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的故事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iajia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大地震发生时,我正醒着,之前刚刚在瓦罐里撒完尿。撒尿前,我摸到炕沿下的灯绳,用力去拉,钉子串着的缝纫机的线轴清晰地叫了一声,开关的簧片也随着“哒哒”叫了两声,灯没有亮,又拉,灯还是不亮,知道电还没有来,惺忪睡眼中发现屋子里漆黑一片。
  奶奶在家的时候,我和奶奶、三哥、四哥睡一盘炕,奶奶睡炕头,其次是我,再次是四哥,三哥睡炕尾。奶奶出门快一个月了,去看她的小姑子——嫁到王禾庄我的老姑奶。对面屋是大哥、嫂子,还有刚满周岁的侄子小兵,母亲和两个妹妹在前排房,父亲不在家,他那时在一百里地外的尖坨子运输公司的马车队里赶马车,二哥已经入伍一年多了,他参军去了二连浩特。
  因为黑,也因为想奶奶,我趴在炕上没有睡意,瞪大眼寻找板柜上的掸瓶。正在这时,房子开始晃动,那晃动像一只巨大的簸箕在剔除高粱里的秕糠,又感觉有个大疯子在不要命地摇动风门,风门上的那块玻璃哗哗地响。
  四哥喊,地动——地动!
  感觉几秒钟,不过六七下的样子,房子稀里哗啦倒了。
  我家的房子,是北方常见的那种焦顶平房,1971年盖的,前排房是1975年盖的,两排房的中间还有两间平房,因为儿子多,父亲早早动手,为儿子们盖够了媳妇本儿,那时能盖八问平房的人家算是上等户了。
  四哥喊完地动后,往前一蹿,刚刚探出半个身子,房顶下来了,腿担在炕沿上,卡住了。我也被倒下的房顶捂住了,但没有受伤,窗扇上的窗插抵住了我的后背。
  我喊,三哥,三哥,我被砸里边了。
  三哥是我的主心骨,是兄弟姊妹七人里边我最信服的人。记得有一次,二哥、四哥我们去新陡河淘鱼,都过中午了,水也没有见底。这时候,三哥送饭来了,他一看这情形,决定放弃我们正在淘鱼的那块地方,重新堵了块漂子(河水中水浅的地儿),他说水浅的地方水暖和,鱼肯定多。结果,真应了三哥的判断,天黑之前抓到了鱼,弟兄四人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老半天三哥那边没有回音。我喊道,三哥,我被砸里边了,快救救我。
  你等着吧,小新,一会儿就会有人来救你。三哥断断续续地说完这句话,然后就没有声音了。
  我继续执拗地喊,三哥,三哥!
  四哥说,小新,别喊了,三哥可能是“不中了”。那时候年幼无知的我啊,不明白“不中了”替代的是死亡。
  二
  我开始安静下来。废墟里一片黑暗,过了许久,感觉头顶上有蓝白色的光亮透过来,并伴着习习凉风,头顶出现了一条缝隙,有喊声、哭声刺人我的耳膜,撕心裂肺,遥远缥缈。四哥说,小新,我有点闷得慌,你给我扒个缝儿。我伸手试了试,我和他之间隔着芦苇的苇箔,还有一根木头,我没能扒动。倒是接下来的一次余震给四哥晃出了缝隙,四哥不再喊闷了。这时候,我感觉到了尿意,却无法移动身体,无奈撒到身体下的炕被上。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听到头顶上有喊声,是妈妈和隔壁的大改叔在上面焦急地喊我们的乳名,“贺子,小强,小新,你们在哪儿?”
  那焦灼的声音明明在头顶,却感觉非常遥远。我和四哥大声回应着母亲:“妈,我们在这呢。”
  房顶上的人们循着声音,用力搬开焦子坯,捌开苇箔和箔泥,把在过梁弯里圈起来的我扒了出来,对,那棵柳木的过梁有些弯曲,那个弯曲,成了我的避难所,救了我一命。接着,四哥也被扒出来了,但已经不能走路,后背上血肉模糊。大妹妹小娟震亡了。三哥被扒了出来,母亲抱着他,试图唤醒他,但他的头无力地下垂,四肢乱晃,像失了线的木偶。他是脊骨断裂,伤了内脏死的。
  对面的哥嫂先我们一步被扒出来,嫂子在大口大口地喘息。他们伤心地抱着刚一周岁的孩子,孩子已会扶着窗台挖挲着走路了,房屋倒塌后,窒息在嫂子的怀里。
  这时,飘起了雨,母亲给我披上一个褂子。忽然有人喊,天塌地陷啦,快跑吧。
  我随着家人往外走,脚下是破碎的焦子坯、折了的房檩和椽子,倔强的苇箔和箔泥拧巴在一起,倒了的青砖墙和红砖墙,露出了勾缝的白灰茬口。它们相挽着,共同构筑着一个支离的狰狞。
  我住的房子倒了,妈妈住的房子也倒了,一个温馨的家被地震彻底肢解,满是尖锐的棱角。
  当时没有恐惧更谈不上悲哀,感觉非常麻木,光着脚低头小心躲避着脚下的杂物,看到家里的中院和前院有两处地方往外冒水,泉眼一样,伴着黑沙与黄沙,已经喷成了一尺高的沙丘。
  天已然亮了,但看不到太阳,天空布满黑灰的云,天地呈混沌状。我跟着人群往西走(每家的栅子和树木依稀能辨别方向),村庄里到处是撕裂的伤口,房子的伤口,村里的房子,像槽头永远站立的骏马,地上打个滚却散失了气力,无奈趴在了泥土上。但也有一些土墙还挺着,扛着幾根檩条,像战场上不屈的战士的浮雕。似乎每个房子跟前都有人在哭泣、在喊叫。
  顾不上了,谁都顾不上了。接着又上了北电道。路的两边有人已经支起了两顶硕大的帆布帐篷,帐篷的边上支起了锅灶,有人在做饭,浓密的炊烟在细雨中飘荡,像村庄无助的手,伸向天空,更像招魂的白布幡,舞动、聚散。
  令人意外的是,老村外面的房子一间也没倒。惊魂未定的母亲被一户人家邀请去吃早饭,母亲带上了我,那户人家房子没倒,人丁更没伤耗,我记得那餐早饭是大米粥、烙饼,还有炒肉,堪比过年。和母亲的交谈中,知道那肉是马肉,来自生产队的饲养处,那时候,我们村有六个生产队,都养着许多的骡、马、牛等大牲畜,地震了,饲养员死的死,回家的回家,饲养处倒了,牲口拴在槽头愈发动弹不得,人们拿着刀子也不管牲口是活是死,见到被压住的牲口照屁股蛋就割。
  临近中午的时候,父亲骑车从尖坨子回来了。母亲没有哭,只是把家里的事和父亲说了,父亲忧心着奶奶,让大哥骑车去王禾庄探听奶奶的情况。
  下午,雨大了起来,北电道上一片泥泞。电道旁的河沟与田地里都积满了水,雨滴砸在水面上,冒起一个又一个水泡。这要在往常,我一定和小伙伴们跳着脚扯嗓子野喊,“下雨咧,冒泡咧,王八顶着草帽咧!”可现在大人的脸上神色哀戚,眉宇间落了锁。我不敢乱动,望着远处那黏稠的雨线,把铅灰的天空和死寂的大地慢慢缝合在了一起。   天暗下来,有人往帐篷里抱麦秸,铺在地上,有人拆来门板,准备在上面过夜。
  帐篷里,人们很少交谈,家家都是房倒屋塌,亲人罹难,都在用安静止复着流血的心灵,心焦、叹气。奔走中一些被忽视的伤口,疼痛着醒来。
  我在父亲的怀里睡熟了,记忆中少有的一次,睡梦中,几次大的余震把我晃醒,我想挣扎着坐起来,父亲把我搂得更紧。
  第二天早晨,天晴了。一个人骑着枣红马来了,腰间别着一把枪,枪把上拴一块红绸,枣红马小碎步奔跑,红绸迎风摆动。大人们说,那是公社书记,从地震后一直没闲着,骑着他的马四处巡视。
  接着又听人说,大队组织社员用排子车把死人都拉到周家坟埋了,包括我的三哥、妹妹,还有侄子。
  三
  去王禾庄打探奶奶消息的大哥回来了。说奶奶死了,老姑奶也死了,老姐俩死在一个炕上,还有一个三表叔也被砸死了。奶奶的尸骨在姑爷的操持下暂时埋了。父亲听后,深深地“唉”了一声。
  在父亲十几岁时,爷爷就过世了。爷爷死得早,老姑奶担心年轻的奶奶守不住,走道另嫁,会屈了父亲,她便舍了自己的幸福,陪嫂子过了十几年,白天一起生产劳作,晚上陪嫂子说话唠嗑,以此来消磨奶奶的寂寞和孤独,直到父亲长大成人,奶奶老了年岁,老姑奶也三十多了,这才嫁到王禾庄给人做了填房。奶奶感激这个小姑子,拿她当亲妹妹看,每年都要见几次面。
  实际上,父亲早和母亲商量好的,等再过几天,天凉下来,父亲就把奶奶接回来,可谁知会是这样。母亲说,在家焉能好到哪去?这就是命啊!
  大哥说,河头那边也都震塌啦,骑车路过直属库,人们都在那里抢粮食,也没人管,便也顺手驮回了半袋面。
  震后的第三天,父亲领着一家人回了家,在老宅的一片废墟瓦砾中找了一块平展的地方,用帆布搭起了自己的帐篷。扒出了铁锅,重新垒上灶台,扒出粮食、衣服和能用的被褥,一个熟悉的家,一个陌生的家;一个温馨的家,一个伤心的家。在炊烟串起的日子上各要素重新结组、慢慢黏合、悄悄蜕变。
  四哥还是不能站起来,他趴在门板上,后背上有七个八钱酒盅样大的伤口,冒着津水,无法愈合。
  七天头上,抗震医疗队来了,检查四哥的伤势,发现腿骨断了,需要立即转院。同村的阁平叔砸坏了牙巴骨,后来他们结伴坐火车到安徽合肥去治疗。
  十天后,父亲用秫秸搭了一个简易抗震棚。两个月头上,大队发了七根檩子的救灾物资,父亲又从废墟中清理出一些物料,用嫂子背回的大队部的秫秸把,盖了三间轻便草房。
  四
  过“五七”的那天早晨,我被越支庄巨大的哭声惊醒。
  先是暗淡的天光中,看见自己的父母跪在院里一堆火的前哭。從火中冲出的黑色纸页向渐白的天空飞腾。接着,听到了远处一个妇人的哭声,悠悠扬扬的,像点数着某个人,再接着,掺进一个男人的哭声,扯开嗓子的号啕大哭。
  一个村庄瞬间被哭声点燃了,一个多月的悲伤、思念、恐惧、压抑、苦楚,似乎全都打开了闸门,找到了宣泄的渠道,并且一股脑顺流而下。
  几百人同时死亡的“五七”祭奠(我家附近的四五个门,死了23口),这是越支庄自元朝立庄几百年来绝无仅有的一次。一个村庄在痛哭,呼天抢地,哭爹喊娘,呼儿唤女,上气不接下气地抽噎,此消彼长的号啕。睹物思人的悲戚,家园被毁的忧伤……哭亲人,哭邻人,哭自己。
  我不知道,一个村庄的泪水,浇灌在这样晨昏交接的微明里,会开出怎样的花朵?
  我没有哭出声,只望着简易棚顶抹眼泪。泪光中闪现的,是绾着发髻的奶奶,一双小脚盘坐炕上,微笑着,等我拎着酒瓶去打那八毛四分钱的白薯干酒;不停干咳的三哥,大了胆子,背着母亲抽旱烟;还有热心肠的大妹,拦住路人永不疲倦地问,你奏(干)啥去呀?还有蹒跚学步的侄子……
  哭,开了头,是会产生惯性的,像辕马受惊,无法收缰。“五七”后,小范围的号哭,总在某个清晨或是夜半没来由地响起。
  对门的无关老太是我的棋友,小时候玩象棋,往往第一步提炮巡河,然后瞄象,趁对方不备,打象将军抽大车。还有就是炮走当头,拱中路兵,再拱,对方拱掉,打掉对方的老将。我的这些招数,无关老太皆能识破。
  地震中,无关老太死了。无关老太爷烧火做饭,想起老太来,忘掉灶膛里的火,也忘掉锅里翻滚的玉米碴粥,跑到北门外,用烧火棍划拉着的泥地,哭,老婆子,你去哪了呀,快回来呀,咋撇下我不管我了呀。
  他哭得撕心裂肺,老泪纵横。
  无关老太爷有名有姓,非常诙谐,也非常豁达,他的年龄活到了坎上,别人问他,有关吗?他答,无关呐,无关老太爷的绰号由此得来。老太死那年,他73岁。
  我不知道,除了无关老太爷,越支庄这样的悲痛的怀念还有多少?
  五
  震后,陡河里的鱼特别多,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多到你下到了水里,鱼会咬你的脚,你抬起脚来,鱼会钻进你的脚窝里翻腾。捉鱼,易如反掌。
  双喜和双全说,那是因为河里的鱼吃惯了死漂,喜欢上了人味儿。
  地震那天大河里都是死漂(死尸)。也许他俩说得对,他们一家上了陡河埝。他俩还说,还有牲口,有活的也有死的也顺流漂下来。
  大河里的死漂我没看见。老得儿说,北坑里也有死漂,北坑里的我也没看见,但一次在西坑摸鱼时,我在一个人的头盖骨里捉到了一条黑鱼。不知道这个兔崽子钻到那里去干啥?
  借助高大植物的掩护,越支庄外的青纱帐里跑着许多猪。那是被地震吓怕了的“震漏儿”,它们躲到了庄稼地里,啃食高粱、苞谷不肯回家,慢慢地有了野性,也许,它们不敢奢望,倒下的村庄的温馨与祥和是否会重新站立,所以才皈依了田野,当作它们甜美永久的故乡。
  那时候,民兵手中还有枪,七九、半自动全有。打猪,不仅可以练枪法,履行护秋职责,还有猪肉吃,三全其美。
  到了秋后,青纱帐倒下,猪,亦没有了踪影。
  我家的猪圈塌了一个角,孕中的老母猪被砸,却命大自己钻了出来。
  等到母猪下崽的时候,生一个是死的,生一个是死的,一连七八个都是死的,母亲见状灰了心,一赌气回屋睡觉。到天亮时,老母猪在圈里哼哼,一个小黑猪拱着它的奶头吃奶,母亲给老母猪炖了锅米汤,倒进猪食槽里。
  但小黑猪后腿无法站立,只能拉着后腿走路,它豁出命去吃,豁出命去长,九死一生的猪,最后在它挨刀见阎王之前,也没能长得像模像样。
  唐山大地震给万物生灵带来的恐惧感,不是一天两天所能够消除的,很可能是一辈子。
其他文献
三公斤的土,50个人,只为了那一份隔山隔水的乡情。人们捧着土,跪下,流着泪亲吻。  这一把故乡的土,这是我祖先的气息,是我故乡摊开的手掌;这是祠堂里的家谱,是妈妈风中的白发;这是村口的老槐树,九曲回肠;这是童年的玩伴互相叫着小名;这是爬上山岗给妈妈写的寄不出去的信……这一把沉甸甸的黄土啊,让我等了一生。  这一勺土,要放在银行的保险柜里,因为它比美元更贵,比黄金更重。有了它,我在异乡的梦也会变得甘
期刊
在农村居住,一般都是一宅一院。要形成院子,屋前必须要有空地,还得打上围墙,或者用什么材料进行围护。对于宅主人而言,围墙也是居家过日子的重要设施,所以格外看重,它毕竟是家园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不光能防盗贼、防闲人入侵,还可以明确自家地盘的具体界址,还能保护家宅的隐私。但在泥瓦匠眼里,对宅主人如此重视的围墙,打多高,打什么式样,用什么材质,居然很是不屑,认为围墙打得再怎么考究,再怎么牢固,对于小偷来说,
期刊
急着赶路,网上约的快车半天不来,只好拦了出租车。  问司机:“快车为什么更慢?”  司机说:“它叫快车,那只是它的名字,比如说她叫张美丽,但实际上美丽吗?你说对吧。”  乘客面露羞色,她正好姓张,但不叫张美丽,她叫张艳丽。  相遇  一只飞越高速公路的小鳥,撞在时速120迈的汽车上,现场回放如下:  车,纵向行驶;鸟,横向飞行。鸟越过A柱的一瞬间,车恰好驶入现场。车一闪而过,鸟一闪而落,像一颗砸向
期刊
夜晚,万籁俱静。一家三口,妻子夜晚常常加班,家中留下一对父子。父亲静坐客厅读书看报,儿子守在自己房间,戴上大耳机,在电脑上兴奋地玩着游戏,父子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找到心中的那份乐趣。  每天的日子平静地过去。每晚临睡前,妻子为家里准备明天上班吃的早点,清晨也总是第一个醒来,洗漱、洗衣、做好早餐,匆匆吃了早点,然后出门去上班;第二个起床的是父亲,洗漱完毕,吃着热气腾腾的早点,开着车去离家一个多小时
期刊
一  从成都北站沿成昆铁路向昆明方向前进,便开始向凉山地界靠近。过峨眉站后,不经意间便觉大地厚实起来,车窗外映入眼帘的是蔚蓝天空和高耸入云的群山,颇有几分“一山放过一山拦”的滋味。在群山与河流交界的峡谷地带,可以看到几座黄褐色的低矮房屋,这便真正走进了凉山。  空气中粗犷豪迈的气息凝重起来,俗尘套锁早已忘却,所有的一切都在巨大的原始生命力中存在。我感受到强大自然在向我对话,这是一个涉及宇宙、生命的
期刊
运水哥大我八岁,就住在我家隔壁,我们兄弟俩很是投缘,我从会走路起,就爱跟在他屁股后面转。  幼年丧父的运水哥孤儿寡母,生活艰难,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耕田割稻,撑船捕鱼,烧窑制砖,运水哥是村民眼里数得上的务农能手。少年时光的绵长春雨,带给我和运水哥无限的渔趣。雷雨停歇的次日清晨,地势颇高的田畈纷纷开沟排水,运水哥就带我到那些田里捡鱼。浅浅田沟中,隐隐现出一尾尾菜花鱼黑黑的脊背,令人激动不已。运水哥挽
期刊
狗命贱如斯。跟了我家的狗,命更贱。  岳母安完心脏起搏器一周后,医生宣布她短时间内不宜再独自一人生活。岳母虽极不愿意,也只得敬畏着听从医生的话,随我们进了城。进城前,我们载她回老宅收拾屋子,往返皆匆匆。鸡鸭鹅一次性全处理了,有生命的只剩“桩桩”。乡下,有人惦记狗肉,我们不敢敞放“桩桩”,大门一锁,钥匙交给幺爸,让帮着给它碗剩饭。  最后一次看“桩桩”,是回老家吃一个百日宴。宴后,我们把吃剩的给“桩
期刊
作家陈建功的短篇小说《丹凤眼》,有幸在县城的图书馆再一次读到,这是我这大半生中读到最心仪、最经典的一篇小说。  1981年的秋天,在友人购买的《全国获奖短篇小说集》中初次读到《丹凤眼》,被小说那诙谐、幽默、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故事所吸引,翻来覆去读了好几遍。“都说北京的女人比男的多,可京西的小伙子就是搞不到对象。怎么,他们都没有个模样儿,歪瓜裂枣似的?要不就是不争气……他们是井下挖煤的,是矿工。这就
期刊
2021年2月9日这一天上午,我终于见到了汪学丽。她穿着一袭白衣,从浙江省安吉县妇幼保健院门诊大楼四楼西边的楼梯口闪现在我眼前。  是她,就是她,我一眼认出来了。因为,我记住了汪学丽出征武汉和凯旋归来的新闻照片中的那双眼睛。  我是党员,让我去!  时间还原到2020年1月23日,这是除夕的前日,上午10时的“武汉封城”新闻震惊正准备举家团圆、欢度春节的全国人民。  1月24日,汪学丽所在的安吉县
期刊
前年,女儿小雯考取州府最好的中学,从我的羽翼下被活生生地扯开。  办完入学手续,在小雯送别声里,真切地感受到她的落寞、无奈而又复杂的心情。  记得小雯刚出生时,就像一只小猫咪,鼻梁皱成一撮折,小蒜头鼻上布满小白斑,一张红彤彤、皱巴巴的小脸让我皱起了眉。长大能不能找到婆家?心下如吊着一个来回晃荡的瓶子。  在甘甜的母乳喂养下,小雯如同幼虫般蠕动着的小小身躯,得到生命的给养,慢慢地舒展开了,脸颊消失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