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腺癌5例报告

来源 :实用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cat81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胰腺囊腺癌是一种少见肿瘤。我院1954~1984年,经手术证实者仅有5例。现报告如下,并作简要讨论。临床资料本组男性3例,女性2例。最小者42岁,最大者 Pancreatic cystadenocarcinoma is a rare tumor. In our hospital from 1954 to 1984, only 5 cases were confirmed by surgery. The report is as follows and briefly discussed. Clinical data in this group of 3 males and 2 females. The youngest is 42 years old, the largest
其他文献
作者对类癌(11例)、胰腺内分泌肿瘤(EPT,10例)的肝转移癌和原发性EPT(3例)共24例作了动脉栓塞治疗。治疗前后期间所有病人都 A total of 24 patients with carcinoid tumor
日本用荧光X线照相普查胃癌(GC)已达25年,仅1985年就检测了520万人,其目的为发现无症状的早期GC,从而降低死亡率。大阪成人疾病中心于1961~1985年间,用此法查出1139例GC,早期
恶性肿瘤的分级和分期的目的是为了对患者的预后有准确的估计,并有助于临床处理和制定治疗计划。一种完善的肿瘤恶性程度分级法应具备如下条件:①对于预后估计的高度准确性;
诊断胰腺癌常用技术包括:超声、CT、ERCP、PTC、血管造影及FNAB(细针穿刺活检)。作者对各种检查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IBDCT(床动动态团注增强CT)是观察胰腺的最佳技术。
恶病质是晚期肿瘤死亡的一种常见原因,这种病人常常存在着能量底物动员和氧化上的加速,从而增加氮的丧失,这是肿瘤导致宿主的中间代谢发生改变的结果.在过去的20年中,有关癌
淋巴细胞母细胞转化抑制因子(LBIF)系人巨噬细胞样细胞株U937产生,是一种新的免疫调节分子(Mr45000)。作者应用快速蛋白液相色谱分析法研究了LBIF 对18株不同肿瘤细胞生长的
垂体嗜酸细胞瘤(Oncocytoma)亦称大嗜酸粒细胞腺瘤,是十分少见的一类肿瘤。由于这类肿瘤只能在电镜下确诊,因而以往报道甚少,近年随着电镜的广泛应用,人们才逐渐重视了对这
作者对2例亚急性肝炎病人进行了 CT 随访。例1,乙型肝炎,发病初 CT 表现为肝密度减低,明显萎缩,并可见肝内多发圆形高密度结节。肝体积为471cm~3,合并大量腹水。3周后复查 C
1978年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倡用保留幽门的方法,以防止部分胃切除术的副作用.这种改良的标准Whipple部分胰十二指肠切除或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最初是为慢性胰腺炎或十二指肠远
作者测定各种脑肿瘤患者CSF 中唾液酸的水平,并探讨其值与脑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对1984~1985年间入院的20例脑肿瘤患者及5例中枢神经系统非肿瘤性疾患的CSF 中唾液酸值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