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空间需求研究

来源 :建筑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guangyun_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调查和分析,得出现在大学校园空间存在的问题和大学生对大学校园空间的需求,以期为以后的大学校园空间设计的实践有所助益。
  【关键词】校园空间;需求;评价
  Space requirements of the university campus
  Wang Hui-lin
  (Qingdao University of Fine Arts Qingdao Shandong 266000)
  【Abstract】Based on the campus of the University of space-related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e current campus space problems and students on campus space requirements, with a view to the future of the campus space design practice helpful.
  【Key words】Campus space;Demand;Evaluation
  进入21世纪之后,高校急速扩招,大学校园的新建、扩建造成了大学校园的规模巨大、功能复杂、设计和建设时间短,这就使设计者把精力集中在校园总体规划理论、校内单体建筑的设计、校园景观等特定功能空间的视觉感受和形式美的追求上,无暇顾及细腻的空间变化和多样的活动安排。本文通过对大学校园空间环境的使用者的问卷调查,反映出使用者对大学校园空间的真正需求。
  本次调查以青岛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共收集问卷457份,其中有效问卷432份,其中,访谈问卷32份。
  问卷内容分三部分:
  (1)大学建筑空间的需求调查
  (2)学生交往行为的特点和空间使用评价
  (3)大学生对大学空间的期许。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1. 大学校园功能分区评价:校园公共空间调查表见表1,校园功能分区意见调查分析图见图1。
  调查分析:有将近一半的人认为学校的功能太过单纯,缺乏功能空间的渗透和融合,多于五分之一的人认为学校的功能空间太整合,没有关注零散的交往用地,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认为学校的功能分区明确,布局非常合理。而且在调查中,许多学生反映,学校可去的地方太少,不少日常行为的发生缺乏适宜的场所,学校中缺乏有吸引力的场所。大部分学生反映缺乏研讨、闲谈的交往的空间,大学生丰富的活动缺乏良好的背景空间,场所的缺乏会导致学生把活动转移到学校周围甚至一些不恰当的场所。受访者希望有更多的半公共半私密的活动空间来承载更多而丰富的活动。
  2. 学生交往特点和空间使用评价
  2.1 学生交往习惯调查。学生活动最易发生场所调查表见表2。
  调查分析:学生和熟人相遇和交往的地方,多是在上下课途中和去食堂途中的校园道路和走廊、楼梯间,必要性活动的发生促使社会活动的发生,相遇过程中,会做短暂的交谈,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由此发生,在设计时,有必要考虑为这一行为的发生提供合适的场所。因为在调研中,很多学生反映由于上下课时间人流量比较大,造成走廊和楼梯间的拥堵,即使看到熟人,也不得不随着拥挤的人流走动,放弃做短暂交流的机会。我国高校对建筑周围的交往环境和偶然行为的交往空间,考虑比较欠缺,这就对交往空间的整体性塑造造成严重的影响。学生最喜欢聊天的地方是在学校的宿舍,在访谈问卷中,了解到其原因是学生宿舍具有相对的私密性,有领域感,能够为学生的聊天提供舒适的场所。而绿地广场因为有舒适的绿化和清新的空气受到欢迎,室外平台的良好视野和半私密性空间是学生在除却上下课高峰期,选择作为聊天地点的原因。学生行为习惯调查分析图见图2。
  2.2 学生活动发生地调查分析图见图3。
   图2
   调查分析:通过上面两个图表我们可以发现,学生课余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运动和上网,其次是与同学聊天交流,然后是散步,这些活动的发生地点集中在户外绿地和广场、宿舍,其次是室外平台和建筑入口空间和走廊。广场和绿地具有强烈的聚合性和领域感,属于外向公共性交往空间,它提供大规模聚会、庆典活动的场所;生活区的学生宿舍属于私密的个人空间,适用于个人或小群体的内部交往,封闭性和领域感最为强烈,空间尺度一般很小。而室外平台、室外走廊和建筑的入口是属于半公共性交往空间,适合小群体的交往的发生。户外空间有良好的环境,能够和自然亲近,但是,户外空间不是适合所有活动的发生,例如在问及最喜欢的户外学习场所中,1.5%的同学直接填写:不喜欢户外学习。问及原因,户外学习受天气影响比较大,冬冷、夏晒,容易受到干扰。而室内的环境,相对比较封闭,容易让人产生压抑沉闷的感觉,所以,在单项调查中,很多同学选择的除教室以外的学习场所,最受欢迎的是绿地和小广场,占调查人数的52%,其原因是有比较完善的设施和空气,其次,是开阔广场、室外平台和室外走廊都占到了15%,但是,在长期对青岛理工大学的中心广场的观察中发现,开阔广场并没有吸引多少人在学习,除了靠近广场边缘的树下,偶尔有人会晨读之外,其余时间,几乎很少有人逗留。而对室外平台和室外走廊,选择学习的原因是有良好的视线,空气比较新鲜,受天气的影响较小。但是,没有完善的设施,只能在学习中依靠护栏,而且室外走廊没有收放,缺少突出的平台,供人停留。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自习课间隙,经常有学生把桌椅搬到走廊上来学习,这也突出了学生的需求。
  图3
  2.3 交往的意义和目的。
  交往目的的调查统计图见图4,交往意义统计图见图5。
   图4
   图5
  调查分析:在调查中发现,学生的交往最主要的目的是广交朋友,善结人员居于第二位,对于自己品德的培养居于第三位,分担忧愁和分享快乐次之,而同时,交往对各项能力的提高也是不容忽视的,其中99.9%的学生认为交往有助于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新的认识,一半以上的人认为有助于谈吐礼仪、谈话技巧、平等与尊重他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可见,交往在学生的人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2.4 获取知识的方式:
  获取知识方式统计图见图6。
   图6
  调查分析:获取知识的方式中很多是受环境的影响,环境中的人和物对学生知识的获取,产生主动作用,这可以用中国古语中的“近朱者赤”来解释。
  2.5 对交往空间的期许。有舒适感的场所应该具备的条件见表3。
  调查分析:在舒适场所应具备的条件中,充足的阳光、宜人的绿化、清新的空气、舒适的座椅依靠物等设施成为必须的因素,所以,室外平台和室外楼梯是因为其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有良好的视野,受到学生的欢迎。在对同一栋建筑的室内和室外两个楼梯的上下课时间的人流数量的观测中,我们发现,室外楼梯明显受到学生的喜爱,学生在室外平台进行小群交流、个人独处,极目远眺等等,灰空间的充足阳光,清新的空气和不受气候影响,无疑使其成为良好的室外活动场所,但是,因为缺乏设施,很多栏杆成为依靠物,而其对于较长时间的停留,容易产生疲劳感。
  3. 大学生对大学建筑空间的需求
  3.1 校园空间品质的因素调查。
   图7
  调查分析:影响空间的品质的首要因素的调查中(见图7),空间尺度和空间感受是学生认为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人的认识活动从感觉开始,通过感觉了解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也能知道身体内部的状况和变化。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反映了事物的个别属性。对一个正常人来说,没有感觉的生活是不可忍受的,在缺乏刺激的环境中不仅会引起厌烦,还会产生强烈的痛苦和损害健康。所以,在空间的设计中,应该多考虑空间的各种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深层次社会性活动的发生地点调查表见图8。
  调查分析:塑造校园空间的多层次性、复合性功能的首要条件是空间的多样性,即私密空间和半私密空间的营造。学校最近几年的设计过度的追求社会化、开放化、生态化等方面,但过度的对开放空间的追求,使得很多学校的建筑设计忽视了学生对于私密性和领域感的需求,在校园环境中,学生对于半私密、半公共空间的需求逐渐高于其他的空间类型。
  其次是各种服务设施的使用,服务设施为学生提供交往的便利,同时,借助服务设施,能够改善空间尺度,增加空间的活动内容。良好的视觉能够吸引学生的参与,及时了解外部空间的动态,景观良好能头调节人的心情。
  第三,使用的便利性和校园空间良好的位置,都是能够增加其功能复合,产生包容性的重要因素。
  而要引导深层次的社会性交往的发生,首要条件是要为交往营造适宜的环境氛围,以便于深层次的交流的产生,这是灰空间甚至大学建筑的场所作用,同时,要有有意义的活动,有吸引人的内容,这就是大学建筑灰空间的媒介作用。
  图8
   图9
  3.2 提高空间亲和力的途径。
  调查分析:在空间品质的影响因素调查中(见图9),空间尺度占第一位,空间感受占第二位,光影效果占第三位,可见,空间的外在的品质是对使用者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在亲和力的调查中,使用者更是希望灰空间有自然采光,还有植物水体等自然景观等融入到空间环境的设计中。空间的吸引力可由以下手段获得:公共与私有地域的平缓过渡、能看到正在发生的一切、短捷而方便的道路、走有事可做。
  4. 结语
  “设计就是要找出人们及物体所希望的方式,自然而然出现所希望的形式。其实你并不需要创造什么,只要仔细聆听就可以了。”[5]
  通过对校园空间环境的调查我们能够发现学生对校园空间的真正需求,以作为设计者校园空间设计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周逸湖、宋泽方著,《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 徐千里著,《创造与评价的人文尺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美]罗杰•特兰西克,失落的空间,谢庆达译,高雄:创兴出版社,1978.
  [4] 李齐,复合型校园空间形态研究,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4.
  [5] 转引自罗杰•特兰西克著,谢庆达译.找寻失落的空间—都市设计理论[M]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6:108.
  [文章编号]1006-7619(2011)07-19-76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结合工程施工实践,围绕工程质量管理这一课题,作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质监;质量控制;质量检验  Quality Management of Highway Engineering  Jin Li-xia  (Weifang highway bridge construction center Weifang Shandong 261000)  【Abstract】I
期刊
【摘 要】为加强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必须加强基础工作、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把关工作。  【关键词】质监基础工作;质量控制;质量检验  Talking about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management  Quan Wei  (Baoding Highway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
期刊
【摘 要】水管体制改革后,为了切实做好维修养护工程各项工程的施工,制定了一些措施,确保各项维修养护工程按时完成,并安全渡汛。同时,这些年来在通过对过去维修养护工程工作的实践中,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工程维修养护工作;措施;经验  On the conservation measures and engineering maintenance experience  Zhang Zi-
期刊
【摘 要】提高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提升项目管理规范化和项目管理工作的一体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   On the project management  Li Shu-jie  (Henan Puyang Zhongyuan Petroleum Exploration Bureau, Ministry of Mining Construction Puyang H
期刊
【摘 要】本文在强调基础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重要性的前提下,将建设项目分为投资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三个阶段,论述了在上述四个阶段工程造价的计算与控制方法,说明了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贯穿基础建设项目始终的重要性,以求更好进行基础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  【关键词】基础建设;造价评估;后评价   On the importance of cost management  Xu Li
期刊
【摘 要】进入21世纪,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加速腾飞阶段,城市建设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对物质环境与空间的追求,而在精神生活方面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城市界面设计作为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与重视。基于城市规划边界的城市界面是城市界面的一部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与空间结构,基于城市规划边界的城市界面既有与城市内部城市界面相同的基本特征,又表现出在某些方面其独有
期刊
【摘 要】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使得工程项目增多,成本造价控制成为工程建设项目的难题。而工程造价控制效果的好坏常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立项、设计、施工、竣工等每个过程都会影响到造价的高低。这些因素的影响作用也决定了造价管理控制时应当建立良好的管理思路,针对这一点,本文重点分析了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有效措施   Shallow theory co
期刊
【摘 要】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项目成本影响较大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施工;准备工作;布置;进度计划;方案;影响;管理措施  Construction design of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impact analysis  Chen Fu-jv  (Weifang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two Weifa
期刊
【摘 要】城市社会在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有了质的改变,市民的居住质量也大大提高。与此同时,广大市民在物质生活需求得到高度满足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精神生活。商品化住宅的人性化也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关键词】住宅;商品化;人性化设计  Commercial residential user-friendly design  Shi Jing,Peng De-feng  (Zibo Institute o
期刊
【摘 要】分析了现行招投标情况,从招标代理机构、评标专家、招标文件编制、投诉举报和标后履约五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和防范措施。  【关键词】招投标;招标文件;评标专家  On the issue of construction bidding and Countermeasures  Yuan Xiao-sheng  (Wenzhou City Branch of China Co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