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工程建设招投标问题及对策

来源 :建筑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t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了现行招投标情况,从招标代理机构、评标专家、招标文件编制、投诉举报和标后履约五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和防范措施。
  【关键词】招投标;招标文件;评标专家
  On the issue of construction bidding and Countermeasures
  Yuan Xiao-sheng
  (Wenzhou City Branch of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Wenzhou Zhejiang 325000)
  【Abstract】Analysis of the current bidding situation, from the tender agent, evaluation experts, preparation of tender documents, reports and complaints after the performance standard of its five areas are discussed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Key words】Bidding;Tender documents;Evaluation experts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招标投标行业并没有规范的相应发展,反而是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目前,在众多工程建设招投标的工作实践中,出现了很多负面新闻,这既是对相关法律漏洞的一种暴露,也是对我国招投标市场环境不成熟的一种体现。
  1. 现今招投标工作主要存在问题
  1.1 招标代理机构的不规范行为。
  招标代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在其资格等级范围内承担招标人委托的招标工作,为招标人提供专业招标服务。由于招标代理资质准入门槛设置不严,准入时没有对其业绩和业务能力进行全方位考察,导致其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再加上信息不对称,业主即便通过招标竞争方式也难选到一家满意的招标代理机构,而综合实力强的招标代理机构,却容易被不正当竞争所扼杀。有些招标代理机构以“二房东”自居,在整个招投标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严重扰乱了招投标市场。
  1.2 评标专家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现行招投标体制中,评标程序日趋完善,评标专家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突显,但从对招标人的走访中了解到,评标工作在招投标工作中所占的权重很大,库选专家评标专业分类不清,使评标专家并不能真正起到把关的作用;其次,招标人专家处境尴尬,责任很大,权利却很小。
  1.3 招标文件编制时应注意的问题。
  1.3.1 标准文件:在招标文件的编制过程中,过分强调招标文件标准化,没有充分关注招标文件在招标过程中的适用性,给招标过程带来不便。
  1.3.2 预留金:财政资金管理严格的大型工程项目,因工程量难以界定,如单纯采用单价合同,一旦工程量清单发生变化,致使实际工程款超出中标合同价,会给工程款的支付造成很大麻烦。
  1.3.3 履约保证金:企业使用履约保函形式交纳履约保证金,履约保函有明确的期限限制,交存又在企业所在地银行,一旦工程无故延期,业主将很难扣留履约保证金,特别是很难制约外地企业,导致履约保证金功效失效。
  1.3.4 严重不平衡报价:不平衡报价虽然是投标单位投标时的一种报价策略,但是个别投标单位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恶意钻报价空子。
  1.3.5 最低价竞标:据统计,相当比例的最低价竞标难以选到好的投标单位。即便是经评审的最低价中标,看是经过了专家的评审,选择了不低于其成本而报价最低的投标人,但是现行条件下专家对工程量清单中各项内容的企业成本并不了解,所以这个成本只能是业主设定的名义上的成本,由于业主片面地追求最大限度地节约项目的投资,这个成本也就不会很合理。此类情况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导致工程质量降低。
  1.3.6 单项合同超概算:现行管理规范中没有明确的单项合同超概算规定。
  1.4 投诉与举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4.1 投诉比例高,通过对投诉情况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笔者发现:投诉“项目经理和总监有在建工程”的百分比最高,“投标文件业绩造假”情况也很高。我们也不能想当然的认为“评标结果有异议”和“有串标”的比例就很低,因为“项目经理和总监有在建工程”和“投标文件业绩造假”的投诉是最容易举证的项,而“评标结果有异议”和“有串标”等举证较难。
  1.4.2 投诉成本低。当前建筑行业竞争激烈,投诉多,说明投诉渠道是畅通的,大多数正常投诉促使市场向良性方向发展,但其中也不乏少量恶意投诉。由于投诉和罚没成本低,不法企业愿意以身试法。
  1.4.3 投诉处理环节复杂,使有些工程久招难决。特别是大型工程项目,牵涉的部门较多,倘若不及时处理,将会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1.5 标后履约问题。
  1.5.1 监理制度。国家规定国有投资项目需执行监理制度,但相应的配套措施没有健全,特别是企业的信用制度还没健全。另外,走访发现,监理企业人员替换率极高,尤其是公路工程。
  1.5.2 项目经理和总监到位率。有业主反映:有些项目经理和总监成为只从事招标的项目经理和总监,一旦中标便无故更换或不履行承诺,目前项目经理和总监串岗的行为较普遍。
  2. 招投标制度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与建议
  2.1 切实加强招标代理机构的有效管理。
  首先,要从源头上把好招标代理资质准入关,除应注重注册资金和人员配置的多少外,还要对其业绩和业务能力进行综合测评。其次,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在推行招标行业相关从业人员招标师职业资格制度的同时,还应注重其业务能力的考核。再则,建立健全招标代理机构淘汰考核制度。应尽早研究出台招投标中介机构的相关管理办法,更好规范招投标中介机构的行为,以便降低招标人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的管理难度和风险。
  2.2 加强对库选评标专家的管理。
  2.2.1 从整体上建立健全规范化的综合评标专家库。建立健全规范化、科学化的评标专家专业分类体系,统一评标专家专业分类标准,推动实现全国范围内评标专家资源共享。相应地出台一些操作规程,进一步加强评标专家的动态管理。实现全国的评标专家库对接,以解决某些项目评标专家不足和专家不专的情况,从总体上解决评标专家分类和数量问题。加强评标专家自身的道德法律知识的培训和业务素质能力的考核。评标专家日常的评标情况应进行动态跟踪,对每位评标专家在评标中的具体表现采用多方评价。在严格要求评标专家的同时,也应给他们创造良好的评标环境。如做好保密措施,尽量不受人干扰;评标尽量采用电子标准化格式,减轻繁重的评标任务等。
  2.2.2 招标人专家方面。在现形势下,招标人专家的作用应正确看待,不能一刀切。我们应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对技术含量低且投资额小的项目可以限制其参加;对技术含量和投资额适中的项目,可选择性参加;对技术含量高、投资额大且还有其他特殊要求的项目,在配备监察等力量的监督下,要求招标人专家全过程参加。当然,也应加强招标人专家自身的道德法律知识的培训和业务素质能力的考核。
  2.3 加强招标文件编制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标准文件的修改应多方听取使用者的意见,有针对性地加以调整,增强可操作性。在不超基本预备费的情况下,预留金应在招标文件中予以体现。履约保证金增加适当的现金比例。在严重不平衡报价的问题上,招标人除请专业部门对工程量清单进行逐一审核外,可以在招标文件中注明:潜在投标人若未发现或发现未向招标人提出实际所需工程量超过招标文件中清单工程量几个百分点,将在此后的补偿中只补偿几个百分点;潜在投标人若发现实际所需工程量超过招标人提供的招标文件中清单工程量几个百分点,招标人将适当给予奖励措施。当然,招标文件中不能明确所有工程量的和由于招标人导致工程量变更的除外。废标条款不要设得太多,对不影响工程实质的差错,要设定偏差率,认真定义重大偏差和细微偏差,使不影响工程实质的偏差不至于废标。建议使用次低价中标,这样使中标价不至于太低。加强单项合同超概算的管理,特别是加强大型工程的单项合同超概算的管理很有必要。
  2.4 加强投诉举报工作的管理。
  完善投诉举报机制,形成有法可依的具体操作规程,使投诉举报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如对没完没了的投诉举证是否应该受理,应在具体操作规程中规定投诉人在规定时问内一次性提交有关证据,不能就同一个问题没完没了举证。各部门受理投诉的时限问题,应具体明确所需要的工作,并向社会公布,使相关各方可互相督促,有效处理好投诉事项。要进一步规范投诉人的行为。虽然不能增加投诉人的投诉成本,但可以增加其虚假和恶意投诉的社会成本,可以和其信誉挂钩,使其在以后的投标及其他领域受到限制,这比起简单的投诉成本,无疑对投诉人的受制力更大,能较好规范其行为。
  2.5 完善信用体制建设与项目经理和总监到位制度。
  2.5.1 完善信用体制建设与项目经理和总监到位制度。建议压证施工和监理,待工程完成50%后返还执业资格证。管理部门对企业建立工程业绩、质量和诚信的档案,进而纯化业主和中标企业的工作环境,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2.5.2 实施双合同制。业主和施工、监理单位以及材料生产商签订工程合同外,还另签订廉政合同,让廉政建设贯穿到整个工程过程中,有效地避免工程建设人员由于工程腐败等原因而被拖下马,既保护了工程建设人员,又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这种外延合同,在监察部门的监督下,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3. 综上所述
  招投标制度建设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全社会问题,只有建立健全相关的配套管理制度,才能还招投标市场本来的面目,在配套管理制度的导向作用下,招投标活动才能有效地为市场经济服务。
  
  [文章编号]1006-7619(2011)07-13-719
其他文献
【摘 要】针对目前滨水住区景观环境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从景观规划、植物配置、建筑布局、配套设施等方面探讨如何进行滨水住区景观环境设计,以期创建舒适、宜人、生态和富有特色的滨水居住环境。  【关键词】滨水住区;景观规划;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Landscape Design Study Waterfront Settlements  Liu Jing  (Guangxi University of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工程施工实践,围绕工程质量管理这一课题,作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质监;质量控制;质量检验  Quality Management of Highway Engineering  Jin Li-xia  (Weifang highway bridge construction center Weifang Shandong 261000)  【Abstract】I
期刊
【摘 要】为加强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必须加强基础工作、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把关工作。  【关键词】质监基础工作;质量控制;质量检验  Talking about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management  Quan Wei  (Baoding Highway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
期刊
【摘 要】水管体制改革后,为了切实做好维修养护工程各项工程的施工,制定了一些措施,确保各项维修养护工程按时完成,并安全渡汛。同时,这些年来在通过对过去维修养护工程工作的实践中,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工程维修养护工作;措施;经验  On the conservation measures and engineering maintenance experience  Zhang Zi-
期刊
【摘 要】提高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提升项目管理规范化和项目管理工作的一体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   On the project management  Li Shu-jie  (Henan Puyang Zhongyuan Petroleum Exploration Bureau, Ministry of Mining Construction Puyang H
期刊
【摘 要】本文在强调基础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重要性的前提下,将建设项目分为投资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三个阶段,论述了在上述四个阶段工程造价的计算与控制方法,说明了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贯穿基础建设项目始终的重要性,以求更好进行基础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  【关键词】基础建设;造价评估;后评价   On the importance of cost management  Xu Li
期刊
【摘 要】进入21世纪,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加速腾飞阶段,城市建设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对物质环境与空间的追求,而在精神生活方面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城市界面设计作为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与重视。基于城市规划边界的城市界面是城市界面的一部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与空间结构,基于城市规划边界的城市界面既有与城市内部城市界面相同的基本特征,又表现出在某些方面其独有
期刊
【摘 要】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使得工程项目增多,成本造价控制成为工程建设项目的难题。而工程造价控制效果的好坏常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立项、设计、施工、竣工等每个过程都会影响到造价的高低。这些因素的影响作用也决定了造价管理控制时应当建立良好的管理思路,针对这一点,本文重点分析了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有效措施   Shallow theory co
期刊
【摘 要】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项目成本影响较大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施工;准备工作;布置;进度计划;方案;影响;管理措施  Construction design of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impact analysis  Chen Fu-jv  (Weifang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two Weifa
期刊
【摘 要】城市社会在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有了质的改变,市民的居住质量也大大提高。与此同时,广大市民在物质生活需求得到高度满足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精神生活。商品化住宅的人性化也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关键词】住宅;商品化;人性化设计  Commercial residential user-friendly design  Shi Jing,Peng De-feng  (Zibo Institute o
期刊