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环境的需求也不断增强,在进行建筑设计中,节能减排是一项不容忽视的设计,文章首先进行给排水设计的节水设计的分析,然后进行其节能设计的研究,最后探究其减排设计,通过这些技术的进行,可以使环境得到更好的治理,促进国家可持续道路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减排设计;可持续发展
引言:
在目前,环境污染成为了新时代的主题,同时各项能源也开始面临稀缺局面,导致社会发展受到极大的威胁。节能减排是21世纪新的需求。尤其是作为高耗能的建筑设计,需要得到更大的关注,在其排水设计中进行节能减排的有效处理,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方向。
1、节水设计
1.1控制水压的合理化
在对建筑中的给排水工程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在设计供水系统压力时,需要严格遵守建筑要求,在进行设计过程中,对于水压的设计需要使其始终低于排水系统日常运行中的最大压力0.35MPa,一旦超过标准设计,会使建筑排水系统产生漏水,情况严重者,还会造成系统瘫痪。基于此,在进行设计过程中,第一步,需要根据施工环境的现实需求,精确的计算出给排水系统正常运行时的水压,对建筑给排水系统进行优化,同时控制给排水系统,使其始终处于正常范围,避免造成超压出流的现象[1]。第二步,使用多种措施控制建筑给排水中的水流压力,对水压进行严格限制。第三步,在主干排水管道上安置减压阀,对其单位时间水流量进行严格控制。
1.2选择卫生器具
在进行建筑给排水设计中,选择合理的卫生器具,对于节水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卫生器具,耗水量比较大,长期的使用,还会导致其密封性受到影响,从而产生漏水现象,所以,在进行排水设计中,选择使用新型卫生器具会降低水资源的浪费,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2]。例如,在进行水龙头的时设置时,尽量使用磁芯材料以及充气性材料,如果对水压进行控制,使其始终处于一个确定范围,使用该两种材料可以实现更好的节水性。在选择坐便器时,一定要对其容水量进行科学计算,在实现功能性的同時尽量保证容积最小。
1.3节水的设计
在进行建筑设计中,不仅要进行水的节流,同时还需要实现开源,在给排水施工进行中,节约用水是一项重要内容,合理处理施工中的废水,并且实现回收利用是节约用水的另一个方向,也需要进行重视。通过对水资源的再次利用,不仅可以实现节约用水,达到了节水的目的,同时也要保证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会对周围建筑群造成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2、节能设计
2.1变频供水器
传统建设中,供水方式普遍为水泵水箱,非常容易污染到水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变频供水器实现供水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对其节约特征与运行特点两方面进行分析,选择恰当的变频设备,可以实现更大意义上的节能。通常而言,变频供水器的使用可以根据用水的现实情况,进行使用频率的转换,保证了供水的合理性,不仅实现了正常供水,同时也实现了节约用水,实现了二者之间的平衡。基于此,在进行设计时,优质的设备需要能够根据用户的生活需求,进行流量的转换,最大程度的实现节约用水,变频供水是目前最为先进的供水设备,在其应用过程中,不仅实现了节约用水,也使水质得到保证,对于节能减排技术具有极大的意义[3]。
2.2实现新能源的应用
目前,我国在进行热水供应的施工建设中对太阳能进行了充分的利用,太阳能是21世纪最为清洁的能源,不会产生环境的污染,同时也是最为丰富的资源,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通过热管式以及真空管的应用,可以对太阳能进行更好的吸收,实现系统加热。前者热水器结构比较简单,在进行应用过程中,其成本也较低,可以在其管道内部实现水的加热,利用落水法实现热水的应用,在大多数区域都可以实现全年应用。后者在实现应用中,抗冻性远远小于前者。通常在实现建设时,一般利用自然单循环实现小型热水器的应用。在进行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工作中,需要与现实环境进行结合,尤其是在我国一些北方地区,在冬季气候极低的时候,低温环境可能会对系统产生影响,需要进行防冻设计,使系统的使用寿命得到提高。
3、减排设计
3.1控制渗漏
目前,在建筑排水系统中,渗漏现象最为常见,通常情况下,是受到建筑材料,施工设计以及施工过程等因素的直接影响,与此同时,环境中温度的改变也是造成渗漏现实的重要原因。基于此,在建筑施工中,设计排水系统时,需要与现场施工环境高度结合,对方案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施工人员进行多次交流,注意施工中的关键点。在进行原材料的选择过程中,也要与施工需求相结合,最大程度的避免出现渗漏现象。
3.2管材
在日常生活中,自来水都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所以一部分金属材质的水管在进行储水的过程中会受到腐蚀,同时水中的氯含量也得到很大程度的降低,而且细菌以及水中固体含量会得到很大程度的增加,对水质造成污染。相关技术部门应该积极推出新型管材,降低发生腐蚀的概率,实现材料的卫生性,同时将其进行不断的推广,使其得到更大的应用。只有实现新型管材的应用,才能使水污染得到控制[4]。
4、结束语
通过在建筑设计中对给排水设计进行优化,可以使节能减排得到更好的实施,在进行建筑设施的管理中,节能减排是一项系统的过程,需要严格根据相关技术采取措施,在进行材料的选择是保证与现实环境相结合,最大限度的使用最为先进的建筑材料,同时,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根据材料需求选择合适的工艺,同时在建筑行业进行推广,实现环保工作的有效实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节能减排,最大程度的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耀荣.节能节水措施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分析[J].江西建材,2015(8):30-30.
[2]杨冬.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6(23):35-35.
[3]仲明珠.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9):00166-00166.
[4]袁洋,孙荣廷.关于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的探讨[J].居业,2016(2):33-34.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减排设计;可持续发展
引言:
在目前,环境污染成为了新时代的主题,同时各项能源也开始面临稀缺局面,导致社会发展受到极大的威胁。节能减排是21世纪新的需求。尤其是作为高耗能的建筑设计,需要得到更大的关注,在其排水设计中进行节能减排的有效处理,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方向。
1、节水设计
1.1控制水压的合理化
在对建筑中的给排水工程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在设计供水系统压力时,需要严格遵守建筑要求,在进行设计过程中,对于水压的设计需要使其始终低于排水系统日常运行中的最大压力0.35MPa,一旦超过标准设计,会使建筑排水系统产生漏水,情况严重者,还会造成系统瘫痪。基于此,在进行设计过程中,第一步,需要根据施工环境的现实需求,精确的计算出给排水系统正常运行时的水压,对建筑给排水系统进行优化,同时控制给排水系统,使其始终处于正常范围,避免造成超压出流的现象[1]。第二步,使用多种措施控制建筑给排水中的水流压力,对水压进行严格限制。第三步,在主干排水管道上安置减压阀,对其单位时间水流量进行严格控制。
1.2选择卫生器具
在进行建筑给排水设计中,选择合理的卫生器具,对于节水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卫生器具,耗水量比较大,长期的使用,还会导致其密封性受到影响,从而产生漏水现象,所以,在进行排水设计中,选择使用新型卫生器具会降低水资源的浪费,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2]。例如,在进行水龙头的时设置时,尽量使用磁芯材料以及充气性材料,如果对水压进行控制,使其始终处于一个确定范围,使用该两种材料可以实现更好的节水性。在选择坐便器时,一定要对其容水量进行科学计算,在实现功能性的同時尽量保证容积最小。
1.3节水的设计
在进行建筑设计中,不仅要进行水的节流,同时还需要实现开源,在给排水施工进行中,节约用水是一项重要内容,合理处理施工中的废水,并且实现回收利用是节约用水的另一个方向,也需要进行重视。通过对水资源的再次利用,不仅可以实现节约用水,达到了节水的目的,同时也要保证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会对周围建筑群造成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2、节能设计
2.1变频供水器
传统建设中,供水方式普遍为水泵水箱,非常容易污染到水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变频供水器实现供水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对其节约特征与运行特点两方面进行分析,选择恰当的变频设备,可以实现更大意义上的节能。通常而言,变频供水器的使用可以根据用水的现实情况,进行使用频率的转换,保证了供水的合理性,不仅实现了正常供水,同时也实现了节约用水,实现了二者之间的平衡。基于此,在进行设计时,优质的设备需要能够根据用户的生活需求,进行流量的转换,最大程度的实现节约用水,变频供水是目前最为先进的供水设备,在其应用过程中,不仅实现了节约用水,也使水质得到保证,对于节能减排技术具有极大的意义[3]。
2.2实现新能源的应用
目前,我国在进行热水供应的施工建设中对太阳能进行了充分的利用,太阳能是21世纪最为清洁的能源,不会产生环境的污染,同时也是最为丰富的资源,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通过热管式以及真空管的应用,可以对太阳能进行更好的吸收,实现系统加热。前者热水器结构比较简单,在进行应用过程中,其成本也较低,可以在其管道内部实现水的加热,利用落水法实现热水的应用,在大多数区域都可以实现全年应用。后者在实现应用中,抗冻性远远小于前者。通常在实现建设时,一般利用自然单循环实现小型热水器的应用。在进行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工作中,需要与现实环境进行结合,尤其是在我国一些北方地区,在冬季气候极低的时候,低温环境可能会对系统产生影响,需要进行防冻设计,使系统的使用寿命得到提高。
3、减排设计
3.1控制渗漏
目前,在建筑排水系统中,渗漏现象最为常见,通常情况下,是受到建筑材料,施工设计以及施工过程等因素的直接影响,与此同时,环境中温度的改变也是造成渗漏现实的重要原因。基于此,在建筑施工中,设计排水系统时,需要与现场施工环境高度结合,对方案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施工人员进行多次交流,注意施工中的关键点。在进行原材料的选择过程中,也要与施工需求相结合,最大程度的避免出现渗漏现象。
3.2管材
在日常生活中,自来水都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所以一部分金属材质的水管在进行储水的过程中会受到腐蚀,同时水中的氯含量也得到很大程度的降低,而且细菌以及水中固体含量会得到很大程度的增加,对水质造成污染。相关技术部门应该积极推出新型管材,降低发生腐蚀的概率,实现材料的卫生性,同时将其进行不断的推广,使其得到更大的应用。只有实现新型管材的应用,才能使水污染得到控制[4]。
4、结束语
通过在建筑设计中对给排水设计进行优化,可以使节能减排得到更好的实施,在进行建筑设施的管理中,节能减排是一项系统的过程,需要严格根据相关技术采取措施,在进行材料的选择是保证与现实环境相结合,最大限度的使用最为先进的建筑材料,同时,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根据材料需求选择合适的工艺,同时在建筑行业进行推广,实现环保工作的有效实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节能减排,最大程度的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耀荣.节能节水措施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分析[J].江西建材,2015(8):30-30.
[2]杨冬.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6(23):35-35.
[3]仲明珠.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9):00166-00166.
[4]袁洋,孙荣廷.关于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的探讨[J].居业,2016(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