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也有教育焦虑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t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基础教育是否真的像一些中国教师羡慕的那般轻松?当中国家长的焦虑与日俱增,美国的家长和孩子状态如何?
  为择校搬家十分常见
  虽然美国孩子对待学习的自主意识较强,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家长忽视基础教育,他们也希望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将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据了解,全美约有5000多万学生就读于公立中小学校,其中约七成为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公立学校采取就近入学的原则,美国也有“学区房”,家长们为择校而搬家的情况十分常见。
  为了替女儿挑选合适的学校,波音公司国际公关部总监汤姆·麦克林曾带着孩子实地考察、对比家附近多所公立和私立学校。“虽然学校硬件非常重要,但学校声誉和学术水平是我最优先考虑的。”麦克林说。
  从整体上看,教育在大多数家长心中的分量还是十分重的。但为何具体到孩子的家庭作业、学习成绩上,美国家长相对放手呢?据一些久居美国的中国人观察,中国家长白天上班,晚上忙孩子作业和课外班的状态,美国家长即便有心也无能为力。美国家庭普遍有两个或以上的孩子,父母平时兼顾职场与育儿便已耗费大部分精力。另一方面,美国离婚率颇高,约有三分之一的初次婚姻以夫妻分居或是离婚告终。这些家长除了要照顾新家庭的子女,也对前一段婚姻的子女负有责任,精力分散,更无暇对每一个孩子关心得面面俱到。
  不允许公开考试成绩
  许多人认为:美国教育优于中国教育的一方面在于,前者不以应试为最终目的。实际上,考试并未因此在美国沦为一种形式。相反,考试与成绩在美国的基础教育中占据颇为重要的地位。艾米丽就读于名气颇大的华盛顿马雷中学,她的志向是做一名医生。现在的中学时光,课业压力还是挺大的,平均每个月有两次大测验,其间还有各个科目的随堂小测,学校会定期向家长通报孩子近期的考试成绩。尽管如此,美国学校也不允许公开考试成绩和成绩排名,增添孩子与家长的心理负担。
  不过,美国孩子对考试和成绩的心态相对平和。当被问到是否会因为别人学习成绩领先而心情低落时,12岁的高斯斩钉截铁地表示不会:“我会把好朋友的好成绩归功于有好的学习方法。”如果考试成绩不理想,他会申请重考或是找老师查漏补缺。“我和班里大部分同学都能得到A的成绩,但如果想拿A ,确实需要付出更多努力。”高斯说。
  在考试面前,承受压力最大的反而是老师。据了解,马里兰州会定期对公立学校举行州统考,教育部门要求学生统考成绩比前一次有进步,学生成绩与老师薪资直接挂钩。对于一些特殊的公立学校,如特许学校,学生成绩甚至会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存续问题。在敦促孩子学习方面,美国老师并不具备中国同行那样的权威,很难指挥家长。家长的心态是:把孩子送进学校,学校便要负起责任来。老师通过一次次的大考小测来调整教学内容,保证孩子们不掉队。因此,如果学生能培养起自主学习的意识,对老师而言便是一种减负。
  美国公立学校依赖政府财政拨款,学生人数与拨款额直接挂钩。为了增强吸引力,不少学校在放学后会安排兴趣小组和托管班,解决双职工父母无法按时接送孩子的烦恼。通常情况下,家长无需为兴趣小组额外付费,但其目的不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凯莉说,她参加的数学兴趣小组就是由任课的数学老师带着,学生们通过计算机参加数学游戏。托管班则为收费项目,但也不以课外补习为目的,学生在老师的监督和帮助下完成当天的功课。
  注重考试的趋势在增强
  “在美国,我们有句话叫做获得大学学位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凭着学位会做什么。”美国优质大学资源丰富,压力最大的是大学入学考试阶段。不过,麦克林说,美国人不会盲目崇拜名校学位,“如果能上哈佛大学和普斯林顿大学当然很酷,但如果被次一等的大学录取,美国孩子也不会因此感到丢脸。”
  在麦克林看来,最理想的教育模式是中美结合,“美国家长需要向中国家长学习重视孩子的考试成绩,但不必到焦虑的地步,把握好度非常重要。而中国教育需要在学生的独立性和思辨性上多下功夫,毕竟许多问题没有正确答案。”
  事实上,这些年来,美国教育界也在不断反思,注重考试的趋势在增强。2001年,美国推出了“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改革方案,核心举措是在四年级和八年级举行州统考,在问责机制下,老师背负了巨大的压力。但2010年公布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第四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结果还是让美国人大跌眼镜。美国学生在这项针对15岁学生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方面的测试中分别排名第17位、第31位和第23位。当年首次参加该测试的上海学生在3个项目上均拔得头筹。时任美国教育部长阿恩·邓肯呼吁全国要将此结果视为一记警钟,并强调“今日在教育上被超越,明日就在竞争中被超越。”
  2009年,美国政府拨款43.5亿美元创立“力争上游”基金,以竞争的方式鼓励各地方主动進行教育创新。次年,美国全国州长协会最佳实践中心和各州教育长官委员会公布了《共同核心标准》定稿,规定了从学前班到高中三年级的教学大纲,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数学分数,目前美国绝大多数州都已加入。但无论是“一个都不能少”,还是“力争上游”“共同核心”,实行效果都不乏争议与批评。如何发挥好考试的作用、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美国教育的改革者们依然在烦恼着。
其他文献
生命,离不开阳光的沐浴。太阳的炽热温暖全世界,太阳的光明给生命以丰富多彩,太阳的包容让生命永远向上,无论太阳露不露出脸,每天它都在,历久弥新,从不改变!一校之长,要像太阳,让校园充满阳光,让每个生命在校园中健康成长!  一校之长,要像太阳一样温暖  一个学校,小到几个人的小“麻雀”,大到百人的大“军团”,教职工人数上虽有差别,但管理的程序是一样的。每个教师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脾气、秉性、兴趣、爱好
每一个音符都是一个独特的孩子,每一个音符都演奏着不同的童真与心声,我与孩子携手共进,一起谱写“七彩音符班”的独特乐曲。9月,一群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聚到一起,组成了我们“七彩音符”班集体。他们天真可爱、活泼好动,由于每一个家庭的教养方式不一样,所以形成了他们各具特色的性格特征,有的孩子脾气倔强,有的孩子胆小怕事,有的孩子横冲直撞,有的孩子娇生惯养。在开学初,他们就如杂乱无章的音符,奏出不和谐的乐曲
众所周知,化学习题教学是把知识、技能、思维和方法联系在一起,对知识、技能、方法进行分析与应用。通过习题教学活动,可以实现教与学的及时反馈评价与互补完善,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就如何通过化学习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几点想法。  问题列举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与学的方式有了明显的转变,但现实中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传授轻思维等突出问题。  学习目标
一、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之间存在的矛盾1公司与农户作为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利益的获取上存在矛盾.
在高速信息化的当今社会,各种媒体对传统的书籍阅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不用说孩子们不爱看书,就连大人也往往将书籍束之高阁。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如果长此以往,缺乏文化素养熏陶的一代人,将缺乏一定的文化底蕴。叶圣陶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说,就是培养习惯。”而小学语文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就是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习惯。那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呢?笔者认为,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一个连贯的整理方案,从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