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但迄今为止对其病因和发病机理的了解十分有限[1].80年代Crow据其临床表现、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及脑结构的影像学特征将精神分裂症划分为Ⅰ型(阳性)和Ⅱ型(阴性),临床上Ⅰ型患者经系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效果显著,Ⅱ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欠佳[2].两型患者均存在典型的认知缺陷,但对此两型患者认知所陷产生的原因则众说纷纭,有的研究发现Ⅱ型患者多存在脑结构的异常,如脑室扩大等,故认为Ⅱ型患者的认知缺陷主要是脑结构异常所致[3];而对Ⅰ型患者认知缺陷的原则大多认为与额、颞叶神经递质的变化有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主要作用于DA-D1和5-HT2受体,此两类受体被认为与认知功能关系密切.[4].本研究(对随机分组的Ⅰ、Ⅱ型患者,给予氯氮平治疗8 周后,以WSCT量表分析其对认知缺陷的影响,发现氯氮平对两型患者认知功能缺陷的怍改善均有显效,认为Ⅱ型患者认知功能缺陷产生的原因与脑室扩大无关.)本研究以46 例精神分裂症为研究对象,试图初步了解氯氮平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