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_CBSC_CC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尤其是中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多种形式课堂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实际实验操作机会。在此基础上,通过老师的准确示范,适时引导,及时总结,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化学实验的兴趣,促进学生实验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化学  学科素养  化学实验   操作能力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业考试旨在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体现《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注重考查学生对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目标下,我省在中考中对化学采用两种考核形式:理化生实验操作测试及学业水平测试。在这两项测试中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那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以下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点经验。
  一、提升教师个人专业素养,规范实验演示
  “学深为师,品正为范”,这凸显了教师个人的榜样示范作用的重要性。作为化学老师,课堂实验演示更需要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实验过程中,教师的每一步实验操作都会给学生留下印象,而学生自己的实验操作则是教师实验操作的重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不断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高规格,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实验演示标准规范。要要演示好每一个实验,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前对实验先演练一遍,确保无误,同时,也要善于发现一些问题并及时改进。例如,在蜡烛燃烧实验时,为了便于观察形成水雾烧杯大小的选择;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集气瓶大小、铁丝粗细以及火柴长短的选择等等。在实验时,教师要一边按实验程序规范性操作,一边提醒学生实验注意事项,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结束后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并对学生发现的问题及时引导解决。整个过程要达到万无一失,教师的专业素养尤为重要。
  二、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实验操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而化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本身对于刚接触这门学科的学生而言充满了新奇。那么,如何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他们对实验产生浓厚兴趣就是老师们需要关注的地方。在开学第一节课上,教师不妨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实验,比方说“铁树开花”、“魔棒点火”、“烧不坏的手帕”、“指纹断案”等,在实验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招聘”学生助理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参与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性。好的开端为兴趣的形成打下良好基础。开课以后,教师在每一节课时设计趣味性的问答调动学生积极性也必不可少。
  在这里,还需要提醒老师们因为是初次接触化学,接触实验,学生可能会对实验存在误解,“实验会爆炸”“实验有毒”“实验会着火”…教师要细心解释,告诉学生,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合理规范操作不会出现危险。另外,初中阶段化学实验基本上都是基础实验,按老师要求,规范操作,基本不存在大的安全隐患。避免因错误认识导致学生对实验失去兴趣。
  三、创新教学方式,开展小组互助、合作、探究式学习
  目前,我校推行的是生本教育模式,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课堂上小组同学先根据课前设置问题完成合作探究,接下来小组之间展示合作成果,最后教师点评,讲解大家不理解或者理解有偏差的问题。小组同学经过七八年级两年的合作,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都有着很好的默契,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实验效果很好。
  在进行分组实验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教师方面。教师首先做好小组及成员分工协调工作,让小组及成员各自明确任务并提前查阅资料做好准备,了解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避免意外发生。实验结束后,教师还要提醒小组完成实验报告,进行小组展示交流。二、学生方面。小组成员首先要明确分工,根据各自分工提前准备,组长负责试验单的整理。试验时,规范实验,准确操作,对于出现的意外,不惊慌,冷静处理。实验结束后,小组内进行讨论,对于出现的意外及时分析改正,避免意外再次发生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教师要注意观察,总结学生易错操作,充分利用时间碎片强化训练,“熟能生巧”。为避免重复操作的枯燥,教师可以设计各式比赛来调动学生的兴趣。
  四、结合教学需要,开辟“第二课堂”
  实验室是学生进行进行实验技能操作培训的主要场所,所以,除了课堂演示分组实验外,教师还要注重实验室的合理使用。教师可以从課本或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设计一些趣味性实验,鼓励学生利用科技日或休息时间走进实验室进行试验,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实验兴趣。
  总的来说,学生化学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就可以完成的,这就要求教师把功夫下到平时,多措并举,循序渐进,促进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真正实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目标。
  参考书目: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2018年版
  《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周玉莲《化学教育》2013年4期
  《以实验为基础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研究》陆良杰《化学教育》2014年13期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逐渐淡化考试分数,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前提构建更加科学的教育体系成为共识,语文作为主要基础学科应首当大任。文章就对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展开探讨,提出具体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正值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契机,对新时期下的学生培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明确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帮助学生掌握适应自身终身发展并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和素质是当前所有教育工作者必
期刊
摘要:面对传统教学模式下高耗低效的教学状态,提速增效成为了新课改后初中数学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教学理念的转变决定了教学策略也必须跟着做出变革。本文着重就如何改进和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手段和形式,以促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得以提速增效做详细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提速;增效  怎样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速增效,是新课改后初中数学教师所着重研究的课题。新课改后,学生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都要
期刊
摘要:教育是要培养全面成长的学生,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養学生正确健康的思想品德。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班主任是学生的榜样。本文对如何提高低年级小学生的德育教学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学;教育  低年级小学生心智还不成熟,是非辨别能力较差,易于受人影响,德育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班主任是小学生在人生路上的指导老师,应该在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下,初升高教学的衔接问题成为每个学科教师所关注的。对于化学这一学科而言,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心理特点进行深刻分析,并找出初高中过渡存在的问题,进而深入研究初高中化学教材、教学方法的异同,寄希望能够找到解决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更好的方法。  关键词:化学;思维;难点  学生在初中阶段初步学习了化学知识。通过初升高的选拔考试后,学生进入到高中学习,但进入高中后不久,由于学习方法的
期刊
【摘要】高中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通过对实验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素质也是一个重要素质教育的方法。高中物理实验需要学生掌握其中的具体操作,因此如何在实验当中落实素质教育成为了教师的教学工作当中的重点之一。  【关键词】实验设计、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正文】物理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各种实验是物理学习的可操作性的最直观的体现,由于条件的限制,物理的实验在很多时候都无法实现。但是其中部分的运
期刊
摘要:在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中,数学作为基础的学科,既是学生学习专业理科的基础,同时也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在现代化的教育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要通过教学效率的提高,提升学生整体数学能力的同时促进现代人才的培养。在本文的研究中,通过对于当前数学教学现状的归纳与总结,探究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措施,以期为高中数学教学实践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教学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和深入推广,传统的数学教学片面注重对于学生数学理论知识的教授,引导学生利用严谨的理论知识进行问题逻辑推理。合理推理能力的提出是为数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方法,初中数学的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教授学生完备的教学知识,同时在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合理推理能力。为此,本文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推理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推理能力  引言
期刊
摘要:在小学的数学教学课堂之上,我们相应的任课教师要秉承着“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来出来,依据本班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以生为中心的教学,使得小学生们达到多多学习的目的体系,使得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极大地被激发,促其发展,能使教与学的课堂达成一个最佳的教学状态,有利于提升小学数学地教学课堂,促使相应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少教多学”;学生  在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少教多学”是针
期刊
【研究背景】  2020年新年伊始,让老师和学生都措手不及,不知如何迎接着全新的学习方式。期间,云端课堂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联系着老师和学生,由于是低年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否提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成为了能否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研究依据】  美术课堂中的发现教学模式就是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参加与美术课堂教学活动,通过主动地思考和探究,发现美术课堂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领悟美术学科的思想与观念
期刊
摘要:在幼儿的教学活动中,美术泥工活动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幼儿活泼活跃,对美术泥工教学活动有极大的兴趣,在老师制定教学内容时,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拟定适合幼儿年龄的美术泥工作品的教学内容,使他们在良好的氛围中锻炼动手能力,以培养创造力,增進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为增强他们的成就感,本文将对幼儿美术泥工活动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索。  关键词:幼儿教育;美术泥工活动;策略;探微  在幼儿教学活动过程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