技巧了。那么, 什么样的演奏技巧是正确的和科学的呢? 以下是我对这个论点的阐述。
  一、外在技巧的把握
  (一) 速度
  要成为好的演奏者, 首先要做到十只手指能够干净利索、坚挺有力地在钢琴上跑得飞快。于是, 达到极高的速度是克服许多炫技性技术困难片段的首要条件。那么在钢琴演奏中达到什么样的速度才是合理的呢? 各个时期的作品对速度都有不同的要求。
  古典主义时期, 一个包含4 个16 分音符的4 分音符的速度通常在每分钟120-126 之间, 一般不超过132 次。
  浪漫主义时期, 像肖邦、李斯特的作品, 速度要求被提高到一个4 分音符在160-168 之间。
  20 世纪上半叶, 速度更加飞快。拉赫玛尼诺夫要求他的学生以一个4 分音符在120 每拍八个音弹音阶。这实际上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要求每分钟弹960 个音, 平均每秒要弹16 个音! 在人耳的听觉中, 以这种速度跑动的音阶实质上已前后重叠, 很难听得清楚其中的每一个音符。
  20 世纪下半叶, 这种对于极端速度追求的倾向已不那么时髦。人们更注重对音乐内涵的揭示。即使这样, 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弹奏单音、双音, 以及八度都成为衡量一位好的演奏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 力量
  钢琴演奏需要极大的力量。这不同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力量, 它不是绝对的力量, 而是一种能将全身力量在极短的瞬间集中在指尖上的能力。钢琴演奏的力量需要两方面的支持: 第一, 手指三个关节的支撑能力, 也就是弹奏过程中集中在指尖上的力量, 手指和手掌如果不具备很强的支撑能力, 那么整个身体的力量就无法传送到指尖, 从而导致力量的欠缺, 使作品达不到原作的要求。第二、在极短时间内将力量集中的能力。钢琴依靠槌子击弦而发声, 如果用力时间稍长就会是槌子将弦压死而影响琴弦的充分震动。因此, 无论音量大小, 触键快慢, 其真正使力量集中的有效发力过程只是极短的一瞬间。因此,对于真正好的演奏者来说, “力量” 首先意味着手指对力量的支撑, 其次意味着全身力量在极短时间内的集中。
  上述两项是一个合格的钢琴演奏者必备的外在技巧,如不具备这些条件就无法克服钢琴演奏中客观存在的技巧困难。
  二、内在气质的把握
  (一) 气质
  钢琴演奏者之所以需要具备诗人的气质, 首先是因为钢琴音乐艺术本身充满着诗意。说起诗意, 人们往往会想起浪漫主义的一批钢琴大师们, 比如肖邦、李斯特等人,常被人称做“钢琴诗人”。其实, 作为诗化的意境和内质,始终贯穿于钢琴音乐的全部历史中。对于一位演奏者来说,“诗人气质” 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对浪漫主义作品的诠释上,而应该伴随着各类作品的始终, 成为发自心灵深处的、自身血肉的一部分, 成为触动人类灵魂的力量源泉。
  (二) 灵感
  所谓灵感就是指创造性劳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能达到高潮的心理状态。它只能来自内心的自我培育, 来自天赋的感觉, 来自对于哲学、文学、美术、历史、戏剧、数学等各种学科的知识的积累和修养的凝聚, 从而在瞬间迸发出的灵感的火花。灵感与气质并不相同。气质是日常的,渗透在演奏者的每个行为举止的始终。而灵感则只能是某个瞬间的集中爆发。演奏者在练习过程中偶尔体验到的充满灵感的瞬间, 或者是一个乐句的渐强达到令人心灵颤抖的顶点; 或者是气若游丝, 似有似无, 几不可闻却又无比清晰, 使人透不过气来; 或者如同一片乌云中突然透出一道灿烂的阳光, 清新、透明; 或是一段暴风骤雨般的高潮以无坚不摧的力量叫人血液沸腾, 心跳加剧。同一位演奏者演奏同一首曲目, 由于演奏当时的心境不同, 同一首曲目也会演奏出不同的情绪色彩。
  (三) 想象
  一个钢琴演奏者还必须具备丰富的想象力。音乐是门抽象的艺术。作曲家通过乐谱传递给演奏者的是依据特定的音乐逻辑语言组织起来的特定的符号。演奏者再“翻译” 这些特定的符号, 把他们转变为音响, 将音乐传递给听众, 在这个过程中必定加入了自己的想象。演奏者不会把他们的想法用语言表达, 却不可避免地将他们融化在音乐的每个细节。想象越丰富, 发觉音乐的深度内涵的可能性就越大。
  总的来说, 学习钢琴演奏技巧的种类越多, 练得越娴熟流畅, 就越能得心应手的表现音乐的风格和内容。如果技巧学不到家, 演奏者想将自己对乐曲的体会通过双手表现出来, 总是会受到技术的局限。因此, 演奏者要想完美地演奏一首曲目就必须认真地磨炼技巧, 只有当技巧达到一定水平, 才能更好地诠释音乐的深度和内涵。
其他文献
高职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制定的办学定位,可当前却面临着“进口”“出口”两难尴尬境地.根据职业发展趋势对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以及一些用人单位对高职
<正>一、屋面渗漏的类型及原因 屋面一般在以下二种情况下发生漏雨:①钢筋砼板的开裂,导致依附于其上的防水层拉裂,从而造成漏雨;②钢筋砼板上的防水层老化破坏,雨水沿着砼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认知外部世界,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本文就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进行深度探索,旨在抛砖引玉,望能起到可借鉴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方法  阅读是提升学生基本素养的重要途径。让学生知阅读、会阅读、善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喜欢新鲜的事物
【摘 要】在幼儿教学的新模式中,教师转变为幼儿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者。无论何时教学都不能忽视教师的关键作用。教师要在教学活动的各环节中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指导,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文章就教师如何在学生活动各环节中的指导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教师更加积极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关键词】教师 区域活动 各个环节 有效指导  从目前的幼儿教学实践来看,教学活动要循序渐进和可持续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民营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台州作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有"海上仙子"之称,作为著名的沿海城市,基于海洋的民营经济理念非常
民办教育在高校队伍中的异军突起,反映出教育改革在量化层面的成就和实绩。民办高校数量的增长为高校教育体制的革新带来了试验性的空间和难得的机遇,有助于多方位地培养社会人
现代英语教学要求教师用英语教英语,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处理教材内容,并且要求学生用英语参加课堂实践活动,用英语提问及回答问题,通过说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师生在课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