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病人的CT长期随访

来源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ian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对2例亚急性肝炎病人进行了 CT 随访。例1,乙型肝炎,发病初 CT 表现为肝密度减低,明显萎缩,并可见肝内多发圆形高密度结节。肝体积为471cm~3,合并大量腹水。3周后复查 CT,肝结节增大,低密度区缩小,腹水完全吸收,肝体积增加至528cm~3。化验检查结果也有好转。6个月后 CT The authors performed CT follow-up on 2 patients with subacute hepatitis. Example 1, Hepatitis B,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onset CT manifested as decreased hepatic density, marked atrophy, and multiple circular high-density nodules were seen in the liver. The liver volume is 471cm~3, and a large amount of ascites is combined. After 3 weeks of CT examination, the liver nodules increased, the low-density area shrank, and ascites completely absorbed. The liver volume increased to 528 cm~3. Laboratory test results also improved. 6 months after CT
其他文献
一段将近200米长的嵌入式轨道直接由机器装入了预制件,现场就完成了铺设组装;车长约29米,为3模板组合,运行时速最高可达80公里,车厢地板离地面只有20~30厘米,上下车很方便;采
作者报告用维多利亚苏木紫伊红双重染色法(VBHE)对血管内膜弹性纤维进行染色,来检测胃癌对血管的浸润,但对缺少弹性纤维的肿瘤浸润血管和粘膜毛细血管则难以有效.为此再用过
骨样骨瘤的典型X线表现已为熟知,但发生在指(趾)骨者常误诊。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发生在指(趾)骨很少见,另方面是X线表现不典型。作者报告在93例骨样骨瘤中,发现8例位于指(趾
作者对类癌(11例)、胰腺内分泌肿瘤(EPT,10例)的肝转移癌和原发性EPT(3例)共24例作了动脉栓塞治疗。治疗前后期间所有病人都 A total of 24 patients with carcinoid tumor
日本用荧光X线照相普查胃癌(GC)已达25年,仅1985年就检测了520万人,其目的为发现无症状的早期GC,从而降低死亡率。大阪成人疾病中心于1961~1985年间,用此法查出1139例GC,早期
恶性肿瘤的分级和分期的目的是为了对患者的预后有准确的估计,并有助于临床处理和制定治疗计划。一种完善的肿瘤恶性程度分级法应具备如下条件:①对于预后估计的高度准确性;
诊断胰腺癌常用技术包括:超声、CT、ERCP、PTC、血管造影及FNAB(细针穿刺活检)。作者对各种检查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IBDCT(床动动态团注增强CT)是观察胰腺的最佳技术。
恶病质是晚期肿瘤死亡的一种常见原因,这种病人常常存在着能量底物动员和氧化上的加速,从而增加氮的丧失,这是肿瘤导致宿主的中间代谢发生改变的结果.在过去的20年中,有关癌
淋巴细胞母细胞转化抑制因子(LBIF)系人巨噬细胞样细胞株U937产生,是一种新的免疫调节分子(Mr45000)。作者应用快速蛋白液相色谱分析法研究了LBIF 对18株不同肿瘤细胞生长的
垂体嗜酸细胞瘤(Oncocytoma)亦称大嗜酸粒细胞腺瘤,是十分少见的一类肿瘤。由于这类肿瘤只能在电镜下确诊,因而以往报道甚少,近年随着电镜的广泛应用,人们才逐渐重视了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