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案头书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l20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3月份,美国有关医疗改革的争论正如火如荼之际,总统奥巴马透露,他仍然抽出一些时间读书。在宾夕法尼亚州阿卡迪亚大学的一次演讲中,奥巴马说:“近一个世纪以来,我们一直在谈论医疗改革。我正在读罗斯福的传记,他也谈到了这个问题。”
  奥巴马之所以能得到美国知识界人士的认可,一个原因在于,他除了撰写畅销书以外,显然还是一名忠实的读者。奥巴马在竞选总统期间,照片上的他随身携带法里德·扎卡利亚(注:美国著名的国际趋势分析专家)的《后美国世界》一书,这本书是当时外交政策构建方面的热门书。一年前,在一次关于经济政策的采访中,奥巴马告诉记者,他正在读美国作家约瑟夫·奥尼尔在“9.11”事件后出版的小说《荷兰》,当时,该书刚刚获得2009年国际笔会/福克纳奖。
  从历史角度看,像奥巴马一样热爱读书的美国总统不乏其人。例如约翰-亚当斯(1735—1826)的藏书就超过3000册,其中包括西塞罗(古罗马著名政治家、哲学家)、普卢塔克(罗马帝国时期传记作家)和修昔底德(古希腊历史学家)的作品,书中有亚当斯密密麻麻的批注。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由于收藏大量书籍,以致负债累累,但是这些书籍后来成为美国国会图书馆的珍品。杰斐逊曾经向亚当斯坦言:“没有书我就活不下去。”在读书方面,也许没有哪位美国总统能与西奥多·罗斯福(1858--1919)相比,他曾经一天读完好几本书,并撰写了十多篇深受好评的文章,主题包括1812年的战争、美国西部等。
  奥巴马上面提到的罗斯福传记。指的是美国著名传记作家埃德蒙·莫里斯写的《西奥多·罗斯福的崛起》——也许是有意传达一种罗斯福式的坚强意志和锐意改革的精神,但它也说明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阅读不仅能够使总统在处理枯燥乏味的文件报告之余得到调剂,而且会给他们的权术和政策以灵感,从而创建、强化或改变他们的政治观点。白宫的观察家们喜欢研究哪些助手的话对总统起作用,但是从各位总统喜欢读什么书也可让人揣摩到他们的治国思路——以及历史会如何记住他们。
  
  杜鲁门总统
  
  哈里·杜鲁门是迄今为止最后一位没有读完大学的美国总统,但他是一位如饥似渴的读者,特别是对历史和传记感兴趣。他曾经这样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唯一新鲜的事情就是你不了解的历史。”
  杜鲁门之所以不顾本国国务院的反对,支持建立以色列国,是由于他年幼时阅读的书,也就是《圣经》(他读了十几遍)和由查尔斯·霍恩主编的多卷本历史书《伟大的男人和著名的女人》。这套历史书中有一卷是讲波斯皇帝居鲁士大帝让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并重建其神庙。杜鲁门离开白宫后不久,一次与一群犹太领导人见面,有人介绍说他“帮助建立”了以色列国。杜鲁门生气地反问道:“什么叫‘帮助建立’?我就是居鲁士。”
  
  肯尼迪总统
  
  约翰·肯尼迪入主白宫期间,书籍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肯尼迪获得普利策奖的书籍《当仁不让》(有可能是由演讲稿撰写人特德·索伦森代写的)增强了他作为一名思想家的声望,而白宫的常任智囊阿瑟·施莱辛格不仅向肯尼迪推荐图书,还在总统死后写作并出版了《一千天》,描述“肯尼迪王朝”的盛况。
  但是推动美国20世纪60年代一项重要政策措施出台的是一篇书评,而不是一本书。当时肯尼迪总统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沃尔特·海勒给总统报告了一篇由德怀特·麦克唐纳撰写的、发表在《纽约客》杂志上洋洋13万字的书评文章,该文评论了迈克尔·哈灵顿的关于美国贫困问题的书《另一个美国》。受这篇书评的影响(同时感觉到在推进全面减税之后易受左派攻击),肯尼迪要求工作人员研究解决贫困问题。他们拟定了一项旨在“消除贫困”的计划,就在肯尼迪1963年11月前往达拉斯并被刺遇害的前几天,海勒还与他讨论了这项计划。
  肯尼迪的继任者林登·约翰逊受英国经济学家芭芭拉·沃德的《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家》一书的影响,把这一行动变成了“向贫困开战”,约翰逊自称把这本书读了好多遍。
  
  尼克松总统
  
  理查德·尼克松曾经在回忆录里说,他年轻时广泛阅读俄国著名文学家托尔斯泰的作品,甚至称自己是“托尔斯泰迷”。尼克松经常挑选与时事有关的书籍。例如,在与苏联领导人会谈之后,他买7--本温斯顿·丘吉尔的《荣耀与悲剧》,重温丘吉尔关于雅尔塔会议的回忆。在进入第二个任期时,尼克松阅读了罗伯特·布莱克撰写的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里传记,对迪斯雷里形容威廉·格莱斯顿内阁是“即将熄灭的火山”深有感触。他在这句话的启发下要求自己的白宫工作人员和内阁辞职,后来他承认这是一个错误。
  尼克松1974年8月9日在向工作人员告别的演讲中,说了一句过于谦虚的话:“我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但是我经常读书。”
  
  卡精总统
  
  然而由于读书而适得其反的事情发生在吉米·卡特总统身上。1979年夏天,受经济不景气以及伊朗人质危机影响,卡特的总统地位岌岌可危,他发表了那篇臭名昭著的演说,宣称美国正经历一场“信任危机”。该演说被称为“令人不舒服”,被广泛认为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错误。该演说稿主要由总统顾问帕特·卡德尔撰写,受到了克里斯托弗·拉希的畅销书《自恋文化》的影响。在卡特演说前6个星期,拉希到白宫出席晚宴,他的想法显然留在了白宫。7月15日,即卡特发表演说之后两天,在当时风雨飘摇的情况下,卡特开除了数名内阁成员。
  人们不清楚卡特是否真的看了拉希的书,但是卡特确实阅读了不少书。1977年2月,他曾和自己9岁的女儿埃米一起参加了一个速读班。从速读班上学到的本领据说使他在任期问一周能读两本书,卸任之后一周读3到4本。他还写了24本书,是迄今为止历届美国总统中的最高记录。
  
  里根总统
  
  罗纳德·里根虽然被长期担任白宫顾问的克拉克·克利福德称为“可爱的傻瓜”,但却很喜欢读书,包括埃德蒙·莫里斯撰写的西奥多·罗斯福传记。事实上,因为里根太喜欢莫里斯的作品,所以选择他为自己撰写官方传记。莫里斯采用一种古怪的半虚构手法写的《荷兰人:里根传》,于1999年出版。里根是第一位声言喜爱保守派知识分子作品的总统,他曾引用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自由选择》和乔治·吉尔德的《财富与贫穷》这两本书中的话来推行自己的经济政策计划。《纽约人》杂志的拉丽莎·麦克法夸尔曾写道,吉尔德的书是里根的最爱之一,吉尔德也是“里根最常引用的在世作家”。
  
  克林顿总统
  
  比尔·克林顿不仅经常读书,而且涉猎广泛。他最喜欢的作家包括玛雅·安吉罗、拉尔夫·埃利森和泰勒·布兰奇。克林顿很清楚,总统读过的书会在媒体和知识界引起关注。克林顿曾经故意把耶鲁大学法学教授斯蒂芬·卡特的《怀疑的文化》一书摆在椭圆形办公室的桌子上,这样 记者就会发现他在看什么书,忠实地加以报道。斯蒂芬·卡特是为数不多、被精挑细选出来的几个能向克林顿推荐图书的人之一,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克、副总统阿尔·戈尔和副国务卿斯特罗布·塔尔博特也能向克林顿推荐图书。
  克林顿读过的书影响了_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处理巴尔干危机的方式。当时,克林顿总统看了罗伯特·卡普兰写的《巴尔干幽灵》,对书中的描述印象深刻并影响了他的决策态度。惊慌失措的美国国防部长莱斯·阿斯平对国家安全顾问安东尼·莱克说,克林顿“不赞成”他们的建议。多年后,记者劳拉·罗森写道:“一些人一听到罗伯特·卡普兰的名字,就会指责他延误了美国的干涉行动。”
  
  小布什总统
  
  在读书方面,乔治·布什与当过图书馆管理员的夫人劳拉相比,在家里也许只能排在第二位,但是他确实很喜欢读书,而且还会计算自己读过多少本书。在布什的第二届任期内,顾问卡尔·罗夫的一次随便评论,引发了他们两人之间的一场比赛:看谁在一年之内读的书多。虽然布什和罗夫看的书内容丰富,主要是历史类(例如《190。年以来的英语民族史》)、文化类(例如《欲望的九个部分》)和人物传记(例如《毛泽东传》),但是当读书比赛一事被公开后,还是引来了公众的嘲笑。
  一位名叫理查德·科恩的《华盛顿邮报》的专栏作家写道:“描绘布什总统没有文化的漫画如今消失了,然而知识与布什绝缘的现实没有改变。”当获知布什读过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时,新闻媒体一片哗然。有人笑言道:“布什看法国存在主义作家作品,就像奥巴马读卡贝拉商店的商品目录。”
  布什很清楚这些嘲讽。他曾经对人说过,他很喜欢胡安·威廉姆斯描写美国黑人困苦生活的《够了》一书,但尽量不让别人知道这回事,以免破坏这本书可能对政策辩论产生的影响。
  虽然广受嘲讽,但是布什读过的书确实能够反映他的世界观和政策思路。《纽约时报》著名书评家角谷美智子发现,布什喜欢阅读“提供解决方案的书”,比如纳坦·夏兰斯基的《民主论》和埃利奥特·科恩的《最高统帅》。布什经常会见使他产生共鸣的书籍作者。在获得连任后不久,他在椭圆形办公室与夏兰斯基进行了一个小时的会晤。布什在第二届任期的就职演说中提出了一项全球自由计划,可能就是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夏兰斯基的启发。
  
  奥巴马总统
  
  最后说说奥巴马。作为一名作者,奥巴马的自传帮助他从默默无名一跃成为全国名人。作为一名读者,奥巴马阅读过的多丽丝·卡恩斯·古德温(美国历史学家、新闻评论家)描写林肯内阁的《对手团队》一书,被媒体拿来比喻他的组阁过程,特别是在他选择希拉里·克林顿担任国务卿之后。
  奥巴马在执政初期还效仿富兰克林·罗斯福入主白宫的头一百天,而罗斯福执政初期被视为美国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典范。奥巴马竞选成功后第一次接受采访是在《60分钟》节目中,他说,他看了“一本关于罗斯福执政头一百天的新书”(一位发言人后来澄清说,当选总统指的是两本书,一本是乔纳森·阿尔特的《决定性时刻:罗斯福的一百天与希望的胜利》,另一本是简·爱德华·史密斯的《富兰克林·罗斯福传》)。这种做法收到了成效:许多媒体开始把奥巴马的执政初期与罗斯福执政的头一百天相提并论。
  与约翰·肯尼迪和比尔·克林顿一样,奥巴马似乎也敏锐地认识到书籍对舆论的影响力。这个世界可能不在看书,但一直在盯着你——如果某本书能够传达你想要表达的信号,那么带着这本书登上“海军陆战队一号”(即美国总统专用直升机)或是在接受采访时顺便提到它,也许比发表一场政策演说更有效果。
其他文献
“女性文学”是20世纪俄罗斯文坛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女性文学中占中心位置的不是感伤的爱情情节,而是作者对人物活动的精辟鲜明的分析性观点,价值取向问题以及女性评判的深度和戏剧性。这些主题在彼得鲁舍夫斯卡娅、托卡列娃、托尔斯泰娅、乌利茨卡娅等的小说和戏剧中得到深刻的体现。在上述作家的作品中反映了最近几十年来俄罗斯文学发展的基本趋向:不是追求对生活的描写,而是追求对生活的认识,对人类心灵世界的挖掘,对道
许燎源是中国现代包装和新品牌运动的拓荒人物,作为一个极具反叛精神的思想者,他深信工业化批量产品无法完成创造者的精神特质。从一九九三年涉及包装领域以来,一直倾力于民问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工业的融合,寻求艺术的未来。为了抵制“没有灵魂”的工业世界,他背离了古典主义,用伟大的和谐与禅,解放自己。当他面对传统被俗化与新兴的“幕洋艺术”,许燎源试图以自己的实践关注一个艺术的根本问题:“如果艺术远离生活,我们要艺
美国CQ出版社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是美国发案率最高的城市,相反,发案率最低的城市是纽约州的拉马波。   CQ出版社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对 2007年全国城市犯罪统计结果为依据,对人口在7.5万以上的397城市和356个城市圈的发案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人口约25万的新奥尔良去年共发生包括209起谋杀案在内的逾1.9万起案件,谋杀案每10万人口达到94.7
魅力    西班牙被誉为世界上最令人神往的浪漫国度,那里有宜人的气候,旖旎的风光,以及鲜明的地域文化。在那里不仅可以享受阳光、美食和一流的服务,而且能观赏到迷人的歌舞和激烈的斗牛表演,玩味体育运动的乐趣,还能充分感受多元文化艺术的温馨气氛。如果你想寻古探幽,那里将是访问者的最理想去处,遍布全国的众多文化遗迹和多元文明的印记,总能令游客满载而归激动不已。  弗拉门戈舞蹈是西班牙文化艺术的一枝奇葩,是
如果没有马和那位高雅、漂亮却面无表情的女骑手,这幅画只能算是一幅普通的夏季树林的风景画。在前景中,树上的叶子颜色很深,在它们与树林边缘的矮树之间可以看到有另外一层树叶,就像一面幕布隔在中间,色调较浅,很难看清它们到底属于哪些树。而这些浅色调的树叶在整幅画中的作用与产生的效果却是明显的,它们挡住了天空,淡化了画中的浓重色彩。马格里特也曾就此作出过解释,对于画中所描绘景物的抽象性与现实中具体景物的差异
在室内或室外摆放精心装饰的云杉树迎接圣诞节或新年的传统并不悠久,这一传统形成于19世纪。当时俄罗斯的历代皇帝、美国的历任总统和英国的王室都在圣诞节或新年时用长绿树木装饰客厅。20世纪,这一传统传遍了全世界。而在我们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这一传统也正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大约150年前,当时的商品远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圣诞树主要是用食品装饰,如苹果、鸡蛋和各种各样的饼干等,这些饰物
高更成长为一名画家就如同他长大成人一样,似乎一蹴而就。他大器晚成,也没受过正规的教育,他独特的印象主义画风是瞬间形成的,当然,此前他也经历了漫长的学习过程,并吸收借鉴了周围画家的风格。幸运的是,高更无须摆脱学院派的束缚,因此可以很快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  这幅作品创作于1883年1月,此时,高更放弃了自己的商业生涯,成为一名职业画家。作品表现出鲜明的印象主义特点:被阻隔的视野、近景的描绘、扑面
抽象派的拼贴画风格源于毕加索和布拉克的早期立体主义画派,这是对绘画素材与技法的一种变革,此前这一画法几乎不用于油画创作。在1925至1930年间,马格里特尝试了拼贴画法,把被剪裁成不规则形状的乐谱加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增添了作品中抽象、模糊的元素。乐谱不规则的形状会使人联想到一种乐器,如小提琴或大提琴的琴颈部分,同时它也很像滑稽剧中提线木偶似的人物形象,如寓言故事中的人物。  这类犹如弯曲的琴颈似的
佛罗伦萨是托斯卡那大区的首府,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摇篮。  说起来我们跟佛罗伦萨也真是有缘,刚到意大利从米兰坐欧洲之星到锡耶那就在佛罗伦萨转车,坐了两个小时零四十七分钟的火车就到了佛罗伦萨,我们的行李很重,第一次出国恨不得什么都带,火车停靠的时间只有二十分钟左右,而火车站很大很壮观,跟我们国内的不一样,所有的站台都一字豪情排开,处在一个平面上,按说十分方便,可我们毕竟初来乍到,十分慌乱,幸好先期到佛罗
太多的人都多次的论述过乔治·奥威尔(1903-1950)创作于1948年的小说《一九八四》。大家都看到了小说中的政治色彩——反极权与呼唤人性。公认这是一部“反乌托邦”的政治寓言和讽刺小说,反映了极权统治对人个性的压制,充满了对人类未来的担忧和绝望。  奥威尔的写作十分政治化(他的大多数小说都是最好的注脚),对这一点奥威尔本人并不加掩饰,然而,仅仅看到其政治姿态,无疑仍是解读过程的损失。极权不过是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