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解放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逻辑审视

来源 :宁夏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bdh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栏目主持人:张艳涛,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马克思恩格斯
  研究会理事。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性和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本质上就是探寻“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以及“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要想“赶上时代”并“引领时代”,需要从整体上完整理解和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定“四个自信”,努力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段文健的《人的解放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逻辑审视——基于唯物史观形成的视角》一文基于唯物史观形成视角,重新审视了“人的解放”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逻辑,提出需要把握实现“政治解放”向“人类解放”话语转换的理论起点、破除异化劳动桎梏的理论关键、推动生产实践革命的理论核心三要素。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既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又要结合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现实指向,实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肖海鹰的《论列宁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三个维度》一文从科学性、实践性、建设性三个维度考察了列宁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列宁努力破解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难题,初步揭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并且按照所掌握的规律治理国家;他不断把理论付诸实践,又从实践中重新检验和修正理论,使理论不断得以发展和完善;在夺取政权之后,列宁带领俄国共产党人大力推动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牟文谦的《五四运动与文化自信》一文揭示了五四运动构成了近代中国重拾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点,塑造并锻炼了中国革命文化自信的主体,期间形成的新价值观构成了中国重拾文化自信的核心要件。本期三篇文章,都是年轻学者,既反映出近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也反映出近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摘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本质上就是探寻“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以及“如何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探讨集中体现在学科建设、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上。基于唯物史观形成的视角,系统审视“人的解放”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逻辑,需要把握实现“政治解放”向“人类解放”话语转换的理论起点、破除异化劳动桎梏的理论关键、推动生产实践革命的理论核心三要素,并将其作为一个有机体内嵌于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中,实现既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结合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现实指向,推动其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关键词:人的解放;整体性;逻辑审视;唯物史观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91(2020)05-045-008
  引 言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整个自然界、人类社会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集科学性与实践性的有机整体。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1],是根植于馬克思主义内部的价值属性。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本质上就是探寻“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以及“如何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对明确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内涵、构成要素与时代价值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列宁指出:“在那些背弃马克思主义的人提出的‘理由’中,随时可以看到引自马克思著作的只言片语(特别是引证得不对头的时候),这是不足为奇的。”[2]因此,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也是对“背弃马克思主义”“肢解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直接驳斥,确保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表现。
  当前学术界以不同视角展开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为新时期深入拓展整体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以张雷声为代表的学者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定义为“层次说”,把研究视角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属的六个二级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课程中去[3],着重突出六个二级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四门课程的融会贯通,实现了在理论指导下的“学科”与“课程”的整体性衔接。以顾钰民为代表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而发展的,摒弃了“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产生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观点。同时认为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进行研究要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内容、特征与联系,用“体系化”的思维将“整体性”的研究表达出来,而不只是将其作为一种单纯的工具。因此,他主张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4]的视角进行整体性分析,既能够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综合,又能够反映出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性质。高放教授认为,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首先要界定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明确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并结合列宁、斯大林等人对马克思奋斗目标的分析。因此,他认为要从“马克思主义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的角度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在此基础上阐明清楚马克思恩格斯为了人的解放的目标如何继承和发展前人成果、后人为实现自由解放又如何不断奋斗的历程。陈曙光将“提高新时代党建科学水平”作为研究目标,认为进行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要将其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三者贯通的角度全面系统展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掀起了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热潮。学术界从马克思主义的学科性质、实质内涵、发展目标等角度深入探讨其整体性建构,推动研究视角的多样化发展,并明确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不是片面的而是全面的;不是单向度的而是多维度的;不是点与点的联结而是面与面的契合的重要原则。总体上不外乎结合不同学科特色、不同研究领域而展开的研究,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朝着系统化方向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在批判旧哲学旧思想、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及自由发展探求道路、指明方向的革命实践中阐发的。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也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5]作为构成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两大发现之一,唯物史观将“社会规律”与“人民诉求”紧密结合,用科学的理论阐释了未来社会的发展目标。因此,本文试图从唯物史观形成的视角,基于对唯物史观形成的理论起点、理论关键和理论核心进行阐述,系统审视“人的解放”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理路,以期实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在研究方法的创新。   一、唯物史观形成的理论起点:实现“政治解放”向“人类解放”的话语转换
  实现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转变,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科学论断。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的《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深入探讨了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的关系,明确指出了无产阶级在未来社会的奋斗方向,是马克思关于唯物史观思想产生的前奏,同时也是对实现人的解放的宣言。
  (一)对宗教否定的政治解放是人类解放的前提
  鲍威尔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将政治解放作为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作出“正是宗教带来了社会压迫,只有消灭宗教才能消灭压迫”的错误论断。在马克思看来,犹太人要想实现彻底解放就必须对政治解放的世俗局限进行批判[6]。政治解放的对象理应是“国家”,也即“神学的、尚未表现出政治纯粹性的国家”[7]脱离了宗教的局限,使国家从中世纪的宗教束缚下解脱出来,实现国家的解放,并逐步完备化。同时,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寄希望于“国家”,抛却宗教的万能。但国家从宗教中解放出来,并不意味着宗教就此消失,人还可以保持宗教笃诚,只是不是站在国家层面的宗教信仰。政治解放不以消灭任何一种宗教为条件,它只是不让任何一种宗教享有“国教”的待遇。在政治解放中,人们消灭了封建社会的“形式上”的等级制度,在政治权利、民主自由方面实现了相对的平等,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但是人们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活中的不平等状态依旧存在。“国家远远没有废除所有这些实际差别,相反地,只有在这些差别存在的条件下,它才能存在,只有同它这些因素处于对立的状态,它才会感到自己是政治国家,才会实现自己的普遍性。”[8](P427)但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人权以及自由、平等权利只在政治领域得以确立,在政治国家的公共场所可以确保,它不保证在其他比如市民社会领域的自由、平等实现的情况。在资本主义国家中不仅没有废除私有制,反而以私有制为前提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只要是形式主义的自由和平等,就值得批判!”[9]
  (二)人类解放是实现人的现实性的基础
  在资本主义社会,人在本质上没有现实性,“人的现实性”由于宗教的力量变成了“虚幻的现实性”,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在政治解放中,只是国家从宗教中得以彻底解放,人的解放也只體现在政治领域中,在世俗生活中仍然依靠宗教进行“自我救赎”,反宗教斗争也只是确保人的现实性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马克思看来,人类解放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它的任务是消灭私有财产,并因此消灭因私有财产带来的不平等。当私有财产被消灭的时候,宗教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也就消失了;那个时候,“他的宗教意识就会像烟雾一样,在社会的现实的、蓬勃的空气当中自行消失”[8](P446)。同时,将人从宗教中解放出来,并不是要一昧地对宗教进行批判,而是要铲除宗教赖以生存的土壤,也即世俗社会存在的根源。“我们不把世俗问题化为神学问题。我们要把神学问题化为世俗问题。”[8](P425)一切问题只有放置在现实中才能获得解决的契机,正是在现实中才能实现人类的解放。同时,在实现人类解放的前提下,才能彻底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剥削与压迫的阶级关系,实现人与人的平等与和谐,现实的个人才能成为类存在物,“只有当人认识到自己的‘原有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成为社会力量因而不再把社会力量当做政治力量跟自己分开的时候”[8](P443),通过对市民社会的批判解决现存社会的问题,人才能实现自我,实现人的解放。
  (三)“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基本工具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局限性,无法改变自身被压迫的历史命运,更找不到改变世俗世界的工具,无产阶级的盲目性也就决定了其本身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觉醒,更谈不上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需要从外部予以无产阶级力量支持。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在当时的德国,想要达到人的解放是不可能的,因为此时人们还没有得到政治解放,所以应该对德国落后政治制度进行批判,但由于德国现实力量的无力,只有掌握真理的力量才能摧毁和推翻现实的枷锁。“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8](P460)“批判的武器”代表德国的理论哲学,而“武器的批判”则是正在壮大的无产阶级。19世纪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态势有了明显的提高。无产阶级作为受剥削的群体和充当社会主义革命的主体,无论是从现实处境还是本质属性来看,都蕴含着领导和改变世界、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历史使命,其队伍的不断壮大正是为即将到来的革命提供了力量之源。但是无产阶级的斗争不是盲目的,需要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的闪电一旦真正射入这块没有触动过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8](P467)只有将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与革命的理论相结合,才能打破资本主义社会的枷锁,实现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人的真正解放。马克思在这两篇文章中,通过对鲍威尔的批判,用“人”代替“宗教”,将物质的力量和人的现实性结合在一起,逐步深入探究只有实现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话语转换,才能最终实现人的解放。
  二、唯物史观形成的理论关键:破除异化劳动在实现人的解放中的桎梏
  《德法年鉴》上两篇文章的发表,是马克思早期思想发生转变的逻辑起点,标志着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如果说马克思关于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的思想已经包含唯物史观诞生的萌芽,那么《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则是唯物史观开始诞生的标志。马克思通过论述异化劳动与私有制的关系,进一步阐释了人的解放的必要条件。
  (一)揭示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
  与费尔巴哈“宗教异化”的出发点不同,马克思立足“现实个人”的对象性劳动,直接从资本主义经济领域进行探讨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我们从国民经济学本身出发,用它自己的话指出,工人降低为商品,而且降低为最贱的商品;工人的贫困同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成反比……最后,资本家和地租所得者之间、农民和工人之间的区别消失了,而整个社会必然分化为两个阶级,即有产者阶级和没有财产的工人阶级。”[8](P49)但是,国民经济学家未能明确指出劳动与资本、资本与土地相互分离的原因。在马克思看来,私有财产的存在并不直接导致异化劳动的产生。人是作为对象性的存在物,人通过内化与外化的相互作用凸显其自身的本质,当人利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并占有自身劳动成果时,是不存在异化劳动的。但是马克思通过分析经济现象揭示出了“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10](P51)的现象,说明了资本家通过占有劳动对象进而占有劳动,使原本属于劳动者所有的劳动发生了异质性变化,导致劳动者与劳动之间的对象性关系成为了否定性关系。当整个社会的对象性关系都发生转变时,资本主义社会稳固的生产关系便以制度化的形式确定下来。因此,“伴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而产生的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分离,或者说私有财产的社会分化,才是异化劳动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11]   (二)批判异化劳动表现的四种形式
  在马克思看来,并不是私有制直接导致异化劳动的出现,而是“劳动的非现实化”,也即当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时候才导致了异化劳动的出现,并呈现出四种具体的形式(该四种形式被学界所普遍认同)。其一,工人与产品的相异化。在马克思看来,工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出的产品本应属于工人所有,但却被资本家所占有,工人一无所有、资本家富积如山,呈现出了“不劳而获、劳而不获”的现实悖论。在这里,马克思将“工人”与“产品”的关系作为首要的批判依据,直截了当地指出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人与物的客观关系所带来的社会矛盾,为后续批判生产关系提供了现实根据。其二,工人与劳动的相异化。工人与劳动的关系出现了“被强制性”与“强制性”的互动关系,人的本质是劳动,但是人的本质却变成了被迫的行动。其三,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与动物不同,人作为类的存在物,具有作为人的普遍性的类本质,这种普遍性的本质也即自由自觉的活动,但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这种类本质变成了无意识的存在物,“异化劳动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10](P56),与动物的本质毫无差别。其四,人与人的相异化。这种异化是由于人与劳动、产品、类本质相异化的结果。当工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的时候,他必然与自身、与周围资本家相异化。马克思通过对四种异化形式的揭露,明确了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冲突所带来的影响具有社会性,凸显了对资本主义制度强烈的批判性与现实性,实现了对人本学唯物主义的超越,同时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只有占有私有制并扬弃私有制,才能实现人的价值和意义的复归。
  (三)明确实现人的解放的路径指向
  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学说理论是建立对资本主义社会整体现状的深刻反思上,其中“异化劳动”和“私有制”两个概念,是马克思深入分析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起点。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是双向共生的关系。异化劳动是形成人的自我异化的根源,它既是私有财产的结果又是私有财产的原因,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了资本主义的全面异化,尤其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严重对立。“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因此,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对下一段历史发展来说是必然的环节。”[12]在马克思看来,只有消灭私有制,实现对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才能破除资本主义发展的弊端,实现人的类本质的自由自觉。因此,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才能实现共产主义,迈向人的解放这个必然目标。而“真正的共产主义不仅能够认识和理解私有财产的本质,而且能够彻底超越和扬弃私有财产,从而克服人的自我异化,完成人向人的本质的真正复归”[13]。这样,马克思就把异化劳动理论同消灭私有制、实现人的解放联系起来了。对异化劳动理论的阐述标志着马克思对人本质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为唯物史观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根基;同时由于受费尔巴哈思想及客观社会形势的影响,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认识还停留在“类本质”的基础上,还未形成较为系统的世界观,缺乏对科学实践的认知。但总体上来看,通过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进一步明确了“实现人的现实性、推动人类历史革命化”是最终实现人的解放的必由之路。
  三、唯物史观形成的理论核心:凸显生产实践在实现人的解放中的推动作用
  由于受到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早期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学说,从人的“类本质”角度阐述社会变更的主体。随着对社会问题的分析,马克思恩格斯逐渐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中找到了建立新的世界观的突破口,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科学实践观的创新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唯物史观的论述,凸显出生产实践在实现人的解放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一)从人的本质出发探寻生产实践的现实作用
  人的本质突出地表现为“劳动”与“社会关系”两个方面。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界定,开始深入到“现实性”中来寻求人的解放。针对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马克思提出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0](P139)的实践观点。人的本质理论的创新,体现出马克思对早期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将人的本质放置在生产关系中去考察,并以“生产关系”来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与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主要区别。生产实践是各种生产关系的直接来源,在“实践”基础上人的本质表现为“社会关系的总和”。[14]既然人的本質在于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而一切生产关系又是在生产实践中结成的,那么对人的本质的追求理应从生产实践中来探寻。人的生产关系是在生产实践中结成的,没有生产实践活动也就无所谓生产关系;既然人的本质在于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而生产实践又是以作为主体聚合而成的,因此,生产实践一方面能够为人的本质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确保人的本质的最终实现;另一方面,人的本质的实现又能够翻过来推动生产实践的发展。生产实践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无产阶级作为生产实践的最直接劳动者,只有将自身置身于现实性的生产实践中,充分发挥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才能够为实现人的解放锻造出强大的物质力量。
  (二)在生产实践基础上分析社会分工与异化劳动的关系
  社会分工与私有制之间存在等量关系:在阶级社会里,如果说分工是就劳动而言的话,那么私有制则是由分工所带来的附属产品。因此,分工是导致私有制的直接结果,同时私有制又导致了异化。马克思分析异化劳动的目的主要在于对社会弊病背后制度根源的批判[15],探寻制度根源首先要明确分工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分工随之发展起来,特别是在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时代,分工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效率;另一方面分工的发展导致人的活动的进一步异化,加剧了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10](P165)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分工逐渐消失,进而导致异化劳动的消失,人的活动自然变得具有灵活性和自主性,呈现出“自由自觉”的实践特征,从而为人的解放创造了根本前提。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分工是私有财产统治下抹杀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强制性的分工,而不是人的自主性活动。消灭分工主要是消灭雇佣劳动制下的分工,实现人人平等的劳动和劳动资料的占有,消除异化劳动所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因此,只有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彻底消灭分工和扬弃异化。   (三)明确生产实践是实现人的解放的先决条件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10](P196)社会分工和异化劳动加剧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斗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们在生产实践中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促使无产阶级形成反抗资产阶级的“联合体”,同时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无产阶级只有结成一定的关系,才能为消灭分工和扬弃异化创造物质力量。因此,可以看出,生产实践是实现人的解放的一切先决条件。实践是唯物史观首要的基本的概念,唯物史观是人的解放和发展实践运动规律的学说。旧唯物主义者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否认生产实践在人的解放中的基础性作用,从浅薄的层面进行解释世界;马克思关于生产实践的观点,明确指出了生产实践的主体是能动的,它按照工人阶级自身的目标改造外部客观世界,实现消灭私有制的理想;生产实践又是变动的,工人阶级在不断的实践中改造外部世界,也在不断的实践中丰富、完善和发展工人自身,最终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社会分工、异化劳动的揭露和批判,也正是在此基础上,通过探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分工与异化劳动的关系,并结合工人阶级的劳动实践,发掘出实现了人的解放的现实路径。
  结 语
  无产阶级具有的先进性、革命性、组织纪律性等特质决定了其历史使命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确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马克思都是围绕着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和批判开展斗争的,所肩负的任务也是批判资本主义、揭露资本主义、推翻资本主义。依据马克思的观点,思想解放、个性解放和拜物解放是衡量人的解放与否的三个维度[16],三个维度在结构层面属于递进关系,真正的解放是以一种物质条件为基础的历史活动的人的解放,人的解放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最高目标提出来的,贯穿于唯物史观形成过程始终并得到不断完善。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早期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奠基篇,从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来看“人的解放”思想,需要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明确“实现‘政治解放’”向‘人类解放’的话语转换”是唯物史观形成的理论起点,同时也是马克思早期思想转变的开端;明确“破除异化劳动在实现人的解放中的桎梏”是唯物史观形成的的理论关键,同时也是马克思早期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的立足点;明确生产实践在实现人的解放中的推动作用”是唯物史观形成的核心要素和根本观点,同时也是马克思“天才萌芽的新发现”。其中话语转变是基础,破除异化劳动是手段,生产实践是动力,三者在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中,共同为实现人的解放最终目标而服务,形成了统一有机体。马克思指出:“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17]因此,无论从任何角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都要既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要结合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现实指向,实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韩庆祥,邱耕田,王虎学.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上)[J].哲学研究,2012(08).
  [2] 列宁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07.
  [3] 张雷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三个层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02).
  [4] 顾钰民.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6).
  [5]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
  [6] 刘汉超.人的解放:对政治解放的批判—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释义[J].晋阳学刊,2018(03).
  [7] 〔德〕弗·梅林.马克思传[M].樊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93.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9] 陈培永.解放的图景: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如是读[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39.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1] 魏小萍.追寻马克思——时代境遇下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逻辑的分析和探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8.
  [12]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93.
  [13] 郝立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一卷):马克思主义的创立(1840-1848)[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68.
  [14] 宋惠芳.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实践生成论及其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04).
  [15] 宣 杰,吴大华.分工、劳动异化与制度批判[J].宁夏社会科学,2017(01).
  [16] 袁 杰.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01.
  [1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31.
  A Logical Examination of the Human Liberation and Marxist Whole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DuanWenjian
  (School of Marxism,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5)
  Abstract: The nature of Marxist Wholeness is to explore what is Marxism and how to understand Marxism systematically. Academic discussions concerning Marxist Wholeness are concentrated on the aspects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research method, subjects and goals. Look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 systematic examination of the internal logic of “human liberation” and “Marxist Wholeness” relies on three elements which are considered as organism in the research of Marxist Wholeness, namely, the theoretical starting point of discourse change from “political liberation” to “human liberation”, the theoretical key point to broke the alienation of labour, and the theoretical core to promote the revolution of production and practice. In this way, it helps to develop new research method which adheres to Marxist stance, viewpoint and methodology and takes the rea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m into consid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Keywords: Human Liberation; Wholeness; Logical Examinatio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責任编辑:吴 静
其他文献
摘要:意识形态风险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抵御意识形态风险,需要在应对意识形态风险的内外部条件、联动要素、方法导向、舆论边界等多重逻辑中瞄定其坐标,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即把巩固意识形态安全作为直接目标,以“危”向“机”的转化为先机,把握其基本点、着力点,在抵御风险的客观逻辑、目标结构层次、基本特征呈现、现实多维举措中找准其立足点;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的前提下,强化对风
期刊
摘要::随着收入的增加和社会的发展,久居城市的人越来越向往到乡村感悟、亲近大自然,体验农村生活的乐趣。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和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内生动力,使它在传承中与现代的对接,进行创造性转化,使其从现代文化的养分中不断汲取养料并发扬光大。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
期刊
摘要:制度治党是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路径,绿色发展是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党的事业和人民的事业是统一的。绿色发展与制度治党的融合是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绿色治理能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路径选择。绿色制度治党从生态视角回答了新时代用什么样的制度治党、怎样实现制度治党的现实问题。建立绿色政绩考核制度、完善绿色责任追究制度、形成绿色党内监督制度的系统
期刊
摘要:如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留下了深邃的理论思考和实践,也留下了不少教训。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于本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实践,在长期探索中建立了实现党内监督全覆盖、對国家公职人员监督全覆盖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与世界上其他监督理论和实践相比较,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体现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思想、坚持党内监督是第一位
期刊
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抓大不放小”,对推进发达区域后进乡镇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基于PPP模式角度对发达区域后进乡镇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探索,能够整体把控和有效推进发达区域后进乡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发达区域后进乡镇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地方政府应重视后进乡镇新型城镇化发展,并以城乡协调发展为抓手,在规划设计、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制度创新等方面为后进乡镇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有
期刊
摘要:利用CGSS2010数据,从人际信任、社会参与、互惠规范三个维度探讨社会资本与政治信任之间的关系发现:人际信任是政治信任的强有力来源,基层选举参与助推政治信任的生成,互惠规范对政治信任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因此,从社会资本的研究视角出发,提高整个社会的人际信任水平、鼓励公民有序的基层选举参与、培育广泛的互助文化与合作精神,是社会转型期提升公众政治信任水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政治信任;社会资
期刊
摘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中,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结合的重要方式。由于学术立场的差异,海内外研究者在“群众”概念内涵的认知、“群众路线”的功能定位,以及群众路线的实践演进等问题上呈现出不同的学术图景。从学理层面反思,必须认识到“群众路线”的民主价值奠基在“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这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经典论断之中。因此,需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学术立场出发,结合政
期刊
摘要:改为季刊的《新青年》,作为中共早期的党刊,肩负着夯实党的理论基础与指导中国革命的使命。《新青年》(1923~1926),一方面译介了大量的苏联文献,重视对列宁主义、俄国革命经验、唯物辩证法的学习;另一方面紧跟国内政治动向,提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国民革命的必要性、党的群众路线、武装斗争等重大议题,积极尝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革命实践。可以说,《新青年》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总结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
期刊
摘要:银川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组建实现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的行政审批服务局为突破口,以促成服务对象方便快捷办成“一件事情”为目标,全面推进行政审批事项精简、行政审批流程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核心改革举措,实现分散审批向集中审批、集中审批向集成审批转变,大幅提升审批效率和政务服务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改革成效、积累了好的经验做法。  关键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银川模式;“1+N不见面”集成审批  中
期刊
摘要:执政党要实现长治久安就必须从严治党,而加强党内监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现阶段我们党仍存在对“一把手”监督难、纪委监督同级党委难、需要加强对纪检干部自身监督等问题。因此,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党内监督的体制机制,使其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发挥最大效力。  关键词:党内监督;从严治党;党内法规  中图分类号:D2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21(2017)0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